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问道行(校对)第8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5/1479

  因此,对于他的提议,这些大臣会无比认真的考虑。
  倘若他还能拿出代替的一套新制,那一切基本上就水到渠成了。
  “禀大王,此事老臣觉得还得慎重考虑。”
  关键时候闻仲配合着唱白脸了,看向陆川道:“陆大人,改新制事关重大,你要想改还需要一套替代制度,不能想改就改。”
  陆川心中暗暗点了个赞,从袖中掏出一卷奏简道:“禀大王,这是臣呕心沥血想出代替的新制,还请大王与诸位大人过目。”
  侍官将那份奏简给武庚传了上去,武庚看完后感觉看不太懂但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于是他又让给群臣看,接下来这份奏简就在群臣之间一个个传递。
  “州县制……”
  众臣看完后脸上眼中皆露出一抹震惊,吃惊的看向殿中站着的那个挺拔的男人。
  尽管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见识到陆大人出众的才能,但每一次都让他们感到震惊。
  州县制!
  在中央之下设州,一州有一州牧;州之下设郡,一郡设一太守;郡之下设县,一县设县令!
  此外还设两个官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再也不把权力握于一人之手。
  这样的制度在不动他们利益的情况下诸多大臣觉得可行。
  非常可行!
  他们现在也明白了诸侯权力太大绝不是件好事,这次的教训够深刻和惨痛了。
  “此制简直……老臣就没有意见了。”
  闻仲本来想给师弟商业互吹两句,但想了想还是住口了。
  比干看后,再看陆大人时一脸欣慰,一副后继有人的样子:“老臣也无异议。”
  “臣无异议!”
  “臣也无……”
  “好!”武庚沉声道:“那接下来就按陆师说的办,废分封,全部推行州县制。”
  对于害死他父亲的诸侯,他现在的心中那是要多痛恨就有多痛恨。
  接下来,陆川与诸位大臣在朝堂上拿出地图将殷商境内划分为三十六州,一百零八郡,一千五百多个县。
  这还只是初步制定,日后这些州、郡、县的数量还会向上增加。
  待商定后,废除分封制的王令也开始下达去各大诸侯手中。
  州县制正式在全国推行起来。
  同时陆大人也备好了一支兵马,未雨绸缪,只要哪个诸侯不遵此制他就去带人灭了谁。
  实际上,现在的他只需一人一马一柄剑甚至不用出诛仙剑就能攻下一座城。
  可惜这终究让他失望了。
  一月后换新制的政令传达到了各处,但如他对闻仲说的那样,那些诸侯被刚被打怕打痛没多久,伤还没好还疼着哪里还敢反抗?哪有力气反抗?
  于是各大诸侯被废。
  不甘心总比没命好,陆川的厉害他们已经见过了,当然这其中有比较配合的,比如冀州候苏全忠,北伯侯崇黑虎等人。
  这些还都是早先没有参与叛乱的人,所以陆川特意上奏武庚,给了他们三十六中一个州牧的官做,但肯定是调离原来封地了。
  此外这新制的施行出现了很多新的空缺官职。
  以前朝歌官职是僧多粥少,但现在这么一搞就可以让很多贵族子弟可以有官做了。
  在上门对陆大人的送礼赞美了一番后,这些不学无术的贵族子弟们高高兴兴的上任去了。
  国师府门前,陆大人笑眯眯的挥手送别,看着他们的马车渐行渐远。
  
第六百四十二章
舌战群臣
  陆川看到他们走远后转身回府中。
  这已不是国师府了,不久前陆川也按申公豹所言,替他递上了辞呈,帮助他辞掉了国师之职。
  这国师也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并无实权,但要是能得君王信任的话还是能影响大事决策的。
  此后,武庚决定将这座国师府变成亚相府赐给他,但被陆川给回绝了。
  这座国师府建设规模之宏大,足以比肩闻仲的太师府、比干的丞相府、黄家的武成王府,算是朝歌最大的豪宅之一。
  申公豹一辞官,陆川一个亚相住着这样的一座豪宅他个人还是觉得太高调了,不符合他一贯低调的人设和作风。
  二来陆良每天来找他在路上几都要走半天,这房子大了和家人的距离也就大了。
  这不是陆川想要的,于是应他之要求武庚给他在城东修了一座寻常的府宅。
  这有家了,这以后他啊再也不用在奇士府空虚寂寞冷了。
  这样州县制在殷商境内如火如荼的进行。
  三个月后,殷商虽保留了侯伯爵位,但后来的诸侯手中已经没有了封地。
  原来的诸侯除了冀州苏全忠和北崇的崇黑虎等少数外,其它的都被贬为了一郡太守,或者县令这样的小官。
  天下被彻底划分为三十六州,一州治八郡,一郡又治理十多个县,县之下又有乡、亭、里,如此层层下去最后精确到了户。
  亚相府,陆川和闻仲对饮。
  闻仲举杯笑道:“历时三个月,终于算是完成这一步了。那些诸侯失去了封地和权力,只怕要恨死师弟了。”
  “恨就恨吧,我身上又不会掉一块肉。”
  陆川笑着摆手浑不在意,自嘲一笑,举杯一饮而尽道:“人不遭妒是庸才,对吧,师兄?”
  虽然截教已经散了,但他们两个还是习惯了这种称呼,没有改变。
  “也是!”闻仲轻轻扯了扯嘴,忽然感叹道:“对了,我观你的道行似乎又有精进,已经圆满只差悟得道,呵,你修道二十多年就能有此境界道行,如果在以前我肯定不信。”
  陆川撇撇嘴,道:“那是你没见过更变态的。”
  若干年后一只猴子出世,在菩提老祖门下去学道十年,其中七年打杂,三年就悟道成仙。
  他的快是因在这场大劫中获得诸多机缘,大劫同样也缠着机缘,比如孔宣下山的一个目的就是寻求突破祖境的机缘。
  可那只猴子不同,三年啊,这样的修炼速度简直骇人听闻,空前绝后。
  除了那只猴子外陆川从未听说还有谁有此速度。
  纵然是杨戬这样的半神也是和他一路花时间修炼上来的。
  还有是三清、女娲这样的先天大神,大神通者们,亦或者白微、天之四灵这样天地孕育出的神灵也没有这样的速度。
  “什么,还有更快的?”闻仲惊道。
  陆川淡淡一笑不想多谈此事,盯着酒樽道:“谁知道呢,现在诸侯解决了,接下来就该换成那些权贵们了。”
  “贵族?”闻仲不淡定了:“你还想动他们?”
  “他们又不是我老子,为什么不能动?”
  陆川咧嘴笑了:“我听过一句俗语叫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师兄,现在多出了很多官职,但这可都是封疆大吏啊,你真觉得那些草包贵族子弟真的合适吗?”
  闻仲微微默然。
  作为太师他自然也晓得殷商的情况,虽然只有贵族子弟有机会识文断字,享受教育,但当中还是不乏很多草包。
  这些人做了闲职还好,可要做了那些什么县令郡守,那对那地方的百姓简直是一场灾难。
  “你想怎么做?”闻仲问道。
  对于这位师弟,他早已认同其有天人之才,其想法如天马行空,连他有时也跟不上需要想很久,但只要做出来的都不会是坏事。
  陆川目光一闪:“很简单,变法,我们在人间时间有限,必须加快速度。
  我和大王曾经有约定,要建造一个他理想中的天下,不,我会建的比他想象中更好。”
  “变……”闻仲目光微凝:“你的计划书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5/14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