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万界之神话帝皇(校对)第2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7/843

最终决定权还在李祀手上。
“退下吧。”
“时刻监视这些节度使的动静。”
李祀摆了摆手,开口说道。
“遵旨。”
曹正淳领旨退出。
曹正淳离开长生殿后。
李祀再次将龙案上的奏折打开。
奏折是户部尚书呈递上来的,写的是如今国库之中,有多少银钱。
奏折上说,国库内有一亿两千两白银,除此之外,还有黄金珠宝等......
一亿两千两白银之中,大部分是元载挖掘的那处宝藏。
除此之外,还有李祀抄家各个官吏的钱。
这些钱摆放在国库之中,随时等待李祀动用。
“一亿多两银子啊......”
李祀微微有些感慨。
大唐自立国后,恐怕国库内就没有攒下过这么多银子。
但李祀仅仅登基四个多月,就完成了大唐历代帝王想都不敢想的目标。
不仅如此。
随着商业税改革以及土地改革的实施,自此以后,更会有源源不断的银钱涌入大唐国库......
李祀望着手上的这份奏折,心里思索着。
若是一直将这些银钱放在国库之中,未免有些可惜。
开个银行?让大唐的经济流动起来?
李祀心里突然浮现这样的念头。
大唐国库之中,需要留有足够的银钱,以备不时之需。
但如果银钱太多,就有些浪费了。
这么多银钱,若是下放到民间,岂不是能刺激大唐经济快速发展?
大唐国内本就有钱庄之类的机构。
但钱庄的作用非常单一,无非是兑换银票之类。
只是,若是建立银行,涉及到的方面实在太多了。
李祀需要制定具体步骤,与朝中群臣商讨商讨。
银行涉及到国家经济命脉,若是一个不慎,可能会让整个大唐的经济陷入崩塌。
必须要慎重。
李祀脑海中念头起伏。
...
接下来数日,李祀每日开完早朝之后,便将精力放在天子炼气术上。
天子炼气术作为直指大道的根源级功法,有很多妙用李祀一直未曾发现。
有内阁帮助李祀处理政务,李祀根本不需要担心影响到国事。
内阁首辅张居正的能力,让李祀轻松的很多。
...
皇宫。
早朝。
文武百官依次进入太极殿。
李祀踩在金色御道之上,登临朝堂。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堂群臣朝着大唐天子高声叩拜道。
李祀雄视满朝文武,挥了挥手:“平身。”
“谢陛下。”
近侍太监走出,高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近侍太监话音刚落,太尉杨青林站了出来,拱手道:“启禀陛下,天下儒生联名上奏,严明前往草原一事,即便不能得到更多,但也不能减少......”
“将所有联名的儒生全抓了,关进东厂地牢。”
李祀连听都懒得听下面的话。
这些儒生们,每天都在想着仁政治国,觉得天子应该心怀天下,不该多造杀戮......
这在李祀看来,简直是愚蠢至极。
如果没有李祀铁血镇杀,如今大唐恐怕离灭国不远,又如何能大败突厥?
李祀心里浮现一丝杀意。
他对那些儒生的容忍,是有极限的。
朝堂之上,臣子们听到皇帝的决定,纷纷低头垂首,不敢多说半句。
天子的杀心太重了。
杨青林只是说了个开始,皇帝查都没查,直接下令,将所有联名儒生关入东厂地牢。
在百官们看来,东厂的地牢,进去容易,出来就难了。
皇帝让那些联名儒生进东厂地牢,恐怕就没想着他们能活下去......
“如果那些儒生还敢玩什么联名上奏,不用禀报给朕来,直接去抓!”
李祀语气平静,但说的话却让所有臣子心颤。
“遵旨。”
太尉杨青林躬身说道。
太尉杨青林退下后,又有一位大臣走出列,拱手说道:“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
就在早朝缓缓进行之时。
长安城外。
一匹战马疾驰而来。
“急报!”
“八百里急报!!”
战马之上,一位将士举着一直血色战旗,高声呵斥道。
长安城守城士卒见到这一幕,瞳孔紧缩,毫不犹豫的大开城门,让这位将士入城。
八百里急报,这是大唐帝国紧急程度最高的急报了。
非生死存亡之时不得动用。
五个月前,突厥南下入侵,用的就是这种急报。
整个长安城中,稍微有点眼里的人,皆是人心惶惶。
...
太极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7/8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