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6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8/959

  只是,一想起调兵的问题,熊槐顿时皱起眉头,现在他哪来的兵力可调?
  想着,他突然想起叶郡的两万楚军来,问道:“叶郡那边可有消息传来,昭滑那边情况如何?”
  司马翦摇了摇道:“大王,之前我们听到魏国的消息后,虽然立即下达了让昭滑将军退守方城的消息,但是,算算时间,退兵的命令应该已经被阻方城,并未传到昭滑将军的手中。所以……”
  “所以昭滑以及那两万楚军全都被韩军困在叶城了!”熊槐一惊,而后沉默了。
  计划中去镇守方城的楚军出现了意外,而为了避免陷入消耗战持久战,也是为了避免未来转正的贵族太多,为了尽快结束战争,黄城江东的楚军也不能调走……即便现在下诏调军也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了。
  且郢都这边,新晋贵族刚刚上任,他们的军队还没有召集起来,等他们的军队,也需要一定时间。
  可现实的情况是,方城的已经被五万韩军围攻五天,方城的两千楚军必然已经出现许多伤亡。更不妙的是,宛城的三千援军虽然数量不少,但是奴隶组成的军队,根本不堪一用。
  所以,现在急需一直楚军能快速增援方城,但他却无兵可派。
  这该怎么办呢?
  一时间,熊槐的双眉紧紧贴在了一起。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正当其时
  就在熊槐苦苦思考从何处调兵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台下的司马翦并没有多少担忧,见此,熊槐立即问道:“贤卿,此时此刻,卿可有对策。”
  司马翦点了点头,立即答道:“大王,事急矣,臣斗胆,请大王立即将郢都外护卫大王的近卫军调往方城。以近卫军之迅捷,先从水路前往宛城,在从宛城前往方城,若是日夜兼程,五天时间也就够了。
  而方城有了五千近卫军的守卫,臣想,以近卫军之精锐,足以坚守方城一月之久。有了这一个月的缓冲,足够那些新晋贵族率军前往前线增援了。”
  熊槐闻言皱了皱眉,城外的近卫军一直都直属于他这个楚王,归右司马邓陵光统领,其他所有的楚将,包括令尹、柱国、司马三人在内,都无法直接指挥。
  原本,他组建的这支军队,是为了充作楚国的尖刀以及专门护卫他这个楚王所用,这一战中,他也是打算将这支军队派往淮北协助令尹昭雎与齐魏宋三国决战的。
  但现在……
  熊槐一想起方城的危急,现在也顾不得许多了。
  于是,熊槐很快便点头道:“好,可行。”
  说着,熊槐又问道:“贤卿,现在右司马在何处。”
  司马翦立即应道:“大王,刚刚臣与右司马接到方城以及接子的禀报,知道方城的事情已经刻不容缓,于是,臣与右司马便分开行动,臣特来禀报大王,而右司马已经出城前往城外的近卫军军营,只等大王下诏了。”
  熊槐点了点头,当即下令道:“好,传寡人诏令,即刻让右司马率军前往方城。”
  “唯。”
  接着,司马翦还未离去,熊槐又开口道:“还有,贤卿稍后也传讯给那些新晋贵族,告诉他们,国家危急,让他们加快招募士卒的速度,慢了,就没有机会上战场了。”
  “唯。”
  司马翦点了点头,然后见楚王沉默不语,便立即告辞离去。
  接着,熊槐在殿中长吁短叹了一阵后,发现自己的内心迟迟不能安定,一直都焦躁不安,正欲拿一卷典籍来定定心。
  此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禀报声:“大王,左司马求见?”
  “又来了!传吧!”熊槐心中一沉,司马翦在这个时候前来,准没好事。
  “唯。”
  很快,司马翦便满头大汗的去而复返,匆匆行礼之后,立即禀报道:“大王,司马景缺从鲁阳传来急报,秦韩联军急攻鲁阳,鲁阳这段时间伤亡大增,是以司马派出使者前来求援。”
  “求援?”熊槐一听,内心顿时生出一股对景缺的强烈不满。
  同样也是坚守百余里防线,人家庄蹻也是率领的十万楚军,战争一开始就遭到秦军围攻,结果却一次也没有求援。
  而他景缺呢,率领的也是十万楚军,同样也占据地利,结果这才被围攻多久,就连连前来求援。
  这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想着,熊槐不由怒极反笑道:“求援,求什么援,他也好意思求援,寡人不久前才给力他一万五千的援军,他现在又来求援?”
  司马翦一听楚王的语气中已经充斥着对司马景缺的不满,顾不得对楚王的恭敬,劝道:“大王,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当务之急还是给司马派出援军啊。”
  “援军?”熊槐更加恼怒道:“寡人哪来的援军,现在寡人连护卫自己左右的近卫军都派出去了,现在哪还有什么什么援军,难道他还要寡人亲自上阵不成。”
  司马翦一听楚王怨愤之语,立即下拜请罪:“臣无能,请大王降罪。”
  熊槐一见司马翦下拜,心中愈发烦躁焦虑了。
  接着,熊槐沉默了一下,开口道:“传诏,让宫中禁卫做好准备,寡人明天要去宛城。”
  “……”司马翦一听立即变了颜色,大恐,接着连拜了三拜,急道:“大王万万不可如此,现在秦韩联军正在强攻汉北各处,一旦敌军得知大王去了宛城,他们必定会更加激烈的猛攻我军防线,一旦事有不协,岂不是让大王涉险。
  大王身系楚国,更是身系楚国千秋之大局,大王岂能此时去宛城?”
  熊槐意志坚定的摇头道:“若是失去了汉北叶郡,并打输了这一场关键的防守战,连楚国都不保,更何况寡人?
  寡人此去宛城,亲临前线,虽然短时间内会导致秦韩联军疯狂的攻击我军防线,但同时,寡人也能极大的激励我军将士,寡人相信,寡人的将士一定不会让寡人出现危险的。”
  “大王……”
  “贤卿不必劝了,寡人心意已决。”
  司马翦一听劝不住楚王,当即请命道:“臣请随大王一同前往宛城,若是有所意外,臣必死战于前。”
  “不,贤卿的心意寡人已经的知道了,但是现在司马在鲁阳,右司马又去了方城,而新晋贵族这边,还有大量的援军会陆陆续续前往前线。是以,郢都这边还需贤卿调度,贤卿留在郢都的作用,远远大于去前线指挥作战。”
  说着,熊槐挥了挥手:“贤卿立即去安排寡人前往宛城事宜,除了宫中的禁卫,寡人还要带走司败麾下剩下的巡城将士全都带走,寡人走后,郢都的防务就全都交给贤卿了。”
  “唯。”
  司马翦一走,熊槐便立即招来屈原。
  而后,熊槐将他去汉北郡的事简单说了一遍,然后看着屈原到:“贤卿,如今汉北危急,寡人此去宛城,打算在汉北郡提前开启变法,以应对汉北的战事,不知贤卿的意下如何!”
  屈原闻言顿时沉默了下去。
  按照原本的计划,变法的展开应该是大破齐魏宋三国联军,赢得这次战争的胜利,然后瓦解五国联盟,取得暂时的和平之后,才开始展开的。
  现在内部的条件才刚刚看到曙光,而外部的条件却远远没有成熟。
  此时进行变法并非计划中的最有利时机。
  不过,现在汉北危急,连能不能坚守到淮北的决战也不确定。所以,为了整个大局,只能将计划提前了。
  想着,屈原再次在心中将时局思索了一遍,然后拱手道:“大王,所谓人算不如天算,计划远不如变化快,所以,所有的谋划都应该随机应变。
  如今国家危急,连大王都要亲赴前线,此时此刻,大王所有的举动,都可以被国中父老理解为大王是为了保全楚国的无奈之举。
  而且,此时汉北之变,不仅是大王为打退五国而施行的举措,更可以为战后楚国其他地方树立一个成功的榜样。
  通过汉北郡的变法,告诉所有的百姓,变法是对百姓豪强商人有利的,且堵住朝中大臣的反对声音,通过汉北告诉他们,变法是对楚国有利的。
  所以,就凭这,臣以为汉北变法,此时正当其时,是最有利的时机。”
  熊槐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心中也有了一些信心。
  此时,屈原见楚王神色稍缓,再开口道:“大王,之前咱们的计划,为了控制爵位的泛滥,本是要严格控制新贵族将爵位转正,但是,现在既然汉北已经开始进行变法,那么为了获取更多的贵族的支持,臣以为此战将爵位转正的名额,应该从原本一成提高到三成。
  而这三成新贵族中,汉北的百姓占据半成,各地的豪商占据一成,贵族子弟应该占据剩下一半。”
  熊槐闻言,沉默一下,点头应道:“好,寡人知道了。”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病危
  韩国新郑。
  “韩辰突袭方城失败!”
  “韩辰强攻方城两日不下。”
  “楚国汉北郡守接子率援军抵达方城……”
  韩王看着手中的战报,心中一怒,顿时将韩辰传来的战报狠狠的甩在地上。
  “可恶,韩辰无能,韩辰其误寡人,其误寡人……
  为了攻破方城,我秦魏韩三国已经做出了种种准备,甚至秦韩联军还不惜一切代价的强攻鲁阳,以达到欺诈楚国,并调走方城一线守军的目的。
  结果……欺诈的目的达到了,但韩辰竟然突袭方城失败,一场本该快速结束的战斗,竟然演变成持久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8/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