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之战(精校)第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110

  那驾驶员是德国人。
  又出现了一个德国人。
  看来他之前的猜测没错,铁车被降落伞空投下来,它的目的,就是为了盒子。
  赵半括不知道长毛怎么想,但他觉得出现一个德国人要比出现一堆美国人或者英国人更奇怪。这里离德国飞机坠毁的地方太远,中间有山又有崖,靠履带走路的铁车无论如何是到不了这里的。
  赵半括又想起了之前他们最开始在丛林找到的射击痕迹,美国人那种疯狂的射击方式,很可能也是遭遇了这辆铁车的原因。步兵在丛林里遇到这种东西,也算是倒霉。
  又看了看那只盒子,赵半括心说,这到底是什么?不是说这玩意儿不是我们要找的东西吗?为什么不管德国人还是美国人,都显得特别重视,不然不会专门弄辆这么特别的铁车下来找,而且驾驶员还那么疯狂古怪。
  长毛拍了他一下,有点生气:“菜头,你他娘的又在想什么?”
  赵半括愣了一下,回过神,也知道这不是自己需要想的事情。现在铁车已经被干掉,总算解决了一个心腹大患,于是问长毛接下来的打算。
  长毛指了指他系在腰间的衣服:“先看看衣服。”
  赵半括在地上把军服展开,军服上全是鲜血,在衣服的褡裢处,他们看到了好几个触目惊心的弹孔。
  长毛把衣服往自己身上比画了一下,就看到那几个弹孔都在腹部的位置,那是最要命的位置。衣服的左下腹全部被血浸湿,血全干了衣服上硬成一块。
  都是老兵了,他们两个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种口径的轻机枪,只要是打在身上,无论在任何位置都够戗,要是打在腰部,那基本上就没救了。
  赵半括的心沉了下去,也不知道是后悔还是庆幸,虽然他已经过了那种会对某个人的死亡撕心裂肺的阶段,但他还是在想,如果当时他们没有分开,那么廖国仁他们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长毛指了指铁车的来路:“这玩意儿在丛林里有个缺点,就是行进的痕迹非常明显。我们可以一路找回去,也许能找到痕迹然后找到他的尸体。但是,这已经没有意义了。”
  廖国仁的结局赵半括已经不忍心细想,军医和四眼他们不知道会不会走运一些,但是,赵半括知道,如果他们还活着,他们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那就是回家。
  对于廖国仁,他们算是变相给他报了仇,赵半括惨然一笑,经历了这么多事后,他还活着,如果不去管那些背叛和退却的心理包袱,他甚至觉得一切变得美好起来。
  他想着点上一只烟,把血衣塞到背包里,对长毛道:“对,没有意义了。”
  长毛笑了笑,把徽章什么的装到口袋里,拿出地图,一边看一边道:“想明白就好。再走几天,咱们就到家了。”
  赵半括心里一热,是的,回家。
  在冰冷潮湿的树林里,充满了不可预知的阴谋和危险,他早就放弃了回家的念头,因为想起来,只会让他更加脆弱。刚和廖国仁分手那时候,他也想过回家,但转头想想是很可笑的,但是现在,他真的可以想了,虽然那不是真正的家,但只要能离开这里,他感到自己可以放弃一切。
  凑过去看地图,发现确实离远征军控制区不远了,江心坡山脉就在他们东边,他记得原先在树上匆匆瞥了一眼,已经能模模糊糊地看到。
  自从去年大溃败以来,撤回缅北,到印度集训,接下来执行绝密任务,吃苦受累在整个野人山走了一遍,现在终于又要回去了。看着地图上江心坡后头那些熟悉的名字,腾冲,德钦,保山,还有那条绵延了几个国度存在了几万年的怒江,它们曾经让无数远征军兄弟为之浴血奋战,赵半括心里涌出了一阵温暖。
  再走几天,就真的到家了。
  长毛很兴奋,忙着测量路线,赵半括心里对要把这三个俘虏带回去感到棘手,想不出有什么理由要带着这三个人,先不说一路上的安全问题,光是安排这三张吃东西的嘴就很为难。
  他把长毛拉到一边说出了自己的顾虑,长毛想了想,说只走这么几天,饿不死人,让他不用操心,回去后自有安排。
  听长毛这么说,赵半括就觉得这家伙可能还想靠上尉弄他那套升官发财的路子,人各有志,他也拦不了,既然长毛这么说,他也就随他去了。
  歇到了下午,大家的体力都恢复了不少,就重新开始行军。
  因为没有了铁车的妨害,又接近了野人山的边缘,他们没再遇到什么人为骚扰,除了一些自然界的小磨难外,一路上走得很顺利。
  这时已经差不多是野人山的雨季末期,林雨还是下下停停,大家的脚步也跟着走走停停。两天时间就在平淡的行军里过去。赵半括以前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地跟鬼子一起待过,一直暗地里观察着,发现军曹一路上对上尉照顾得无微不至,几乎是不鞠躬不说话,找水、弄食物。
  平时军曹很沉默,言谈举止都很谨慎,沉默中让赵半括很不舒服,这种感受让他觉得,他们并不是俘虏,他和长毛才是。
  就这么一路互相防范着,五个人在树林中平平安安地走了五天。赵半括和长毛也慢慢适应了身边有三个外人的感觉,精神状况平缓了很多,不像最早那样每秒钟都绷着根弦。到第六天,高高大大的江心坡山脉出现在了他们眼前。
  远远地看到它,绵延几百公里的山脉就像一条绿白色的巨龙,安静地趴伏在大地上,它身后就是举世闻名的怒江,再往东走,就是有着四万万人口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
  这次是真的看到家门了,这么多天的劳累突然就彻底不见了,浑身上下变得舒坦得要命。因为靠近山坡,树林稀疏了很多,太阳红彤彤地定在天上,一下就让赵半括马上想躺在地上。
  只要再花一天工夫,他们就能到达迈里开江附近,到时候弄条木头船,顺着河流就可以很轻松地越过缅甸和中国的边界,到达密支那。到了那里,就会有人跟他们接头,那时一切就结束了。
  赵半括正想得挺美,忽然头顶上的天空传来尖锐的呼啸声,大家立刻往天上看,长毛哎了一声,说道:“他娘的,是小鬼子的飞机。”
  说着他就招呼着跟去看看,几个人顺着飞机的方向疾行过去,中间过程中又有两架飞机飞过,长毛顿时骂道:“我操,有大仗,快点快点。”
  这里虽然挨着缅甸和中国,但还属于野人山的大区域,自然环境还很差,中国人不争,缅甸人不爱,美英看了糟心,日本人过不来,一直都是个没人管的地方,赵半括忍不住纳闷起来,怎么会这样?
  半小时后,他们爬上了一座山坡,从坡顶往下一看,立刻愣住了。
  满地尸体进入他们的视线里,前头是一块还算宽阔的江边坡地,两批人马正挨着江边激战,再扫一眼人头,居然是黑压压的一片。
  再看那两队人一边飘着膏药旗,另一边青天白日的旗帜也有两三面,显然是鬼子和远征军干上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1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