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7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8/959

  事情好像有些不对,好像不是向寿这些亲楚派想要除掉甘茂上位,顺带的促成秦楚联盟。好像是秦王荡想要与楚国结盟,而甘茂只是秦楚结盟的条件。
  若是前者,这只是秦国的一场内乱,熊槐自然可以静观其变,坐享其成。
  若是后者,那秦国又有大动作了,以致于让秦王荡不惜舍弃了甘茂。
  不过,无论是哪种情况,似乎秦楚联盟对此时的楚国而言,乃是有益无害的事情。
  既如此,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想着,熊槐笑了笑,答应道:“可,寡人稍后就可以派出重臣前去咸阳,希望能与贤卿达成和议。”
  向寿一听楚王有意让自己主持秦楚和谈,顿时大喜的拱手道:“请大王放心,臣必不负大王所托!”
  向寿离去后,熊槐沉吟了一下,然后看着一旁的陈轸问道:“贤卿,如今秦国那边有意与我楚国和谈,甚至是重新结盟。而国中变法在即,寡人也不欲被外事分心,同样也有意与秦国和谈,不知贤卿以为,何人可出使秦国。”
  陈轸闻言沉默一下。
  之前楚国没有与秦国和谈之意也就罢了,现在要与秦国和谈,那秦国就对楚国很重要,也就不能排除一般的大臣。
  现在令尹昭雎已经回到郢都主持国事,柱国唐昧暂时坐镇陈城,左徒屈原已经去了齐国,左尹咸尹至今出使未归,太府尹工尹还在忙着战后善后事宜,这些重臣全都难以脱身。
  所以……
  想着,陈轸立即拱手道:“大王,臣与秦国群臣有旧,臣请往秦国一行。”
  熊槐闻言,迟疑了一下,摇头道:“不可,如今寡人依然还面临着内忧外患,须臾不可离开贤卿。”
  “这……”陈轸想起自己肩负着监视各地贵族的重担,不禁沉默了。
  顿了顿,熊槐开口道:“贤卿,据说左尹已经离开赵国进入韩国了,不知贤卿以为让左尹去秦国走一遭,如何?”
  陈轸迟疑道:“大王,左尹离楚年余,而左尹族人为了守住方城,族人多有伤亡,此时左尹一定是归心似箭。”
  熊槐点了点头,这也是他为难的地方,不过,现在朝中重臣,要么国事缠身无法轻离,要么与秦国不和不可去秦国议和,现在也就正在返回途中的昭常可以动身了。
  况且,昭氏一族一向与秦国亲近,让昭常去秦国,和谈一定事半功倍的。
  想着,熊槐沉吟了一下,然后开口道:“这样吧,寡人亲自写信给左尹,让他走一趟秦国,想来左尹一定不会拒绝寡人的。”
  说罢,熊槐当即写下一份信函,然后派人传讯正在归途的左尹昭常。
  另一边,归心似箭的昭常正快马加鞭地返回楚国,马车正走到楚韩两国边境时,便接到了楚王送来的信函。
  昭常将书信展开一看,对前面的安顿族人转正嫡子等等安抚之言全都一扫而过,直到最后,当他看到楚王在信中询问他,是否有意走一遭咸阳,是否愿意去除掉甘茂时,不由精神一振。
  此时,昭常脑海中全是第二次五国伐楚时,他去咸阳与甘茂议和的一幕幕,被甘茂百般刁难,屡屡受甘茂欺压,虽委屈求全,但最后还是被甘茂当傻子一样耍了。
  以致他这个楚国的堂堂左尹,竟在咸阳沦为笑柄,成为人们饭后的笑料。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啊!
  对此,他可是一直都耿耿于怀的。
  但现在,楚王却给了他一个机会,一个光明正大去咸阳找甘茂报仇的机会。
  这……
  楚王厚恩啊!
  想着,昭常立即双拳紧握,然后神采奕奕的道:“来人,立即派人回复大王,就说臣愿为大王分忧。”
  “诺。”
  “传令,转道去咸阳。”
  “诺。”
  “传令,立即让世子从府库中拿出千金送到咸阳,本君有大用……”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欲伐河东
  另一边,秦国咸阳。
  向寿一回到咸阳,并没有回到自己的府邸,也没有去公子芾或者公子悝的府邸,而是直接进了秦宫。
  宫中。
  向寿满心欣喜的向秦王荡禀报道:“大王,臣不负大王所托,此去楚国圆满的完成了大王的嘱托,已经成功说动楚王,让楚王派重臣前来咸阳与我秦国讲和。”
  秦王荡闻言长长的吐出一口气,连眉目间的忧愁也瞬间舒展开来。
  不久前的五国伐楚之战,楚国在淮北之战中大破齐魏宋三国,魏宋联军全军覆没,齐军折损近半,连汉北的秦魏韩三国联军,听到消息后,也都望风而逃。
  这一战,给了秦王荡极大的震撼,虽然秦国也遭到过几次各国来袭战事,可是秦国之所以能击退各国联军,那是因为秦国占据着险关,各国都杀不进来,秦国只需两万精兵,就可以挡住各国百万雄师。
  而楚国则不然,从东部的大海到西部的丹淅防线,楚国的防线延绵两千里,楚国各地都需要防守。
  即便是如此,楚国接连三次应对各国来袭时,每次都调集大军,强顶各国的围攻。而且每次都不是一触即溃,每次都顶了一年以上。
  通过这三次战争,秦王荡已经深刻的意识到了楚国的强盛与坚韧,同时也让他对现在的楚国生出阵阵惧意。
  能以一国之力三番两次对抗天下各国,并且还能战而胜之。这样的楚国,还不是现在的秦国能单独正面交锋的。
  如今魏宋两国元气大伤,再想组建五国连横,短时间内已经是不可能的。没有其他国家在旁牵制楚国,紧靠秦国来对抗楚国,说实话,秦王荡不仅心中没底,而且还充满着担忧。
  不担心楚国进攻关中,而是担心楚国纠集巴充两国,然后联络蜀国遗族,打算对南郑蜀地下手。
  若是楚国真的这样做了,那么秦国可能就只能保住南郑。
  不过还好,通过这次向寿的试探,发现楚国似乎并没有要对秦国下手的意思。
  这就说明接下来楚国的报复目标,十有八九不是秦国。而作为第三次伐楚的主导国,秦国也不用担心会独自面对楚国的兵锋了。
  想着,秦王荡心有余悸地笑道:“好,实在是太好了,这次能说服楚王,贤卿功不可没。”
  向寿见秦王脸色露出喜色,立即笑着拱手道:“全赖大王神明!”
  不久,向寿从宫中出来,回到自己的府邸,发现将军魏冉此时已经在厅中等候自己了。
  见此,向寿立即向大厅走了。
  大厅中。
  魏冉一见向寿进来,立即开口问道:“如何?”
  “成了。”向寿点了点头,开口道:“这次寿去宛城,不仅见到了楚王,说服了楚王答应与秦国讲和,而且还说动楚王出力,一同除掉甘茂。”
  “好。”魏冉大喜的赞道。
  此时,向寿想起魏冉的计划,心中没底,迟疑的道:“将军,寿听说两天前甘茂率军回国,大王可并没有责怪他,反而还好言安慰他。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大王并没有因为战败而疏远甘茂,我们的机会能成功吗?”
  魏冉见向寿脸色透着淡淡的担忧,自信满满的道:“放心,这次甘茂肯定是无法在秦国立足了。虽然大王并没有责怪他,可是责怪他的人,整个咸阳到处都是,公孙奭、公孙郝、左丞相楼缓、国尉司马错、客卿烛寿等等,可全都对他有抱怨之词。
  甚至公孙奭等人每天还在大王面前说甘茂几次坏话,公子芾等人也时常在大王面前说甘茂的不是,每次提起甘茂,都摇头叹息甘茂误国。
  现在满朝文武都在非议甘茂,他甘茂就算有大王的信任,又能如何。”
  说到这,魏冉冷冷一笑:“况且,稍后我就去大王面前再放一把火,必能让大王与甘茂离心,不复之前的信任……”
  不久后,秦宫中。
  魏冉恭敬的行礼道:“大王。”
  秦王荡见魏冉到来,想起之前魏冉公孙奭烛寿等人劝说,满脸沉重的道:“将军是为魏国的事情来的吧。”
  “大王明鉴,臣正是为伐魏之事而来。”魏冉点了点头。
  秦王荡皱眉道:“将军,伐魏一事还需从长计议,如今我们与楚国的战事才刚刚结束,不仅士卒疲敝,而且长年累月的战事,也让国库钱粮消耗甚多,此时与魏国开战,恐怕国家难堪其负。”
  “不然。”魏冉摇头道:“大王,不久前魏国的十五万大军在淮北全军覆没,现在楚国柱国唐昧屯兵于陈,虎视魏国,而魏国不仅没有派人与楚国议和,反而还急调大军回援大梁。
  此时此刻,魏国河东已然空虚,现在只需十万大军,只需旬月功夫,便可轻取河东。士卒虽疲惫,府库虽空虚,难道十万大军也拿不出来吗?”
  “这……”秦王荡露出难色。
  之前甘茂率军归来,秦王荡也曾拿伐魏的事情咨询他,但是甘茂却极力反对伐魏,主力修养生息。
  对此,秦王荡也在左右摇摆,一方面秦国经过连年征战,国力损耗极大,百姓也怨声载道,也的确需要修养。
  而另一方面,之前魏国势力不弱,秦国也很少打魏国的主意,但是现在魏国实力大损,连剩下的兵力也调去了大梁防备楚国,魏国河东此刻可谓空虚异常,这么好机会,错过了,那就是真的错过了。
  说实话,秦王荡并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
  只是因为之前楚国报复对象未明,秦王荡担心楚国会威逼魏韩两国,然后带着魏韩两国伐秦,所以才一直都在犹豫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8/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