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959

  此时,喜君司马万商急冲冲走进来,对喜君行礼道:“君上,宫中急报。”
  
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
  喜君冷笑道:“是鄂启捐献万金的事情吧!”
  万商点点头,而后有摇摇头道:“君上,不仅仅是鄂君捐金,刚刚司空昭鱼司马昭雎等朝中重臣纷纷入宫献金,其后各地封君也入宫献金,大王与诸臣盟誓,日后太府宽裕,必定依照鄂君之例,双倍归还众臣之金。”
  羕陵君大惊道:“什么,这么说熊槐不仅要洗劫我等,连朝中重臣都没有放过,他真的疯了。”
  喜君痴痴呆呆道:“丧心病狂……丧心病狂,上古桀纣恐怕都没有如此残暴之举,我大楚出现这等楚王,难道是天要亡我楚国呼!。”
  说着,喜君痛哭流涕道:“出现这等楚王,这是天要亡我楚国啊!”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我楚国不是大胜秦齐吗!怎么要亡国了?难道大王他……”刚刚来到附近的党君,听到喜君的痛苦声,快步走到喜君身边,顾不得自己双腿发颤,脸色苍白万分惊恐地问道。
  万商看着自己的君上痛哭,立即劝道:“君上,大王应该是真的要会钱的,不是要抢劫楚国群臣。”
  “大王抢劫群臣,这事怎么说?”满脑混乱的党君问道。
  “怎么回事?”喜君羕陵君亦问道。
  万商答道:“因为大王见大量臣子献金,于是规定了献金的比例,除去第一个献金的鄂君,其他的大臣,卿献金不可超过千金,大夫献金不可超过五百金,大夫以下的小臣不可超过百金,不接受无官职在身的国人献金,并且,只要献金达到十万金,就不接受朝臣献金。”
  “献金?”党君还是处在懵逼状态。
  “不接受国人献金!难道大王真的会双倍偿还?”
  喜君和羕陵君将关注点放在这个地方。
  要知道楚国是重商国家,没有官职在身的大商人也不再少数,楚王没理由不先洗劫这些无权无势的大商人,反而从重臣开始洗劫。
  万商接着道:“君上,要是去宫中献金,需要尽快,许多商人听说大王不接受自己的献金,于是联合朝中并不富裕的大臣,支助这些大臣进行献金。”
  “据说,本来屈原只带了百金去楚宫,结果大王特许屈原依照卿的待遇,让屈原献千金,结果屈原说自己没钱,于是大王让屈原回去筹集,不想屈原一出宫就遇上在楚宫前放贷的大商人,瞬间筹集千金。”
  喜君惊道:“大王一向喜爱屈原,难道未来双倍归还献金的事情是真的,大王这是在重赏屈原!”
  羕陵君道:“应该是这样,大王自即位以来,一向英明神武仁厚待人……”
  羕陵君对楚王的推崇还没有说完,就见党君一阵风般从眼前快速跑过,就在惊疑间,党君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备车,不,备马,本君要入宫献金。”
  “……”喜君羕陵君面面相觑,党君你刚刚还双腿发抖呢,现在这样合适吗?
  而后立即向外面大喊道:“备马……”
  次日一早,面色潮红的斗由在殿中汇报道:“大王,昨日一天,群臣共献金八万金,如今太府充裕,大王的面粉计划,已经可以实施了。”
  熊槐前日在斗由清醒过来后,担心借钱计划会把斗由吓死,于是就将面粉计划告诉了斗由,毕竟接下来的国营面粉以及收购计划,全都离不开太府的支持。
  得知面粉计划后,斗由再也不在为钱粮不足担心,心病一去,顿时浑身舒坦。
  熊槐对斗由道:“贤卿,寡人一口气向群臣借十万金,为了不失信于群臣,未来肯定要归还二十万金,出售面粉的事情全部交给太府,不知太府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聚集二十万金。”
  斗由想了一下道:“大王,收购各国麦米耗费巨大,加上大王的免税政策,出售面粉加上楚国的商税,恐怕需要三至五年,才能彻底还清大臣们的钱。”
  三至五年,还要把楚国的商税搭上。
  熊槐暗自庆幸,还好没有具体的归还期限,而且楚王借钱没有利滚利这一说,否则楚国接下来就不用干其他的事情了。
  就在熊槐和斗由商议如何出售面粉的时候,李秋走到楚王身边,轻声提醒道:“大王,鄂君求见。”
  “鄂君!”
  难道鄂君已经将商队组建完成了?
  想到这,熊槐吩咐道:“让鄂君去刺史府稍后,寡人随后就到。”
  “唯。”
  李秋离去后,熊槐对斗由道:“贤卿现在可去安排收购收购麦米以及出售面粉的事情,一个月后,寡人要在楚国的各大城市出售面粉,六个月后,寡人要在楚国的所有城市收购麦米。”
  斗由应道:“唯。”
  熊槐赶到刺史府时,鄂君正与陈轸交流。
  二人见楚王到来,立即行礼道:“拜见大王。”
  “免礼。”熊槐说着,向鄂君问道:“贤卿可是商队已经组建完成。”
  鄂君答道:“回大王,经过两天的时间准备,微臣已经建好商队,并且打算今日就前往北方各国。”
  “好,但是在贤卿离去之前,寡人还有一件事情要贤卿移兵进行。”熊槐说着,对陈轸道:“去知北涯。”
  陈轸应道:“唯。”
  说完,陈轸在前,引导楚王和鄂君向刺史府后院走去。
  很快,三人就来到一间戒备森严的房间,进入房间后,鄂君就见偌大的房间里,只有空荡荡的十余个书架,书架上只有寥寥无几的木简。
  经过其中一个书架时,鄂君注意到书架上标注为韩国。
  三人在房间中坐下后,熊槐向鄂君解释道:“贤卿现在所在的地方,是寡人新成立的一个部门,名叫知北涯,与军方临时派出的探子打探各国军情不同,现在这个组织,是常设的探子组织,主要打探各国的国情。是之前寡人频频派出使者时,依靠楚国使者陆续埋下的探子,用来打探各国情报。”
  “但是各国的使者往来并不频繁,目前探子数量严重不足,而且使者的目标太大,这种方式并不可取。”
  “所以,寡人决定依靠商人,将我楚国的探子散布到各国的各个角落,目的是为了收集各国的国情,包括各地的人口,各地的粮食等商品价格,各地的风俗,各地的地形等等情况。这些探子进入各国后,和其他主要工作是经商不同,他们的主要将会是打探情报,经商仅仅只是掩护。”
  “寡人希望贤卿这次去各国购粮之时,将我楚国的探子,送往各国地方,让他们能潜伏起来。”
  
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
  “臣领命。”
  鄂君并没有推辞,也没有过多的惊疑,现在各国的使者和大商人,或多或少都会带有探子性质,只是这种任务只是附带,也不会专门去打探,主要任务还是本职工作。
  迟疑了一下,鄂君道:“大王,其他各国都没有问题,但是秦国那边恐怕不行。”
  “……”熊槐脱口而出:“怎么又是秦国?”
  鄂君道:“大王,秦国之法,编制秦国的所有人口户数,并且下发身份证明,不允许秦国百姓收留身份不明者,否则一经发现就会被判刑。而且秦国鼓励百姓告密,且推行连坐法,不告密者,牵连周围数家。所以我们要想派遣探子要想长期潜伏秦国的地方,这很难。”
  “……”
  熊槐对秦国的法律已经无语,不愧是将耕战制度发挥到极致的国家。
  如今各国都有大量黑户,恐怕就数秦国没有黑户,或者只有极少数不与外界往来的黑户,而且不仅没有黑户,就连无业游民也没有。
  按照秦法,秦国之内,只要发现游手好闲的游民,都要进行强制安排工作,不是发配劳役就是发配充军戍边。
  熊槐想了想道:“如今我们楚国和三晋每年都有一些百姓去秦国种田,既然商人这条路走不通,那么就安排人去种田吧。”
  陈轸苦笑道:“大王,这个恐怕也不行,按照秦法,农夫应该努力耕种,严禁农夫随意走动,若是想要离开本乡,需要向官方报备。在秦国,呆的时间长了,肯定会成为一个好农夫的。”
  熊槐感慨道:“编制户口,真是好……”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陈轸的咳嗽声打断。
  熊槐一愣,顿时想起来,现在鄂君还在这里呢!
  这年头,若是论起隐匿人口,私藏逃犯,封君和贵族占据大头。
  鄂君重商,或许隐藏的农夫很少,但是商通各国,拥有大量的护卫,手下隐藏的各国逃犯,肯定不在少数。
  熊槐接着道:“真是好残酷啊!秦国虽然名义上已经没有国人和庶人之别,但是秦国的农夫,恐怕还比不上我楚国那些庶人。依寡人看,秦国除了官员,剩下的都是奴隶了,不是农奴就战奴。”
  听到楚王这么说,鄂君脸色略有一些不自然,但是终究还是什么也没有说。
  毕竟天下这么多国家,严格清查人口的,只有秦国一个,其他国家都差不多,最出名的还数现在齐国的田文(孟尝君),招揽各国的宾客和逃犯,号称门客三千。
  所以说,统计清点人口,编制户口这种事情,除了对国家和国君有利,对其他的所有人都不利,百姓想着少交税,贵族不仅想着少交税,而且还想着如何驱使更多的人为自己服务,隐匿人口就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
  熊槐嘴上虽然说编制户口如何如何不好,但是心中已经下定决心,未来一定要编制户口,彻底清查人口,想偷逃寡人的税,没门!
  当然,现在还是先解决秦国的探子问题。
  熊槐问道:“贤卿,既然商人和农夫都不行,那么如何在秦国安排探子。”
  陈轸道:“大王,要想在秦国各个地方安排探子很难,若是只要在秦国的咸阳安排一些探子,就容易一些。”
  熊槐问道:“贤卿的意思是宾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