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3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7/959

  从齐军围攻滕城开始,到攻克滕城,不到十天时间,太快了。
  同时,熊槐心中也在庆幸不已,前夜,也就是楚宋两国攻破薛城的次夜,声子攻克滕城的时间,就跟楚宋两国攻克薛城差一个白天。熊槐可以想象,若是楚宋两国现在还没有攻破薛城,然后滕城被攻破的消息传到薛地,那时,楚宋两国也就只有退兵这一条路了。
  虽然楚国只是损失了一些战利品,但是用薛地离间齐宋两国的计划,恐怕就要付诸流水了。
  看到宋王此时依旧心有余悸,而且神色有些不自然,熊槐没有继续关心齐军是如何攻破滕城的,再次开口问道:“宋王,现在你打算怎么做,寡人必然予以支持。”
  得到楚王的保证,宋王放下心中的巨石,沉吟道:“如今魏国已经从陶城退兵,声子独自在滕,故,寡人打算请楚王助我一臂之力,引楚宋联军前去滕城会会声子。”
  “这……”熊槐心中迟疑不定。
  楚军原本的打算,目的达到后,也就没有必要折腾了。等薛城被攻破的消息传出后,魏军十有八九会退的,接着,声子独力难支,自然也会退走。
  不想,现在的情况是,魏军果然退了,但是声子却把滕城攻下来了。
  这个时候再去滕城,实在有些勉强。
  想着,熊槐目光向一旁的景翠与公孙衍看去。
  得到楚王的提示,景翠与公孙衍对视一眼,然后公孙衍起身向宋王拱手行礼道:“宋王,臣也理解现在宋国急切的心理。只是此时前往滕地,与开始救援滕地不同。之前,滕城尚在宋国手中,只需我楚宋大军一到,就可与齐军在滕城下决战,我们联军人多势众,自然有十足胜算。
  但是现在,滕城易手,齐军据城而守,攻打滕城的难度不下与薛城。我们楚宋联军耗费数月之久,车马劳顿,才勉强攻下薛城。现在才休整两日,立即前去攻打滕城,恐怕力有不逮。”
  熊槐闻言斥责道:“犀首,宋王乃是寡人的盟友,如今齐国夺取宋国的滕城,寡人岂有袖手旁观之理。”
  公孙衍立即谢罪道:“大王,宋王,臣出言无状,有罪,有罪。”
  宋王听到公孙衍请罪,又想起宋军强攻滕城的惨烈,立即开口道:“哪里,犀首所说也是实情,楚宋联军再去攻打滕城,着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熊槐正欲开口安抚宋王,此时,正在打探消息的陈轸快步从外面走进来,行礼道:“臣拜见大王,拜见宋王。”
  “免礼。”熊槐开口道:“陈卿此来何事?”
  陈轸拱手道:“大王,臣得到两个消息,不久前齐将声子攻克滕城。”
  熊槐不置可否,直接问道:“那么第二个消息呢?”
  陈轸应道:“大王,探子来报,两天前,越王接受齐王的求和,以纪鄣城为条件,齐越讲和。当日,越王留下万人防守纪鄣城后,旋即率兵南返。”
  “这……”熊槐还未开口,宋王便大惊道:“也就是说现在齐国在东部的兵力释放出来,齐将匡章随时有可能率兵前来。”
  熊槐同样大惊,宋王所担心的问题,他也想到了。
  而且,匡章一旦西来,路线很有可能就是从之前的那一条路,从鲁国而来。
  现在,唐昧就在鲁国。
  想着,急忙向景翠问道:“柱国,现在司败所部到哪里了,立即传讯司败,放弃敲打鲁国,让他返回薛地。”
  景翠急忙点头:“大王放心,臣这就传讯司败,让他率军返回。”
  熊槐脸色沉重的点了点头。
  
第四百四十一章
复建滕国
  另一边,熊槐说完,公孙衍拱手向宋王道:“宋王,现在齐国有变,匡章来袭在即,且滕城难以攻克。故,为了避免主力北上之时,匡章率兵突袭薛城,或者从鲁国截断联军退路。臣以为此时应该重兵防守薛城。”
  宋王沉思了一下,如今楚国明显不愿再次出力攻打滕城,而且薛地新得,人心不稳,很容易出乱子,必然需要重兵驻扎薛城,此时分兵,着实不智。
  想着,宋王微微颔首,然后心有不甘地应道:“不错,犀首之言乃是稳妥之策”
  见宋王决定放弃滕地,熊槐松了一口气,接着担忧道:“宋王,本来我们已经凭借大胜齐军的威势,已经逼迫魏国退兵,现在,寡人有些担心,齐国攻克滕城的事情,会让魏国重拾信心,进而在此出兵帮助齐国。”
  宋王听熊槐提起魏国来,顿时脸色一冷,接着愁眉道:“魏国的确是一个麻烦,只是现在宋国主力依旧在薛,国内空虚,若是魏国去而复返,寡人心中甚是忧虑。”
  说着,宋王看着熊槐道:“楚王,现在贵国司马昭雎在陈地的大军应该也没有散去吧。寡人想请楚国继续屯兵陈地,以观望魏国的形式。”
  “此事寡人可以答应。”熊槐点头应道,顿了顿,又开口道:“不过,除了楚国在陈地屯兵威胁魏国以外,寡人还想让楚宋两国同时派出使者前往魏国,劝魏王保持中立,莫要自误。”
  “好。”宋王应着。
  就在楚宋两国决定在薛地观望形势的时候。
  莒城那边,同样也得到了滕城的消息。
  “大王,三天前,声子得知田甲战败后,为了提升士气,免得薛城陷落,故而与滕城内的百姓内外呼应,趁着夜色袭击滕城。等大王诏令传到声子手上,声子已攻克滕城,故,声子特上书请罪。”
  听着储子禀报汇报的好消息,齐王无视了声子的请罪书,露出难以置信之色,问道:“相国,为何声子攻克滕城如此之快?”
  储子答道:“大王,声子以前在平陆呆了数月,这段时间并非无所事事,而是一直在为攻打滕城做准备。滕君贤名,百姓归附,宋王无故灭亡滕国,并且杀害滕君,驱逐滕国宗室,滕地百姓对此一直不服。
  于是,声子在平陆时,就积极联系联系滕国百姓,并且与逃亡魏国的滕国公子取得联系,获得了他的支持。故而声子大军一到,滕地的百姓就立即反了。只不过为了谋算楚宋联军,声子这才留下滕城,引而不发,引诱楚宋大军前来救援。
  后来田甲战败的消息传到滕地,声子为了避免局势糜烂,在我们的命令还没有传到声子手中,声子便当机立断,一举夺下滕城。”
  听着储子的解说,齐王脸色却并无喜色,反而微微一僵。
  之前,齐国在薛地战败,齐王已经决定向天下示弱,用恐惧来团结各国一同对抗楚国。结果,这边派往各国的使者刚刚出门,那边声子就攻下了滕城。
  对此,齐王不知该喜该忧。
  滕地虽然有百里大小,但论财富还是比不上薛地,但是,薛地是田文的封地,不归齐王直接管辖。而声子攻克的滕地,这就是实实在在的齐国土地。
  这样一算,哪怕算上被越国夺走的几座城池,貌似齐国还是壮大了。
  想着,齐王心中露出一丝窃喜道:“相国,我们之前向各国示弱的策略是否作废!”
  “不可。”储子急忙劝阻道:“大王,虽然我们攻下了滕地,但是这只是从宋国手中夺取的,削弱的是宋国,而不是楚国。
  当今天下的局势,依旧是齐楚两国之争,楚国有宋越两国之助,而我们齐国这边,魏国已然退兵,现在只剩下我们自己。所以,论实力,楚强齐弱,这还是当下的现实。若是不向各国示弱,依旧是我们齐国独自抵抗以楚国为首的联军,那么就算我们齐国能战胜楚国,齐国同样也会衰弱。”
  说着,储子郑重的向齐王拱手行礼道:“大王,因为眼前的利益,而无视天下的大势,这是不理智的,请大王三思。”
  齐王一怔,好一会儿才开口道:“不知相国的意思是?”
  储子沉吟一下,应道:“大王,若想继续实行之前的示弱之策,眼下的办法就是,从魏国请回滕国公子,重新复立滕国,以示齐国无意滕国的土地。如此,除了能暗中透露出我们因田甲之败而陷入虚弱,而且还能向各国展示大王的仁义。
  如此一来,楚国自持自持其强,连年向各国开战,夺取各国的土地。而我们齐国则不然,先有帮助赵魏两国抗击秦国的大义,后有帮助滕国复国的大仁。只要下次楚国出兵,无论攻打哪国,我们都是派出使者,联络各国,以仁义为名,以恐惧为实,连横以抗楚。
  只要楚国一败,那么我们就可以举兵南下收复淮北的土地。”
  说完,储子看着齐王道:“大王,滕国百里的土地,与南面淮北数百里的土地想比,实在不值一提。”
  齐王长长一叹:“相国所言极是,滕国的确有些小了。传令给陈贾,让他从魏国迎回滕国公子,寡人要复立滕国。”
  储子拱手行礼道:“大王英明。”
  齐王微微一笑,接着继续下令道:“传令,让匡章率领齐军进驻鲁国。
  传令给陈贾,让他继续留在魏国给魏国鼓劲,让魏王不要害怕,不能让魏国拿了寡人的城池,就重新倒向楚国。”
  “唯。”
  薛城。
  “大王,探子来报,齐国派人从魏国接回滕国公子滕望,准备复立滕国,以滕望为君。对于此事,魏王已经答应齐国的请求。另外,据魏国内应来报,齐国使者还请求用魏王之子魏宁担任滕国的相国。对于后一个请求,魏王现在还在迟疑中,并没有立即答应。”
  就在声子攻下滕城后,齐国这些日子动作频繁。
  先是匡章率领七万齐军进入鲁国,接着,齐国的使者开始频频前往各国。
  此刻,听到滕国复国的消息后,熊槐看着帐中的群臣道:“诸卿,齐国让滕国复国,借此显示齐王的仁义,真是好大的决心啊。齐国先是失去了薛地,现在转眼又放弃了滕地,二者相加就是两百里土地,这齐王也真舍得。”
  
第四百四十二章
议论
  听着楚王的询问,才率领大军从鲁国归来的唐昧笑道:“薛地乃是田文的封地,滕国并来就不是齐国的领土,这个俩个地方,与齐王的关系并不大,对齐王来说,无所谓是否舍得。”
  接着,唐昧正色道:“大王,真正麻烦的是,魏国贪图齐国抛出的诱饵,同意公子宁担任滕君的相国,那么齐魏两国就又搅在一起,并且魏国恐怕会再次入局。”
  熊槐点头道:“这正是寡人担忧的地方。现在寡人不欲多事,而且如今我们此战的目的已经达成,若是就此罢手,那是最好的。若是魏国再次出兵威胁宋国,楚国不可避免会被死死牵制在薛地与宋国,这是寡人所不愿意的。”
  陈轸拱手道:“大王,如今魏国还在犹豫是否派出魏宁担任滕相,这就说明我们大破齐军的影响还在,魏国暂时不敢轻举妄动。臣以为此时,我们应该派出一位重臣前往魏国,劝说魏国不要自误,还是避免引火烧身才好。”
  熊槐微微颔首,若是派出一位重臣就能说服魏王,避免楚国被牵制在薛地,这是十分合算的。
  想着,熊槐问道:“不知诸卿以为何人可往魏国一行。”
  熊槐话音刚落,公孙衍立即自告奋勇道:“大王,臣在魏国多年,深知魏国的实情,故,臣请前往魏国说服魏王。”
  “好。”熊槐见公孙衍主动请命,立即大喜道:“若是犀首出马,寡人必可无忧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7/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