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万界之神话帝皇(校对)第1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843

“梁王,那边就是宫外了,杂家还要伺候陛下,就不远送了。”
近侍太监罕见的露出笑容,开口说道。
“公公慢走...”
梁王微微躬身道。
直到近侍太监彻底离开,梁王才深深的松了口气。
此时,梁王才发现,他的后背衣衫,早就被汗水浸湿...
此次长生殿一行,梁王感觉凶险程度,更甚战场。
战场之上,虽有刀枪剑影,但都是明面上的。
可皇宫之中,可能因为一句话,一个眼神,直接被赐下一抹白绫,一杯毒酒......
相比于皇宫中的明枪暗箭,梁王更加喜欢战场上的生死搏杀...
至于皇帝并没有赏赐梁王什么...
梁王心里,不但没有怨气,反而有些惊喜。
上次蜀地赈灾,皇帝已经赏给梁王白银万两。
这次显然不合适再赏赐白银。
只是,如果不赏赐白银,还能赏赐什么?
梁王已经是大唐王侯,爵位已然到顶。
皇帝不赏,才是对梁王没有起杀心...
...
长生殿。
李祀端坐在龙椅宝座之上。
对梁王,李祀只是稍微试探了一遍。
梁王此人,在李祀眼里,能力是有的。
只不过,李祀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力,还要忠心。
如果刚才,梁王喝那杯毒酒之时,犹豫了片刻,找个理由拒绝,李祀恐怕恐怕真的赐下一杯毒酒,或者将梁王彻底流犯。
...
长安城中,除了梁王凯旋回京,另一件事正在浩浩荡荡进行着。
科举经过了解试,省试,如今只剩下最后的殿试。
这次科举考试,与往年不同。
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这殿试之上。
本次科举考试的殿试,乃由皇帝亲自主持。
皇帝亲自主持科举,这在大唐历史上,从未出现过。
皇帝乃九五之尊,至尊至贵,而科举考试,每三年就举行一次。
能站在朝堂之上的那些大臣,哪个不是科举前三的背景?
甚至很多四品以上的官员,都是历届科举的状元...
皇帝这般举动,虽然让很多人不解,可对于考生士子来说,却是天大的好事。
一想到能有机会面见大唐皇帝,无数考生们兴奋不已。
往届的考试,哪怕是状元郎,对外宣称,也只能是某位主考官的弟子。
但这次考试,只要通过殿试,所有的考生,都是天子门生。
这等荣誉,哪个不想拥有?
只可惜,只有省试前十,才能有机会参与殿试。
光是这一前提,不知道刷下多少寒窗苦读多年的学子...
礼部尚书府邸前,正有几位学子等着。
这几位学子,正是这次参与殿试的士子。
礼部尚书负责科举考试,这些士子,不远万里,赶到长安,参加殿试,衣食住行方面,自然也是由礼部负责。
这几位士子,大多都是寒门弟子。
当然,也有几个出自官宦世家。
官宦子弟,固然很多都不学无术,但也不是真的没有人才。
而这几位学子之中,王牧正在其中。
王牧参与省试之时,一篇‘家事国事天下事’,让诸位考官惊叹不已,直接取得省试第一的成绩...
此刻,王牧站在礼部尚书府前,望着长安城繁荣兴盛的一幕,烈火在胸膛燃烧。
他王牧,由科举落榜,到重新站在这里,完全是因为大唐皇帝英明神武,废除科举推荐制...
否则,哪怕他王牧才华盖世,也只能返回家乡,了此残生...
王牧在来长安之前,便已下定决心,定要将自己的才华能力,奉献给大唐帝国,为大唐皇帝排忧解难,重开大唐盛世。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王牧愿意肝脑涂地,至死方休!
第106章
科举殿试:节度使!
礼部尚书府外。
参加殿试的数位士子共同来拜访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作为六部尚书之一,负责科举考试,更是如今大唐皇帝的心腹。
这些士子虽然年纪不大,但最基本的人情世故还是懂的......
前来的士子有来自外地的寒门学子,也有长安本地的官宦子弟......
此刻,这些士子们相聚在尚书府外,相互交谈。
场上士子们都是通过了省试,从无数士子们脱颖而出,可谓万中无一。
即便最后无法通过殿试,也能混个一官半职,前途不会太差。
众人之中,除了王牧之外,还有一位名叫陈河的寒门士子。
王牧见到陈河忧心忡忡,便上前与其交谈。
“陈兄,不知为何事烦恼啊?”
王牧走到陈河旁边,开口问道。
同为寒门士子,王牧对陈河算是比较亲近。
虽然,其他士子中,没有谁看不起王牧,可大家生活层次不同,哪怕再怎么和善,王牧也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王兄。”
陈河见到王牧,连忙回道。
“我烦恼的是,我们寒窗苦读十多年,最后才站在这里,只是,我们最终的前途如何,却由不得我们做主啊...”
陈河轻叹一声。
“陈兄的意思是?”
王牧明显听出了陈河话中有话。
“既然是王兄相问,我就不拐弯子。”
陈河说到这,压低了声音,继续说道:“王兄,你看那个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8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