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6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5/959

  “回大王,之前臣听说燕国割地给齐国,向齐国臣服了。燕国的臣服,这就是我楚国危难的开始。
  如今天下各国群雄并起,其中有以我楚国最强,尤其是大王灭越之后,这种情况更加明显。齐魏联盟,齐秦联姻,齐赵联姻,如是种种,都是为了限制我楚国。
  如今齐国新王即位,大破燕军主力,有获得燕地两百里,赵地一百五十里,国力大增,威望大长。
  且燕赵两国的割地,无不说明齐国已经解除了后顾之忧。至此,与齐国相邻的国家,燕国臣服,赵魏两国与齐国结盟,鲁国等国是齐国的附属国,宋国保持中立。
  一旦齐王稳定国中,打算向外用兵,那么齐国的出兵方向只有两国,一个是强大的楚国,另一个就是保持中立的宋国。
  如果齐王不糊涂,那么齐王一定会携齐魏赵三国之力逼服宋王,然后联合各国攻打楚国,以获取霸主地位。
  所以,臣方才见大王十分悲伤,这才开口相劝。值此危难之际,还请大王保重身体,万万不可悲伤过渡。”
  
第八百九十三章
时局艰难
  熊槐深以为然点了点头,楚国外部形势的变化,也正是他最近所担忧的地方。
  想到这,熊槐不由看了昭滑一眼,然后叹道:“寡人听说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贤能的人能通过微妙的变化看到未来的巨变。这种能见微知著的人,可谓之贤,这大概就是说的将军这样的人吧。”
  说着,熊槐又问道:“将军,如今国事艰难,各国伐楚在即,不知将军以为,楚国应该如何应对呢。”
  昭滑想了想,想起楚王这段时间的一系列举动,尤其是江东的那些动作,沉吟道:“大王,之前楚国为攻打越国,曾连续征战多年,以致国家疲顿百姓疲困,当此之时,理应对各国采取守势,以巩固国中为上。
  甚至,为了稳定国中,即便是暂时放弃一些地方,也是值得的。”
  熊槐心中微微一动,昭滑所说的事情,正是他近日来所想。
  诚然,以楚国的实力,如果全力应对各国的攻势,不仅可以打退各国的军队,甚至还可以反扑。
  但是,这种情况却是建立在以举国之力全力应对的基础上的。
  此时此刻,熊槐也需要在中央保持足够的兵力来震慑地方。
  所以,大举用兵,这不是熊槐想要的。
  而且,一旦大举动员,就需要调动那些已经疲惫不堪的百姓作战,百姓被征召,必然怨气重重。
  若是不变法还好,一旦举行变法,地方权贵登高一呼,百姓必然群起响应。
  那时候,即便他是楚王,有怎会还有百姓与他共患难呢。
  楚国接下来的变法,虽然是自上而下,但依然需要下面百姓的支持。不,不应该说支持,只要百姓不响应各地勋贵,只要能保持中立,那就足够了。
  所以说,无论从哪方面来讲,楚国现在,最起码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都不宜大举动兵。
  可是,现在的情况不是楚国想不想动的问题,而是各国想要动楚国。
  如此局面,对楚国而言,最好的情况就是用少量的士卒,据守要地,拖住各国,只要楚国准备就绪。
  心中思绪百转,但熊槐的脚步没有半分停顿,依旧不快不慢的向前走着。
  而昭滑说完之后,便不再言语,静静地跟在楚王之后,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
  二十余步后,熊槐突然开口道:“将军,若是寡人采取守势,那么依将军之见,楚国应该防守什么地方。”
  “英明莫过于大王,其实大王早有答案了。”
  “寡人还想听一听将军的答案。”
  “楚国的边境虽长,但是各国来袭的目标也就只有那么多,所以,就跟我们伐秦之时多会聚兵函谷关外一样,各国下次伐楚时,进攻的方向也会跟上次一样。”
  熊槐闻言,顿时哈哈大笑。
  大笑间,熊槐突然没有理会身后的昭滑,直接加快了脚步,向后宫而去。
  此时,昭滑跟了几步,接着见楚王脚步不停的向后宫而去,便停下脚步,看着楚王的远去的背影默默无语。
  之前他因楚王刺杀案被牵连,连爵位都被剥夺,心中确实一度很是绝望。
  不过,那时他还有希望,希望楚王气消之后,能再次想起他来,再度启用他。
  结果,等楚王回到郢都,等了半个多月,也没见楚王有半分想起他的意思来,他当时很是失望。
  其后,昭雎被任命为令尹,又接替了许行主持修建水渠,眼看昭氏的人纷纷倒向昭雎,他很是绝望。
  原本他是打算先安分的在家休养两年,等楚王气消之后,在请人出面游说楚王,重新起复他。
  但是,眼看昭雎的地位越加巩固,眼看自己在吴地的班底被昭雎拆的七八烂,他决定不再等了。
  于是,为了能见到楚王,为了能让楚王重新起用自己,他惊喜准备了这次偶遇。
  他了解楚王,同样也知道楚王与王后的感情很深,更知道楚王因为公子子兰的事情,对王后心有愧疚,王后出殡之日,楚王有八成可能会在王宫城头相送。
  于是,他一个多月前拜访了昭常,请他出面给了自己一个守卫王宫城门的职位,然后提前一个多月在这里看守宫门,并等候楚王。
  结果,他成功了,成功的偶遇楚王,并向楚王进言。
  只是,楚王究竟会不会重新启用他呢。
  此时,昭滑看着楚王消失在远处的背影,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寝宫中。
  熊槐将昭滑的情报放下,然后将昭滑最近的经历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慢慢的陷入了沉思。
  毫无疑问,昭滑也是极有才华的人,就这么空放着,也是可惜了。
  若是启用昭滑,一方面可以拉拢昭滑这一脉,分化昭氏。
  熊槐一直都觉得,楚国的昭氏太强大了,即便是数任楚王先后扶持景氏屈氏与昭氏对抗,但是,这效果并不明显。
  时至今日,昭氏依然是楚国的最强大的公族,而且人才辈出,仅他自己即位以来,前后五任令尹,就有三任出自昭氏,而且昭阳昭雎都是能力过人之辈。
  相比之下,即便景氏与屈氏实力就有些不行。尤其是屈氏,遭遇屈匄之败后,屈氏更是元气大伤。
  若非还有屈原在前面顶着,而且屈原还很年轻,屈氏恐怕已经沦为普通家族。
  扶持屈氏景氏,分化昭氏,这是宣王威王,甚至是熊槐自己的既定方针。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与昭雎有矛盾的昭滑,是一定会启用的,只不过是现在还是等一段时间的问题。
  另一方面,熊槐心中很清楚,楚国的变法,其目的不是消灭贵族,毕竟,只要有国家的存在,阶层就不可避免,位于上面阶层的贵族也是无法消灭的,更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变法的目的是对贵族进行改造,从贵族手中夺回百姓的控制权,也就是治权与军权。
  之前将汉北封君叶公阴君等人进行转封,转为食邑封君,便是如此。
  江东的变法,更是如此。
  而再次启用昭滑,也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给所有贵族树立榜样。
  昭滑出身公族,身份高贵,若是昭滑也能在新法中获取权力地位爵位,即便是没有封地私军,在楚国的待遇也可以混的很好,甚至比他们那些封君勋贵混的更好。
  如此,无疑会吸引许多人,尤其是有才华却又没有继承权的贵族子弟。
  唐昧之所以支持变法,不就是因为他唐氏人才辈出,却因为不是公室,而无法获得楚国最顶级的柱国令尹之位吗?
  所以,如果先有屈原做榜样,再有昭滑做榜样,熊槐相信,楚国最大的公室家族,昭氏中也会出现一大批变法的拥护者。
  至于昭滑反叛……
  若是昭滑立身的根基就是变法,那么昭滑将来还会主动反叛吗?
  最起码,昭雎不死,他就不敢,最多就是保持中立。
  对于熊槐来说,这就足够了。
  
第八百九十四章
启用昭滑
  “令尹,昨日寡人遇到了昭滑将军,没想到昭滑在宫中做了什长。”熊槐唏嘘不已的向昭雎说起昨日遇到昭滑的事。
  昭雎闻言心中一沉,昭滑一直都跟他不对付,之前昭滑被免职夺爵,他这才过了一段舒心日子。
  没想到,这才过了多久,楚王又提起昭滑来。
  “大王,之前昭滑办事不力,让大王遇险,大王没杀他,这就已经是对他的恩惠了。”
  熊槐闻言笑了笑,昭雎与昭滑不对付,这就对了。
  “令尹此言过矣,上次章义献越舞,这本来就是经过寡人同意的。然而事发之后,寡人一怒之下,将雷霆之怒发泄在昭滑身上,不仅罢免了官职,还将他的爵位也给夺走了。以致昭滑回到郢都之后,不得不出卖祖产度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5/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