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8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9/959

  今天的太子横与以前的他可是完全不同啊!
  心里虽然奇怪,但熊槐还是飞快的应道:“太子要说何事?”
  “父王。”太子横拱手道:“虽然我楚国已经都城从郢都迁到寿郢,但是目前留在寿郢的贵族百姓依然极多,这对郢都极为不便。而且,郢都西接巴蜀,北靠秦韩,乃是战略要地。
  是故,儿臣以为,为了稳定郢都,为了防备秦韩两国,郢都那边理应有一位重臣驻守。”
  “郢都!”熊槐看着太子横心中一沉,现在太子横不仅想要寿郢的守军,而且还想要郢都。
  “这该怎么办?”
  熊槐在心中默默一问,然后又自问自答道:“当然是成全他了。”
  想着,熊槐立即点头道:“嗯!太子所言极是,郢都那边的确需要一个重臣前去镇守。”
  说着,熊槐问道:“不知太子心中可有人选。”
  “父王。”太子横立即拱手道:“儿臣以为将军景阳镇守江东多年,而江东丝毫不见动乱,由此可见,将军景阳不仅精通兵事,而且也熟知政事。
  是故,儿臣愿举荐将军景阳镇守郢都。”
  “景阳!”熊槐轻轻嘀咕了一声。
  州侯是太子的心腹,而景阳则是太子的好友。
  若是他同意太子横的请求,那郢都与寿郢就全部留在太子横手中了。
  不过,江东距离寿县也太近了,而且江东常年驻扎着三万楚军,并且还有两百余万百姓,顷刻间便可聚集数十万大军,乃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地方。
  之前他本来也有意将景阳从江东调走,现在太子横的请求,却是正中下怀。
  想着,熊槐略一沉吟,便点头道:“善,准太子所奏。”
  “传诏:令将军景阳立即与副将交接,然后前往郢都镇守。”
  太子横一听父王再次同意了自己的请求,心中大松。
  此时,熊槐沉吟道:“江东越人复国之心不死,若是没有重将坐镇江东,寡人担心江东可能会有反复。”
  说着,熊槐立即下诏道:“传召给将军庄蹻,让他立即将军队交给副将,然后前往江东镇守。”
  说着,熊槐又看着襄成君疾道:“襄成君,方城乃是我楚国最重要的防线,卿既然与韩王交好,那镇守方城的重任,寡人也一并托付于卿了。
  稍后,卿出使韩国后,不必返回寿郢回复,直接去方城上任吧。”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不寒而栗
  同样也是在二月初一这一天。
  赵国也在举行大朝议。
  赵国王宫大殿。
  年仅十六的赵王何在群臣的注视下,严格按照赵王的礼节,不快不慢一板一眼的从殿外走进殿中,然后在群臣的尊重、轻视、蔑视、敌视中,面无表情的穿过群臣中间的空地,登上台阶,最后坐在王位上。
  此时,群臣最前列,相国肥义的对面,国尉赵成的身侧,公子章先是满脸欲望的看了一眼王位,然后又用仇视的目光看了一眼赵王何,最后在不甘与落寞中,与群臣一同行礼道:“拜见大王!”
  就在行礼过程中,公子章忽然嘴角一抽,而后行礼的动作比其他大臣慢了半分。
  虽然殿中的其他人并没有发现公子章的不妥,但是,公子章明显迟缓的动作,却全部落在王位上的赵王何眼中,以及早就隐藏在大殿侧边帘子后面的赵主父眼中。
  赵王何只是用余光瞥了一眼公子章,然后熟视无睹、面色不变的移开目光。
  可是赵主父此时却在帘后十分关切的看着公子章。
  之前,六国伐秦之战中,为了尽快攻克绛城,公子章代父冲锋,力战夺城,身受数创。
  而后,公子章的伤势才没好多久,又在攻打齐国高唐的战事中身先士卒,并再次负伤。
  本来,赵主父今日见公子章上朝,以为公子章的伤势已经好了,但现在,他从公子章苍白的脸色中,却知道公子章的伤势还没好。
  其他人不知道公子章为何迟缓,但他心中明白,公子章不是有意的,而是身上的伤势还没好。
  此时,赵主父看着公子章苍白的脸,心中刚刚才因为公子章对赵王何无礼而生出的不悦,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
  “唉~~”赵主父长长一叹。
  此时,他看着公子章俊秀而苍白的脸,情不自禁的想起公子章的母亲韩王后来。
  当初,他十五岁即位,内有赵成等人的虎视眈眈,外有五国来袭,赵国危难之际,正是韩王后的韩王父亲与太子哥哥亲自率军来援,并鼎力支持,这才解决了赵国的内外危机。
  等到他行冠礼后,他还没来得及亲政,就派人去韩国迎亲。
  而婚后,他与韩王后也是极为恩爱,但不幸韩王后生下一子两女后,没几年就病死了。
  此时,赵主父看着公子章的脸,似乎从公子章的眉目中,看到了韩王后的影子。
  而公子章苍白的脸,更让他想起了公子章的悲惨际遇。
  之前,他强力推动胡服骑射的时候,因国中不稳,所以他将年仅十岁的公子章托付了大将军牛翦。
  而公子章十六岁的时候,便跟着他攻打中山国,并立下赫赫战功。
  不久前的伐秦伐齐之战中,公子章又立下大量功勋……
  此时,赵主父立于帘子之后,看着带着恨意与不岔向赵王何行礼的公子章,看着身为兄长却需要向弟弟行礼的公子章,心中顿时充满了怜惜、不忍、心痛与亏欠。
  公子章乃是嫡长子,容貌俊秀,身强力壮,熟知兵事,深的群臣之望,又屡立功勋。
  如此多的优点,这正是完美的太子以及赵王人选啊。
  当时自己是如何的昏头,才会废长子公子章而立次子赵何为王的呢?
  想着,赵主父都有些不忍去看公子章了。
  另一边,群臣行礼之后,赵王何只是淡然的虚看群臣,然后一本正经应道:“免礼。”
  说完,赵王何立即将目光投向相国肥义。
  此时他才年仅十六,未行冠礼,是没有行使赵王大权的权力的,现在赵国的大权依旧还在他的父王赵主父手中,若是他父王出征在外,则他的老师,负责监国的相国肥义,将会接过赵国的内政外交大权。
  所以,他虽然坐在王位上,但是没有任何权力,父王不在此处,那主持国事的全都是相国肥义。
  台下,群臣之首的肥义一见赵王何看过来,立即拱手道:“大王……”
  朝后。
  赵主父招来相国肥义,迟疑了许久,最后终究是对公子章的怜爱与亏欠压倒了理智。
  于是,赵主父期待的看着肥义道:“相国,公子章身为嫡长子,且屡建功勋,理应重赏。
  是故,寡人打算分代地、北地以及中山地等三地另立东赵国,然后让公子章做东赵国的大王。而赵王何统领邯郸晋阳等赵国故地,做西赵王。
  如此,寡人的……”
  说着,赵主父见肥义脸色飞快的冷淡了下去,心中立即底气不足,只得断断续续的将自己心中的想法道出:“寡人的两个……儿子都能……称王……相国以为……如何?”
  肥义闻言,强硬拒绝道:“主父,臣闻之,昔日周室之所以有天下也……”
  赵主父在肥义那里碰壁之后,在肥义的强烈抵制下,无可奈何之下,只得退而求其次,下诏封公子章为代君。
  不久后。
  在书房读书的赵王何听到自己的父王也就是赵主父,正式下诏将公子章经营多年的代地封给公子章,并封公子章为代君时,顿时不寒而栗,甚至连身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他忘不了,当他母后病死,他被封为太子后,身为兄长的公子章不仅没有安慰他,反而还用仇恨的目光看着他,并从此与他决裂,再也不曾说一句话。
  他也忘不了,当他即位为王后,那双仇恨的眼睛,渐渐变得冰冷起来,如同一条隐藏在暗中毒蛇,随时都会从背后窜出咬他一口。
  他更忘不了,随着公子章立下的功勋越来越多,公子章那想要除他而后快的眼神,已经渐渐变得不加掩饰了。此时,已经羽翼丰满的公子章,如同一只洪荒猛兽一般,随时都会将他整个吞噬。
  以前,公子章在人前还会稍稍隐藏自己的欲望,而现在,公子章已经完全不掩饰了。就在刚刚,公子章在大朝议上,甚至都不想对他这个赵王行礼。
  可以说,公子章的心思已经昭然若揭了。
  可就这,父王竟然视而不见,而且还将代地封给了公子章。
  想着,赵王何心中悲痛莫名。
  代地对公子章而言意义非常,公子章十岁的时候,就去了代地。而当时镇守代地的大将军牛翦,还是公子章的老师。
  而且,公子章十六岁便在牛翦麾下为将,并率代地之兵攻打中山,期间多有功勋,代地百姓多为敬服,军中将士信服。
  而现在,公子章成为代君,加上大将军牛翦镇守中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9/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