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4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7/959

  “一个多月前,客星出,天下皆惊。其后,秦王荡拒绝大王送出的五色石,拒绝祭祀黑帝,然后便发生客星大亮天下的事情。这个消息传到蜀地,蜀侯辉随即便以秦王荡不尊黑帝,不敬鬼神,遭遇天谴为名,与蜀相联合,一同反叛了。”
  陈轸将蜀侯辉的反叛原因道出后,便停了下了,给群臣一个消化的时间。
  此时,匆匆赶到殿中,还未得到消息的群臣顿时一惊。
  蜀侯辉竟然反了,而且还是以秦王获罪于天的罪名反叛。
  不尊鬼神,获罪于天,而且还是在天变降临的情况,这样的罪名极重,若是各国有意,足以再次联合起来一同围攻秦国。
  即便没有联合进攻秦国,秦国发生这种事情,也是对秦国的沉重打击,是对秦王荡声望的严重打击。
  尤其是蜀侯辉还是秦王荡的弟弟。
  昭雎最先反应过来,转头向陈轸看去:“刺史令,不知现在蜀地的情况如何了?”
  群臣闻言,纷纷向陈轸看去。
  “柱国,探子来报,蜀国遗民本来就对秦国灭亡蜀国不满,更加痛恨秦国对他们的统治。再加上天变过后,人心惶惶,故而蜀侯辉一高举反叛秦国的旗帜,蜀国原本的贵族以及百姓便纷纷响应。
  而且,根据蜀地的情况来看,蜀侯辉应该早有反叛之心,并且跟原蜀国各部有了联系。
  根据蜀地传来的情报,蜀侯辉不仅在一天内便控制了成都城。并且,许多蜀地的城池,也在蜀侯辉反叛的当日发生暴动,捕杀原秦国官吏。
  接着,第二日,蜀侯辉便派出一只原蜀国各部组成的万人大军杀向蜀地北面的金牛道,意图阻断秦军入蜀的通道。”
  接着,陈轸顿了顿,再次再开口道:“目前蜀地的消息就是这样,而最新消息还未传来。”
  陈轸话音落下,群臣顿时笑着点了点头。
  蜀侯辉在蜀十年,在蜀地的威望已经极高,除了一直在巴地的司马错以外,其他人,包括其后被秦王派到成都蜀相,在声望上都无法与蜀侯辉相比。
  这次蜀侯辉连同蜀相一同反了,并且还联合了蜀国遗民。
  群臣仿佛已经看到蜀地脱离秦国统治的希望。
  接着,昭雎率先开口问道:“刺史令,那么现在巴地的情况如何?”
  陈轸摇了摇头道:“巴地那边得知公子辉反叛后,同样人心惶惶。但是,因为司马错在巴蜀期间,一直都在巴地练兵,对巴地控制极严。而且蜀侯治所在成都,无法干预巴地,在巴地的影响力极弱。所以,目前的巴地,依然还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并未出现叛乱。”
  熊槐闻言点了点,接着,轻咳了两声,看着群臣问道:“诸卿,蜀地的事情,不知如何是好。”
  昭雎立即笑着拱手道:“大王,蜀侯辉反叛秦国,这正是我楚国的天赐良机啊。想那司马错待在巴蜀之时,一直都在巴地练兵,并且,还在巴地打造船只,日夜威胁着我楚国的巫郡、黔中郡,乃至我楚国郢都。
  此刻蜀地反叛,这正是我楚国消除巴蜀的威胁的时候。”
  “不错!”景翠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接着道:“大王,蜀地偏远,蜀地的消息传到我郢都,远比传到咸阳快。如今我楚国也不过是刚刚收到消息,那么秦国那边应该还没有收到蜀侯辉谋反的消息。
  故,臣以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楚国应该乘秦国还未反应过来,立即发兵攻打巴蜀,剪除巴蜀对郢都的威胁。”
  说着,景翠立即拱手一拜:“大王,臣愿亲自率领郢都的十万楚军,会和巫郡的守军,为大王夺取巴地,并与秦国争夺蜀地。”
  熊槐一听景翠要领兵出兵,而且开口就是郢都的十万楚军。
  这十万楚军,可是他好不容易才从公室手中拿到手中,哪里愿意一转眼又交到景翠手中。
  想着,熊槐笑了笑道:“令尹乃我楚国百官之首,不能轻离郢都。况且,杀鸡焉用牛刀,区区巴蜀,哪里用得着令尹亲自出马。”
  景翠脸色一僵,心中顿时长长一叹。
  这令尹之位虽然比柱国地位高,但是却也不能像以前一样,轻易领兵出征,更别说领兵在外数月积年。
  比起在郢都勾心斗角的做令尹,景翠心中更怀念当年做柱国的日子。
  昭雎见景翠一时失神,立即拱手道:“大王,令尹不能轻出,臣身为诸将之首,愿领兵出征,攻略巴蜀。”
  熊槐闻言,看着昭雎微微一愣。
  正如昭雎所说,他这个柱国乃是诸将之首,领兵出征自然是应有之事。
  只是,跟景翠同样的原因,熊槐同样也不愿在这个时候将郢都的兵力交给他。
  更何况,现在郢都的十万大军,还需要震慑各地,岂能轻出。
  但是,熊槐可以拒绝景翠,却不能这么直接的拒绝昭雎。
  此时,屈原见楚王没有立即开口应下,便已经明白楚王的心意。
  于是,便拱手道:“大王,我楚国不久前才经历了之前长达年许的战争,士卒死伤无数,国力大损。并且,大王已经宣布赐税一年,并且一口气拿出十万金偿还群臣的利息,太府已然空旷,接下来的一两年内,我楚国的财政会极为困难。
  故,臣以为,此时我楚国不应大规模对外用兵,否则不仅失信于民,而且一旦伤及元气,恐怕将在十年内难以恢复。”
  斗由一听,虽然不喜屈原这个人,但是屈原的话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故而顾不得对屈原的不喜,连忙附和道:“大王,左徒所言极是,太府空虚,此时不宜大规模用兵,还需以修养为上。”
  此时,以前基本上从来都不在朝议上发表意见的公孙衍,此时也符合道:“大王,臣以为左徒与太府尹所言甚是。不仅是太府空虚,而且一旦我楚国大举进攻巴蜀,臣担心秦国会为了牵制我楚国,而兵出武关,攻打汉北郡以引诱我楚国前去救援。
  此外,不久前我楚国与齐魏两国在宋国的问题上,发生了一点龌龊。若是我们在巴蜀的事情上,与秦国大打出手。臣担心齐魏两国为趁机逼迫宋国再次倒向他们……”
  
第七百三十七章
行动
  说完,公孙衍顿了顿,又拱手道:“大王,宋国还不是最重要的,臣更担心秦国会为了巴蜀之地,重礼贿赂齐魏两国,那时,我楚国将再次面临多线作战。
  此我楚国目前的实力,与各国作战力有不逮,请大王三思。”
  熊槐闻言点了点头。
  景翠见楚王点头,顿时急道:“大王,巴蜀之地位于我楚国的上游,此地落在秦国手中,隐患太大。而且此时秦国已经夺取我楚国的汉中上庸两地。一旦秦国打算对我不利,兵分三路,同时从武关、汉水、江水进攻我国,尤其是从江水汉水顺流而下,我军被动防守,极为不利。”
  说着,景翠再拜道:“大王,请三思,此时不趁秦国内乱夺取巴蜀两地,等秦国平叛成功,我楚国再想逆流而上夺取巴蜀,恐怕就再无机会了。
  故,臣以为,若是能拔掉巴蜀,即便再大的代价,既然是让我楚国接下来的十年内再无力量对外作战,那也是值得的。”
  熊槐再次点了点头,景翠说的也很有道理。秦国占据巴蜀,握有汉中上庸,这对楚国的地利优势太大。
  若是可以,楚国完全可以不惜代价,扭转这种不利的情况。
  但是……现在楚国的变法才刚刚开始,这才送走接子陈相没几天……百年之计与千秋大计之间,熊槐的选择无疑是后者!
  沉吟了一下,熊槐抬起头来,缓缓开口道:“诸卿的意思寡人已经知道。令尹与柱国说的对,如今秦国拥有巴蜀汉中上庸四地,占尽地利,顺流而下,对我楚国威胁太大。故而巴蜀两地绝不能再次被秦国占据。”
  景翠昭雎闻言,顿时大喜过望。
  此时,屈原与斗由同时开口道:“大王……”
  熊槐拜了拜手,制止了二人,然后继续道:“不过,太府尹与左徒说的也对,如今我楚国实力大损,急需修养生息,不宜大举对外用兵,更不宜与秦国发生直面冲突,免得秦国联合齐魏两国对我楚国用兵。”
  “大王,这……”景翠一愣,惊疑地看着楚王,既不出兵,有如何阻止秦国再次占据巴蜀。
  “令尹稍安勿躁!”熊槐安抚了一句,然后开口道:“虽然寡人不能全力与秦国争夺巴蜀,但是,巴蜀之地易守难攻,只要蜀侯辉能守住蜀地,那么以区区蜀国之力,对我楚国将毫无威胁。”
  昭雎闻言遗憾的看着楚王道:“大王的意思是,夺取巴地,扶持蜀侯辉对抗秦国。”
  “不错。”熊槐点了点头道:“巴国故土,鱼邑平都两地一直都在我楚国手中,如今枳邑江州在秦国手中。故,寡人打算以巫郡守司马翦为将,率领巫郡的军队,再加上郢都的两万大军,以及从黔中洞庭抽调的军队,共五万楚军前去攻打在枳邑的秦军。
  只要江州落入我楚国之手,那么我楚国便可沿江水布防,就算蜀地再次落入秦国,秦国想要从蜀地入侵我楚国,也要大费周章不可。”
  “而且!”熊槐看了众臣一眼:“寡人还打算以垫江阆中为中心,重建巴国以及充国,以为我楚国的屏藩。”
  巴蜀之地未被秦国占据之前,以巴蜀两国为首,此外,还有两个不容忽视的国家,其中一个是从蜀国分列出去的苴国,另一个就是从巴国分列出去的充国。
  充国祖先乃是一位楚国公主生下的巴国公子,因争位失败,率众出走后便在巴国北部建立了充国,从此巴国便与充国世代攻伐,沦为死敌。
  直到巴国的盟友苴国为对抗蜀国的压力,打开关邑放秦军入蜀之后,巴国这才趁蜀国无力顾及盟友充国,得以一举灭亡充国。
  但没过多久,巴国也因灭充之后实力受损,被张仪顺手牵羊,一并灭亡了。
  至此,巴蜀各国全都被秦国一波团灭。
  若是楚国获取江州,便可据守江水天险,进可攻退可守。
  而失去了江州后,巴国只剩下区区一个垫江,与充国实力相当,只能沦为附庸。
  若是蜀侯辉能成功守住蜀地,那么巴国与充国这两个小国,还能成为巴蜀的缓冲地带,让蜀侯能稍稍安心。
  若是蜀国不幸被秦国攻下,那么巴充两国还能成楚国抗秦前沿基地。
  虽然这会有诸多隐患,但是以目前的楚国而言,这就是用力少,而获利百倍的办法。
  待日后时机成熟,说不定楚国还可以一举吞并巴蜀两地。
  另一边,斗由一听楚王只打算攻取不久前被秦国夺走枳邑,以及原巴国都城江州两地,顿时松了一口气。
  攻打这两个地方,远比攻取整个巴蜀之地容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7/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