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校对)第2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2/459

  沙摩柯现在是靠生长期的优势,所以才能在食量上达到这一水准,如果实力原地踏步的话,未来几年沙摩柯的食量甚至会渐渐减少,因此此时他的饭量,有一部分是在长身体……哪怕现在他已经有近两米高!
  真正要达到图腾附体的境界,至少还要再过几年,所以沙摩柯才会一直忍耐。
  令各部渠帅“惊喜”的是,阴险的摩忽肯,之后居然没有任何耍花招的意思,真的开启了新一轮的白虎祭。
  三大白虎姬一同盟誓,为期三月,之后将入驻斩杀越人最多的三个部族——对此,其他部族的渠帅也纷纷支持。
  摩忽肯居然如此“坦诚”,令各部渠帅在惊喜的同时,甚至反而有些不安……
  不过沙摩柯却知道,摩忽肯为什么会这样做。
  原本之前摩忽肯,还没有彻底决定,是否要毫无保留的这样做,直到在用餐之前,他先去了解了录杜科战死的情况。
  和一开始摩忽肯想象中不同,袭击录杜科的并不是越人,更像是……汉军!
  毕竟从幸存者口中,摩忽肯得知对方使用的武器,以及在战斗时相互配合的风格,都更接近于汉军。
  虽然一场乱战下来,诡异的没人听到对方有人说话,无法从语言判断,但是……在乱战中,白虎部勇士的“柳叶剑”,在短兵相接中甚至被对方的武器斩断来看,几乎可以确信是汉军——摩忽肯可不相信,汉人会将这种利器交给扬越!
  如此一来,在证明了东来的汉军凶猛的同时,也证明了并不是望空在阴他。
  因为沙摩柯的人设,以及作为“保镖”的定位,摩忽肯在了解这些时,也没有避讳他。
  沙摩柯明白,摩忽肯之后,肯定会向望空索要赔偿,不过只要与望空的暗盟还在,要杀伤山越人便再简单不过,甚至还可以利用望空,除掉摩忽肯在五溪人中的对头。
  正是这必胜的信心,摩忽肯没有动什么手脚——现在的规则,就已经足够倾向于他。
  只要把战绩刷到超过第二名的部族三倍,摩忽肯大可以在名义上,将白虎部三分,重新将三位白虎姬迎回,而且这一次,他可以名正言顺的供奉三位白虎姬十年,至于十年之后……在摩忽肯心里,他早就已经一统五溪,甚至一统“南方”。
  汉军?
  汉军虽强,但是放他们去荆南四郡就是了!
  在此之前,还可以最后以“敌军凶猛、我部损失惨重”为由,再向荆南四郡讹诈一批辎重……
第二百七十三章
后方的忙碌
  白图看过战报之后的心情不错,同时也有些烦恼的微微蹙眉。
  继中路军破鄂城,北路军破三关隘道、东西会师于复阳之后,南路军终于也取得了战略性的成果——张辽和高顺已经带兵突破五岭之地,抵达荆南武陵郡!
  虽然从地图上看,这还算不上“战果”,只是“行军”到了荆南,但是……能够通过五岭之地,就已经证明陈宫的计划成功。
  只是……令白图稍感不安的是,山越担心大将军府会“过河拆桥”,而且从五岭之地运输辎重,还要这些山越人协助,故而陈宫依旧作为“人质”,留在山越部族中。
  从陈宫传回的消息来看,山越人的三大宗帅力,还有一个望空在策划着什么阴谋,而且五溪蛮在不久前,开启了“白虎祭”、或者说是“白虎试炼”,现在各个部族都在五岭之地,与山越人奋勇厮杀!
  之所以张辽和高顺能带人通过,是因为摩忽肯的主动放行,而且五溪其他部族对于汉军也并无兴趣——白虎祭的目标是山越人,何必去动难啃的汉军?
  这也是之前大将军府和山越人说好的,他们负责提供粮草,山越人负责在五岭,开辟出一条道路……
  对于张辽、高顺的离开,山越人也感觉松了口气。
  不过陈宫并没有汇报的太细致,比如……那次他指引高顺去偷袭“劫粮”之后的五溪人,其实是促成如今局面的重要催化剂。
  正是那一战,令摩忽肯明白,汉军很可能发现了他与望空的勾结,不过从山越联盟的情况的来看,汉军果然是期待他们互相撕咬,并没有与山越人共享这一信息,并且也从这一战的幸存者口中,得知了这支汉军的强大。
  故而摩忽肯选择最后讹诈镇守荆南的刘磐一次之后,放任他们汉人去“狗咬狗”。
  准备自己先专心成为白虎祭最大的赢家,成为五溪人真正的共主,同时削弱山越人的实力才是正道!
  可惜陈宫的战报十分简略,对于五溪人所谓的“第一勇士”,他虽然听闻过,但在战报中却没有提及,否则白图有可能从“沙摩柯”这个名字想起什么……
  现在白图一面为南路军进入荆南而欣慰,一面也担心陈宫的安全。
  白图也明白,以陈宫的能力,之所以留在山越部族,更多的应该为了给大将军府将来“整合五岭之地”铺路。
  否则他们想要人质,陈宫就会老老实实的去吗?
  陈宫去了,就仅仅是人质?哪怕他们对陈宫永远保持戒心,迟早也有被陈宫“卖了”的一天……
  近来将军府中,最忙碌的是吏部和礼部,因为有大量在六部之下、附属于将军府的部门,开始陆续成立。
  其中很多官署,“将军府”或许用不到,但是日后的“楚侯国”,却能够用得到!
  现在白图为了不那么“冒头”,虽然已经得授九锡,但依旧以汉大将军自称,对外也一向是强调“将军府”,而淡化“楚侯”的封爵。
  毕竟名义上授九锡的侯爵,是可以开国的,只是现在还不是可以到处嚷嚷自己要开国的时候!
  不过时机迟早会成熟,不仅仅是为了虚荣,也是为了进一步摆脱与朝廷的牵连——“匡扶汉室”到了这个地步,自然就是要甩开汉室!
  否则等曹操和袁绍分出胜负后,用朝廷的名义拿捏自己?
  现在白图和鲁肃的预期,是占据荆州、合荆扬成西楚之势后,可以正式打出“楚国”的旗号,到时北方无论谁高谁低,都应该还没有彻底分出胜负,完全能够站稳脚跟。
  而大小官署,现在就已经开始筹措,不只是前线,后方也在忙碌中……
  比负责观星、厘定历法的太史令,负责主持祭祀的太常,负责管理王族私产的少府,负责纠弹属官的御史中丞……
  虽然这些都是朝官、甚至是九卿,但是如今丞相府都置有丞相少府,没道理丞相摸得、楚侯摸不得。
  像是太史令,更是重中之重——其主要职权是观星。
  东汉时的太史令,已经被史诗级加强后、又大削了两次的版本。
  先秦时就有封国设立太史令,有编史、观星之职权,在西汉时出了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后,司马迁成为“太史公”,理论上其位在丞相之上,各地的公文都要先进太史公、后入丞相府。
  不过司马迁之后,太史令已经被大削过一次,但依旧有编史的职能,而在西汉后期,太史令只剩下观星的职权,而编史不设专门的史官,宫中有“起居”负责记录,至于具体史书撰写都是“兼职”,时而由太史令负责、时而由其他官员负责。
  这也是为什么在后世三国时期,蜀汉没有专门的史官——算是秉持了东汉的传统。
  而太史令的观星,也不仅仅是为了占卜,也是为了观测节气。
  西汉时就已经有二十四节气的说法,是“干支历法”的重要补充。
  二十四节气是对太阳年的周期的测定,更能够代表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这也是为什么二十四节气反而和外来的“阳历”的日期能够标准对应,与本土“阴历”却并不对应。
  比如冬至往往是公元纪年的12月22日……
  没有二十四节气的情况下,干支历法是纯粹的阴历,正是因为结合了二十四节气,设定干支历法中的闰月,才是阴阳结合的完整“农历”。
  而二十四节气在古代,是观测出来的,虽然不像后世能精确到“秒”,但也不会差太多。
  今后每年由楚侯府的太史官,来发布节气日期、指导农耕,可以潜移默化的提升治下百姓的归属感。
  另外在时机成熟之后,更是可以暗搓搓的恢复太史令官署的编史职能,这可是真正的社稷重器!
  一大票的新官署成立,不仅吏部和礼部忙前忙后,陆康也没少操劳。
  虽然现在大将军府在江东的地位,越发深入人心。
  尤其是有了淮南之后,对江东的依赖性也有所降低,故而陆康的“世家枢纽”作用有所削弱,但是江东世家已经习惯于找陆康抱团。
  而陆康的事情增加之后,作为书佐的张春华,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历练,最重要的是……在陆康的帮助下,张春华平时是代表陆康和其他世家的人接触,其他人也多给她三分薄面,她也越来越熟练于待人接物。
  毕竟陆康年事已高,不能凡事都麻烦他老人家,有时有些不用亲自见、或者不想亲自见的人,都是张春华接待。
  不过这一天,不省心的陆儁——也就是陆逊的大伯、陆康没什么出息的大儿子,又来麻烦他老爹。
  陆康看见他儿子,就气不打一处来。
  这就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相比于侄孙陆逊,还有孙子陆绩,这陆儁简直不成器,哪怕有自己这棵大树,陆康也不敢对其委以重任,只是担任闲职,免得自己身后,这败家子再惹出什么祸患。
  “爹,尚儿现在也到了成婚的年纪……”陆儁看老爹脸色不耐,连忙说起“正事”。
  一听是孙儿陆尚的事情,陆康这才神色平和了一些,毕竟是隔辈亲的,孙子不论成不成器,都比儿子的待遇好些。
  “恩,你准备寻哪户人家?”陆康问道。
  因为不是长孙,陆康之前也没有亲自计划这些。
  “儿子觉得徐琨的长女徐慧品貌俱佳,与尚儿当是良配。”陆儁连忙说道。
  “徐琨啊……恩,徐氏的确不错。”陆康不认识什么徐慧这些小字辈,不过对徐琨却有印象。
  徐氏也是吴郡大族,和孙氏有姻亲,算起来徐琨还是孙坚的外甥,但是已经年近四十。
  陆康说的“不错”,自然是指徐家,至于徐慧如何,他也不知道……
  在没有白兔效应的历史上,徐琨的长女的确嫁给了周尚,但是周尚没多久便病死,之后徐琨女改嫁孙权,是太子孙登的养母,哪怕后来孙权十分喜爱步皇后,但碍于作为太子养母的徐妃仍在,步皇后生前是没有正式获封“皇后”的。
  而徐琨的次女,也嫁给了孙权的三弟孙翊,可见徐氏与孙氏的亲近。
  当然,现在孙策是在白图麾下另开别部的大将,连孙氏都不愿意和他关系太近,免得被猜忌,徐氏自然更不会找别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2/4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