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6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1/959

  秦王荡愁眉苦脸的看着公子稷道:“三个月过去了,宜阳的战事,因为楚人的骚扰,而丝毫没有进展。
  而赵魏那边,赵国朝中纷纷扰扰,迟迟拿不定主意,而魏国答应伐韩,却在出兵的时间上一再推脱,拿了寡人的好处却不办事,着实可恶。”
  公子稷闻言,见秦王荡恼怒非常,立即拱手道:“大王,臣弟愿去游说魏国。”
  秦王荡闻言看了公子稷一眼,摇头道:“算了,魏国不愿出兵,那是因为齐国从中作梗,魏国偏向齐国,这不是言语可以动摇的。”
  “这……”公子稷低头不语。
  此时,秦王荡感叹了一阵,然后询问道:“贤弟,你说为兄是不是太着急了,赵魏两国本来就偏向齐国,与我秦国关系疏远。这次寡人以韩国为饵,企图撇开齐国,然后将赵魏两国一举拉拢到秦国这边。
  结果却是齐国狠狠给了寡人一记耳光,伐韩三月,寡人不仅没有获得赵魏两国的支持,而且连韩国也没能拿下。”
  公子稷一听,立即宽慰道:“大王,这是魏国出尔反尔……”
  “贤弟不必安慰为兄,丞相说的不错,事情要一步一步来,太过着急,所求太多,最终将会一无所获。可惜当时寡人没听进去,以致于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秦王荡说着,脸色再次浮现出笑容:“虽然现实很无奈,但好在现在后悔还不晚,寡人思虑再三,决定听从丞相的建议,先拿下韩国,再拉拢赵国,等打败楚国之后,再与齐国交锋。”
  公子稷拱手赞道:“大王英明。”
  秦王荡笑了笑道:“贤弟,赵国的事情好办,寡人决定任命楼缓为左丞相,借此拉拢赵国。
  而韩国那边,寡人却是有些为难,如今丞相久战无果,赵魏两国未如期而动,当靠我秦国,恐怕力有不逮。
  所以,为了能让魏国出兵,甚至为了能让齐国出兵,寡人打算向齐国臣服,承认齐王在联盟的盟主地位,并付出一些代价,让齐国将韩国让给我秦国。”
  说着,秦王荡顿了顿,然后看着公子稷道:“贤弟可知寡人打算如何说服齐王。”
  公子稷看着秦王荡摇头道:“臣弟愚钝!”
  “寡人打算对齐王说,只要齐国这次能让韩国向寡人投诚,那么下次,齐国攻打楚国之时,寡人将率秦韩联军做为齐王羽翼,听候齐王调遣。”
  公子稷迟疑道:“大王,恐怕齐王未必会相信!”
  “是啊,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让齐王相信寡人。”秦王荡点了点头,然后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公子稷道:“不知贤弟有何高见!”
  “这……”公子稷默然。
  
第九百一十五章
春耕正急
  郢都。
  “大王,刚刚从齐国传来的消息,秦相楼缓出使齐国,请求齐国出兵援助。结果,在秦国用公子稷为质的情况下,齐王答应了秦国了请求。
  随即,齐王下令,以匡章为主将,出兵韩国。此外,齐国答应出兵后,魏国立即出兵响应,如今,魏将公孙喜率十五万大军兵围韩都新郑。”
  “全都是坏消息啊!”熊槐听完陈轸的禀报,感叹者摇了摇头。
  秦韩之战打了小半年,之前的形势一直都是有利于楚韩联军的,但现在秦国一动,顿时形势大变。
  公子稷不仅是秦王的弟弟,也是楚国的女婿,在不损害秦国利益的情况下,也曾多次为楚国说话。当然,楚国也曾给与公子稷极大支持。
  现在,公子稷被派往齐国做人质,这让楚国在秦国的势力出现不轻的损失。
  而齐魏两国的出兵,也让韩国瞬间承受极大的压力,或许,这次韩国这个盟友,真的保不住了。
  诚然,如果楚国全力出手,调集全国兵力与各国在韩国决战,的确还有一战之力,或许也能拖到各国坚持不住,然后主动退兵。
  但是,一则在韩国决战,对楚国压力太大。
  其二,若是举国调兵,熊槐相信各地的封君们肯定不敢抗命,但是,他们究竟会让什么人出来作战?那就难说了。而且,现在这种情况下,封君们有极大的可能会出兵不出力。
  如此,与各国在韩国决战,实在没有胜算。
  所以,现在就只能放弃韩国了。
  不过,放弃韩国也不能这么轻易地放弃,应该趁韩国还是楚国的盟友,继续消耗韩国的实力。
  毕竟,下一次再见,楚韩就是敌国,而且韩国十有八九还会伙同各国攻打楚国,如此,韩国自然是越弱越好。
  拿定主意之后,熊槐向陈轸问道:“陈卿,现在韩国那边情况如何。”
  “公叔坚守宜阳,有令尹在一旁相助,肯定没有问题。至于新郑那边,城池高大,人口众多,而且韩国还从两周抽调了不少兵力,若是韩国一心坚守,短时间内也不会有问题。”
  说到这,陈轸迟疑了一下,又开口道:“不过,韩国的粮食却是一个大问题,虽然韩国字伐楚失败之后,一直都没有经历过战事,粮食储备很充裕,但是,韩国毕竟不大,不仅要维持本国的军粮,还要承担我楚军的军粮……
  再加上遭遇战事,韩国需要全力守城,故韩国今年的春耕十有八九要耽搁。若是战事再持续三月,那韩国就只能等今年秋冬之时举国补种麦米,可即便如此,韩国的粮食来年也不会有多充裕。”
  熊槐一听,顿时了然。
  只要韩国再拖三月,那明年韩国就无力出兵伐楚。
  既如此,那就再坚持三个月吧。
  数日后,韩国使者成阳君来访。
  楚宫中。
  成阳君急切的请求道:“大王,魏国大军围攻敝国都城,形势危急,而且,寡君还听说齐国的大军已经在路上,敝国国小力薄,齐魏强大,敝国难以久持。故,寡君特派臣前来楚国求援,希望大王能看在盟友的份上,速速派出援军,以解蔽国之围。”
  熊槐一听,立即应道:“请成阳君放心,韩国乃是寡人盟友,而且秦国攻打韩国之时,寡人就已经派出援军救援,现在寡人的令尹还在宜阳城外与秦军作战。
  如今齐魏两国欺凌韩国,寡人自然不会坐视不理,稍后,寡人自会出兵,以解韩国之围。”
  成阳君一听楚王答应,顿时大喜的拜倒:“谢大王。”
  成阳君离去后,熊槐顿时将目光投向韩国方向。
  虽然已经决定不将整个身子都投进韩国那个泥潭,但是,十几年前屈原第一次变法的时候,已经坑过韩王他爹一次了,若是这次还是用原来的借口,只是在口头鼓励一番,恐怕韩王有他爹的教训,一定不会死扛的。
  所以……
  想着,熊槐立即吩咐道:“传诏,立即让将军沈宜甫率水师北上伐齐。另,传令给陈地守昭应,让他动一动,见机行事。”
  “唯。”
  韩国新郑。
  此时韩王很焦虑,自从楼缓抵达齐国后,他的内心就再也稳定不下来。
  果然,人倒霉的时候,就是怕什么就来什么,本来魏国一直都是口上喊的厉害,而没有实际行动,结果,齐国一答应秦国,魏国就立即出兵了,十五万魏军,头天从大梁出发,第二天午后就抵达了新郑。
  魏军来的如此突然,来得如此快捷,以致心中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他,被大大的吓了一跳。
  不过好在魏国军队不多,十五万军队还没有新郑城中守城的人多。
  但是,这还没过多久,匡章便率领十五万齐军抵达新郑城外。
  然后,劝降失败后,齐魏三十万大军便开始猛攻新郑。
  如今齐魏联军已经攻城半月,韩国也守城半月,而韩王所期待的楚国援军一直都没有来。不得已,韩王只能第二次派出成阳君前往楚国求援。
  一晃,成阳君已经走了一个月,而楚国那边却依旧没有任何动静。
  这日,正在韩王焦虑间,一个侍者快步跑到韩王身前:“大王,成阳君回来了。”
  “快传!”韩王精神一振,立即大喊道。
  不久,韩王见成阳君归来,不等成阳君开口,便急切的询问道:“成阳君,如何,楚国何时出兵救援寡人?”
  成阳君闻言,脸色难看的道:“大王,楚王说楚国水师已经劫掠了齐国三座城池,以逼迫齐国退兵,不过目前效果并不明显。是故,楚王已经下令让楚国水师北上攻击即墨,即墨乃齐国重镇,只要兵围即墨,一定能逼迫齐军退回的。”
  “我呸。”韩王啐了一口,大骂道:“虽然齐国水师不及楚军一半,但是楚国水师也不过五万人,这么点军队,面对齐国戒备森严的城池,不过是只能偷鸡摸狗攻打一些守备不足的小城罢了,哪里能攻下大城,更别说是即墨这样的大坚城。
  五万楚军兵围即墨,逼迫齐军退兵,这是他楚王想得美,还是寡人在做梦。”
  说到这,韩王脸色难看的看着成阳君:“贤卿这次去楚国,有没有再次请求楚国再次出兵救援新郑。”
  成阳君急忙应道:“回大王,臣已再三向楚王求援,但是楚王以春耕正急为由,拒绝了臣,只是下令让陈地的楚军北上伐魏,希望能让魏国退兵。
  而且,楚王已经许诺臣,只要楚国春耕完成,楚王就会立即下令征召大军救援,请我们再坚持一二。”
  “何谓春耕正急,何谓坚持一二?”韩王大怒道:“现在齐魏两国两国攻城正急,楚国身为盟友,竟然见死不救,反而忙着春耕,真是岂有此理。”
  成阳君见状,想起这二次去楚国时,楚王送给他的一块四色石,以及五个颜色不同的单色五色石杯,顿时心中一动,急忙劝道:“大王勿急,齐魏强攻新郑,若是我韩国此时背叛楚国,之前的行动就白费了。
  且,春耕左右不过是一月时间罢了,而我新郑城池高大,守备充足,齐魏想要攻下新郑,非得长年累月不可,我韩国还有时间。
  故,依臣之见,何不暂时坚守城池,等楚国春耕结束,再向楚国请求援军,到了那时,若是楚军依然未来,那就不是我韩国背叛楚国,而是楚国背叛韩国,那时,我韩国有了信义之名,便可名正言顺的投靠各国。”
  韩王一听,想起已经在秦军的猛攻下坚持半年的宜阳,想起公叔所言朝晋暮楚的郑国,想起这新郑就是之前郑国的都城,为了避免韩国重蹈郑国覆辙,只能捏着鼻子应道:“好,寡人就再等等,希望楚国不要让寡人失望,否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1/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