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959

  熊槐继续道:“根据陈地的教训,本次征募,不是让百姓自动汇聚到襄阳,而是直接在各地郡县设置征募官,征募年满二十的成年男子。”
  屈原问道:“大王,征募官是由地方官兼任,亦或者由郢都直接派出。”
  熊槐直接道:“当然是由郢都直接派遣,至于具体的人选,寡人决定从本次大战中立功的将士中挑选。”
  “征募官的主要任务不同以往各地的征召,而是如同魏武卒一般征募,凡是年满十八,只要身体健全,无论国人还是野人,都可以参与征募。”
  “襄阳建成之后,凡是参与此次筑城的人,都可以在襄阳获得百亩土地,并且在襄阳,不再划分国野之别。”
  “而这第二个变革,就是分田,寡人决定在襄阳不再采用以前的集体耕种制,而是广开阡陌。将大块的王田,分成一块块小田,交由百姓耕种,并且全部采取国人的十一税制。”
  “变革内容只有这两项,仅限襄阳一地,具体事由全部交给贤卿负责,寡人只负责提供支援,要人给人,要粮给粮。”
  “襄阳成功之后,贤卿就回来,开始全面主持楚国的改革活动!”
  屈原了然,襄阳城就是变法的一个实验点。
  而且这一次征募的都是楚国直属的百姓,并没有直接针对贵族封君,受到的抵制肯定不会如上次一般。
  屈原俯首道:“微臣领命。”
  熊槐说完襄阳的问题后,再次想到另一个关于人的问题,也就是楚国地多人少的问题,接着对屈原道:“贤卿,先前你曾对寡人说,楚国不缺地,缺的是人,寡人深以为然,夫欲成大事,必以人为本,楚国地多人少,寡人决定增加人口,在楚国鼓励生育,不知贤卿有什么建议。”
  屈原想了想,道:“大王,增加人口,有两种办法,一种方法是从其他国家获取人口,另一种方法就是大王所说的鼓励生育。”
  熊槐问道:“如何从他国获取人口?”
  屈原答道:“回大王,有两种途径,其一是战争,通过战争掠夺他国人口,其二则是吸引他国百姓来投。”
  熊槐摇了摇头,楚国现在的情况,吸引百姓来投,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做到,至于战争……
  熊槐猛然想起一件事,那就是楚国新占的齐国淮北地,这是未来打算放弃的地盘。
  土地虽然不能打包带走,但是淮北的百姓可以啊!
  想到这,熊槐呵呵一笑。
  或许以后打战,军队还需要附带一个任务,尽量掠夺当地的人口。
  战争的事情暂时放下。
  熊槐接着问道:“那么如何鼓励生育?”
  熊槐所知的后世办法,有直接发钱奖励的,也有直接送房子的,也有政府抚养的,也有减税,还有荣誉奖励的。
  熊槐直接无视前三条。
  现在还是两千多年前,楚国穷得很,百姓能一日三餐就是很大的进步,还不能如此奢侈。
  若是楚国与秦国一般,倒是可以赐爵,可惜楚国不是秦国。
  屈原想了想道:“大王,鼓励生育也有三种途径,其一是奖,其二是罚,其三是鼓励婚配降低成婚年龄。”
  “如何奖?如何罚?如何鼓励婚配?”熊槐问道。
  至于降低成婚年龄的事情,熊槐直接无视。
  为了适应战争的人口需要,在成婚年龄一降再降的现在,平民家中的女子,已经从周礼最晚的二十三周岁降至最晚十五周岁,再降下去,那就是最晚十三周岁。
  最晚十三,那么正常的成婚年龄,已经不人道了。
  屈原思考了一下,道:“大王,奖励最直接的就是越王勾践的方法,对生育的家庭赐予奖励,但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人口较少的国家,以楚国之大,这一方法难以施行。”
  “我们楚国若是鼓励生育,则可以进行免除徭役和减税。一对夫妇生育三人,则可以免除全家徭役,生育四人,则可以降低税收。”
  “若是大王担心劳役以及税收减少,可以借鉴秦国的方法,对所有家中超过两位成年男丁的家庭增加一倍税赋,促使百姓进行分家,这些新分出的家庭,依然采用正常税赋,则可避免税赋的流失。”
  
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长人口
  熊槐暗自感慨,这种法令要是推广开来,那么普通的民众,除了正常的工作外,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恐怕就是生育了吧。
  屈原接着道:“至于惩罚制度,方才的加税就是其中一种,另外可以对所有已经成年的未婚男女进行征税,成年一年未婚者,强制征收未婚税,两年未婚者,加税,三年未婚者,国家帮助指定婚姻。”
  征税以及指定婚姻,这比越王勾践的男女未婚,其父母有罪的法律又要柔和许多,至于国家包办婚姻,已经各国施行很长时间,百姓都已经适应了。
  熊槐愣愣的看着屈原,现在的屈原有向商鞅靠拢的趋势啊。
  或许在未来,楚国将会失去一位忧国忧民的浪漫主义大诗人,而多出一个严酷的法家代表。
  这种情况对熊槐自己而言,肯定是好的,但是屈原而言,或许他甘之如饴吧。
  屈原见楚王走神,急忙问道:“大王,可以微臣所说有误?”
  熊槐闻言,立即摇了摇头,道:“贤卿说的很对,还有惩罚的手段吗?”
  “有。”屈原点点头,继续道:“在各地大力推行仲春之会,女子十三、男子十七凡是无故不到者,罚之。”
  所谓的仲春的之会,也是为了加快男女成婚而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国家举行的大型未婚男女自由相亲会,只要双方对上眼,就可以直接交换信物定下婚约,或者也可以直接抱走,号称奔者不禁。
  以前的郑国就是号称有情调的国家,不但仲春时节举行大会,连秋后也有举行。
  楚国的云梦,宋国的桑林,都是著名的浪漫之地。
  但是这种大型相亲会,随着国家简单粗暴的指定婚姻的流行,各国已经越来越不重视了。
  而且国家包办婚姻的种种弊端,导致现在越来越流行父母提前包办婚姻,再往后,礼制深入人心,自由恋爱则逐渐成为禁忌。
  对于国家包办婚姻,熊槐是……怎么说……就那样吧。
  熊槐点点头,道:“可。”
  屈原接着道:“至于鼓励婚姻,臣请从大王开始。”
  熊槐一怔,自己的那个便宜太子都快成婚了,还怎么鼓励婚姻?
  难道这是怂恿寡人广纳美人么?
  熊槐嘴角浮出笑意,点了点头。
  屈原果然是忠臣,连这也不忘了寡人。
  屈原见楚王笑着点头,行礼道:“大王宫中美人众多,而大王往往只是宠幸数人,臣请大王将年过二十,尚未被大王宠幸女子,全都放归出宫,令其自由婚嫁。”
  熊槐笑意僵在脸上。
  原来自己想多了,不是广纳美人,而是放归美人啊?
  屈原继续道:“若是大王以身为先,号召贵族封君放归后室,婚配百姓,必然能多出大量人口。”
  熊槐闻言,有些淡淡的不舍,看来三宫六院后宫佳丽三千,注定要离寡人远去了。
  熊槐收拢心思,道:“可。寡人后宫中,除去宫中女官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出宫外,其他年过二十的女子,皆可赐予财物放归民间。”
  “大王英明。”屈原行礼道:“大王,我们接着还可以在民间宣传,人生在世,若是不能传承于后,令祖先的祭祀断绝,这就是莫大的过错。”
  熊槐脱口而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屈原闻言行礼道:“大王英明,言简意赅,正是如此。”
  熊槐微微一愣,这话好像是孟子说的,至于现在有没有说这句话,那就不知道了。不过连博闻强识的屈原都没有听说过,那就算自己名言吧。
  难道孟子还敢过来抢版权不成!
  熊槐笑着点点头,道:“不错,我们就应该这样宣传,单独用国家的力量去强制百姓成婚,所造成的种种不幸,必然积怨于国,其错归于寡人。若是发动天下父母之心,号召百姓早早成婚生子,那就好多了。”
  屈原若有所思。
  熊槐想起这句话的后半部分,接着道:“寡人以为,我们还可以用湘水地区流传已久的湘君的故事来劝诫所有的百姓。”
  “湘君?”
  屈原想起舜帝来。
  熊槐编造了一下语言,道:“昔日舜的父亲并没有为舜娶亲,但是上古圣贤舜帝,担心自己没有后代,是对祖先大不孝,于是自己就私自娶妻了,上古圣贤告诉我们,不告而娶,这也是可以的。”
  不告而娶,是违反礼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步骤,是大大的无礼。
  诗经上:非我迁期,子无良媒,说的就是违反媒妁之言,而导致婚期延后。
  熊槐这是在加速婚配的速度,对于这,熊槐毫无心理压力。
  如果不是担心私奔会奔到楚国之外,熊槐连私奔也会宣传一番。
  如今战乱频繁,人多才是硬道理,只要民众愿意成婚,管他是那种方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