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校对)第1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459

  如果白图真有那个心思,只怕现在直接要离开才是最危险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刚刚在声明自己没有婚配之后,白图的第一反应是“兴致全无”——恩,看来在没有成亲之前,白图还是很安全的!
  于是黄月英无视一旁黄弩妹的咳嗽,眼神闪亮的答应道:“既然大将军如此盛情相邀,又是匡扶天下的大义所在,小女子怎会推脱呢?”
  爽!
  说完了这话之后,黄月英全身所有毛孔都在诉说着一个“爽”字。
  我,黄月英,性别女,爱好机关学……现在,是大将军邀请我,是为了天下大义,要出仕做官了!
  虽说受限于时代,没人会将这种潜移默化的、对女子的定义,当做是“压迫”,但也确确实实的,形成了压抑的氛围。
  这令黄月英在白图认可她的能力,甚至直接要力挺她出仕之后,感觉到了极大的爽感!
  “现在工部的机关部门,主要是在研究连弩,之前在黄祖军中,我们缴获了一批连弩,只是一直都没能破解,如果你能够在这方面做出建树,相信那些匠师们,对你也会心服口服。”白图提示了黄月英一个折服其他匠师的捷径。
  在白图心里,连弩依旧“诸葛连弩”,所以……还不认识诸葛亮的黄月英,也被白图归属到“没接触过连弩”的行列中。
  提到黄祖的连弩,黄月英脸色不由得一滞,接着咬了咬嘴唇之后说道:“那连弩……其实就是我给我大伯的,不需要什么破解,全都是我一手设计的!”
  “什么?连弩是你设计的?你大伯……是黄祖?”白图惊讶道。
  “不错,我出身南郡黄氏,黄祖就是我大伯。”黄月英坦然道。
  世家大族中,哪怕是亲兄弟,供职于不同势力的情况也并不罕见,甚至是亲生父子,都有分投两家的——就像是三国时期,刘备在夷陵大败之后,黄权不得归路,只得投降曹魏。
  事后刘备感叹是自己决策失误、导致大败,对不起黄权,故而善待他的家人,其子黄崇后来还做了蜀国的尚书郎,而黄权也受曹魏信任,地位最高时甚至尊为车骑将军。
  故而黄月英根本不需要多解释什么,如果白图因为黄祖之事而心怀芥蒂,只能说明他心胸不够,没什么可遗憾的——前提是黄月英是个男人的话!
  现在黄月英看似坦然,不过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其他诸侯,恐怕不会像白图这么“奇葩”,甚至敢任用一个女子为重臣。
  “黄祖和我二弟是家仇,而且为南郡世家之敝所累,所以才战死沙场,希望你不要因此而记恨我二弟。”白图解释道。
  “我知道,而且我小时候就已经离开南郡,之于我父亲一起生活。但是……如果说到南郡世家的话,不知大……主公如何看待?”黄月英有些不好意思的叫了主公。
  好不容易遇到个“奇葩”,黄月英觉得不能错过。
  只是……既然提到了南郡世家,黄月英觉得还是要问一下才好。
  “没什么看待不看待,他日荆州府拨乱反正之后,自是如扬州世家一般对待。至于扬州世家如何,黄……祭酒以后可以在金陵体会便是。”白图也有些不知怎么称呼。
  对其他属下,白图一般都是直接称呼表字的。
  黄月英平日倒是并不关心,像是将军府施政理念之类的事情,不过……想来既然扬州世家没有灭、没有反,而且还有许多世家出身的官吏在将军府供职,那想来是并无深切矛盾的。
  “那……对刘表呢?”黄月英问道。
  “刘表昏庸蒙昧、牵累百姓,我个人期望他能够及时醒悟,若是执迷不悟的话,怕是有身损之劫……当然,将军府的规矩,一向是不牵累家人。”
  白图虽然之前不知道黄祖是黄月英的大伯,但却知道刘表的妻子蔡夫人,是黄月英的姨母!
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手任务
  “都督,前面有海岸线!看到海岸线了!是太阳升起的方向!”
  福船舰队的主舰上,一名海军士兵,站在桅杆上的瞭望塔里,激动的喊着。
  而“甘都督”闻言,立刻具甲腾空,远远的看向了太阳刚刚升起的东方……
  出海之前,甘宁除了太守之位不变,象征着等待他归来之外,白图还封其为海军都督。
  代表着甘宁对于海军舰队,有着至高无上的指挥权,最大程度的避免出海后,可能会出现的分歧、分权,确保甘宁有最高的权限!
  可以说如果甘宁想做“徐福”的话,只要顺水一路漂就可以……
  当然,白图再了解不过,甘宁绝对不会去做野人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却要筚路蓝缕、远离繁华与享受,甚至远离审美?其他人会如何抉择,白图不知道,但是白图相信,甘宁肯定和自己一样,绝对不会这样选!
  出海不同于在陆上,尤其还是第一次进行航路探索,谁也不知道会在大海上漂多久,这时任何一点点掣肘,都可能会成为这支海军全军覆没的伏笔。
  给予甘宁最大程度的权限,是对甘宁的信任、也是对这支海军的安全负责!
  甘宁此时腾空远眺,战甲的头盔,在眼眶部位伸出了“远视镜片”——这是加载了望远镜后的功能。
  果然,是心心念念已久的海岸线,而且虽不像神州大地,但也山林丛生、而且似乎有数座岛屿相连,不似一般小岛——从出海算起已经三个月,哪怕是甘宁,看到这海岸线,心中也有些激动。
  毕竟离开最后一座陆地港口,也已经过去两个月,之前六十多天里,举目望去,周围只有无垠的大海,偶尔发现的小岛上,也都是苦水死地,谁都会心理有些失调。
  还好之前准备的够充分,不仅淡水充足,而且防止淡水腐坏,还带了大量的勾兑淡酒,用来发豆芽防止坏血病的豆子,以及煮茶的茶叶,甚至还专门带了娱乐用的器具,各方面准备得很充分……
  这也增强了水军将士们的信心,否则如果中途水源不足,怕是在这前不着村、后不挨店的地方,士气将迅速掉光,人也容易心浮气躁。
  东汉的时候,已经有夷州、亶州的说法。
  虽说民间一些传闻里,这是“海外仙山”的名字,但其实江东士族中,是有人隐约知道,海外存在这样两处岛屿的。
  因为在吴越的沿海之地,偶尔能够见到来交易的两州土著,所以在三国中后期,孙权才会派诸葛直和卫温出海去寻找夷州和亶州,希望能够掠夺海外夷人来充实吴国。
  并不是孙权突发奇想,就要去海外寻找“仙山”,至少当时夷州、亶州零星是会与吴越之地有交流的。
  甚至孙权也相信了,从“耳闻猜测”中总结的常识,比如……相信夷州有民超过十万户,相信亶州更远、人口也更多……
  当时的学者型儒士,也是继承了孔夫子的衣钵,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全都靠想象脑补。
  信誓旦旦的就说夷州在临海郡东南两千里外……
  恩,临海郡是交州东边的一个郡,约摸是后世福建的位置,东南这个大体方位倒是没错,只是……两千里?这数字虚出了三四倍!
  虽然当时很多吴臣,都觉得这事儿不靠谱,但孙权依旧一意孤行的派诸葛直和卫温出海——也可以看出孙权对北伐已经绝望到什么程度,都宁愿去寻求海外夷民了。
  而历史上,诸葛直、卫温可比甘宁要更惨,足足航行了一年多,照着那些人脑补的海图,兜兜转转、带着的上万士兵死了九成,舰队的船只也大幅减员,最终在一年后,抵达了夷州,也就是后世的宝岛……
  这也是华夏文明,第一次开始对宝岛形成文化影响!
  可惜的是,诸葛直和卫温,带着剩下的士兵,连骗带抢的送回了几千夷民返回之后,却被孙权冠了一个“违诏”的罪名处斩——毕竟损失太惨重,根本得不偿失,而之前本来就有一群大臣反对,孙权可不想自己背这个锅!
  相比之下,甘宁现在要幸运得多,不仅准备更加充分,而且航路更加清晰,福船舰队的规模也更大、技术更高,从吴郡出海算起,也只用了三个月,最后一次在沿岸港口出海,还是两个月之前的事情,现在已经看到了“夷州”……
  这也是为什么,白图将“寻夷州”作为海军的新手任务,而不是北上辽东。
  以东吴的历史经验来看,从江东出海,去辽东比找夷州花的时间更久,只是因为可以沿海停靠,所以安全不少,更主要的是……不会迷失方向。
  实际距离和位置来看,前往夷州,比北上辽东要容易得多。
  不过此时甘宁看到的“夷州”,还并不是宝岛,而是距离宝岛不远的澎湖群岛!
  但在东汉人看来,这都属于“夷州”范畴。
  因为福船在构造上,是单龙骨尖底船,靠岸时对港口深度、水域形势的要求更高,故而绕到小半周,甘宁才发现了不错的位置,尽量靠近岛屿之后,下锚、乘小船,往“夷州”而去!
  如此招摇的绕岛,自然也早就引起了一些“土著”的注意,在登陆的时候,岸边已经聚了些人……
  不过甘宁并不担心——自己这边可都是精兵,而这些土著,有些金属的矛头就算是“神器”,又有什么可怕的?
  这也就是自己并非抱有歹意,否则也应该是对方害怕才对!
  而且其实在澎湖群岛,双方还是可以简单交流的……
  宝岛本身受到华夏文明影响,是从三国时期开始,但是……澎湖群岛可是在先秦时候,就有避祸来此的诸夏各国的难民。
  至于为什么澎湖群岛和宝岛这么近,却没能将华夏文明带到宝岛?
  主要是因为这些人是来避祸的,大多都是日子过不下去的亡国遗民,而宝岛上的土著,虽然还很原始,但毕竟已经成规模,不是这些难民能影响的。
  对于原始文明来说,并不是“先进”就一定能向“落后”传播,如果拳头不够大,反过来都是有可能的!
  而且澎湖群岛的环境,老实说宜居指数很低,远不是后世开辟、改良后的结果,先秦来的这些避祸的诸夏遗民,也并没有什么发展,甚至文明指数还在渐渐退化,指望他们能够文化输出,未免强人所难……
  不过总算比直接登陆到宝岛、直面当地土著要好些,至少甘宁带来的海军,和澎湖列岛人是同根同源,双方虽然语言已经有八成不通,但是连说带比划的,也能够进行浅显的交流。
  并且作为先秦移民,虽然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繁衍了数百年,很多生活习惯,早已经与汉室迥异,条件也不允许他们恪守先秦繁琐的礼仪,但是……至少不用他们会像原始部落一样野蛮,即使相互也会出现争斗,却也没有那些残忍的宗教仪式与相互屠杀。
  甚至还保留一部分,他们的先祖带来的竹简、器具。
  澎湖人……也就是甘宁海军认为的夷州人,这时还是很热情的。
  虽然一开始被甘宁等人乘坐的大船吓了一跳,而有些戒备,但是发现甘宁等人并无恶意之后,很快便拿出了食物和水,来招待这些远来的客人。
  此时甘宁特地只带了几十名人类战将,为了不引发对方的戒备与紧张,没有来太多人、也没有带姬造士兵。
  为首的一名三十多岁,但看起来已经人到中年的汉子,似乎已经和甘宁熟识了一般,两人连说带比划的,也不知道相互的意思真的传达到了吗……
  甘宁也命船员,搬来了一些酒和腌肉、茶叶以及绢麻,作为对这些“夷州人”的回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4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