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灶王爷奋斗史(校对)第3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0/715

如今灶神司已经走上了正轨,所以高衍也就不再天天待在灶神司了,有时候也会返回自己的府邸,或者是去其他同道好友那里拜访一番,炫耀一下自己的厨艺。
而且那些各方势力送来当做学费的资源都被齐元给拿去了,齐元也不好请高衍师叔再帮他教导那些外来的学徒。
不过,如果那些学徒能够拿出打动高衍的资源,或者食材的话,高衍肯定不吝指点一番。
齐元返回峨眉山以后,除了偶尔给几个徒弟讲讲道之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闭关潜修。
虽然说他晋级天仙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是要说积累,他绝不比任何一位天仙弱。
他体内有仙道功德加持,无论是悟道还是修行,都对他有着极大的好处,再加上通天教主曾专门为他讲解过剑道至理,让他每次参悟都会有所领悟,这让他的道行一直都处于一个高速进步的阶段。
而他体内的真元法力,积累的速度还要在他的道行之上。
因为他身处灶神司,随时都有灵膳进补,相当于每天都有灵丹妙药吃一样,所以他的真元增长极为快速。
再加上他在蟠桃宴上吃过几枚九千年一熟的蟠桃,即得了其中精纯的仙灵之气,又被其中道韵引导着,对于剑道的领悟再次加深了许多。
所以他觉得自己已经具备了晋级太乙玄仙的资格,只不过太乙之境毕竟跟天仙有着极大的不同,想要晋级,可不是单凭法力积累就行的,还需要机缘。
也许某一瞬间的领悟,就能让他成道太乙,可若是机缘不至,他恐怕也得被困在天仙境界千百年之久。
齐元知道这种事情强求不来,所以闭关潜修的时候,要么是在琢磨剑道至理,要么就是在参悟通天教主留在剑阵之中的剑意,试图从中找到一丝突破的契机。
…………
天庭之上,兜率宫中。
太上老君坐在宫中讲道,下方多宝道人闭目倾听。
随着阵阵道音响起,虚空之中隐隐有无数天花乱坠,地上也似有金色莲花涌出。
只是,多宝显然并没有完全听进去,他的眉头微皱,脸上露出冥思苦想之色。
正在讲道的并非太上圣人的本体。
太上的真身早就去了天外开辟太清境大赤天,立下八景宫做为道场,这兜率宫中的太上老君只是他留下的一道清气所化分身而已。
他之所以会留下这一道分身,有两个原因。
一是为了表示对玉帝的支持,毕竟三界当中不但有许多大能的实力不比玉帝王母逊色,那些大能麾下还各有势力,不听天庭调遣,而且三界当中还另有隐患,他不得不防。
再就是西方即将大兴,以西方教传播教义的手段,他可不放心道门未来的发展,这才留下一道分身。
这道分身毕竟只是一道清气所化,并没有多少法力,留下来也只是为天庭震慑四方,起个象征性的作用而已。
不过这并不代表他就没有防身御敌的手段,在他本体离去之时留下了一些宝贝,足以保他这具分身平安无忧了。
多宝盘膝坐在殿中,身上并没有丝毫束缚,不过他并没有逃离的想法。
既然被大师伯给抓了,在太上没有发话让他离去之前,他自然不会做出那么没品的事情。
何况自从来了这兜率宫之后,太上也没有禁锢镇压过他,仅仅只是将他留在宫中听他讲道而已。
不过,太上所讲大道,并非只是道家至理,还有西方修行的理念。
到了太上的这等境界,即便并没有见过西方教的功法,但他仅仅看过西方教圣人出手的手段,就能把西方教的一些功法原理给推演出来。
半晌,太上住口不讲,虚空异象消失不见,天花隐退,金莲消散,宫中一片寂静。
沉默良久之后,太上这才开口问道:“这些时日以来,我将自身道法讲解给你,也将西方教的法门讲给你听,你……可有所领悟。”
多宝睁开眼睛,看向太上,想了想,这才说道:“师伯之意,我已知晓,只是我乃截教首徒,无意背叛师门,还请师伯不要为难弟子。”
他明白大师伯为他讲解西方道法的意思,只是他身为通天教主的大弟子,跟随师父无数年,哪里愿意背叛师门。
第357章
紫气东来
太上老君轻轻摇了摇头:“我并无让你背叛师门之意。”
他虽然对于通天教主胡乱收徒一事也有些不满,但却不像元始天尊那般严重,对于通天门下一些优秀弟子,还是没有任何偏见的。
尤其是多宝道人这样已经修炼到了大罗金仙巅峰的存在,虽然不是他自己的弟子,但也是道门最优秀的人才,他心里也舍不得送出去。
可是为了道门的发展着想,有些事不得不为罢了。
他自己目前就只有玄都一个弟子,当然不舍得将自己的弟子送出去了,那就只能将注意打到多宝道人身上。
反正通天的徒弟多得是,就算经过封神大劫折损了大半,都还有不少弟子跟随他去了天外天,想来也不差多宝这一个吧。
多宝面露不解之色,问道:“那师伯的意思是?”
总不会是让自己假意投靠西方教,实际上派自己过去做卧底吧?
随即多宝就将这个莫名其妙冒出来的念头抹去。
太上老君即是他的师伯,更是一位圣人,行事自有道理,自己怎么能这么猜测,实在太不应该了。
就听太上老君说道:“我之所以给你讲解西方道法,确实是打算将你送去西方。
如今西方大兴在即,以西方教传播教义的方式,若不加以节制,肯定会对我道门产生极大的影响。”
“这并不能成为弟子背叛师门的理由。”
多宝说道:“他们西方教可以传播教义,我道门自然也可以大开山门,广收门徒。”
“再像你师父那样收徒吗?”
太上老君轻叹一声:“你师父有教无类,这是他的大道理念,我虽然对他的一些做法有些看不过去,却也不会过于苛责。
但这么多年来,截教的名声具体如何,你身为截教大弟子,难道还不知道吗?
截教的名声为何会变坏,还不是因为你们不问根性广收门徒惹下的祸端!
西方教现如今的行事方式,其实比你们截教还要极端,为了兴盛,竟然不论本性好坏,根性如何,只要有用,一律收入门中。
但他们有一点比你们强得多,他们有着严格的清规戒律,对于那些桀骜不驯之辈,亦有着强大的禁制掌控他们,虽然手段太过霸道,肯定不会让那些桀骜不驯之辈心服,但却是最为好使的一招。
我知道西方二圣的想法,他们只是想借助这些人壮大声势,打下根基而已,等以后教义传播开之后,再广撒网,多敛鱼,从中挑选优秀弟子,择优而取。
虽然手段有些惹人诟病,但他们之所以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不然若是按照慢慢发展的方式传教,他西方教想要兴盛起来,那可就太难了。”
多宝这段时间听太上老君讲解西方教的道法,自然明白其中缘由。
西方教的法门跟道门修行的方式不同,道门的修炼功法有着一层一层的划分,只要按部就班的修炼,都能修炼出一定的成就,最难的地方再与悟道一关,所以道门对于弟子的资质悟性要求非常高。
而西方法门却是没有严格的境界划分,他们同样也极为看重悟性,讲究一朝顿悟,成就菩提。
在修炼有所成就之后,也拥有无上的神通,莫大的威能,甚至对于妖魔鬼怪还有很大的克制作用。
但最大的弱点就是入门太难。
入门之后想要有所成就,更是难上加难。
因为西方法门对于心性要求实在太高,要么你聪慧到了极致,能够轻易领悟西方法门的精义,看透其中隐藏的另一层含义。
要么就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心无旁骛的念诵经文,通过长年累月的念诵,去除心中一切毛躁和杂念,也许念个几十年之后,就会突然顿悟,领悟其中奥义。
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修行虽然根基无比扎实,却也太过缓慢,往往才修炼出一点成就,寿命就到头了。
如此一来,就只能将证道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世,若是不行,再下下世还要接着修炼。
这也是为何道门只求今生逍遥,而佛门却要求来世了,不是他们不想求今生,而是求而不得罢了。
太上老君言道:“就是因为他们的法门太过难修,所以他们必须广收门徒,才能从中筛选一些优秀弟子。
所以也就格外看重在普通民众之间传播教义,用一些引人向善的言语诱导人们相信来世福报一说。
实则却是想让百姓接受他们的修行理念,如此一来修行西方法门之人就会认为转世重修,是一种很正常的事情,却是忘了我道门修行之法比他们方便了不知多少。”
说到这里,太上轻叹一声:“可惜我道门法诀虽然比之西方法门要好修行许多,奈何弟子数量稀少,对于收徒又格外慎重,不可能像西方教那般不论好坏全部收入门中,所以在这方面就吃了大亏。”
多宝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截教弟子本来数量足够多,结果被你们一战之下给打死大半,又强行度化走了近半,剩下的自然也就不多了。
以往就我师尊一个对收徒弟比较上心,您老人家跟玉虚宫的那位二师伯在收徒到时候精挑细选,既要看出身来历,又要看心性根骨,结果门下弟子就那么一些,事到临头了,这才反应过来道门弟子不够多。
而且您老人家这么多年以来,也就收了玄都一个弟子,现在居然还好意思说道门弟子稀少的话语?
太上一看多宝的眼神,就知道他在心里想什么,不由的轻轻瞪了他一眼,随后却又无奈的摇头轻叹一声:“我之道,在于教化人族众生,不在有几个传人身上,所以这才只收了玄都一个来继承我的道法。
不过以后我也会再收几个弟子,让他们去开枝散叶,将道门传承下去。”
多宝心中无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0/7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