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3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4/959


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
  鄂君早在数年前就知道楚国的战略方向,为此镇守广陵数年,目的,就是为了这一战。若是楚王现在让其去打魏国,他可不乐意。
  故而,鄂君听到楚王的话,立即行礼道:“大王对臣的爱护,臣只有感激之心,必会全力以赴,为大王攻取越国。”
  熊槐点了点头,然后看着鄂君滚圆的肚子问道:“鄂君,寡人不怀疑卿的决心,只是,数年不见,卿在广陵镇守的这一段时间,一直都没有战事,是否疏于操练,还能为寡人冲锋陷阵否?”
  鄂君见熊槐盯着他的肚子看,唯恐楚王将他留在身边,不让他率军作战,顿时大急道:“大王请放心,臣在广陵这几年,日夜忧心越国会偷袭广陵城,有负大王所托,故而从来都不敢懈怠,现在,臣依旧还能驾得了车,拉的了弓。”
  说着,鄂君立即从战车上拿起一张弓,也不上箭,直接双臂用力,将弓拉满,而后松开再拉满,如是再三,这才停了下来,转头向熊槐问道:“大王,如何?”
  熊槐笑了笑道:“好,鄂君英勇不减当年。”
  鄂君闻言立即咧嘴一笑。
  另一边,景翠瞥见鄂君发白的脸色,以及那遮住双手的颤抖衣袖,心中若有所思。
  日落时分。
  大军抵达寿县,然后进入鄂君早已准备好的大营之中。
  军营主帐中,熊槐坐在主位,向帐中的重卿看了一眼,然后向景翠问道:“柱国,司马那边可曾传来消息,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景翠立即应道:“回大王,司马传来的最新消息:三日前,司马已经在陈城聚集十五万大军,只等淮南的军队一到,就可以在五月初一,出兵攻打魏国。”
  “好。”熊槐点了点头,接着,向陈轸问道:“贤卿,各国那边现在如何了。”
  陈轸立即拱手答道:“大王,越国这边,越王率领的越军已经抵达淮北,并与淮北的越军会师,一共聚得十五万大军,此刻正在赶去钟吾城。”
  熊槐露出嘲弄之色,之前越王出兵总是比楚军滞后,这次一听说楚国要将广陵的楚军调取攻打齐国,这便提前出兵了。
  免得楚国看到越国迟迟不出兵,就打消了从广陵调兵的念头。
  陈轸见楚王没有说话,迟疑了一下,接着开口道:“大王,另外,宋国传来的消息,这次宋王要出兵攻打魏国,遭到群臣的反对。”
  “群臣反对?”熊槐一怔。
  陈轸点了点头道:“大王,正是如此。宋国群臣认为宋国上次已经出兵攻打了魏国,已经报复了魏国上次攻打宋国的仇恨。现在,宋国不应该毫无理由的向比宋国强大的魏国挑衅,尤其是齐宋两国关系极度恶劣的情况下。除了少部分的宋臣,以及宋相上官大夫宋卿仇液等人外,宋国的许多大臣,全都苦劝宋王不到四处树敌,否则必遭天谴。”
  熊槐闻言瞳孔一缩,群臣反对这种事情,不是敌我矛盾,不好处理。
  想着,熊槐迟疑的问道:“那宋国现在的情况如何?”
  陈轸斟酌了一下,然后沉重的开口道:“大王,宋王遭到大臣苦劝后,不胜其扰。于是命人在宋宫外门外挂起血袋,而后亲自以箭射之,箭矢射中血袋,鲜血从袋中落到地上,宋宫外的土地上,全被鲜血侵染成红色。而后宋王拿出刑鞭,抽打被鲜血侵染的土地数十下……”
  熊槐皱了皱眉,对宋王的举动不甚明白,问道:“贤卿,宋王这是何意?”
  帐中的其他大臣,同样也摸不着头脑,全都狐疑的看着陈轸。
  陈轸解释道:“大王,那血袋不是其他,而是象征上天,宋王射之流血,就是为了向群臣表明,宋王他根本就不在乎上天,若是上天要惩罚他,他也能以箭射之,让上天血流满地。”
  熊槐惊疑地道:“陈轸,难道宋王鞭打土地,这是表示鞭打大地吗?”
  陈轸点了点头:“大王,正是如此。”
  见陈轸确认,帐中的人全都脸色苍白的倒吸一大口冷气,接着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
  对天地都不放在心上,并且毫无顾忌的宋王,不要说宋国的群臣,那么他们这些楚国的臣子,只是听着,并没有亲眼看到宋王那不可一世的一幕,就心中有些发怵,更何况宋国的那些大臣。
  熊槐一呆,同样也被宋王的百无禁忌所震惊。虽然他也对鬼神之说毫无顾忌,但是面对迷信的群臣以及国人,也从来都不敢把心中的不屑表现在明处。更何况是箭射上天,鞭打大地。
  而宋王,他怎么就敢……
  这大概就是真正的勇士吧!
  熊槐愣了许久,这才开口道:“陈卿,那么宋国最后如何了?”
  陈轸答道:“回大王,宋王射天鞭地后,宋国群臣惊慌失措,无人再敢直视宋王,也无人再敢劝谏。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宋王下令征召军队,然后准备出兵伐魏。”
  顿了顿,陈轸接着道:“宋国因为君臣的冲突,征召兵力的时间稍稍晚了数天,但是现在也已经开始征召士卒了,应该能在五月初出兵伐魏。”
  熊槐吐出一口气,然后想了想,从诸将的脸上扫过,突然问道:“诸卿,宋王如此肆无忌惮,连天地都无所畏惧。若是不久后宋王知道寡人这次是在欺骗他,那么宋王会不会恼羞成怒,而后大肆兴兵伐楚。还有,寡人安排在宋国的上大夫以及中大夫,会不会遭到宋王的杀戮。”
  众人闻言相互对视,然后全都向景翠看去。
  景翠见帐中的其他人全都看来过来,立即拱手道:“大王,此战若是我楚国能大胜而归,宋国必定会出兵伐楚,与我们是否欺骗了宋王没有关系。”
  接着,公孙衍出言道:“大王,柱国所言甚是,不仅是宋国,其他几国也一样。只不过,因为我们楚国的欺骗,或许导致各国来袭的时间,会更加快一些。”
  熊槐闻言点了点头,表示了然。
  顿了顿,熊槐暂时放心令他心中不安的宋王,沉重的看向陈轸,问道:“陈卿,现在秦韩两国的情况如何?”
  陈轸应道:“大王,韩国传回的消息,在四月初就开始聚集兵力,如今,韩国在安陵已经聚集了近六万军队,而且还有不少士卒还在向安陵聚集。四月底,韩国应该可以在安陵聚集十万韩军。
  至于秦国,因为魏章的缘故,秦国在三月下旬就已经开始向河西增兵,甘茂也在三月底赶到河西坐镇。四月底,秦国应该可以在河西聚集二十万秦军。
  所以,只要五月一到,除去宋国可能有些勉强,其他各国应该都可以在初一攻打魏国。”
  “好!”熊槐笑道:“这些消息对寡人来说,都是好消息。既然越王已经赶到淮北了,那么寡人也不能让越王久等。”
  说着,熊槐向景翠吩咐道:“柱国,传令下去,明日一早立即出发赶去钟吾城。”
  “唯!”
  最后,熊槐向斗由吩咐道:“贤卿,有劳你继续留在寿县,为寡人提供支持。”
  “唯。”
  
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会盟
  十余日后,四月二十七日,楚越两国在钟吾城外会师。
  次日,熊槐与越王在钟吾城中相会,二人相对而座。
  越王笑道:“楚王,敢问这一战怎么打,不知楚国有何计划,寡人带来的十五万越军,愿听楚王的吩咐。”
  熊槐看着一脸轻松的越王,同样笑道:“越王,如今齐国已经在郯城以及琅琊布下重兵,以我们现在的兵力,想要攻下这两座城池,恐怕有些勉强。”
  越王闻言点了点头。
  楚国之前频频联络各国,齐魏两国也不是瞎子,自然不会毫无准备了。
  以楚越两国现在的兵力,攻克些许小城,自然不在话下,但是攻打齐国重兵防守的大城,那就有所不足。
  熊槐见越王点头,脸色似乎更加轻松的样子,于是继续道:“所以,寡人的意思是,你我两国的军队,接下来兵分两路,先行清理周围的小城。然后我楚军围住郯城,越军围住琅琊城,以对齐国进行牵制,接着便可以静待魏国的消息。
  只要魏国顶不住四国的压力,向寡人投诚,那么寡人立即就顺势组建五国联军,号令诸国进攻齐国的西面。那时,齐国面对各国联军,必定难以抵挡,一面大军撤回齐国西部,一面派人向你我两国求和。”
  说着,熊槐露出得意的笑容:“那时,你我两国就可以趁机向齐王索要齐长城以南所有的土地,寡人获取郯城、莒城,而越王则可获取琅琊。如此,不战而屈人之兵,不知越王以为如何。”
  越王一听这上兵伐谋之策,不必让越国强攻琅琊,顿时心中一松,大笑着同样道:“高,楚王果然高明,寡人佩服。”
  “哪里,哪里!”熊槐谦虚的应着,脸上仅是得意之色,没有半分谦虚之意。
  接着,熊槐与越王对视一眼,二人同时发出大笑声。
  笑毕。
  越王拱手示意道:“楚王,既然你我已经定下策略,而不久就是五月初一,那么寡人就不打搅了,这就返回越营,准备出征事宜。”
  熊槐闻言立即拱手回礼道:“好,越王请。”
  说着,熊槐便起身,准备亲自送越王出城。
  钟吾城大门外。
  熊槐看着越王离去的队伍,心中长长一叹。
  可惜楚军刚到钟吾城,大军还没有准备好。另外,可惜现在唐昧他们也还没有准备好,还没有被公子玉请入越国境内,难以突袭吴城。更加可惜的是,各国伐魏之战还没开打。否则,刚刚就在这钟吾城中,熊槐就有直接绑架越王的冲动。
  想着,熊槐摇了摇头,就迈步向城中走去。
  回到方才议事的大厅,君臣再次做好后,景翠拱手行礼道:“大王,不知我们是否真的攻打郯城附近的小城,以继续麻痹越王?”
  熊槐沉吟了一下,然后问道:“柱国,不知你是什么意思?”
  景翠应道:“大王,臣的意思是,越王率领的十五万越军,其中精锐一半不到,大半都是征召的士卒,就算是正面对决,我们胜算也很大。更何况,率领大军强行攻城,哪怕仅仅只是一些小城,也要付出一二日,乃至三四日的时间。况且,攻城一事,本来就极为影响士卒的士气。
  更重要的,还是大军的补给问题。如今我们还在楚境之内,可以就近得到补给,若是战线推进到郯城,那么就需要分出一部分军队运送军粮,这对我们决战十分不利。
  所以,臣的意思是,不如率军北上,攻下一座城池后,便止步不前,进行休整,以备决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4/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