井口战役(校对)第4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0/589

  会议室中变得气氛变得凝滞了,严寻云正好说到了谢琦纠结的地方。利益,因为利益各个势力形成的组织不会允许谢琦做一些有损集团利益的事情,尽管这些事情看起来是对的。
  谢琦说道:“那么你认为该怎么办?”
  严寻云说道:“蓄积实力,现在战争已经打不下去了,无论是北方的升辉还是天行会。当然还有我们。战争已经消耗了我们太多的精力,等到各方力量蓄积完毕,各方矛盾再次激化。大家都会腾出手来解决,碍眼的因素。”
第948章
战栗之心
  慢慢的太空上任迪正在注视着自己的掌心,一个小球正在旋转着,这个小球是透明的,仅能从光线的弯曲,看到这个这是一个透明的小球。
  现在只有镜面任迪能看这个小球,在别的视角上,其他人看任迪掌心则是空无一物。因为任迪遮蔽了这个小球在其他角度上和这个世界其他粒子接触,包括光子,磁场等等。
  当然任迪隔绝不了一切,其中微弱的引力颤动难以隔绝,宇宙中所有的黑洞在吸纳物质的时候都会放出引力波。当然引力波传播的扩散的远了。振幅过小,从波峰到波谷,长达几百光年,人类根本感觉不到宇宙中引力波的起伏。这就像人类呆在地球上平原上以为大地是平的一样。
  除了引力颤动隔绝不了,还有真空中永远高于绝对零度之上的粒子颤动。
  宇宙中所有物质都起源于大爆炸,也就是说所有物质都是源于一个点。理论上都能通过量子扰动,所以黑洞吸纳物质甲,在之前甲物质接触过的物质,都会被黑洞量子辐射。这也隔绝不了。
  更主要的是,任迪还在看这个小球旋转,任迪以物质形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想要看到这个小球,那就必然接收到了这个小球的信息。而信息是由物质粒子传递的。
  所以说,任迪想要物理实验条件是,这个小球尽可能和宇宙所有存在隔绝,但是只能极度逼近这种期望中的物理条件。
  这个小球正在以非常缓慢的姿态旋转的,旋转的角动量速度,差不多是一个星球旋转的角动量速度,地球旋转一周需要一年,这个小球的旋转速度就是这个级别。
  然而在观察几分钟后,任迪停止了观察,掌心缓缓的握紧。这时候,随着任迪的掌心握紧。无数光芒从任迪拳头缝隙中绽放。
  任迪撤回手掌,然后身体就像虚化一样,变成无数光线条,返回了四百光秒外的巨大镜面。然而原本任迪握拳的那个点,发出了刺目的光芒。
  一个光团诞生,然后缓缓扩张。完美的模拟了宇宙大爆炸最初的过程,这个球形的光团在任迪所在的宇宙中以光速扩张。从最初的无穷高温的奇点,扩张,变成了直径一米,却拥有四千亿万度的高温的光球。
  物质在和光球接触,瞬间被加快了运动速度,朝着四周扩散,在一百米范围内,这个光团扩张过程中接触的粒子,直接被撕裂了,连粒子结构都无法保存,直接被撕裂成了一维线,垂直于光球面的一维线。
  用任迪观察着的视角来看,这个光球在一百米范围内扩张道路上一切物质全部变成空间上的一维线,朝着周围放射。
  只有在光球扩张到了一光秒的直径,碰到了物质原子才没有被撕碎成一维线,这些物质接触到了扩张的光球,会变成一些可以观测到了的粒子,完美了模拟了宇宙大爆炸早期粒子诞生的场景。
  随着光球继续扩张,则可以观测到光球内部的出现了氢气元素,众多原本在光球扩张过程中直接撕裂的连粒子结构都不存在的物质能量,终于再次组成了粒子,而可以观测到光球内部的温度在几句冷却。
  这种冷却在光球内部近乎是匀质发生的。也就是光球的球心和光球的边缘部位冷却的速度是一样。就像一滴颜料(能量)加入水(空间)被稀释了一样。
  四百光秒后,整个光球的温度大概在四百万度左右,然而它还将继续扩散下去,无止境的扩散到整个宇宙,不会停息。不过在一两光年后,这个光球扩张道路上接触的物质恐怕就只会轻微颤动。
  其实在一个天文单位后,这个光球爆炸扩张产生的能量就连化学元素之间的化学键都无法撕裂了。扩张到一辆光年外后,这个宇宙中的生命不会测量出来。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爆炸,任迪做到了这一点,此时已经到达了三阶在这个宇宙所能掌握的终极。因为如果判定任迪刚刚所制造的爆炸能量具体数值是多少?
  答案是∞。
  刚刚那场爆炸,随着光球扩张的时间越长,爆发的总能量是越来越多的。没错虽然光球内部单位粒子遭遇的能量越来越渺小。但是光球内所有物质总能量是越来越多。
  任迪掌握了什么?让我们回溯任迪一开始注视的那个缓慢旋转的小球。任迪足足注视了一年,在一年前,这个小球是静止的,当一两个粒子接触到这个小球后,这个小球开始缓缓旋转了,从无到有开始旋转。
  它不会停滞下来,任何触碰都只会让这个小球偏转旋转的方向,但是却会以略大于刚才的速度旋转。这是反经典物理学的,违反质量守恒的,按照经典物理学,弹球从空中落到地面,弹回的高度一定不会大于刚才的高度。当然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还会略低于刚刚的高度。
  然而按照这个旋转小球的展示的现象,这就相当于一个弹球在地面上越弹越高。就像永动机。没错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任迪制造的这个小球就是永动机。真正的永动机技术,看似违反了能量守恒的技术。
  物理不对称规则的应用。大部分物理规则都是对称的,当摆钟摆动到一定位置,一定会返回平衡。但是有些物理现象就是不对称的,比如说时间,时间就是不对称的,时间向前流动,无法回溯。
  刚刚任迪制造的那个奇点扩张对宇宙来说有什么影响呢?大体来看没什么影响。光球扩张,最终会于宇宙扩张的大背景融合,光球范围内物质的能量增加,最终也会和宇宙暗能量增加的大背景融合。
  宇宙扩张的总历程,不会变。任迪掌心的小球扩张看似无中生有,造出了大量的能量,给宇宙增添了能量,但是其实上,任迪没给这个宇宙增添能量,那些能量的诞生是消耗了宇宙的时间。
  在相同时间内,宇宙扩张会诞生相同的能量,但是这一部分能量在任迪掌心的奇点内诞生了,上演了一场宇宙大爆炸的模拟。光球在扩张,而光球外的宇宙空间时间放缓了,扩张的速度慢了,当然宇宙总量那么大。时间放缓的太微弱,而任迪的掌心能量释放,和宇宙对比,空间上是微尺度,所以能量放射的现象,非常华丽。
  任迪刚刚制造的能量爆发可以称呼为白洞,因为能量释放的确犹如白洞一样,凭空放射能量。
  也可以称呼,不对称能量炸弹,因为任迪利用了宇宙的不对称规则,制造了真空塌陷。
  当然也可以称呼为时间炸弹,因为是利用宇宙时能炸弹(与质能炸弹对应)因为能量在区域中爆发消耗的整个宇宙的时间。
  在这场爆炸中,镜面任迪的镜面瞬间粉碎成无数小镜面,然而当爆炸结束后,镜面再次组合成大镜面。在这一瞬间的时间范围内,镜面中被囚禁的魔晶节点。在镜面组合后,再次形成人形。
  在镜面世界内的魔晶空间看着周围犹如时空弥合的山川海洋,淡淡地说道:“身为三阶,你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你还在等什么?”
  镜面世界内出现了任迪人形态。刚刚完成了实验的任迪情绪上没有任何喜悦,更多的是沉思。
  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当一个意志锁能做到这种地步,对宇宙的规则,掌握到这种程度,也就是科技近乎发展到了可以开天辟地的地步。标志着到达了三阶巅峰。下一步的问题就是打破位面这个盒子。
  和第一代穿越系统主神空间那些三阶四阶不同,那些三阶四阶都是小盒子(第一代穿越系统)中养大的。就像盆景。而任迪是直接放养在位面上,尽可能了解位面(大盒子)的一切现象,总结物理规则。
  任迪承接一个文明的意志走到了三阶巅峰,看起来就非常令人惊惧了。在这宇宙中,不可在热战中战胜。因为能量是无限的,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任迪可以撕碎一切星球。将一切粒子全部扯碎一边。而这样的三阶就是意志锁三阶到达临界四阶,伪四阶的表现。
  听到魔晶的问话任迪说道:“其实走到这一步并不难,只要不放弃,不偏转,一步步根据宇宙现象持之以恒的观察终结,迟早会走到这一步。”
  魔晶空间,说道:“你知道多少三阶半途而废吗?”
  任迪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也不用知道,我的经历我自己的过程,我的过程已经走过,至于他人还没有走通的过程,很难借鉴。”
  魔晶伸出手来笑着说道:“考虑过,迈过这一步后,未来如何吗。”
  任迪顿了顿说道:“我有我的事情要做。嗯对了,我能走到这一步,有一部分是你的原因。”
  魔晶:“嗯?”
  任迪说道:“你这样的存在让我战栗。从过去到现在。下一步我不敢迈,因为错误随时可能发生。”
  在低维度的镜面世界这种魔晶没有回答,但是在虚空上魔晶顿了顿,悠悠的叹息道:“其实面对你,害怕的应该是我。”
  魔晶对周围的虚空看了看正在搜寻这个位面的其他高维系统,补充说道:“不仅仅是我,是我们。”
第949章
飞翔的金属
  由于信息单方面透明,镜面的任迪知道铁塔的自己一切情况,但是铁塔的任迪对太空中遨游的镜面自己,到底到达了何种地步一无所知。这是最高的层次的隐瞒。
  铁塔任迪,并不知道,镜面的自己已经走到了身为这位面智慧的终极程度。铁塔的任迪由于知识局限在从星环结束的科技水平上。对于这个世界的敌人用生死存亡的心态在面对。(镜面任迪如果放开手,这个位面恐怕没有够打的。现在可以说四阶派任何轮回者下来都无可奈何了。哪怕这个轮回者是三阶。)
  现在铁塔,自鉴会正在快速的种田过程中。也就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省去大量可以省去的人口。
  在地球上,网络上有一句非常好笑的笑话。某键盘侠指点江山的说:“我想不通为什么国家不大力发展高科技,为什么要投入高污染高消耗的房地产产业。”
  这句话好笑的原因是逻辑错误,当键盘侠指责国家不发展高科技的同时。可以反问一下,你能够为国家发展高科技吗?
  如果是指责的人身份是学生,那么如果没有考上大学的决心,那么没资格说这句话。
  如果指责的人是技工,那么如果没有拿下高级工的计划,也没资格说这句话。
  如果指责的人身份科研人员,如果拿不出科研成果,仅仅是在办公室中混日子,也没资格说这句话。
  发展高科技是需要工人,需要工程师,需要一代年轻人不追星,在上学的时候不追求浪漫,不追求兄弟义气。一心一意的扑在书本上,预备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国家发展科技不缺钱,经济只是调节各项产业人员分配的杠杆。其实是在分配人。不能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为国家科技发展而学习的人。却指责国家不发展高科技的人,就像一分钱不出,却指责酒席毛病的泼妇。
  大量的耗能产业之所以保持,则是给这些能力不足的人一个工作生活学习的机会。在资本主义社会,根本不会给这个机会,直接淘汰到,一大批人吃低保。例如二十一世纪的美国,其工业产值一直在上升。之所以看起来像工业空心化,是因为不参与生产的人多了。直接养着这批人,省的给这些人安排他们能做的高耗能,高污染工业岗位。还能保护青山绿水。
  而二十一世纪中国的产业升级,一大批小钢厂,高污染工厂关闭,但是整体工业产能还在增加,替换的不仅仅是设备,还有一批知识量更高的工人,参与到生产过程中。
  二十一世纪有一个各大工业国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全球人口过剩,其实能够参与最新科技生产人口是不过剩的。过剩的是那些知识程度不够的人口,处理这些人口的就业,只能大力发展服务业。其实若是自动化全方位展开。服务业会瞬间淘汰掉一大批人。
  从现在任迪为自鉴会的各项布置中可以对比出来相对于二十一世纪,自鉴会少了很多产业。社会生产非常紧凑。
  首先农业产业,所有农业生产,是在大平原上。二十一世纪由于地球上有着各国竞争,有些领土出于实际占领的目的。必须维持农业。比如说云贵地区,梯田在粮食生产上,和美国机械化生产成本根本没法比。但是一大批人在那块地区从事生产工作生活,这对于这片领土来说就是实际占领。
  什么?你说为什么国家不养着?养是能养得起?但是一个人如果不劳动,那么活着就废了。在社会上如果年轻人没工作,在家啃老,和有工作天天有事情忙,精神状态是两个样子。国家的最主要目的是维持人口的活性,而不是那么简单的养着人口。一家人处于劳动状态,那么教育的下一代,在耳濡目染之下,会努力学习,走出山川,然后尝试在大城市寻找就业机会,进入国家主导的生产体系中。
  这就是在偏远地区维持住大量工作岗位存在的意义。愿意劳动,有学习竞争意识。保持活性的人口是国家最大的财富。
  而反例就是美国的黑人问题。美国财富能养得起黑人,但是长久以来高端职业被白人盘踞(这里忽略黑人智商问题)。现在黑人的待遇有所提升,但是竞争意识在高级岗位的劳动意识可不是一日养成的。同样的例子还有华裔,华裔第一代还有劳动意识竞争意识,至于华裔第二代,在食物链底端环境下长大的他们。对于工业发展来说就是废物了,中餐馆差不多就是他们出生下来就该呆的工作岗位。
  而现在有一颗新星的自鉴会用不着考虑这个问题,土地当然是捡最好的用。农业直接动用机械化,在大平原上开拓,在大河上修筑水坝,水流顺着水泥沟壑灌溉到大片的土地上。而大平原上生长的是牧草,供给七十四种食用虫将纤维转化为蛋白质糖类的牧草。
  牧草为主要食物,配上海洋中捕获的鱼类,以及蔬菜,就是自鉴会人民的食物构成。整个工业生产没有一丝一毫田园风味,在这个星球上,八块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有牧草区域,有果蔬区域。有蔗糖生产区域。每一块区域被水沟和道路整齐分割,一台台四轴无人机吊着机器,犹如小蜜蜂一样,在一块块农作物区域采集必要数据。无人机完成数据采集后,返回一旁的卡车,然后卡车带着一大批无人机返回工厂,把数据分类,一平方公里的农业模块区的检测,只要卡车开过去,就可以了。当然现在的无人机有些不可靠,技术生产的原因让这些无人机有时候会落在农田中,要人下车捡起来。
  两万四千名工人,对整个平原上各个食物生产区域,按时进行机械化管理。
  看似农业人口很少,但是这一切是因为化工厂稳定提供化肥,气象部门准确的提供温湿度风力以及天气变化信息。水利部分负责农业用水调派,按时对水库应有水量进行控制。农业不是单独的产业,而是整个社会工业集成的一部分。
  至于炼钢厂,这个新星上有一个钢铁处理厂。负责生产各种钢材,至于原料是来源于星门输送的钢锭。这些钢锭是自鉴会在铁塔星上对各大势力进行收购的,其中从天行会卖给自鉴会的钢铁物资最多。每天一火车皮一火车皮将核战后的废钢运到自鉴会地表钢铁初炼厂中。然后变成钢锭,通过地下隧道火车运到星门在到达新星。
  这些钢铁在进行加工后,变成厂房,以及各种机械所需的零件。自鉴会每年进口的物资最大项目就是钢铁。好在现在处于停火器,最不值钱就是钢铁。
  自鉴会和老美一样,低技术含量的初级钢铁生产,尽量要别人帮助完成,买就可以了。但是和老美不同的是,老美是有人口,但是由于经济原因。不用这波人口,自鉴会是人口是不够用,有更重要的科技项目需要人手来研发。为了省一点工业人口消耗,仅保留一个运作的钢铁厂,通过大量进口初级加工品来弥补工业人口。当然有技术和只要活性的人口数量得意增长,钢铁产业可以随时扩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0/5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