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3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5/959

  此时,楼缓长拜道:“大王,臣有罪。”
  赵王一怔,急忙问道:“先生这是何意?”
  楼缓解释道:“大王,上次臣奉命出使楼烦王时,就已经发现楼烦王部落中的一些头人,因为我们赵国招募胡人作战的缘故,导致他们实力大损,而对我们赵国抱有敌意。
  但是,其后臣说服了楼烦王协助我们与与秦国作战,而且楼烦王自己并非对赵国抱有敌意,为了防止赵国与楼烦王的合作出现问题,臣隐瞒了一些头人对赵国不满的事情,打算等事后再提。结果,不想楼烦王因为战损较大,竟然悍然与赵国反目。”
  赵王一僵,而后摇了摇头。
  楼烦王与林胡王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
  胡人的财富,对比牧场与牲畜,人口才是最重用的。赵国招募胡人,这就是直接挖胡人部落的根基,尤其是靠近赵国的这些小部落。
  想着,赵王宽慰道:“此事与先生无关。不仅是楼烦王的事情,对于林胡王,我们赵国同样也有防备,他们本来已经答应出兵上郡相助寡人,而寡人在他们离去后立即就与秦国讲和,不想还是慢了一步。”
  此时,肥义拱手道:“大王,或许我们应该在攻打中山国之前,应该先解决掉楼烦王与林胡王了。我们以财物以及粮食为饵,招募胡人作战,普通的胡人经受不住引诱,纷纷拖家带口倒向我们赵国,这对楼烦王他们来说,就是极大的损失,肯定是对我们不满的。不是现在发作,就会在未来发作。
  所以,为了避免接下赵国对外作战时,楼烦王与林胡王大举进攻代地以对赵国报复,臣请大王先解决代地的后顾之忧。同时,压服楼烦王与林胡王后,也可以从他们身上获取精锐的骑卒。”
  赵王一听,肥义的话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楼烦王与林胡王实力不弱,而且手中的战士全是擅长骑射的骑卒,二者联合,轻易能拿出数万骑卒,这一股势力,赵国肯定无法忽视。
  若是能将他们为赵所用,这对赵国来说,就是极大的臂助。
  想着,赵王点头道:“先生所言甚是。不过攻打楼烦王的事情,此时还不急,寡人现在想知道的事情是,如何将中山国他们赶出去。
  寡人已经命令将军牛翦率军增援代地,但是面对中山国的进攻,恐怕也只能自保而已。”
  赵文闻言应道:“大王,如今能救援军援,只有我们赵国自己在上郡以及卫国的军队。但代地的祸患就在眼前,为了防止秦国撕毁盟约,再度进攻上郡,臣请大王立即下令,命令大将军赵成率军前去代地增援。”
  肥义接着道:“大王,此时调大将军回国正是时候,正是我赵国不失信于楚魏两国。”
  赵王点了点头。
  眼下的局面,继续让赵成呆在卫国已经不合适,是时候退兵了。
  只是,赵王心中还有一些担忧。
  若是赵国自己退兵,楚魏两国会不会心生不快呢。
  想着,赵王问道:“退兵之事势在必行,但是楚魏两国那边如何解释呢?”
  赵文无所谓道:“大王,赵国自顾不暇,此时退兵理所当然,只需派出使者通知楚魏两国一声,就算仁至义尽了。”
  对于赵文的话,赵王没有任何反应。
  之前赵国为了交好楚魏两国,已经付出巨大的代价,现在退兵,楚魏或许会理解,但是,也仅此而已。
  另一边,肥义闻言开口道:“大王,若是我们赵国退兵,那么楚国围攻魏国的事情十有八九就会夭折,如此楚国心中必然会对赵国不满。另外,魏国也会认为赵国只是因为自身的问题,这才主动退去,而不会对我赵国有太多的感激。
  所以,依臣之见,何不一面下令撤退,一面派出使者前去各国调停。一旦调停成功,那么魏国必然会对感激我们,韩国也会松了一口气,不用担心秦国在从上郡退兵后,会出兵攻打韩国,如此,赵国就能成为三晋之首,魏韩两国就会唯赵国马首是瞻。若是接下来魏国想要出兵攻打赵国,也得仔细思量一二。”
  赵王闻言脸色浮现出一丝笑意。
  楚国虽强,但是也难以威胁赵国,楚国若是心中不快,赵国也无所谓,对于楚国,赵国就是能交好那就尽量交好。
  魏国则不然,若能凭此时确立赵国在三晋中的地位,那就是一件大好事。
  想着,赵王笑道:“先生之言甚合寡人之意。”
  ……
  滕城外。
  熊槐将赵国的事情告诉众人,而后神色轻松的开口问道:“诸卿,赵国如今已经退兵,并且派来使者对各国进行调停,不知诸卿以为如何。”
  景翠率先开口道:“大王,我们早就应该回去了。”
  唐昧应道:“大王,既然赵王出面调停,那么我们就顺势退兵吧。”
  
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约宋国
  熊槐见大家全都同意,便点了点头。
  虽然以进为退的计划多生波折,但是时至今日,总算将目的达到了。
  各国围攻魏国,赵国先是主动退兵,接着赵王又出面调停,楚国对盟友可谓仁至义尽,现在退兵,那是因为楚国没有做好准备。
  等来年,楚国自此纠集各国伐齐攻魏,各国就算不支持,也不会反对吧。
  想着,熊槐对唐昧道:“司败,有劳卿去请宋王,就说寡人有要事商议。”
  “唯。”
  不多时,宋王便带着宋臣来到帐中。
  待众人做好后,熊槐向宋王问道:“宋王,不知赵国那边的消息,宋国可曾收到。”
  宋王点头应道:“寡人已经收到赵国的消息,赵国因为代地的缘故,已经将卫国的大军撤走,赵国已经派人前来解释。同时,也派人进行劝和。”
  熊槐冷脸道:“宋王,寡人心有不甘呐。不是因为齐国,而是因为魏国。想那魏国,不仅是楚国的盟友,还是寡人的姻亲。昔日楚魏两国结盟,寡人让太子娶魏公主为妻,魏公主一产子,寡人就封魏公主之子为城阳君,寡人对魏国可谓厚矣,不想,魏国竟无故背叛楚国,寡人大恨之。”
  宋王闻言一惊。
  听楚王的语气,貌似楚王不愿意接受赵国的调停啊,打算继续攻打魏国啊。
  这……
  这对宋国来说不利。
  最初,宋王百般向楚国卖好,希望楚国不要撤军,那是因为担心一旦楚国撤走,就会遭到齐魏两国的报复。
  而后各国围攻魏国,宋王一方面希望能以攻代守打击魏国,另一方面也希望还能从魏国占点便宜。
  结果,赵国可谓多事矣。
  先是秦国来袭,接着代地又遭到攻击,最后,赵国的大军对魏国连试探攻击也没有,赵国卫国一个人都没死,赵军就撤兵了。
  楚韩联军倒是有战果,但也只限于前期,自从攻下安陵之后,楚韩联军就再也没有好消息传来。
  宋国也一样,大军刚离开宋国,就遇到成陵君率领的魏军,宋国什么战果都没有,当然,损失也微乎其微。
  各国伐魏近两月,宋王见魏国没有溃败,魏王也死扛着不低头,宋国大战一年,可谓精疲力竭了。
  更何况,到了现在,各国围攻魏国,也将魏王的嚣张气焰打下去了,魏国短时间内应该不会贸然挑起事端,宋国的目的也达到了,实在是不想继续打下去。
  更重要的是,现在快六月了,再好一两月,宋国今年的耕种就错过了。
  想着,宋王迟疑道:“楚王的意思是想要继续围攻魏国。”
  熊槐点点头道:“寡人正有此意,不知宋王以为如何?”
  “……”
  宋王看了熊槐一眼,暗道,如果可以,寡人也想退兵休整呐!
  惠盎见宋王没有答复,便从宋王的一侧走出来道:“楚王,魏国之前背叛盟约,攻打我宋国陶邑的事情,敝国直到现在也难以忘却。只是之前我们楚宋两国为了攻打齐军,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现在攻打魏国,却在魏国被阻,迟迟没有进展。
  我们楚宋两国这几年来接连出征,而魏国却是趁机休整数年,如今的魏国兵精粮足,以逸待劳,可谓有备无患。继续跟魏国耗下去,臣担心魏国还能坚持下去,而我们楚宋两国将会陷入困顿中,并且,齐国那边却趁机进行修整。”
  说着,惠盎拱手道:“楚王,臣常闻用兵之道,有拙速,而未睹巧之久也,愿大王察之。”
  “这……”熊槐大惊的看着宋王道:“莫非宋王也是此意?”
  宋王沉吟片刻后,应道:“楚王,如今我楚宋两国主力被齐魏联军牵制,而围攻魏国军队不仅没有打开局面,而且被魏军所阻。寡人担心的是,现在赵国已经退兵,若是卫国尽起国中之军,以对魏国进行救援,那么寡人在襄丘的偏师,恐怕抵挡不足,只能退回国内。
  而后,若是成陵君率领魏卫之兵救援鄢陵,寡人担心愧对楚王啊。”
  “这……”熊槐闻言沉默许久,而后似乎情绪低落的长长一叹:“宋王言之有理,这次大战的目的本来就是要对付齐国,结果魏国突然横插一手,接着寡人便对魏国开战,结果因为战前准备不足,再加上大军围攻薛城数月,依然疲惫不堪,无力再战,以致伐魏一事迟迟没有战果。
  而且,楚赵两国交好一百多年,如今赵王因为国内的事情,不得已才进行调停劝和,赵王的面子寡人不能不给。所以,寡人打算暂时退兵,休整一段时间之后,再行征伐之事。”
  宋王闻言立即开口表态道:“楚王,若是下次楚国出兵与齐魏两国作战,无论是针对齐国还是针对魏国,寡人必率宋师全力相助。”
  熊槐闻言精神微微一振:“好,那就一言为定。”
  ……
  楚国郢都。
  自从各国接受赵王调停,相约退兵后,熊槐回到郢都已经十天了。
  这十天里,领兵伐魏的昭雎以及出使秦国的陈轸也陆续回到郢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5/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