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1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959

  总而言之,就是现在的百姓不愿意种麦米。
  无论国人还是野人,全都不是奴隶,当然会选择性价比最高的粮食了,大家都是种了一辈子田,不可能傻傻分不清。
  既然不能强制,那就只能引导了。
  引导最直观的办法,就是提升麦米价格。
  熊槐想了想道:“八月份的时候,先将麦米的价格提升到粟米价格的一倍,八月之后,在楚国各地巡视,看有多少百姓在种植麦米,到时候再决定是否再次提价。”
  斗由应道:“唯。”
  接着,熊槐对陈轸道:“贤卿,接下有劳贤卿将楚国用一倍粟米的收购麦米的消息,向各国散布,引诱其他国家的百姓也种上麦米。”
  陈轸拱手道:“唯”
  数日后。
  熊槐接到景鲤汇报,为太子聘请老师的上官大夫终于回来了。太子的老师,齐国稷下学宫的环渊,和他一同归来。
  “上官大夫与环子何时到郢都?”熊槐问道。
  景鲤答道:“回大王,据上官大夫回报,三日后到郢都。”
  熊槐点点头:“卿去准备一番,寡人决定三日后,亲自去郢都之外迎接环子。”
  景鲤一惊,张了张嘴,却无法反驳。
  一则这是楚王要表现出自己的重贤,二则环子不仅仅只是天下闻名的大贤,环子他除了是楚人以外,还是道家学派开创人老子一脉相传的传人。
  和庄子这种学自道家学派,然后以老子为师不同,环子是正儿八经的老子传人,在楚国道家学派的人群中,有极高的威望,可以说,他在现在的楚国道家学派的影响力,远超一直宅在家中修仙问道的庄子。
  这种大贤在齐国还不怎么样,但是一旦回国用事,那么分量就很重,现在楚王请他做太子的老师,亲自出城迎接,倒也不失礼。
  三日后,熊槐带着太子以及一些重臣早早的来到郢都外相候。
  只是到了城外后,一片空空荡荡,远远望去,没有一个人。
  等候了一段时间,也不见来人。
  太子横见状,对身前的熊槐道:“父王,我们是不是来的有些早了!”
  太子横有些郁闷,马上又多出一个人来管教他了。
  熊槐笑道:“不早不早,与大贤会面,只会迟怎么会早呢。”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直到日上三竿,才见一个车队远远的驶过来。
  到了不远处,车队停下,不一会儿,就见上官大夫与一个的老者从车队中走出来。
  熊槐见状,立即领着太子横走向前去。
  到了近前,熊槐见到了环子真颜,只见其发须皆白却神采奕奕,双目炯炯有神,不似寻常老人。
  上官大夫行礼道:“大王,微臣奉命去将环子归国,如今不辱使命,已经将环子从齐国请回。”
  环渊行礼道:“老朽见过大王。”
  熊槐急忙将环渊扶起,叹道:“先生之名,寡人闻之久矣,今日得见先生,幸甚幸甚。”
  环渊操着浓厚的楚音感慨道:“昔日齐候创建学宫,特意请我的老师前去主持,老朽得到老师的消息,青头离楚到齐,一晃数十年,如今满头白发,孤身一人在齐国,常常夜里听到楚人的歌声。”
  “如今大王不介意我对楚国没有贡献,也不认为我老迈无用,打算将太子相托,这是老朽的荣幸……”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礼物
  回到楚宫之后。
  环渊正式以臣子的礼节拜见后,开口道:“大王,臣在齐国多年,今日幸得大王相召,才能回返故国。老臣感激不尽,特意为大王准备了三份礼物,请大王笑纳。”
  熊槐一愣,自己还没来得及赏赐,臣子就率先献礼,这倒是少见。
  若是环渊是天下大贤,熊槐都以为他是在贿赂自己呢。
  不过这环渊会送什么给自己呢?
  难不成是献策!
  熊槐心中充满期待和好奇道:“不知先生有何物送与寡人。”
  环渊笑道:“老臣从齐国归来之时,什么也没有带,就是带回几大车典籍,所以老臣所献之物,也都是一些典籍罢了。”
  顿了顿,环渊见楚王面无异色,便道:“大王,老臣所献的第一件礼物,乃是先师与老臣根据老子言论以及著述整理而成的《老子》一书。”
  说着,就见李秋带着一群侍者奉上一堆书简。
  《老子》?
  莫非是《道德经》!
  熊槐翻开几策书籍,果然是道德经,但是有所不同,全书还包含了许多老子事迹和言论。
  就在放下书的一瞬间,熊槐就想到了这本书的价值,这绝对是一份重礼。
  其他的先不说,只要把这本书放在太学,对外说这是老子的亲传弟子所著的老子原文,那么楚国的那些在野的道家学派的人,肯定会沸腾起来的。
  想着,熊槐向环渊道:“重礼,先生这份礼物犹如泰山之重,寡人难以消受啊……”
  环渊顿时惊异不已,他想到了楚王可能会对这本书不重视,也想到了楚王可能会把这本书珍藏在楚宫中,唯独没想到楚王会认为自己承受不住。
  在环渊惊讶的时候,熊槐继续道:“老子乃是楚国先贤,我楚国一向都是以道治国,同样,道家学派在楚国也是广为流传,如此珍贵的典籍,若是寡人一人独享,这不见是对先贤的不敬,同样也是对楚国各个道家流派的不尊重。”
  “所以寡人打算摘抄一份副本放在楚宫之中,原本放在楚国的太学,让天下人都一睹老子的事迹和风采,而且,若是有人打算抄录此书,寡人免费提供竹简和刀笔,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这种传播道家学说的事情,环渊当然不会反对,立即笑道:“大王仁义,老臣佩服佩服。”
  收下第一份礼物后,熊槐期待的问道:“不知先生的第二份礼物是何物?寡人已经等不及了。”
  环渊笑道:“回大王,这第二份礼物乃是半部典籍,名唤《奢靡书》,乃是老臣好友接子、季子两人合著,可惜的是这本书还没有写完,他们便分道扬镳了。老臣觉得这本书尚可,特意将其献给大王。”
  《奢靡书》这是什么书?后世完全没有听说过啊!还有,这还没写完你就敢献给寡人,并且紧跟《道德经》之后,难道这也是一本神书,只不过后来被秦始皇烧掉了?
  熊槐好奇的翻开《奢靡书》,通篇都是管子的事迹,着重介绍管子奢靡治国的道理。
  一口气读完,熊槐感慨道:“想人之所不敢想,为人之所不敢为,管子果真是圣贤啊!”
  说着,熊槐莫名想起几天前从齐国那边得到的消息。
  难不成齐王在齐国运用奢靡书中策略?
  熊槐合上书简后愣了一会儿,突然问道:“敢问先生,不知接子、季子两位先生何在?”
  环渊笑着点了点头,道:“回大王,如今季子正在齐王哪里用事,而接子原本与老臣一起来楚国,只是到了楚国境内后,就与老臣分开了。”
  熊槐猛地惊坐起,急忙问道:“先生是说接子来楚国了?”
  “正是。”环渊确认道。
  “先生可知接子去了何处?”
  环渊摇头道:“这个接子未说,老臣也不知道。”
  熊槐犹如失力一般坐下到:“可惜可惜,寡人德行不足,竟未能与大贤一晤,这是寡人之失。”
  环渊见状笑而不语。
  好一会儿,熊槐才反应过来,接着看到李秋等人手上已经没有书简,便看着环渊问道:“先生这两份典籍寡人已经收到了,的确是国之神器,社稷重宝,不知先生的第三本典籍是?”
  环渊答非所问道:“大王,家师到了齐国后,收下了众多的门人弟子,并应齐候所请,将老子与上古的圣贤黄帝结合在一起,创建了齐国的黄老学派,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齐国接连两代人的努力,如今齐国的黄老学派已经成为与我楚国道家学派并驾齐驱的学说。”
  “而黄老学派其中一个流派,根据齐国宫中典藏的管子治国之道,夹杂道家学说后,整理改编而成的《管子》一书,老臣刚刚所献的《奢靡书》,如果在齐国的稷下学宫,也算是《管子》一书的其中一篇。”
  “老臣的第三份礼物,便是齐国黄老学派两代人数十年的智慧结晶《管子》,算上这半部《奢靡》,一共为四十二篇。”
  “噗”的一声,熊槐发出一连串咳嗽声。
  刚刚他被环渊吓住了。
  《管子》一书熊槐也有所耳闻,这是许多人合著的书籍,许多年前就有谣言说齐国的稷下学宫的黄老学派中出现了一个专门研究管子的流派,专门编写管子的事迹。
  但是作为稷下学宫乃至齐国的精华之一,一直被齐国珍藏,他国之人只闻其名不见其书。甚至,即便是稷下学宫的先生,能一睹《管子》全貌的也寥寥无几。
  当然,稷下学宫号称黄老学派,自然还有专门论述黄帝老子的书籍,这才是稷下学宫的核心。
  熊槐顺了顺气,惊叹道:“难道先生将齐国的管子也带回楚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