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万界之神话帝皇(校对)第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843

村落的不稳定性太大。
大唐能统计到的便是县级。
即便如此,大唐至少也拥有两千个以上的县!
其中有些富饶的县,当然有着自己的学堂。
但绝大多数的县,都没这个条件。
学子们想要读书识字,两个办法。
一是前往最近的州城内。
二是就读当地的私塾。
前者路途遥远。
后者花费巨大。
李祀微微靠在龙椅宝座之上,望着三位臣子的反应。
在李祀看来,任何一个王朝帝国,人才乃重中之重!
而设立大唐学堂,恰恰能为大唐增添大量的人才。
并且,李祀准备设立的学堂,可不是那种只读四书五经,满口仁义道德的学堂.......
第192章
陛下心思,谁能猜透?
长生殿内。
李祀开始考虑如何普及学堂......
几个月前,李祀就发现,大唐的科举制度,培养出的人才太过片面......
科举考试分为两种。
文举和武举。
武举倒还好一点。
当朝兵部尚书,便是某一届武状元出生。
但是文举......
李祀暗中摇头。
文举的考试内容,全都来自那些四书五经,千篇一律。
除非少数学子触及旁通,举一反三,走出四书五经的桎梏。
大多数学子都是在读死书。
李祀想到了后世之中的普及教育......
虽然,后世的普及教育称得上是应试教育,但最起码可以让学子学到很多其他东西。
例如,天文地理历史文化之类。
“陛下,将学堂开到各地县上,难度颇高。”
“我大唐一共两千多个县,要开设这么多数量的学堂,首先银两支出方面,就堪称海量了。”
“并且,学堂开设完后,还要请老师,这又是个问题......”
太尉杨青林小心翼翼的说道。
太尉杨青林自然知道,陛下这么做,自然有这么做的目的。
只是,在太尉杨青林看来,开设这么多学堂,并非易事啊......
李祀闻言,没有跟杨青林解释为何开设学堂的原因。
这个时代的人根本无法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李祀目光一转,落在户部尚书身上,开口问道:“爱卿,你算一下将学堂开设到天下各县,需要多少银两。”
户部尚书听到天子问话,微微思考了会。
“启禀陛下,单座学堂开设,耗费并不是很大,但若将学堂开设到各个县城,即便不算日常开销,也至少需要两千万两白银。”
户部尚书苦着脸说道。
既然陛下让他计算花费,显然心意已决......
户部尚书终于明白,陛下为何将他喊到这里。
原来是让他拿钱......
并且还是两千万两白银的巨款......
之前,不管是工部,还是科学院,陛下都只是拨出几十万两白银......
但现在,竟然一次性拿两千万两......
户部尚书只感到心脏发颤......
要知道,之前大唐一年的税收,才数百万两。
“朕知道了。”
李祀微微颔首。
在李祀看来,别说两千万两,就算两亿两白银,也要将教育普及起来。
再说。
如今大唐国库非常充足。
光是元载挖掘的那处前朝的复国宝藏,就超过一亿两白银。
两千万两,根本没放在李祀心里。
“张居正,这件事朕就交给你们内阁去做。”
“如果缺钱,尽管找户部尚书拿。”
李祀说到这,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还有,这次学堂教的内容,不单单是四书五经方面。”
“具体教哪些,回头朕给你一个范围。”
“你按照那上面的范围,找擅长领域的人去当老师。”
李祀望向内阁首辅张居正,开口说道。
普及学堂教育,关系到大唐帝国千秋万代的大计,李祀只放心交给张居正。
并不是说李祀不信任杨青林以及户部尚书。
而是张居正能力摆在那。
并且,张居正是李祀召唤出的神魔。
对李祀绝对忠心。
李祀当然知道该如何选择。
“臣遵旨。”
内阁首辅张居正拱手道。
李祀挥了挥手:“你们都下去吧。”
“遵旨。”
张居正等三人退出长生殿。
长生殿外。
太尉杨青林忍不住问内阁首辅张居正。
“张大人,陛下将学堂开设到县城,意义何在啊?”
“难道仅仅只是为了培养一些学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8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