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万界之神话帝皇(校对)第1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843

关卡税一旦取消,商人赚的钱自然会便多,这样一来,就会有更多的人从事商业...
而商人越多,影响力自然就越大,到那时,地位水涨船高...
太尉杨青林虽然猜到,皇帝是准备提高商人地位,但他心里所想,跟户部尚书一样。
不止是太尉杨青林和户部尚书,甚至满朝文武在此,同样也会有此疑问...
提升商人的地位,有什么用处?
大唐真正的纳税大户,自始至终,都是农民...
从来不是什么商人。
商人就算再多,对大唐有何好处?
甚至,商人变多,会让部分农民,抛弃土地,去从事商人,这样得不偿失...
李祀望着两位大臣,没有继续解释。
因为,李祀就算说的再多,他们估计也很难明白。
事实上,这也不怪他们。
这是时代的局限性!
不只是唐朝,历朝历代,商人的地位从来都没有高过。
哪怕再圣明的帝王,再聪慧的大臣,也都没有意识到,商人究竟有何潜力...
可李祀知道,后世之中,商人的地位,高的恐怖。
甚至一些顶级财阀,能够直接干涉政权更替......
李祀坐在龙椅宝座之上,嘴角浮现一丝笑容。
等着吧。
朕要亲自挖掘出一座‘金矿’!
一座可以让朕大唐从此再也不缺银两的‘金矿’!
与这座‘金矿’相比,农业税又算什么?世界大族又算什么?
朕到那时,将会掌握全天下的财富!!
第102章
后宫之中,朕最欣赏你的单纯
长生殿里,李祀考虑着取消关卡税之后,会产生什么影响。
毫无疑问,关卡税一旦取消,大唐的商业将会迎来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需要对商人进行限制。
否则,如果农民们都跑去从事商人,大唐的土地谁来种?
在李祀看来,粮食才是如今大唐的根本。
不能因为多收点商业税,便自毁长城......
商业税固然重要,粮食也不能放松。
只不过,这其中的度,需要严格把握。
否则,必然会留下隐患......
就在李祀思索之时,太尉杨青林以及户部尚书相互看了一眼。
“多谢太尉提醒...”
户部尚书低声说了句。
刚才,如果不是太尉杨青林阻止,他恐怕又会直言进谏...
对于户部尚书来说,直言进谏再正常不过,然而,若是因为他的无知,耽误陛下的大计,那他户部尚书万死难辞其咎!
“好了,你们下去吧。”
李祀坐在龙椅宝座之上,望着太尉杨青林以及户部尚书两人,开口说道。
“遵旨...”
太尉和户部尚书离开长生殿。
李祀缓缓起身,在长生殿内来回踱着步子。
商人必须得到限制,这是李祀心里的底线。
只不过,这件事暂时不急。
李祀需要看到关卡税取消之后,会有什么影响,再来进行限制。
任何措施决策,都必须结合实际情况。
否则都是空谈。
治理国家同样如此!
这也是李祀找太尉杨青林以及户部尚书来的原因。
这两人毕竟是朝中大臣,见识不俗,太尉杨青林更是辅佐过先帝。
有时候,让他们在旁边听一听,李祀或许有意外之喜...
...
第二天。
大唐帝国宣布了取消境内所以关卡税。
这一举措,让大唐商人们喜极而泣。
一直以来,大唐的商业都是受到了关卡税的抑制。
商人们连商品都没卖出去,就得先交一笔钱上去。
这谁能受的了?
只不过,如今取消了关卡税,等于让这些商人们负担轻了许多...
虽然依旧存在各种其他商业税。
但那些商业税,最起码是等商品卖出去之后,才会产生。
整个大唐帝国的商业,顿时呈现一种欣欣向荣的趋势......
无数商人们带着各自的商品,奔走天下,再获得利润的同时,像朝廷缴纳一笔税钱......
...
长生殿。
连续两日的忙碌,李祀终于完善了商业税的整顿。
如今,大唐商业没了关卡税限制,发展速度之快让人膛目结舌。
李祀倒有些期待,等到月底,这个月的商业税收统计出来后,会给他带来多大的惊喜...
李祀走出长生殿。
微风拂面,让李祀心情舒畅起来。
“距离朕上次去永安宫,已经过去多久了?”
李祀背负双手,望着皇宫之中的景色,随口问道。
李祀话音刚落,近侍太监想到不想,直接回答道:“回禀陛下,已经快一个月了......”
对于近侍太监来说,皇帝的事情,记得比他自己的事情还要清楚。
若是有一天,近侍太监记不得皇帝的事了,就是近侍太监换人的时候了...
整个皇宫之中,成千上万个太监,哪一个不想成为皇帝的身边人?
“摆驾去趟永安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8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