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校对)第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306


卡萨苏利耶闻言面面相觑,不知大巫有何计谋。多狸在帐中来回踱步,自言自语:“南曜同盟已经脆弱不堪,无定军和神策军之间的矛盾,表面上无非是谁取代谁,来抵挡我神狸攻势。背后却是大燕内部的各个势力角逐,也是两位皇子的博弈。”
“抓住这其中的空隙,分化敌人,各个击破!”
多狸语气轻轻,却仿佛天下局势尽在掌握。卡萨和苏利耶面面相觑,看着侃侃而谈的多狸,忽然想起了当年的哈梵也有无数个晚上,与这两名心腹大将讨论大局。多狸年纪尚轻,却从小受哈梵耳濡目染,自身更是天赋异禀,让这两名鞠躬尽瘁的老将有些欣慰,卡萨的语气不自觉的缓和许多,俯首轻声道:“大巫所言甚是。”
多狸点了点头,嘴角却勾起了得意的微笑:“卡萨、苏利耶,你二人传我将令,全军后撤百里,放弃两成的牛羊牲畜,再丢掉一些帐篷旗帜,让燕军以为我们已经败了。给他们留出空闲才好内斗。咱们也赶紧挑个好地方看戏!”
卡萨苏利耶应声退出王帐。多狸独自一人,看着桌上那张破损的神狸面具,有些恍然。
此刻,天水塞内,无定军的斥候将一本崭新却沾着些血污的账本按在曹预的桌上。
曹预瞪着斥候,斥候低头道:“小人已经查明,最新一批抵达神策军的墨门攻城器械,并未在神策军中停留……
天水塞内,人来人往。神狸撤兵之后,天水塞的兵马顾不上休整,就在墨门武者的帮助下,紧锣密鼓地部署着全新的防御工事。曹预走上刚刚修复的城楼,眺望着破败的北侧城墙以及一片尸横遍野的苍凉战场,怔怔出神。
背后传来脚步声,杨烈来到了城墙之上。曹预拱手行礼:“矩子。”
杨烈道:“这一战能胜,全靠曹副帅指挥有方。杨某未能出力,实在惭愧。但愿这次获胜之后,神狸南曜可以坐下来商谈,早点收兵止戈,让百姓太平。”
曹预摇头道:“恐怕没那么容易。内贼不去,外患不平。身为武人,我要守住的不止是天水塞,更是这个国家。我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但是我相信,自己是为了大燕好。”
杨烈道:“副帅已经决定了?”
“没错。哪怕大帅见怪,我也顾不得那许多。还望矩子能够成全。否则我手下的斥候死光,信也送不到天京。”
杨烈点点头:“墨门不会介入南曜内务,此事墨门不会插手。”
“如此,就多谢了。”
天水塞至天京城的驿道之上,三十里一站,一匹八百里加急无定军驿卒策马狂奔,跑死一匹马便再换一匹马,直朝天京城而去。同时,又有一匹驿卒,同样也是换马不换人,带着与无定军驿卒截然不同的另一端消息,直奔天京城。当日晚些,又有一匹驿卒从北方无定原长驱直入……
奏报如纷飞的冬樱花一般飞入宫中。
天水塞被神狸以墨门臼炮攻破,无定军死守,城破而不失。
神策军为天水塞解围,耿中宵轻率三千轻骑孤军深入,身负重伤,鱼世恩手握重兵,见死不救。
神策军中墨门器械无故失踪,武者目击神策车队与神狸接触,神策军有通敌之嫌!
外敌方去,神策无定两军的矛盾便被摆到了台面上,更成了有心人彼此攻击的工具。所谓武人如刀剑,这两把利刃伤敌未久,便要伤己!
第一百二十二章
赠剑
几日之内,接连不断的前线战报让大燕朝堂应接不暇。先喜后悲几次转折,让文武百官觉得云里雾里。大家都不傻,看得出来这件事表面是无定军、神策军互谗,背后却是太子与二皇子之争。天水塞大捷,太子号称破敌十万,二皇子就说神策军斩首五万,破敌八十万有奇。到底谁真谁假,又有谁知道?二皇子送来的那些人头里,可有不少看着就是燕国百姓模样,谁又敢揭穿?
天京城上空,乌云密布,透着一股阴森诡异。
东宫,太子妃张素素调弄琴弦弹奏乐曲,正是一曲“清平乐”。
身边的侍女低声回禀着消息,张素素神色从容:“这些是男人的事,我一个女人不该过问。只是神狸大军只是退不是败,有些人未免也太心急了一些?真是的……”
侍女道:“兵凶战危,是不是该让太子回来?”
“燕国自立国以来,可曾有畏惧刀剑的帝王?”张素素冷哼一声,不知怎得,脑海里出现的却是另一个男子身影。那个男子不是丈夫,却比丈夫伟岸、勇敢,更有帝王之姿。他定然不会畏惧刀剑,只可惜他不姓刘,更可惜自己不曾在未嫁时与其相遇。
忽然琴声一顿,一根琴弦被她失手挑断,纤纤玉指上也是鲜血淋漓,侍女连忙惊叫着过来观看,张素素却是浑然不觉疼痛。她摇头道:“不必惊慌。这点血算得了什么?你看着吧,这回要流的血还多着呢。”
莫府之中熏烟袅袅,莫如晦缓缓睁开双眼,长叹一声,“幸好老夫早有准备,否则军功捞不着,脏水也泼不出去。一帮饭桶,这点事都做不好!”
在他面前,一个满身黑衣包裹的男子行礼道:“鬼不收向国丈致歉。谁也不曾想到,会闹成这样。鬼不收承诺,会给您一个交待,咱们之间的约定一直有效。”
莫如晦眯起眼睛,“老夫与当今圣上打了几十年交道,论帝王心术,南曜诸国无人能出其左右。如今神狸大军压境,两军若是纠缠不清,只会让神狸得逞。以皇上的性格,此刻多半不会去细究通敌一事,而是优先稳住战局。只要你们做好该做的事,大家就还能合作,否则……老夫就算要死,也保证先送你们下去!四大鬼王到了下面,不知是否会变成四大阎王。”
黑衣人连忙道:“国丈放心,这次绝不会再出差错。”
王景府中,一身便服的刘威扬坐在书房听着王景事无巨细的汇报,多半都是关于王佑的日常工作起居,他的神情却比听军国大事还要认真。
许久之后,他才问道:“王景。你说朕会不会对宸瑞太苛刻?兵凶战危,更何况神狸人今非昔比。让他到草原上,实在太凶险了。要立功有得是机会。齐国、楚国再不就是那些毛贼草寇,有得是地方让宸瑞立功,何必让他在边地冒险?是不是该招他回来?”
王景连忙道:“这……奴婢不敢讲。”
“这又不是在宫里,你怕什么?朕问你就是让你说话的!”
“奴婢以为,三殿下的年龄和陛下当初北伐时差不多,陛下都不怕吃苦,他就不该怕。”
刘威扬一摆手:“你这话不对!朕吃苦就是为了让儿孙不受苦,再说现在的孩子哪能和我那个时候相比?此一时彼一时,不能一概而论。糊涂!”
王景虽然挨了骂,心里反倒觉得欣喜,刘威扬真要是对谁不满,直接便要杀戮,哪会这般说话?这种训斥反倒是亲厚的表示,他连忙道:“是,奴婢糊涂。”
“不光你糊涂,宸瑞也糊涂!朕让他盯着那两个畜生就好,谁让他跑到前敌去了。真是不让朕省心!”
王景道:“如今无定军和神策军互谗,三殿下的奏报,正可做个参详。”
“神策无定不过两口利刃,他们有什么资格互谗?还不是那两个畜生在后面兴风作浪!”刘威扬哼了一声,“朕这回就让他们知道知道,这个天下谁是说了算!”
次日清晨。
长长的御道之上,莫如晦缓步前行。靠着皇帝的放纵,莫家如今掌控了燕国大半的财政命脉,盐铁军粮等不能算作寻常生意的活计,也全被莫家独揽。
当今朝堂之上,敢于与此老颉颃者已经寥寥无几,惟一的例外,便是走在莫如晦面前的顾世维。
莫如晦再怎么跋扈,也不敢走到顾世维前面,甚至连并行的资格都没有。三朝元老,两代帝师的身份资望,如同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把莫如晦牢牢压住。让他这位外戚,也只能自愿居后。
望着老人那如山背影,莫如晦心头暗自诅咒着:“皓首老贼,看你还能得意几时?”
不管御道上谁先谁后,到了皇上面前,也得是对面而坐。
顾世维老神在在不以为然,显得胸有成竹。莫如晦则是显得谦恭谨慎,但是神色间也无惧意。
刘威扬淡然唤道:“莫国丈。”
莫国丈站起身,不动声色:“臣在。”
“近十年,墨门按约供给给南曜诸国的军械,被朕私自扣下了大半,全数交托你手。如今却有神狸以墨门臼炮破城,国丈对此事,以为如何?”
燕皇故意不提鱼世恩上奏神策军有通敌之嫌一事,莫如晦自然心知肚明,恭声道:“回禀皇上,老臣得知此事后,亦是惊骇无比。只是莫家对此事,确是毫不知情。不过有墨门器械暗度陈仓,落入神狸之手,鱼大帅怀疑神策军,自是情理之中。若真如鱼大帅所说,老臣责无旁贷,自愿以死谢罪。”
刘威扬轻笑,却仍然语意冰凉:“国丈言重了,这些年,莫家为朕的神策军呕心沥血,更是为朕出谋划策,忠心耿耿。朕知道,国丈年事已高,这些年早已不问正事,颐养天年,何罪之有?真要论渎职之罪,朕只会拿邺锋寒是问。”
原本就皱起了眉毛的顾世维,听到“渎职”二字,眉头更是拧成一团。燕皇这一句渎职,分明是有帮莫家洗脱通敌之嫌的意味。
顾世维心里急嘴上却不急,缓缓开口:“莫国丈所言差矣。鱼大帅所奏,并非只是怀疑神策军,更有墨门武者亲眼所见,神策军车队于草原之上,与那神狸部族碰头交接。难道神策军松懈至此,区区小吏就能调动的了神策弩手?”
莫如晦仍然双手放在膝上,一动不动:“口说无凭以何为证?总不能他说看到神策军,就真的是神策军。否则天下还有公理?”
“哦,国丈的意思是墨门有意陷害神策军?这倒是大事,须得详查一番才好。必要时召矩子杨烈进京对峙,若是墨门真的有意陷害神策,老朽第一个不答应!”
莫如晦没想到自己还是被顾世维绕了进去,要是把墨门卷进来,自己就更加被动。这时刘威扬忽然开口:
“咱们身在京城,如何知晓前线之事?一面之词皆不可信,最公平的办法,就是找个人详查。”
莫如晦心头一动:“陛下的意思是?”
顾世维微笑道:“陛下圣明。枭卫就在前敌,让他们查个清楚就是了。只是神策军素来自成体系,枭卫要查,只怕也有阻碍。”
“太师之意如何?”
“自古名正言顺。要想让枭卫得以施展手脚,首先就得有名分。臣以为须赐枭卫统领王祐王命金牌,便宜行事。”
莫如晦道:“且慢!王命金牌如朕亲临,甚至可以调动人马,岂能随意授予?即便要查,也应有主有辅,不可由一人独断。”
刘威扬点头道:“国丈说得没错。王命金牌确实不可轻动,所以朕决定,把自己的烈阳剑送到军前,赐予王祐。准他便宜行事彻查此案,神策军自邺锋寒以下,不拘身份高低,出身为何皆可先斩后奏!顾卿家多年未曾动笔,今日正好再留一份墨宝,由你拟旨吧!”
第一百二十三章
立威
听到烈阳剑三字,顾世维和莫如晦的眉头几乎同时一挑,但是随即看向对方,闭口不语。
王命金牌乃是大燕官方层面授予钦差的最高权限,持王命金牌如朕亲临可以调动郡兵,若遇战时文官五品,武将四品以下可以便九六宜行事。小事立决,大事直奏君前,奏章不必经过通政司,也不许任何人私自拆阅拦截。
于大燕的官方体制而言,这已经是了不得的重权,但终究也有其上限所在。这样既能保证钦差开展工作,也不至于因为所派非人破坏局势,导致地方失控或是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于朝廷的制衡之道而言,亦是极高明手段。
烈阳剑和王命金牌,就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烈阳剑乃是刘威扬佩剑,他持此剑征战沙场,便是当日无定原之变,他佩戴的也是这把剑。换句话说,烈阳剑就能看作刘威扬的化身。这把剑的权限没有法统上限,持此剑者可以为所欲为不受辖制。即便抛去立场看,也是为善可造福一方,为恶可祸国殃民。这种权柄怎么能给出去?又怎能给一个枭卫?
再说刘威扬话说得明白,邺锋寒以下人人都可便宜处置。要是王祐发疯,把莫崇山或是神策军主将杀个人头滚滚,又有谁能阻止他?
哪怕是想要抓住这次机会打击神策军的顾世维都担心这样安排会导致不可控的恶果,更奇怪燕皇为何对王祐如此偏爱。但是这时有莫如晦在,便不能站出来阻挡圣旨平白替对手挡箭,只能期待着情况不至于彻底失控,王祐能够懂得平衡之道,不要让事情变得不可收拾。
莫如晦则琢磨着:刘威扬这番安排,等于把王祐摆上台面。是吃定了我们不敢杀他,还是说另有所谋,让王祐当棋子,引人入局?这却不可不防!
见两人都不开口,刘威扬冷声道:“二位卿家既然都没话说,事情就如此决定吧。太师,你来拟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