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2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959

  即便是秦国,号称只有打战这一条出路的国度,国中的大臣们也是各有心思,亲楚亲魏亲韩各种派别层出不穷,大体上为本国考虑,大体之下,那就是个人私欲。即便是秦王,难道也只是一心一意为秦国考虑吗?
  甘茂想起伐秦结束后,秦王与张仪关系,心中默默的摇头。
  心中虽然千回百转,但甘茂依旧还是毕恭毕敬的拱手行礼道:“大王说笑了。如今这天下,当属楚国最强,昔日各国会盟,三晋共推大王为联盟盟主,如今秦国已经向大王臣服,而齐国却多次在大王手中受挫。可以说,现在大王就是名分其实的霸主。”
  “这不正是说明大王德披楚国,楚国群臣百姓全都各司其职吗?若非如此,大王何以成为霸主,各国又何必以大王马首是瞻呢!”
  “哈哈哈……”熊槐闻言大笑道:“寡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甘卿莫要宽慰寡人。”
  甘茂赶紧道:“大王,臣此言乃是发自肺腑,绝无半点虚言。”
  熊槐摇头笑了笑,然后问道:“寡人听说甘卿乃是楚国下蔡人?曾就学于史举!”
  甘茂一愣,应道:“回大王,正是如此。”
  熊槐叹道:“若是寡人真如甘卿所说仁德遍及天下,甘卿有何必舍近而求远,不远千里前去秦国做官呢!”
  “所以说,这就是寡人的德行不足,不仅不能召来远方的大贤,而且连本国的贤才也遗漏了啊!”
  “这……”
  这话随时楚王对他的夸赞,但他不敢轻易接。
  总不可能在这里对楚王说自己才能不足,只能远走他乡吧?
  若是这样说,置秦国于何地。
  至于承认楚王德行不足,这更加不可能!
  就在甘茂想着怎么回答楚王时,熊槐微微一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也是人之常情,只能说明寡人的不足。只是寡人痛失国中大贤,这就是寡人的遗憾。”
  “寡人打算今日弥补遗憾,欲与甘卿欢饮,不知寡人是否由此荣幸?”
  甘茂一怔,国君赐食,这是对臣子的恩赐,无法拒绝,于是感激道:“这是臣的荣幸。”
  酒酣,熊槐看着没有半分醉意的甘茂,笑道:“甘卿,卿乃是楚人,卿之师朋亲友聚在楚国,而卿在秦国只是虚居客卿,寡人欲拜汝为楚国正卿,以国事相托,不知甘卿可有意乎?”
  甘茂一愣。
  楚王这是想拉拢我!
  且不说自己现在在秦国的地位,就是楚国目前的局势,这也不可能啊。
  想着,甘茂拱手行礼道:“承蒙大王厚爱,臣本是不该推辞。但是,大王看重臣的地方,无非是看重臣的忠义,若是现在秦国对称有知遇之恩,臣若是背弃秦国而返回楚国,这不就是失去了忠义了吗?”
  “如此,臣有还有何面目在做大王之臣?所以,臣只能多谢大王的厚爱,不敢丢弃大王最看重微臣的地方!”
  熊槐闻言一叹:“这是寡人福薄。”
  说着,熊槐又对甘茂道:“寡人愿赠甘卿百金,愿与甘卿相交。”
  甘茂一皱眉,这楚王拉拢人的手段也太低级了,难道不是官职就是钱吗?
  想着,继续推辞道:“大王,无功不受禄,臣不敢受赏。”
  
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
  酒毕。
  熊槐看着甘茂离去的背影,微微一笑,虽然甘茂不想接受自己拉拢,但是拉拢人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还有许多事不能不接受的。
  召来景鲤后,熊槐开口道:“刚刚寡人拉拢甘茂,但是甘茂拒绝了寡人。”
  景鲤问道:“大王的意思是?”
  熊槐笑道:“虽然甘茂不受寡人的拉拢,但是寡人还是要拉拢他,让他不得不承寡人的人情。”
  “令尹,等甘茂离开郢都回秦后,你将甘茂不收寡人拉拢的事情传出去,最好将这件事传到秦国!”
  景鲤闻言会意一笑:“大王,臣一定会将这个消息传到秦王耳中,让甘茂欠下大王一个人情,并且让甘茂打上我们楚国的烙印!”
  秦国。
  甘茂将出使楚国的事情汇报完毕后。
  秦王荡看看着甘茂,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道:“甘卿,寡人听说甘卿回到楚国后,受到楚王的厚待?”
  甘茂心中一惊,自己在楚宫中与楚王的事情,秦王为何会这么快就知道了?
  难道楚王在暗中使用离间计!
  难怪楚王拉拢人的手段那么明显,原来其中有诈。
  只是不知道楚王是怎么编排的,一个不好,恐怕就有麻烦了。
  想着,甘茂行了一礼,据实以告:“臣不敢欺瞒大王,臣在郢都拜见楚王……”
  秦王荡听完后感叹道:“这事寡人也听说了,贤卿离开郢都后,楚王曾对楚相景鲤夸赞贤卿的忠义。”
  这……
  甘茂顿时觉得十分惊讶。
  现在楚王对景鲤说他甘茂忠义,而且还被秦王知道了!
  这……
  很简单也是直指人心的计策!
  甘茂立即明悟楚王的真正意图。
  如果秦王听说后冷遇了他,那么他自然就不会继续呆在秦国了。
  若是秦国对他不闻不问。一切照旧,那么在楚国已经许诺高官重禄的情况下,他会不会失落?
  甘茂扪心自问,可能吧!
  这就好比本来一个人的工资只有一千块,一旦另一个公司开价两千拉人,虽然最后忍住拒绝了,但是接下来再看着原来的一千块,总会觉得工资低了。
  虽然待遇实际上并没有改变,但是心中出现落差,这也是人之常情。
  可若是因为这事,自己在原来的公司增加到两千,那么除了感激老板外,还得感激那一个拉人的老总。
  虽然甘茂觉得计策,但是秦王荡却一点也没有觉得惊讶,这一件事情楚国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
  秦王荡还记得上次楚国邀请秦使到楚国任职的事情,就发生先王在位的时候。
  上次楚国邀请的人就是陈轸。
  于这次一样,同样传到了秦王的耳中,只是上一次,陈轸向先王表忠心后,先王因为张仪的关系,没有任用陈轸,结果,最后陈轸真的跑到楚国去了。
  想着,秦王荡便对甘茂笑道:“甘卿来我秦国也有数年之久,为我秦国立下不少攻劳,但如今甘卿依旧担任客卿,寡人以为不妥。”
  “以卿之才,胜任一个重卿的职位足够了,只是寡人有些迟疑,不知究竟将卿委任何职,所以,寡人决定在太仆与行事之间,卿可任选一个职位。”
  甘茂闻言一喜。
  虽然知道楚王使计,但是却不得不承楚王的人情。
  客卿是虚职,没有任何实权,而太仆与行事,全都是实职卿位。从虚职到实职,这就是他进入秦国一来最艰难的一步,现在,因为楚国的关系,他迈出了这一步。
  而这两个官职,太仆不仅需要管理秦国马政,还要管理秦王的舆马,这即是秦国重臣,也是秦王的近臣。
  至于行事,则是外交官,负责出使各国。
  甘茂想了想,长拜道:“臣愿为仆!”
  ……
  时间缓缓推进到二月初,就在熊槐密切关注楚国麦米成长情况的时候,北方的赵国传来一个轰动天下的消息。
  十几天前,正月十五,赵国大朝会时,赵王正式向群臣宣布进行变法改革,下令赵国百姓改穿胡服,学习骑射。
  听到消息后,熊槐惊呆了,虽然对赵国进行变法的事情早有准备,但是当变法真的来临的时候,熊槐从来都没有想到,它竟然来得如此之快,来的如此突然。
  熊槐拿着手中的情报,顿时默然无语。
  不得不承认,这次赵王变法的时机很好。
  如今齐国被削弱的很严重,秦国刚刚被打击了一次,正在舔伤口,赵国与韩魏燕三国是盟友,外患已经不是问题。
  而在内部来说,赵王刚刚打败了秦国,掌握着赵国的军权,声誉正隆。
  内外条件全都具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