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灶王爷奋斗史(校对)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715

甚至还要考虑以后为门派如何开源节流,等等一大堆的事情,都得他用心谋划才行。
所以饭后不久,齐元就起身告辞离去了。
虽然心中对于自家师妹还有些不舍,不过如今他们都已经成就了仙道,寿元悠久,有的是时间慢慢来。
再说杨婵就在这里,她又跑不了,没事的时候也可以过来看一看,甚至偶尔的时候,还可以鸿雁传书,隐晦的将自己是思念之情表达出来。
至于担任鸿雁这个角色的人选吗?
他悄悄瞥了一眼还在抱着一只硕大的蟹腿,将小嘴巴塞得满满的鹤灵儿。
这丫头的飞行速度极快,想来传递几封情书还是没有问题的。
齐元突然觉得这种谈恋爱的感觉也挺不错,有期待,有心跳,还有些甜蜜,让他的心态年轻许多,有点少年时期暗恋别家少女的期待和憧憬。
虽然他的实际年龄也不老,如今成仙之后,道行境界跟得上,目前又有一大堆的事情还等着他去做,所以他跟那些已经成仙数万年,心态平和犹如老狗的前辈们不同,他的心态依然充满了勃勃生机,有着一种昂然向上的劲头。
杨戬原本还要多留齐元他们几天的,想要就今后灵矿开采、阵法布置、炼制宫殿等等事宜听取一下齐元的意见。
不过齐元表示他这些事情并不着急,目前先慢慢开采灵矿也就是了,没有个几年的时间,那些妖兵很难采集足够的灵矿用来炼制大型宫殿,这件事杨戬自己看着来就行。
而他自己,现在却是需要先回去将自家的事情规划一番,还需要传播神名,收取信众,此时确实不宜久留。
至于阵法和宫殿的事情,他今后也会经常过来帮着看一看的,正好找机会跟杨婵见见面。
既然齐元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众人也不多留,起身将他们送出门外。
“齐兄,平时没事的时候多来灌江口看看。”
杨戬豪爽的笑道:“若是山中的那几头妖王胆敢为恶的话,正好将它们一并铲除,到时候少不了你的食材。”
齐元脸上露出一抹笑意:“既然二郎出口相邀,定然经常前来探望。”
说着,转头看了杨婵一眼:“师妹若是有暇,也不妨时常来峨眉山走动一番。
那里虽然是师父留给我的道场,不过你我同门师兄妹,也不分彼此,以后我的门人弟子若是多了,一个人也指点不过来,还需要师妹帮衬一下。”
他在找借口让杨婵经常去峨眉,甚至还打出了让她帮忙教导弟子的理由,如此一来,哪怕杨婵在峨眉山多待一段时间也有了借口。
杨婵还没有说话,杨戬就点头说道:“自是应当如此,三妹,你平时没事的时候,就经常去峨眉山帮着你师兄教导一下弟子。
既然齐兄打算光大门户,以后收的弟子必然不少,单凭他一个人,还真有些忙不过来,你去多帮衬一下也好。”
杨婵含羞点头,轻轻应是。
她可不是杨戬,当然听得出来齐元话语之中潜藏的另外一层含义,只是没有想到二哥竟然会附和师兄的话语,主动让她去峨眉。
云华在一旁无语的看了自家儿子一眼。
也就是她自己心里对齐元也颇为满意,不然非得翻出个白眼不可。
而且这个儿子的情商也太低了吧,居然到现在都还没有看出来他们两人之间有些不对劲的地方,竟然还主动的将自己妹妹送上门去?
云华心里暗叹一声,照这么下去,也不知道他以后还能不能找到媳妇,传递血脉?
龙吉在一旁看的大感有趣。
她认识杨戬的时间比较久了,当年土行孙帮助邓九公讨伐西岐的时候,可是给西岐带去了很大的麻烦,杨戬奉命前去夹龙山飞云洞寻找惧留孙前来相助,结果在凤凰山就遇到了龙吉公主。
只不过当时二人并没有相认罢了,当时她看杨戬,还觉得这是一个挺机灵的小伙,没想到现在看来,在某些事情上,似乎有些反应迟钝啊!
就连自己都能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从齐元和杨婵二人身上发现一些端倪,他跟二人时常接触,竟然一直都没有发现什么,也是有趣。
第302章
渭水老王
峨眉山,罗浮洞。
齐元端坐石台子上,单手托着下巴,静静思索着应该从何处着手,将自己的神名传扬出去。
其实在他看来,九州人族与神灵之间的关系,严格说起来都不能算是真正的信仰,而只能算是一种交换。
人族为神灵提供香火,也只是想要从神灵那里得到一些好处而已。
像杨戬那样奉命镇守一方的神仙,等以后他的神庙建立起来之后,人们祭拜他,就是想从他那里得到庇护,保佑一方地域平安。
如财神,人们之所以会祭拜奉贡,不用说也知道,那是在祈求得到财富,最好还能够让自己沾沾财神爷的财气,从此以后做生意都是财源滚滚。
所以齐元觉得九州人族和诸神之间,也就是简单的互惠互利而已,只是神灵很少会回应信徒,不然真要是每个信徒都回应一番,他们身上的神力也不允许。
不过对于人们来说,也并没有失去多少的东西,最多也就是几炷香,加上一些祈祷时的话语而已。
至于诚心,肯定会有的,最起码在他们祈求神灵的时候,当时的那一刻肯定会比较有诚心。
甚至还会许下各种愿望,告诉神灵如果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的话,一定会来还愿。
家境好的,在还愿的时候还会奉贡三牲五果,就算家境一般的,说不定也会献上一个猪头,请神灵享用。
齐元觉得,让九州人族真心愿意信奉的,并不是这满天神灵,而是人族的诸位先祖。
如三皇五帝,如诸位圣贤,这才是人们真正认可,并且对他们保持着坚定不移的信仰。
就比如齐元前世的人们,哪怕离开了家乡之后走得再远,他们也依然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一样。
而这,才是他们真正的信仰。
还有许多大户人家,或者是开枝散叶的宗族,大都会给自己的祖宗建立祠堂,用来供奉各位先人。
当后人在祭拜自家先祖的时候,心思可要比祭拜神灵的时候纯粹多了。
虽然也会习惯的说上一句祖宗保佑,但无论祖宗是否保佑他们,这些后人依然还会对先人保持着敬畏之心,绝对不会生出任何怠慢之意。
更不会像对待某些神灵一样,因为拜了对方而没有让自己的愿望达成,从此以后就敬而远之不在信奉。
像自己这样的灶神,在护佑一方平安上,肯定不如那些镇守一方的神灵,甚至还比不上土地山神,不过齐元的优势却又远远强于那些山神土地。
因为,他是灶神,普天之下唯一的灶神,并不像大部分神灵那般,被局限在了一个地方,他可以满天下的去传播自己的神名。
而且他这灶神之位还有些特殊,明明神位在灶,偏偏却又不司灶事,最多也就是看顾一下灶火,身上真正兼顾的职位还是监督世间言行,收集人间功过善恶,每年年末回返天庭,向玉帝汇报。
“到底应该怎样将自己已经成神的消息传播出去呢?”
齐元心中有些犹豫,是像别的神灵那般在人前显圣,还是让齐一他们去民间为自己宣扬一番,就像自己当初在朝歌城的时候,暗中推波助澜,将自己的名声给宣扬成了一位贤者的名号一样。
想了片刻之后,齐元摇了摇头,直接将否决了让齐一他们去为自己宣扬神名的打算。
无他,这要是传了出去,实在有些丢脸。
当初是没办法也就算了,如今的他已经成就了天仙,道法神通都不弱,已经不需要再使用那种手段了。
相对来说人前显圣其实效果不错,能够短时间内将名声传出百十里,让附近的百姓知道神灵显圣的事情,以此来增加香火。
不过,齐元跟其他神灵不一样,他需要的并不是单纯的香火,而是让所有百姓都认可自己的存在,最好把自己的神像刻在每一户人家的灶台上,这样自己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沉思过后,齐元心里渐渐的有了计较。
他闭上双眼,将心神沉浸入识海当中的印绶之上,通过印绶开始感应信奉自己的信众。
其实,齐元如今的信众也不算少,只不过大部分人们因为并不知道他已经成神,所以这才没有真正膜拜供奉罢了。
就算如此,现在能被齐元感受到的信众也足有数万之众。
而真正为他立了长生牌位,每日祈福的,也不下于千人。
其中有跟他学了厨艺之后,改善了家里生活的人家,也有在他游走四方之时,解救下来的一些百姓,这些人不管是出于齐元对他们的传授技艺之恩,还是救了性命之情,反正是真心在为齐元祈福。
…………
渭水河畔不远处有一个村寨,这里的人们依水而居,每家每户除了几亩薄田之外,最主要的还是依靠打渔为生。
这个村寨的每一户人家都有供奉齐元的长生牌位,即便原来没有供奉的,为了不离群,也都会随大流的跟着在家里供奉上,哪怕心里并不怎么诚心。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因为前些年,村里的男人们在渭水河中捕鱼的时候,遇到了妖怪。
眼看众人就要被妖怪抓到河里吃掉的时候,却有一位仙人从天而降,不但斩杀了那只妖怪,更是当场煮了一锅鸡汤,帮助这些渔民驱除了他们体内的妖气,甚至就连他们身上的旧伤都给治好了。
尤其是村东头的老王,人到中年,只是因为早年腰上受了伤,患了隐疾,以至于成亲都十几年了,也没有跟他媳妇剩下个一儿半女的。
结果在那一碗鸡汤下肚之后,居然就连他多年的隐疾都给治好了,从此老王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经过一番努力之后,他媳妇竟然怀上了。
而且此后数年,老王更是跟他媳妇两人接连生下了好几个孩子,这可把他们两口子给高兴坏了。
毕竟传宗接代延续血脉香火,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小事,何况还是现在这个年代,更是被人们奉为头等大事。
而仅仅依靠一碗鸡汤就能够达到如此效果的,这个世上除了齐大贤者之外,在没有听说过别人也有这种本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7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