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4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8/959

  “唯!”
  “另外,还请诸位立即联系其他封君县公,让他们投效寡人。待寡人抵达郢都,让他们立即派军来援!”
  “唯!”
  郢都。
  “大王,北面传来的消息,叛逆子兰抵达邓地,在秦韩联军强大的威势下,汉北诸地,除了宛城以及方城防线,其他各县,皆已背叛投靠子兰。而且,在子兰的劝说下汉北之地,共有十一位封君倒戈相向。另有叶公等七位封君因不愿投靠子兰,结果封地被攻破后,惨遭子兰斩首,而且所有被俘族人全都遭到屠戮。”
  此时,大夫昭盖看着楚王越发难看的脸色,声音渐渐压低道:“而且,子兰在邓地任命盛君为令尹,以弋阳君为司马,征召了五万大军,正协助秦军围攻襄阳。并且,伪王子兰还下诏,命令襄阳以南的各地投靠他,扬言若有不从,等他攻破郢都,叶公、阳君等人便是榜样。”
  “这个逆子!”熊槐嘴里迸出四个字来。
  此时,屈署看楚王脸色异常难看,便拱手道:“大王,詹阳君等人的封地皆在汉北,且如今已被秦韩联军攻破。是以,臣以为他们只是被逼无奈,暂时投靠子兰,只要犀首能驱逐秦韩联军,他们必然会向大王请罪。”
  “被逼无奈?难道阳君等人就没有遭到那逆子的逼迫吗?为何邸阳君能舍生取义,而他们就不行?”熊槐愤恨的道。
  说着,熊槐抬手制止了同样想要劝说的昭盖,然后下令道:“屈卿,传寡人诏令,凡是投靠逆子的人,全都剥夺爵位,革除公室,收回封地,贬为庶人。”
  范环闻言一惊,劝道:“大王,此诏一下,那些暂时委身子兰,随时打算南归的勋贵,恐怕就只有彻底投靠子兰了。不仅如此,他们为了保住封地,必然会全力帮助子兰攻打襄阳,以让子兰正式成为楚王。
  故,臣以为此诏不能下。”
  熊槐摇头道:“不然,在他们组建大军围攻襄阳那一刻起,他们就无法回头了。如今汉北的秦韩两军超过三十万人,实力强大,襄阳以南的各地,已经陷入观望中。若是此时不强硬打击那些投靠逆子的人,寡人担心襄阳未破,秦韩联军还未杀来,而汉南各地封君就会主动投靠子兰。
  那时,才真的是大势已去!”
  “这……”范环闻言长叹一声,然后摇了摇头,不在说话。
  接着,熊槐又问道:“咸尹,不知齐赵魏宋四国可曾有回应?”
  范环应道:“回大王,左尹昭常回报,魏国那边,魏王一口回绝我们的请求,放言说,若是想让魏国撤军,仅仅只是陈地还不够,还要加上平舆上蔡等大小四十八城。”
  “呵呵!”熊槐冷笑道:“魏王这胃口真大!”
  范环接着道:“不过,赵国大举出兵攻打中山国的消息传来,魏王的语气已经有所松动,目前左尹还在大梁与魏国谈判。”
  熊槐沉吟了一下,开口道:“传令给左尹,再给他半月时间,若是魏国不愿接受寡人的条件,那就让魏国自己来取。”
  “是,大王!”范环应着,顿了顿,继续道:“此外,上官大夫抵达赵国后,重金贿赂的赵相赵文、大将军赵成,以及肥义等其他大臣,他们全都答应了我们的请求。只是因为赵王已亲自率军出征,故而赵国大臣已经传讯赵王,请求赵王下诏,让陈地的赵俊率军返回赵国。”
  熊槐闻言笑道:“这是即赵国出兵之后,再次传来的好消息。”
  “不仅如此!”范环接着道:“大王,宋王虽然还未同意正式与我楚国讲和,但是已经有所松动,淮北的宋军已经向后退却数十里。
  而齐国那边,淮北的齐军已经停止攻打淮阴。另外,刺史令陈轸回报,齐王对我们提出的条件似乎不满意,齐王说不要太子做人质,也不要楚国从江东退军,更不要大王称臣。只要我们让出不久前夺取的越国淮南地,便可让齐楚两国再度交好,而且,若是大王有意,两国还可结盟。”
  “淮南,结盟?”熊槐先是一怔,将淮南淮北的形势默默思索了片刻,随后反应过来,嘲笑道:“齐王什么时候也爱惜起名气来了。越国淮南地,大都是沼泽湖泊,只要淮阴广陵两城在寡人手上,失去江东本土的越国,能守得住淮南?”
  范环应道:“大王英明,臣也认为,这肯定是齐王对越国的淮北之地起了贪婪之心,不愿背负灭掉属国的恶名,这才打算在淮南重建越国,然后齐国吞掉淮北,让我楚国杀掉越王臼,然后两国隔水相望,互不侵扰。”
  熊槐点了点头,范环的所言与他不谋而合。
  如今越国的大权基本上都被齐国所控制,新组建的越军被匡章所控,而淮北的粮食更是由齐国一力承担。
  而此时,匡章率领的大军,向西是魏宋赵三国的国土,向南是淮水南岸的楚国,在齐国实力还未恢复这种情况下,恐怕是想将嘴里的肥肉咽下去,而不是吐出来的。
  想着,熊槐摇头道:“告诉陈轸,淮南之地寡人是断然不会让出的,寡人还是原来的条件,让齐王自己再考虑考虑。若是齐王真有意让齐楚两国再度结盟,以对抗秦国三晋的压力,那就不要只盯着已经灭亡的越国,寡人没兴趣再灭越国第二次。但是,除此以外,我们还有其他地方有共同利益的!”
  范环若有所思的应道:“是,大王。”
  
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为进
  说完各国动静之后后,熊槐眼睛微微一缩。
  这场战争之所以大战一年多也没有结束,那是因为他在打算这一战解决封君的问题。如今战争进行到这一步,是时候解决第一批封君了。
  想着,熊槐向屈署问道:“屈卿,不知江汉之间幸存的封君是否已经全部抵达郢都?”
  屈署应道:“回大王,该来的都来了,至于来不了的封君,他们的世子也都来了。而汉北那些惨遭子兰杀戮的封君,臣也找到了他们子嗣。但……”
  屈署迟疑了一下,然后拱手道:“大王,阳君他们还好,即便没有嫡子,也有一些庶子逃到郢都,但是叶公的封地距离郢都实在太远,而且南部全是秦韩联军的控制中,所以,叶公一脉,臣只找到了一些滞留郢都的旁支,而没有找到叶公的子嗣。”
  熊槐闻言皱了皱眉,叶公的所作所为,堪称封君典范,这种对他忠心耿耿的臣子,若是就此绝嗣,这简直对他这个楚王的讽刺,这简直是天理难容。
  想着,熊槐沉吟了一下,然后开口道:“叶地距离方城不远,或许,叶公的一些子嗣可能逃亡方城,然后会绕道上蔡汝水以返回郢都。故,三闾大夫,你立即派人去这些地方寻找叶公的子嗣,寡人不会让叶公白白为国牺牲的。”
  “唯!”屈署应着,然后迟疑道:“大王,若是万一……”
  熊槐闻言,沉吟了一下,然后开口道:“若是叶公一脉真的绝嗣,那就从之前两代的叶公后裔中,挑选十名十岁左右的叶公旁支,然后请名师进行培养,待他们行冠礼之后,寡人会进行测试,择其优者过继给叶公,以继承叶公的爵位。”
  “大王仁义,想必叶公九泉之下也能死而无憾了。”屈署感动的行礼道。
  昭盖范环亦拜道:“大王仁义!”
  熊槐面无表情的吐出一口气,然后吩咐道:“既然大家都到郢都了,那么通知他们,三日后的楚国朝议,让他们都参加吧!”
  “唯!”
  “另,让汉北那些因战败逃到郢都的封君,以及阳君等人的子嗣来见寡人。此外,让襄成君也一并进宫来见寡人。但是,那些不战而逃,弃守封地的封君,继续软禁在宾馆之中,就不必让他们来见寡人了。”
  “唯!”
  不久后。
  在阴君等数位封君的带领下,一大群面色极为沮丧悲痛的人走了进来。
  阴君一见楚王,顿时虎目含泪,颓然长拜:“大王,臣……臣……”
  阴君心中本有千言万语,更有万般委屈,打算向楚王述说。但是此时一见楚王,竟哽咽难言。而后,说不出话来的阴君顿时便在地上痛哭起来。
  这不仅是为封地失守而哭,也是为阴君一脉的未来而哭,更是为了楚国的现状与未来而哭。
  阴君这一哭,殿中的人全都是封地失守的,更有族人惨遭子兰杀戮几近灭族的,众人想到悲痛处,不由一边哭泣,一边在口中悲唤:
  “大王……”
  熊槐见众人在殿下嚎啕大哭,其哭泣声是如此的情真意切,是如此的感人肺腑,以至于连心中感触不深的他,也情不自禁的流下泪水。
  众人见楚王落泪,哭泣声更加大了。
  顿了顿,熊槐从王位起身,然后缓缓地走到阴君身前,用力的将他扶起,看着泪流满面的阴君,无比难过的道:“阴君,寡人……”
  阴君被楚王扶起,见楚王同样哽咽,脸上满是悲痛之色,立即再拜道:“大王,臣有罪,丹淅之败,汉北倾覆,以致国势维艰,让大王心伤,臣死罪。”
  熊槐双手握住阴君手腕,一用力,强行将阴君扶起,摇头感慨道:“阴君,丹淅之败,国势以至于此,其罪不在于卿,而在于寡人。
  若非寡人援兵太慢,若非寡人生出那个逆子,国势何以至此。”
  说着,熊槐又一脸痛心的看着其他人道:“更连累叶公阳君被那逆子灭族,尤其是一心为国的叶公,直至今日,寡人连他的子嗣也没有找到。”
  众人一闻此言,原本渐渐停息的哭声,顿时变得比刚才更大了。
  熊槐见此,立即再将阴君身侧的一人扶起,然后向众人道:“诸卿快快请起,先前寡人让诸位为楚国流尽鲜血,此刻,寡人再度让诸位流尽泪水,这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情,岂不是寡人无德,寡人之罪!”
  片刻之后,待众人坐下,情绪稍稍缓解,熊槐沉吟道:“诸卿在汉北与秦韩联军血战,虽然楚国遭逢大败,连诸位的封地也全都被秦韩联军所攻取。但是,寡人心中清楚,此战之败,罪不在卿等,而在寡人。
  故,寡人这一个多月来,日夜苦思,想着如何给诸位补偿!”
  众人一听,立即暂时忘却了悲伤,然后紧张的向楚王看去。
  按照以前的惯例,发生封地被他国夺取的事情,即便是楚王决策失误,事后,楚王必然也要进行清算。若是封君抵抗得力,则保留封号,若是封君抵抗不积极,则削爵,若是贪生怕死不战而逃,则贬为庶人。
  尤其是阴君,他身为丹口三万楚军主将,在析邑被破之后,便立即不战而逃。这种行为的功过是非,全在楚王的一念之间。
  若是楚王不认可,这就是畏战而逃,这是死罪。若是楚王认可,则是保留有生力量,以保留实力坚守鄢城或者郢都,这便是大功。当然,这大功是建立在撤军露出没有遭到惨败,全军而退的结果上。
  阴君一想起汉阳之败,在楚王亲卫军的接应下,三万楚军也只逃回不到两万楚军。接着,又想起方才楚王的安慰,不由忐忑不安的看向楚王。
  熊槐环视诸人,见他们都紧张的看了过来,便不急不缓地开口道:“正是诸卿对秦韩联军的抵抗,这才滞缓了联军的行动,让襄阳城能征召足够的百姓进行守城,更让犀首能在鄢城从容布防,以抗秦韩联军。
  是以,寡人决定赦免诸位封地失守的罪责,只要我楚国能夺回汉北诸地,那么就会将封地还给诸卿。”
  众人闻言,张了张口,并未露出多少喜色。
  
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择
  此刻秦国近二十万大军,再加上子兰手中的五万叛军,正在在围攻襄阳。现在,谁也不知道襄阳能坚守多少时间,一旦襄阳失守,子兰在秦韩联军的护送下,一路杀到郢都,那么大事皆休。
  就算楚军能守住襄阳或者鄢城,那么能夺回失地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8/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