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灶王爷奋斗史(校对)第4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9/715

现在倒好,因为一开始没有注意到这件事引发的后果,让人族凭白占了诺大的便宜,此时玉帝就算再想来找三皇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因为大势已定,现在才醒悟过来已经晚了。
玉帝不可能自毁根基,如果将天庭的人族清除掉的话,他根本就找不到其他种族来代替,不然他难道还能让妖族去天庭种地,还是让龙凤麒麟等神兽族群去天庭做小吏来填补基层职位?
同时他也不敢这么做。
否则那可不止是得罪整个人族,得罪三皇这么简单,天界若是出现动荡,没有足够的人手镇压三界,必然会让三界陷入混乱当中。
单凭数量有限的神灵也不可能将那么多的琐事处理妥当,何况神灵也不是工具,阐截两教出身的神灵,玉帝也不敢让他们一天十二个时辰不停的做事而不让他们休息。
而且如果没有数量足够多的天兵威慑各方,不但三界会陷入混乱,说不定还会引起域外魔族的大举进攻。
数百年前之所以会发生封神之战,主要就是因为域外魔族有些蠢蠢欲动,这才敕封诸神避免天庭一直处于虚弱状态,否则一旦魔族大举来侵,天庭拿什么来阻挡?
而且从目前来看,人族加入天庭之后,对于天庭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好处,非但提升了天庭的实力,让各种政令得以快速执行,同样还给天庭带来了极大的收益,这是合则两利,两全其美的事情。
所以即便玉帝心中无奈,也只能默认现在的局面。
至于人族气运一旦衰落会否影响到天庭,这事还早着呢,人族成为天地主角的时间还短,等到盛极而衰的时候,还不知道需要过多少年才有可能发生,到时候再说吧。
燧人氏老爷子以往还没有关注这方面的事情,今天听伏羲圣皇说因为此事竟然让人族气运加深了许多,顿时大喜过望。
他颇为欣慰的望着齐元,口中感慨:“这才是增强我人族气运的方法,可要比单纯的在人族内部教化要强得多。”
这老爷子确实高兴,在天界开辟人族的聚集地,虽然要受到天庭的直接管辖,但这对他们来说算不了什么,整个三界所有生灵在明面上都要受到天庭的管辖,只不过是有些势力听调不听宣罢了。
人族即便是如今的天地主角,但依旧要在天庭的统治下生存,去天庭的人族直接受到天庭的管束,自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不过,燧人氏随即又轻叹一声:“可惜,此事虽然从长远来看,极大的延续了我人族的气运,但却并非是直接强盛我人族之法,所以天道并没有降下人道功德与你。”
齐元轻轻一笑:“能够为人族兴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心力,晚辈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哪里还敢再求更多的人道功德。”
“不错,果真是个好孩子。”
神农氏忍不住赞许了一声。
虽然齐元也已经是好几百岁的仙人了,但他老人家生存至今已经不知道多少岁了,叫齐元一声好孩子也只是有感而发,同时也是一种认可,觉得齐元果然是为人族着想的后辈子弟,应当嘉奖一番。
三位圣皇又就天庭人族今后的发展方向跟齐元商讨了一番之后,对于他的一些想法更是赞不绝口,只觉得有此等后辈,何愁人族不能兴盛!
伏羲圣皇一高兴,觉得确实应该奖励齐元一下,不然这个后辈为人族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最后却没有得到多少好处,他都有些看不下去。
其实,这也是他们之间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而已。
从齐元的角度来看,他因为此事在天庭得到的好处也并不少,比如说酿造仙酒贩卖各方,他从其中就获利良多,仅仅这一项,就能让他养得起峨眉剑派十余万的弟子。
不过站在这几位圣皇的立场上来想的话,就觉得齐元本身并没有受到多少益处,甚至就连他从天庭所得的各种资源,还都拿回峨眉剑派培养更多的弟子,让那些弟子学有所成之后,就下山游历,做一些斩妖除魔庇护人族的事情。
伏羲圣皇看了齐元一眼,以他的眼力,自然一眼就能看得出齐元正处于被卡在晋级金仙的关口上。
略一沉吟之后,他觉得也许能够在这上面帮齐元一把,给这个后辈一次悟道的机会,至于能否抓住机会突破修为境界,就要看他自身本事了。
想到这里,伏羲圣皇对另外两位圣皇说道:“如此大功,我等做为人族前辈,却是不可视而不见。
我欲以先天八卦宝镜助他悟道一次,你等以为如何?”
“善!”
神农轩辕两位圣皇俱都点头称善。
人族后辈有大功于人族,确实应该给予奖赏。
天道不赏,我们来赏!
“好。”
伏羲见两人点头赞同,于是直接取出一面刻有先天八卦图案的宝镜祭起,悬在齐元身前,洒下道道玄奥的气息落在他的身上。
这是伏羲圣皇的先天至宝八卦宝镜,也被人们称之为伏羲宝镜,演化干、坤、震、巽、坎、离、艮、兑先天八卦,拥有无穷威能,最善推演一切变化。
齐元也没想到这位圣皇竟然会施展大法力,以先天八卦宝镜来助他推演自身金仙大道,助他成道。
以前也曾见过石矶娘娘的八卦龙须帕,不过与这面先天宝镜相比,石矶娘娘自己祭炼的八卦龙须帕就有些拿不出手了。
先天八卦妙用无穷,石矶所领悟出的八卦之道,更多的是借用其中规则,借用这八种法则提升自身战力,而非是用来推演天机。
而且,石矶也不敢完全照着伏羲圣皇的路子走下去,不然以后必然难以成道,就算真被她修炼到金仙甚至大罗金仙的道行之后,前路也会断绝。
因为先天八卦之道是伏羲圣皇的道,石矶如何能够跟伏羲圣皇争夺道路。
正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若是有人真敢谋夺伏羲的证道之路,绝对会被这位圣皇一巴掌拍死。
齐元很快收敛心神,既然伏羲圣皇都已经祭出了这面宝镜,他自然也不会矫情。
抬头观看,只见宝镜之上先天八卦流转不休,当他的神识落在这面宝镜上之后,宝镜竟然在配合着他的思维,随着他的心念而动,让他的思维比以往活跃了不知多少倍。
就好像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着他的思维往前走一样,他脑海之中的任何一个念头,瞬息之间就能在八卦宝镜上推演千百遍,助他从中寻找更加符合自身的道路出来。
没想到这面宝镜的威力竟然如此强悍,齐元欣喜之下,干脆将自己所有的剑诀全都放在上面重新推演了一遍,让这些剑诀更加强悍,施展起来也更完美无缺。
此举倒不是他想借机占些便宜,而是因为这些剑诀才是他修行的根本,这些根本剑术铸成的根基越是牢固,剑诀越是厉害,他晋级的希望也就越大。
他并不怕伏羲圣皇会看他的剑术,人家堂堂圣皇,创出先天八卦的准圣,还不屑于偷看他这么一个后生晚辈的本事。
更何况即便是被看了去齐元也不在意,剑术嘛,传的越广越好,如果伏羲圣皇肯兼修一下剑术,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将自身所会的剑术全都推演过后,齐元即便这一次不能晋级,也会让他实力大增。
随着剑诀的推演、归纳、总结,齐元心中渐渐升起了一阵明悟。
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未来道路,突然发现成就金仙大道,似乎也没那么困难。
只要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不要说金仙了,就算大罗金仙,似乎……也不太遥远?
齐元心里有些发愣,他不知道是自己飘了,还是这面先天宝镜的推演之力太过强悍的缘故,竟然让他生出这种念头。
不过现在可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很快齐元就重新收敛心神,再次将自己所有的心神全部投入对于自身大道的推演当中。
渐渐地,他身上浮现出一股更加犀利的气势。
这股气势之中,不但包含着无尽的剑道锋芒,还蕴含着一缕不朽的气息。
金性不朽。
证道金仙,成就不朽,唯有到了这个境界,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与天地同寿,不像普通仙人,只能算是得道长生,但他们同样还会遭遇天人五衰,还会遭遇各种劫数,一旦度不过去,就有可能身死道消。
唯有金仙,即便身死道消,只要没有磨灭他们元神之上不朽的大道本源,他们就能转劫重来,不死不灭。
当然,金仙也只是与天地同寿罢了,还谈不上与日月同辉,这是大罗金仙才有的殊荣。
至于到了准圣境界,只要不主动入劫,其实也可以像圣人那样万劫不灭。
齐元身上的气势越来越强,剑气越来越犀利,不休的气息越来越浓郁,他已经领悟了自己的金仙大道。
当这股不休的意志彻底弥漫在自身大道上之后,他就是金仙了。
轩辕黄帝有些诧异的看着齐元,向其他几人传音道:“此子所悟剑道确实惊人,这种杀伐犀利的剑气,当真罕见之极,难怪剑道出现仅仅数百年,就能发展的这般迅速。”
燧人氏笑道:“这孩子不但剑道犀利,一身积累也是浑厚之极,比许多在太乙玄仙巅峰停留不知到少万年的仙人也不差了,以后前途定然不可限量。”
第458章
这么短
轩辕皇帝轻轻哼了一声:“不要拿那些普通太乙玄仙和他相比,一个个只会沿着前人的道路走,修炼再多年也难以晋级,即便侥幸成就金仙,未来成就也有限。”
几位圣皇和燧人氏老祖俱都点头认同,真正能够成就更高境界的大能,从一开始成仙的时候,对于自身道路的修行方向,就有不同于常人的地方。
任何一个准圣境界的大能,无不是自开一道的存在,就如前段时间证道准圣的如来佛祖,他就是在原本的佛门修行法门之上,另外开创了如今更能让人接受的大乘佛法,一举成就佛祖之位。
包括那些大罗金仙道行的存在,无一不是自创一道,即便如赵公明云霄等人,虽然他们修炼的都是上清道法,但也都在上清道法的基础上另辟蹊径,走出自己的道路出来。
而像齐元以前遇到过的扶榆仙人,即便已经在太乙玄仙巅峰都不知道停留了多少万年却还没有晋级金仙,就是因为他只会沿着前人的道路前行,只会按照他师父所传授的功法修行,自然成就有限,被死死的卡在太乙玄仙境界,不能再进一步。
齐元不同,他在还没有成仙的时候,就在自创功法。
虽说在开创剑道修行之法的时候有些取巧,但毕竟还是创出了一种修行道路,这自然会让他前途无量,即便没有今天伏羲圣皇的相助,他迟早也能修成金仙,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晋级金仙可不仅仅只是领悟透彻自身大道这么简单,同样还需要吸收无数灵气炼化成为更加精纯的法力真元,而像齐元这样兼修了炼体法门的剑修,还要再次淬炼法体,以便让肉身能够承受相比以往更加犀利的剑气。
随着齐元晋级,体内法诀开始自主运转,吸摄天地灵气。
火云殿外,无数灵气汇聚而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灵气漩涡,让在火云洞天之内生活的那些人族和圣贤俱都察觉到了这里的动静。
一时之间,众人纷纷奇怪,不知是何人竟然在这个时候突破金仙。
更关键的是,突破的地点竟然就在火云殿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9/7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