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校对)第2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1/306


不对劲!
他终于察觉到了危机,齐遨宇这态度……分明就是想动自己啊!
可是,燕国都快打过来了,在这种时候,你还有心情对付我?
赵玉栋心中惊怒,同时脑子急转,思索着如何摆脱眼前危局。
可齐遨宇却根本不给他机会,他岂能不知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道理?
就在赵玉栋伏首苦思之时,齐遨宇已经冷酷下令:“来啊,将此獠除去衣冠,打入天牢。”
赵玉栋脑子“嗡”的一声,猛得抬头看向齐遨宇,就见齐遨宇眼露彻骨寒意,似乎恨不得将自己生吞活剥了一样。
“陛下……”
赵玉栋叫了一声,两名侍卫已经进殿,一把扯走他头顶官帽,把他从地上拽起来朝外拖去。
赵玉栋被拖的一个踉跄,却也因此让他反应了过来,脸上恢复了冷静,伸手推开侍卫,轻声道:“不用你们拉,老夫自己能走。”
值宫侍卫自然知道眼前人的身份,稍一犹豫,赵玉栋已经起身,他并没多说什么,只是朝齐遨宇躬身拱手,转过身后,便迈着平稳的脚步朝殿外走去。
眼看着齐遨宇轻描淡写就处置了赵玉栋,群臣悚然,有几个神色犹豫,想要出班求情,可看着齐遨宇那冰冷的眼神,最终还是忍住了冲动。
齐遨宇眯眼看着赵玉栋走出殿外,直到对方身影隐没于红墙绿瓦之间,他才收回眼神,目光往殿下一扫,冷声道:“户部何在?”
在群臣兔死狐悲的眼神中,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战战兢兢的出班,二话不说便跪伏在地。
“陛下,臣有罪!臣罪在不能退敌,请陛下赐臣一死!”
第四百九十章
众叛亲离(上)
连日交战,燕军虽然势如破竹,但也是师老兵疲。不过全军上下却都洋溢着一股亢奋的气氛,因此并未感觉到疲惫。
临淄,临淄……
所有人心里都念叨着这个名字。
燕国与草原交战千年,胜利过也失败过,但从来没完全征服过草原,更没征服过任何一个国家。双方一直在互相消耗,燕国在阻止草原过来,自己也过不去。
其实在很早以前,燕国甚至整个南曜就已经厌恶了这种无尽的战争,每过几年就要送子弟去前线送死,还要消耗大量的钱粮,可最终得到了什么?
父母失去儿子,孩子失去父亲,妻子失去丈夫……
即便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用部下和敌人鲜血染红了身后大氅的将军们,又真的能高兴起来吗?
总的来讲,面对草原,即便是再罕见的大胜,也是阶段性的,根本没办法也没能力完全剿灭草原部落。
可是齐国不同,临淄已经近在眼前,胜利已经触手可及。
所以,将士们都在兴奋,都在渴望。
或许,这场战争是燕国立国以来获得的首次、真正、完全的灭国胜利。而他们能参与其中,即便只能成为史书上的一行数字,可他们仍然有种参与历史的成就感。
将士们在亢奋,但张士杰很冷静,耿中霄也很冷静。
士气高昂,军心可用,这是好事。甚至很多领兵的将领,都会在战前想尽办法来引导这种气氛。
可无论是张士杰,还是耿中霄,二人都很清楚,正因为处于这种关键时刻,所以才更需要冷静。
不过,他们也没去压制这种激昂的士气。
将领需要冷静的头脑来指挥战斗,可是士兵们却不妨保持这种狂热,用来杀敌。
他们能做的,就是更谨慎的安排各种事宜,更严格的执行军法,以防被狂热冲昏了头脑的将士们,在冲动之下犯下不可挽回的大错。
二人为此还连连召开两次军议,主要就是警示各级将领,一定要控制好军队,特别是攻进临淄后,千万千万不能纵容手下为非作歹,更不能杀戮百姓。
燕齐之战,虽属国战,可在大背景之下,两国之战却带着几分内战的味道,若是出现屠城一类的丑事,不但领兵将领会遗臭万年,就连燕国也会被诸国孤立仇视,甚至联合起来与燕国对抗。
这种事,即便王佑没有嘱咐,张士杰和耿中霄也绝不允许发生。
……
四十里路,燕军足足走了一天,直到天色全黑,明月高悬,他们才在临淄城外数里处安营落寨。
今天夜里天气不错,只要一仰头,就能看到漫天群星,和那三颗明亮的天命之星。
军队做事,无论是行军,还是安营扎寨,都有许多规矩。比如营房之间的距离要合适,既要便于相互救援,又要做好隔断,以防火烧连营。
安营之地要近水,又要防范水源被污染或下毒。
营中要举火,一者为了照明,再者便于生火造饭,但同时又要防止失火。
附近要有山林,便于伐木,但又不能太近,防止被火攻。
伤兵要安置。
战马要喂养保暖。
兵器要保养,特别是龙吼巨炮和攻城弩,不能让它们受潮,也不能近火。
夜间巡逻要约定密语。
需要许多斥候在外围查探,要排好班次,准备好防冻的伤药,换班后还要供应热食。
防火、防水、防潮、防病疫、防营啸、防惊马、防夜袭……
换成平时,许多东西都不需要主将操心,可今日不同,张士杰和耿中霄只能亲力亲为,等都忙得差不多了,天色已经半亮。
尽管已经疲惫不堪,但二人并没有急着去休息,而是坐到了一起,一边吃着热面,开始商讨起明日攻城之策。
面条和连肉的骨头放在一起煮的,热腾腾面条,配上炸得通红的辣子和辛辣的蒜瓣,至少在耿中霄看来,这就是无上美味了。
“炮子还剩多少?”张士杰年纪大了,胃口不好,随便吃了几口,就放下竹箸问道。
耿中霄已经一连吃了三碗,听到张士杰问话,他胡乱把剩下的半碗面条和汤底一起灌进嘴里,扔下碗筷抹了把油嘴,他打着饱嗝道:“临淄墙厚,龙吼巨炮也炸不开,不过只炸城门绝对够用了。”
张士杰点点头:“毕竟是一国都城,只要能把城门炸开就行。”
有亲兵过来撤下碗筷,递上毛巾,耿中霄接过抹了抹脸上汗水,把毛巾递给亲兵,笑道:“张帅不必担心,仗打到这种程度,即便没有龙吼巨炮,拿下临淄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张士杰面色沉重,叹道:“可是咱们最缺的就是时间啊!”
耿中霄一怔,恍然道:“张帅是担心草原?”
张士杰点头道:“草原一直没动静,依老夫看,要么是他们内部出了问题,要么就是云中城发力了。可无论如何,没有咱们自己的军队镇着,还是让人不放心啊!”
耿中霄沉吟片刻,突然咧嘴一笑:“张帅怕是想多了,咱们的任务就是打下齐国,其它的事,自然有人操心。”
张士杰一愣,深深的看了对方一眼,缓缓点头:“不错,咱们武人只负责打仗就行了,其它的事轮不到咱们管,也不该去管。”
耿中霄笑而不语。
这时,外面突然传来轻微的喧哗声。
二人脸色一变,都站起身,转身朝外看去。
身处军营,为将者最怕的不是夜袭,而是营啸。
尤其是位处前线,大战在即,人人生死未卜,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一命呜呼,这种时候,即便是最勇敢的士兵,精神也时刻处于紧张状态。
即便燕军士气高昂,但也不可避免有人心中恐惧,一点异声,比如同伴在噩梦中尖叫,都会使他们情绪崩溃,误以为是敌人夜袭。而为了自保,他们便会不管不顾的拿起武器朝黑暗处攻击,进而引发其他人的连锁反应,最终使得全营都陷入疯狂状态,开始自相残杀。
更有严重者,会一营传一营,最后导致整个大军都彻底乱起来,即便最后平息下来,也会损失巨大。
二人都是宿将,怎能不知营啸的恐怖?眼下突然有喧哗声响起,他们又怎能不紧张?
“快,马上去查,有敢喧哗者,即刻镇压。”张士杰非常果断,立即朝身边亲兵下令。
能做主帅亲兵的,莫不是身经百战的精锐,同样知道此事的严重性,那名亲兵也不说话,只急急一抱拳,便疾步跑出帐外。
“张帅,我去看看。”耿中霄更担心神策军那边,若是有人想不开,把龙吼巨炮的弹子点着了,那后果……
“别急,你先别动。”令耿中霄意外的是,张士杰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见耿中霄一脸惊讶,张士杰马上就解释道:“刚才声音不大,而且就在外面不远,等搞清楚情况再说。再说,如果真是营啸,你现在回去也晚了。”
耿中霄犹豫一下,缓缓点头,虽然紧张的在帐内来回踱步,却再没急着要走。
这时,或许是亲兵介入及时,外面喧哗声很快消失不见。
二人对视一眼,同时松了口气。
亲兵很快进来回报:“大帅,是斥候抓了个舌头,本来打晕的押回来准备审讯,可那人正好醒了,叫着要见大帅,说有什么重要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1/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