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校对)第3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8/459

  然而现在即使是礼部,也越发的“人心不古”起来。
  以前是楚王和鲁肃、贾诩等人的那关不好过,只要他们那里吐口,再和礼部接洽,其实很有“套路”,而现在……礼部也越来越专业!
  本来礼部的主要职权,就是推广教化和对外交涉……
  不过在对外交涉方面,“礼”只是外皮,礼部并没有决定权,并不是只要符合“礼”,礼部就可以做主答应什么外交条件。
  真正的内核,是按照六部一同商定的国策,来为楚国争取最大利益!
  甚至推广教化,也不仅仅是乡学、县学这类“教化”,还包括以戏曲等手段,对内、对外的宣扬楚国威德,也是推广教化的一部分。
  这就有些难为礼部的老学究们,为此礼部也在革新。
  不仅提拔一批巧舌善辩之事上来,弥补以“大儒”为主的礼部,在外交方面的缺陷,同时原本儒家在礼部的权威,也有意的在被削弱!
  因为礼部要宣扬的是“楚”,而不是“儒”……
  善辩之士,按照先秦的学术划分,接近于纵横家,按照后世的划分,应该算是“阴阳家”(大雾),毕竟说话总是阴阳怪气的。
  这样的人才也一直没有消失,只是大儒们对于这类人才,一向是敬而远之,现在要他们也和自己一起,经营“维护礼乐”、“宣播教化”的礼部,就令他们有些别扭。
  有种我的礼部脏了的感觉……
  不过效果也很明显,现在礼部已经越来越正规,之前要楚王这位“最终决定者”,以及民部、户部等等部门,来直面外来使者,才是并不正规的“权宜之计”。
  毕竟万一和礼部谈崩了,还有楚王可以兜着,但是和楚王谈崩了,那就是崩了!
  直接面对外臣的,就应该是礼部才对。
  只是以前礼部不大擅长这方面,扬州牧、将军府的盘子也不够大,所以才一直“权宜”着。
  而这一次……
  简雍等人纷纷在礼部吃了软钉子,一个个说话滴水不漏,并且也无法再像以前一样套路——也就是用大义来压制对方话语权。
  是否能交易,由礼部批复——可以。
  如何交易,需要他们再去和户部的小气鬼、扒皮王们去谈……
  对于变革,礼部虽小有反弹,但至少比刑部的改革,要容易得多。
  毕竟如今有孔融这位铁杆的“楚派”坐镇礼部,经过这么多年的包装,孔融的儒林地位也已经水涨船高,去年名驰海内、俨然一派宗师的大儒郑玄病故之后,孔融已经隐隐有新一代儒林魁首的气象。
  王朗的好儿子、白图的好臣子,古代著名的“经义发明家”王肃,也已经在白图与孔融的栽培下,现在不过十六七岁、尚未及冠就已经踏上了“发明经义”的道路,正在江陵附近,发明……不,是挖掘儒家文化遗址。
  众所周知的孔子见两小儿辩日,就是在先秦楚国的国都、也就是现在的江陵附近,那里也即将出土一些与现代儒学不同的经义。
  不管别人信不信,楚王白图、儒林魁首孔融,都将先信为敬,之后顺理成章的获得儒家的最终解释权,为儒学更好的为楚学服务……
第四百三十一章
前三发布
  对于金陵城的普通百姓来说,七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毕竟劳动人民的生活,总是格外充实。
  因为是冬天,金陵城外的工坊,到了招工旺季,无数百姓来到金陵,用农闲时原本最无意义的体力,来令自己距离小康生活更近一步……
  在工作时间之外,金陵的各种戏剧团也生意大好,尤其是面向基层劳动者,剧目情节简单、舞台和观众席露天的草台班子,几乎场场爆满,中高端的剧团,也能接到工坊的演出预定。
  不过对于刚刚结束科举,正在等待结果的士子们来说,七天的时间,就像是磨人的小妖精……
  诸葛瑾、费祎、石韬等等胸有成竹的学霸,以及已经放弃挣扎的学渣还好,那些没有万全把握的士子,还有法正,这七天显得很焦虑。
  区别是前者觉得自己是否能登科一甲、或二甲,在两可之间,所以紧张,而法正……则是因为在科举之前,就摆出了“今年我法孝直要考一千个”的架势!
  如果不是因为法正在金陵,突击学习工部内容,也就是购买了一些工部推广的“基础知识”类丛书,但却学习未果的话,法正甚至想说自己要七科全冠。
  只是工部的内容,令其稍微收敛了一些,“退求其次”的声称要六连冠……
  法正也是在益州憋闷到,好不容易有展示的机会之后,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
  如此一来,他在金陵士子中的人缘、名声都有些糟,看到那副仿佛在说“颤抖吧!我法孝直要来打脸了”的笑脸,总令人忍不住想要一巴掌糊上去。
  法正大概是糊名制度的最大受益者……
  否则法正这两个字,就值得扣分到乙等起步!
  在参与科举的士子,以及关注此事的楚国内外人士,包括吃瓜的金陵百姓的盼望中,十一月初十午时的时候,六部一院前三榜单,准时张贴了出来。
  这一天,连各大剧院、戏班的生意都冷清了几分。
  普通百姓对科举结果,也是吃瓜性质的翘首以盼。
  无数士子围在将第一时间张贴榜单的坊市外,周围的酒楼、茶馆更是已经爆满……
  午时一到,七张一字斗大的巨幅,在坊市外展开,早就已经等不及的法正,在旁边的一家酒楼二楼远远张望!
  广义上大家最好奇的,当属工部的前三——毕竟这是大部分士子,都直接放弃的,他们也想知道,那些题目究竟谁能做出来?
  至于最受瞩目的,则是民部和枢密院的前三。
  楚国的百姓,对于六部一院的了解,或许无法准确的背出它们的职权范围,但至少也知道个大概。
  乍看之下,民部是最重要的——按照新官制,各县的县令就是由民部堂长史、也就是民部在县级的官署长官……
  主要负责协调一地行政,在符合上令的基础上,是先修路、还是先修渠,先发展学堂、还是先鼓励开设工坊,都需要民部、民部司、民部堂的长官来判断。
  当然,并不是一拍大腿的判断,而是要协调各部,更不用说还要接受吏部的监管。
  虽说六部各有职权,但是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民部的权力最大。
  至于枢密院则不用多说,如今这乱世,哪怕在楚国,大家也知道拳头大才最重要!
  很快“学神”们的名字,便受到了众人的目光鞭挞……
  工部前三:赵爽、阚泽、严畯!(法正:( ̄_, ̄))
  礼部前三:陆绩、邓芝、石韬!(法正:W( ̄_ ̄)W)
  刑部前三:潘濬、贺齐、陈矫!(法正:(°言°))
  户部前三:法正、步骘、诸葛瑾!
  民部前三:诸葛瑾、法正、费祎!
  吏部前三:孟建、诸葛瑾、法正!
  枢密院前三:法正、郭淮、朱桓!
  看着一个个或是熟悉、或是陌生的名字,许多士子都由衷的羡慕、甚至嫉妒起来,尤其是出现了不止一次的那两位……
  不得不说,法正还真不是胡乱吹牛的狂生,人家两榜榜首,还有一个第二、一个第三!
  仅次于他的诸葛瑾,也比他少了一个榜首的位置。
  只有法正自己,看到自己距离想象中的六连冠,差得不是一点点的时候,直接将郁闷写在了脸上。
  当然,法正倒不会怀疑,是不是其中猫腻,而是越发的给自己鼓劲儿——看来不仅是那些之前就已经功勋卓著的老臣,连同一起点的“新人”里面,居然也有不少能望到自己项背的?
  要知道除了工科之外,法正原本以为,自己“不太擅长”的礼科、刑科,和这些“凡夫俗子”比,也应该能够一举夺魁呢……
  怎料直接被挤没了影儿!
  侧重于人事管理和验收监督方面的吏科,原本法正也“略通一二”,却被孟建、诸葛瑾两人超到了前面,屈居第三,甚至在民科都被诸葛瑾超过。
  这在争强好胜的法正看来,简直是一种打击。
  还好最有把握的军科,还有户科没什么意外,否则我法孝直还要不要见人?
  法正的不服气,是正面激励更多些,性格与经历决定,他只是有些争强好胜、更有表现欲,并不是执拗,更不至于嫉妒谁。
  随着时间的流逝,法正也会越发明白,这次同在榜单的学神,也都并不简单……不过都不及自己就是了!
  首先是工部的三位,都是二十岁上下的青年,平均年纪应该是各部前三中最小的。
  三人都是楚国人,赵爽、阚泽是江东本地人,严畯也是在前几年,随家人一起从徐州迁来江东避乱……
  在《三国演义》中,阚泽和严畯都只是打个酱油,在历史上,为官也并不出众,阚泽劝谏过孙权重“礼”,严畯被考虑过成为鲁肃之后、去和关羽对线的人,不过他本人根本不敢上任,同样也是大儒,对《孝经》很有研究。
  放在《三国演义》的剧目里,都只用群演就够担当。
  和诸多学神横向比较就能看出来,两人在礼科根本拿不出手……
  反而是两人在“副业”上的天赋,令他们在这次科举中得以扬眉吐气!
  历史上阚泽在数学方面成就斐然,为《乾象历》、《九章算术》写过“注”,虽然这方面所著的经典未能流传后世,但相传南北朝时候,祖冲之能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就是吸收了一些来自阚泽的经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8/4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