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7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8/959

  而且国家什么都不用付出,就解决了孤男无妻寡女无夫以及部分稚子无依的问题,并还能获得更多的人口,这对国家有极大的好处。
  虽然寡妇改嫁的事情有着这么多的好处,对大部分的人有利,对国家有利,但是却对死者不利,对被抛弃的幼子不利。”
  “对死者不利!”熊槐囔囔的一声,心里着着实实被震撼了一把。
  寡妇抛弃幼子改嫁,对幼子不利,这事情熊槐也能理解,唯有对死者不利这一点,是他没有想到的,也从来没有听人提出来过。
  不,不是他没想到,而是被他忽略了,也不是没人提出,只是死人是不会开口的。
  因为死人不会开口,所以所有的人都忽视了他们。
  可是死人真的不会开口吗?
  不!
  熊槐心中一凛,暗暗告诫自己说:死人会说话的,最起码快死的人会听到死人的呼声。
  此时,叶巡微微停顿之后,再次拱手道:“大王,这次汉北之战,各县男丁几乎全都伤亡过半,以致出现了大量的寡妇。
  若是寡妇全都改嫁,那么,抛弃幼子改嫁的,则是为国战死的勇士,在他们战死后,不仅失去了妻子,还让自己的幼子失去了母亲,以致能否长大成人也不知道。
  若是带着幼子改嫁,那么等幼子长大成人,他们还能记起那个在他们幼年之时便已经战死的父亲吗?若是忘记了,那么为国战死的勇士,不就是战死后便失去了妻子儿女吗?
  战死的勇士下场如此凄惨,这让还活着的百姓怎么看怎么想。若是未来再次出现举郡防守或者全县防守的情况,我们又如何保证百姓全力为国而战不避死难呢?”
  说着,叶巡一脸肃然地长拜道:“臣冒死以闻,请大王停止鼓励遗孀改嫁,并加重对遗孀孤儿的赏赐,以避免遗孀为追求更好的生活,而改嫁他人。”
  熊槐闻言深深的皱起眉头,久久没有回应。
  经过叶巡的诉说,他已经意识到遗孀改嫁所带来的深远的影响。
  之前也有许多战死的将士遗孀改嫁,但是那是一则数量少,二则分布较广,落在一地便不明显,遗孀改嫁便改嫁了,也没什么。
  但是这次不同,汉北郡全郡遭难,战死的百姓如此之多,分布又如此集中,瞬间便成了全国甚至全天下的焦点。
  若是现在继续鼓励寡妇改嫁,那就是很不合时宜且不合人心了。
  若是国中百姓看到了汉北百姓的悲剧,兔死狐悲之下,全都因为担心自己死后会一无所有,那么百姓将会为何而战?
  难不成是为了他这个楚王?他熊槐还没有这么自恋。
  百姓全都不知为何而战,那他们上阵之后如何还会死战不退呢?
  只是,停止鼓励寡妇改嫁,这也有许多问题,税收的支出,人口的减少,赋税兵源的减少,痴男怨女的欲望等等。
  叶巡等了一会儿,见楚王没有回应,便再拜道:“大王,请三思啊!”
  熊槐闻言依旧沉默不语。
  此时,一侧的陈轸从叶巡的惊人言论中反应过来,见楚王一直沉默,而叶巡还在长拜劝谏。
  见此,他心中略一沉吟便明白楚王的顾虑何在,同时也知道楚王已经意识到了遗孀改嫁的危机。
  想了想,陈轸拱手道:“大王,臣以为邓县尹所说的的确有道理,汉北郡百姓全郡上阵为大王而战,为楚国而战,而战后,战死的勇士却失去了妻子儿女,失去了一切,这的确是太不合理了。此时继续鼓励寡妇改嫁,这实在是非明君所为。
  不过,圣人以男女好色,故定婚姻以满足百姓之欲。孔子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云:食色,性也。
  由此可见,无论是上古的圣人,还是先贤,亦或者时人,全都认为百姓的欲望可以引导而不可强行压制。
  况且,大王身为一国之君,代天牧民,岂可干这种天怒人怨的事情。
  是以,臣的意思是,邓县尹关于百姓娶妻娶寡妇的事情,大王不可强行反对。但是,对于汉北郡的勇士遗孀,那些带着孩子却没有改嫁的遗孀,还需加大赏赐的力度,要求各县每月进行额外的赏赐,以鼓励遗孀独自将自己的孩子抚养成人。
  如此,国中百姓看到了,必然会说:为国作战,何惜自身,看看汉北郡,即便了自己为国战死了,大王也会养活自己的妻儿。
  诚如是,则大王何愁楚国不兴,何愁王业不成。
  当然,大王同样也需提前说明的,若是遗孀改嫁,已为他人之妇,不再是勇士的遗孀,则取消每月的额外赏赐。”
  说到这,陈轸见楚王连连点头,却依旧没有回应,便继续道:“同时,大王也要进行说明,这次的每月额外赏赐,仅限于这次汉北之战中战死的勇士。
  因为国中其他地方的勇士,都是国家正常征召而来,大王已经有所赏赐。而汉北郡的百姓,则是正常征召后,又额外征召上阵杀敌的,所以他们的遗孀也需要有额外的赏赐。”
  熊槐一听,立即点头应道:“不错,赏罚分明,这正是寡人之宝。既然汉北郡的百姓有额外的付出,那他们获得额外的赏赐就是理所应得的。
  现在,许多汉北郡的百姓为寡人战死沙场,那么他们的妻子儿女,就由寡人来抚养,哪怕清空太府,那也在所不惜。”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十年树人
  确定了重赏遗孀守寡,以表明他这个楚王并不支持遗孀改嫁,也不支持贵族迎娶遗孀的态度后。
  接着,熊槐看了看面前的叶巡,虽然没有全盘接受叶巡的建议,但是,总体上还是基本接受了他的建议。
  此时,熊槐心中更加好奇,这叶巡对于那些已经娶妻的贵族,又有什么惊人的言论。
  想着,熊槐面无表情的问道:“贤卿,防范于未然的事情,寡人已经答应了。只是,对于各地已经娶妻的人,不知贤卿有什么办法吗?”
  叶巡微微出了一口气,拱手应道:“大王,此事比刚刚防范于未然的事情简单。现在各地娶遗孀为妻的行为才刚刚兴起,娶妻的人也并不多,所以解决此事并不难。
  礼云:天子立七庙,诸侯为五,大夫三,士一,如今汉北郡的百姓已经被大王提拔为士大夫,那么他们自然就要遵从礼制,为自家建立宗庙,以让先人得到血食。”
  “建立宗庙!”熊槐闻言眼前一亮,这个办法是他刚刚没有想到的。
  为自家建立宗庙,这本是十分荣耀的事情,同时,这也是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
  国家建立宗庙后,不禁可以要求各地贵族贡献祭祀的祭品,还可以用祭祀的福肉来笼络人心,并为自己正名。
  国家如此,士大夫哪里同样也是如此,每次祭祀的时候,都是他们家族凝聚人心的最终要的时刻。
  如此,士人周围聚集了一群百姓,大夫周围聚集了一批士人,诸侯周围聚集了一批大夫,天子身边聚集了已大幅诸侯大夫。
  这样,国家的凝聚力就在这一次一次的祭祀活动中凝聚起来。
  虽然新晋的士大夫未必知道宗庙这个东西,但是,只要他这个楚王知道了,那就可以了。只要让新晋的士大夫全都给自己建好宗庙,然后每年都进行拜祭,如此,即便是襁褓之中的幼子,又岂会忘记自己的父亲祖先。
  同时,宗庙建立后,必然会有一群同宗同源的人聚集到一起,这样一来,血脉以及爵位就没有那么容易断绝了,即便主脉的人死完了,只需从支脉过继一个孩子继承爵位便可。一脉的人死绝了,从另一脉哪里过继一个孩子就行了。
  这样一来,那些娶妻目的并不单纯的人,见到他们即便将继子害死,也无法得到对方的爵位以及土地。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那些年幼的孩子必然就安全了许多。
  而且,从某方面来说,给新晋士大夫建立宗庙,也从根本上杜绝了那些不怀好意的娶妻行为,因为有着宗族的力量在,他们已经很难从继子那里获利了。
  同时,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国中的士大夫又有谁不愿娶一个正当其年的少女,而满心欢喜迎娶一个寡妇呢。
  若是真有贵族依旧愿意娶寡妇为妻,而勇士的遗孀也愿意放弃每月的赏赐嫁人,这就是真爱,熊槐也乐见其成。
  毕竟人多力量大,他当然希望自己国家的人口越多越好。
  想着,熊槐当即应道:“为百姓建立宗庙的事情,寡人准了。所谓国之大事,在祭在戎,寡人稍后就下诏书给各县县尹,要求他们尽快督办此事。”
  “大王英明。”叶巡见楚王同意了他的建议,立即拱手一拜,接着,直起身躯后,又拱手道:“大王,臣还有一事进谏大王。”
  “贤卿尽管道来。”
  “大王,之前一战,大量百姓战死沙场,以致许多孩子失去了父亲,无法得到父亲的教导。
  而之前大王征召百姓之时,曾许诺百姓,要重启乡学以及县学,以教导百姓,是百姓的爵位得以延续下去。
  是故,为了避免郡中孩子虚度光阴,臣请大王立即重启乡学与县学,先贤良之人教导各县百姓。”
  熊槐闻言哈哈一笑,叶巡的这个建议正与他刚刚得到消息时,内心所想的对策相同。
  广建乡学与县学,下诏士大夫家中的子弟必须有一个入学学习,如此,必然能使众多丧父的孤儿暂时脱离他人的控制(不仅是继父,而且还包括同宗的长辈)。
  如此,内外勿忧,这才保证汉北郡的未来不会轻易地断送在不必要的麻烦之中。
  想着,熊槐笑道:“贤卿可知现在令尹正在郢都干什么?”
  叶巡一怔,迟疑的问道:“大王,莫非令尹已经在郢都开始筹备汉北郡的乡学与县学了。”
  “不错。”熊槐点了点头:“举贤任能,此为令尹的职责,而且这次重开乡学,不是如以前一样,只是简单的教导百姓行为规范礼节,而是按照贵族的模式,教之以六艺。
  所以,现在令尹正在郢都招募先生,以让汉北郡各乡各县能有足够的先生。”
  叶巡闻言倒吸一口冷气。
  君子六艺可并不简单,自武王伐纣建立周室之后,就要求贵族必须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基本技艺。而学习这六种技艺,每一项都要耗费相当的财物,非贵族子弟难以支撑其中学费。
  可问题是,之前楚王曾对百姓许诺,只要是爵位达到县士的,就可以免费举荐一人去乡学求学。而这次汉北之战后,郡中县士爵位者不少,甚至连国大夫以及列大夫都出现了一些,他们都是可以免费就学,这一大批集中在一起就学,必然耗费巨大。
  原本叶巡只是以为乡学只会交一些礼仪,再多就是学一些射技以及初等数学,等到县学,再教授一些初等的其他技艺。如此,汉北十六县,一共十六座县学,所花费的也就没多少了。
  不想,楚王之意却是要将六艺在乡学就展开,一个县小的也有三乡,一般的五乡,像邓县这种可比小郡的大县,则接近十乡。
  如此,汉北十六县每一个乡都建一座完整的乡学,其中耗费必定惊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8/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