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之战(精校)第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10

  他走过去,问怎么了?曹国舅举着手里的弹壳说道:“这些都是我这种狙击枪上用的,每一发都经过挑选,精贵得要命,这里却他娘的有一堆!他妈的,狙击枪不是机关枪,这么糟蹋这些宝贝,这枪的主人肯定是疯了。”等他说完赵半括拿起一颗子弹,确实是1903型步枪的子弹,这是美国人的武器,没错了。
  他蹲到地上,看到地上的这种子弹少说也有几十发,一般来说,要让狙击手在一个地方打出那么多子弹,简直是天方夜谭。通常情况下,最多在狙击手干掉第四个人后,就肯定会被重火力压制,所以狙击手必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如果一定有例外的话,除非是狙击手有一个非常缓慢而且没有反击能力的目标,能够让他从容地射击,但和常理相悖的情况又出现了,如果是这样,用冲锋枪的效果岂不是更好,为什么要使用这么昂贵的狙击步枪?
  赵半括想不通。但是,他看着那几个弹壳,很快就发现,古怪的地方,还不止这一点。
第九章
蹊跷
  当赵半括把这颗子弹壳,和之前发现的,日本人的三八大盖的子弹放在一起,立即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非常明显的,美国人的弹壳上,已经出现了绿色的锈迹,而日本人的子弹,几乎没有生锈的痕迹。
  弹壳的底火痕,锈的时间有误差。
  他对子弹太熟悉了,所以这个差别马上让他觉得匪夷所思,在脑中盘算了一下,他迅速意识到了一个大问题。顿时赵半括心里有些打鼓,叫着让他们过来。
  军医和廖国仁起身走过来,赵半括把弹壳递给他们:“你们看,这些子弹的生锈程度不一样,基本上美国人的子弹生锈的程度更大,但是一般来说美国人子弹的材料纯度比日本的要高,所以我觉得,美国人和日本人的射击时间肯定没有重合,光用肉眼看,最少也差了一个月。”
  “什么意思?说这个干吗?”军医问。
  赵半括道:“美国人在这里打出这些子弹的时候,那时根本没有日本人。”
  廖国仁皱着眉头,捏了捏那些弹壳:“你是说,这不是一场遭遇战?”
  “什么战也不是。鬼子到达这里的时候,那些美国人起码离开一个月了。所以,这里不是战场,只是碰巧,两方人都在这里进行了——进行了一次高强度的射击。”
  大牛也过来,抓了一把子弹壳,在手里掂了掂,忽然甩到了远处:“奶奶的,怎么可能,不是打仗,难道闲得蛋疼在这里练枪?”
  “没目的的事,你会做?”廖国仁叹了口气。
  军医道:“我支持菜头的说法,我觉得有点蹊跷,这里闹成这样,却没尸体,没血迹,也就是说,没伤亡。真有两帮人的话,这么近的距离,绝对不可能啊。”廖国仁听了想了想,就道:“也许是一场歼灭战,所以才没留下尸体。不过,没有一点血迹,确实说不过去。但菜头的结论也太匪夷所思了,我们最好还是再扩大范围找找。”
  最后大家点头,现在也只有这个办法,于是没有任何废话再度分开,这一次变成两个人一组,越过了刚才搜索的范围。赵半括和长毛在一起,往前走了一段,本来一路照旧,但走了不到半里地,忽然几个篝火堆出现在他们面前,一些杂乱的生活用品围着篝火堆散了一地,看得出来,这里曾经住过人,而且还不是短暂停留。
  看到地上有干瘪的铁水壶,赵半括弯腰捡起来,看了看道:“美国货。军用品,跟咱们的一样。”说着去看长毛,长毛却根本没理会他,头扭向一边,看起来注意力完全被其他东西吸引了过去。
  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东西比眼前的更奇怪或者更好看?赵半括心生奇怪,于是没再管那些火堆,绕过去顺着长毛的视线看去,发现离篝火不远的几棵树上,树干离地二十公分的地方,密密麻麻地刻着很多东西。
  赵半括眼尖,立即就看出,那些东西都是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母。
  那些字都刻得非常大和醒目,从走势上看应该是匕首弄上去的。往前看,可以发现前面的树上也有很多同样的刻痕,简直像某种诡异的图腾。
  所有的记号,看上去都不是旧伤,但也不是这两天才刻上去的,树皮的伤口已经干化,感觉最起码刻有几个星期了。
  他不懂英文,立即打了唿哨,其他人很快动身过来。
  廖国仁走在最前头,显然他也第一时间看到了那记号,立即对王思耄点点头:“四眼,过来看看写的是什么。”
  王思耄走到树跟前,看了一圈:“队长,是Dandelion。”
  “念什么鬼话,说中文,什么意思?”廖国仁问。
  “Dandelion的中文意思,是蒲公英。”
  “蒲公英?”大牛凑过去,好奇道,“蒲公英是什么东西?”
  王思耄看着他,眼神很是轻蔑。大牛又问了一声:“你个四眼看我干吗,难不成你也不知道?”
  王思耄顿了顿,似乎拿大牛没办法,解释道:“蒲公英就是你们东北的婆婆丁。”
  大牛恍然大悟:“婆婆丁啊,我操我还以为是什么厉害玩意儿。怎么,这儿有婆婆丁?”说着四处去看,还踢了踢四周的灌木。
  “刻在这儿,有什么用意?”廖国仁问。
  王思耄摇头:“无从猜起。不过,如果只有一个,可能是偶然刻的,但这么多树上都刻了,而且看起来刻得十分的认真,没一天时间肯定不行,这有点不正常。”他顿了顿:“该不是美国人疯了?”
  看着面前的那些树和树上的符号,谁也不说话。
  “地图上怎么说?”王思耄问,廖国仁没说话,皱着眉头把地图递了过去。
  赵半括听他们说了这一通,还英文蒲公英的,起了好奇心,也凑上去看,王思耄啧了一声,似乎很厌恶但是没说什么。
  他们毫无疑问已经在红线标示的路线上了,那条标出的河流赵半括还能找出来。他们走了一天,看着到了河流的后段,但红线上什么都没有标示。
  以他的理解,如果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需要这么做记号的话,在地图上应该会体现出来,但看了几眼发现自己的想法过于理想化。
  一帮人都被难住了,吵嚷了几分钟,包括王思耄在内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廖国仁收起地图,说道:“都别瞎猜了,继续朝前走,找找有没有其他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