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医(校对)第1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604

  苏晓晓朝着庞霄微微施礼道:
  “多谢霄伯安置,这里我非常满意,房内的各种家什也都很齐全,稍作打扫和布置就可以住了。”
  张夫人上前,拉着苏晓晓和刘秀儿的手。
  “这两个姑娘长得真标志,后面的绣楼,当初是给我女儿建造的,你喜欢就好,院墙边上还有几棵枫树,等到过些日子,枫叶变红,楼上看出去景色更美。”
  苏晓晓点点头,“刚刚就瞧见了,有些枫树的叶子已经变色,不过还没红透,这景色却是精致。”
  张夫人笑了笑,“行了,所有的钥匙都交给你们了,这里负责看园子的老仆已经在这里六年,如若你愿意留着就用他,不用我可以给他安家的费用……”
  苏晓晓还算懂事,赶紧摇摇头。
  “张夫人不用多说,人一定要留下,六年时间没让园子荒废,这样的仆人真的太尽心了,我用着也踏实。”
  张夫人点点头,拍拍苏晓晓的手,“那就多谢了,行了你们看着拾掇吧,至于那处院落,可以让余老伯带着去看看,我也该告辞了,过两日我家相公也会到,我们祭祖后,就直接返京了,希望有缘我们再见。”
  苏晓晓赶紧施礼,说道:“会再见的,父亲述职之后定了去处,我或许会回京一趟,那时我们可以再聚。”
  张夫人一怔,瞥了一眼庞霄随即一副了然的样子,能让庞霄费心寻找住所,这位小姐一定身份不凡。
  “不知令堂是……”
  “家父是明威将军苏何雄。”
  张夫人一惊,赶紧拉住苏晓晓的手。
  “听你的形容就该想到的,苏将军是我大梁一员猛将,威名远播,如若回京你可以到我们府上,我相公叫张辅龄,现在是大理寺少卿。”
  苏晓晓用力点点头,“好啊,之后去探望张夫人。”
  稍微想了一下,张夫人看向庞霄,既然说了这些意图很明显,没想避讳众人。
  “霄伯那我就先行一步,不过我家相公的行踪,还望帮着保密,就当我们没来过吧,毕竟相公这是探亲,不想让当地的官员知晓行踪。”
  庞霄和周恒赶紧施礼,称是。
  张夫人没再耽搁,赶紧带人走了。
  周恒脑子里面还在想着这个大理寺少卿是什么品级,如若这里和明代相似,那么这少卿是正四品还是什么品级?
  苏晓晓和刘秀儿在商议着房子如何布置,需要添置什么,庞霄让一个随从跟着去记录,看着站在水塘边上的周恒,走到近前。
  “你想什么呢?是不是想要去看看那处院落?”
  周恒一惊,赶紧收起心思,朝庞霄笑笑。
  “去看看也行,我刚才就是在想张辅龄大人如若是大理寺少卿,那是几品官职?”
  “正四品,张大人是一个刚正不阿之人,绝对的清廉,既然他们卖了院落,一定有什么难处。”
  周恒抬眼看看庞霄,看来他也想到这一层了。
  “嗯,看来确实如此,衣锦还乡的事儿还要隐忍着,确实是个清廉的官员,不过张夫人不想多说,我们也不好打听不是。”
  庞霄点点头,“京中的事儿,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走吧我带你去看看那处院落。”
  周恒噗呲笑了,“还是霄伯懂我。”
第一百二十五章:喘气儿的滚过来一个
  说着,二人乘车赶往玉石行后身的院落。
  打开门锁,这里显得有些破败,屋顶的杂草已经有一人高了,院子里面更是显得荒芜。
  南侧一个独立的小楼,剩下南北两排房子都是很高大的屋舍,让人称奇的是,两排房子竟然不是起脊的砖瓦屋顶,而是建成了平顶,这样的屋顶周恒在清平县是第一次见到。
  估计,建造之初是想留着晾晒什么货物而用的,因为旁边就有楼梯通往屋顶。
  所有房屋的门窗齐全,里面空空如也,门全都是双开的大门,周恒越看越是满意。
  让人去叫薛老大他们过来,房子都是完好的,只要找人修葺一番,完全能用,这个院子比回春堂的后院大了一倍,屋舍更多更高大,做库房也好车间也好都非常适合。
  庞霄引着周恒到此后,就走了。
  周恒没留他多呆,毕竟需要处理的事儿太多,留下也不能好好招待。
  当晚周恒去了梅园,送上十几斤酱马肉,还有糯米藕、藕合、茄合和萝卜丸子,这些都是非常普通的吃食,不过这大梁很少有人吃油炸的东西,朱筠墨非常喜欢,和周恒聊了很久,周恒才离开。
  之后的七天,周恒忙的团团转。
  这处院落,两排的屋舍全都加盖了一层,城外的工程已经结束,找工人非常便捷,价格也很实惠,没有五天就建好了,不求什么精工细作,只要结识耐用就好。
  小楼装潢的很温馨,周恒打算自己住,剩下的两排房屋,楼上都用来居住,楼下南侧用作仓库,北侧给薛老大用来当作坊。
  用了两天的时间,薛老大将作坊置办齐了,此刻志愿者中,灵山村的人撤下来十多个,负责蒸煮灌装的、负责采摘运输的、还有负责售卖的,分工明确,当日就开始制作。
  毕竟清平县已经封城多日,城内的几处荷塘就有莲藕,而且数量还很大,薛老大派人挖回来,制作好糯米藕和藕合,开始拿出去售卖。
  这些周恒都没去管,毕竟在城内捣鼓,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医馆居住的人也都搬到此地,为了与回春堂进行区分,周恒想了想将这里命名为二号院。
  回春堂腾出来的几间房子,全都改成病房,此时回春堂内的病房数已经达到十间。
  周恒每天都去一趟城外,隔离区就剩下二十几个重患,这些还多是因为外伤或者局部感染需要治疗的,暂时在这里照顾着,真正的疫病患者已经剩下两个。
  而隔壁的观察区,人多一点儿,有四十多个在这里隔离观察的灾民,他们是从别的县城跑过来,有些许轻微的症状。
  因此这里只是张安康带着两个回春堂的人留守,其他的人员都撤出了。
  至于安置区,已经完全进入正轨,衙役和一些乡绅家的家丁,扶着治安和洒扫,每天清理一遍捕鼠器械,然后进行扫撒消毒。
  有些想要投亲靠友的,也都开始陆续撤离,城外的两万多灾民,此刻留下的不到一万二千人。
  进出城的管控也没有原来严苛,只要不是来自疫区,不发烧不咳嗽,进行全身消毒后,可以进入清平县城内。
  至于柴汶河一代,衙役早就去查探过,当地的水退去大半,不过房屋和土地还是泡在水中,加上雨水丰沛,看样子还需要一些日子能完全退去。
  城外这些灾民知道,入冬前不可能再补种什么了,只等着水退去,回去清理房屋。
  不过这事儿急不得,因此也都安心住下,等着朝廷和官府的进一步安排。
  ……
  九月二十九这天,周恒放下铭宇送来的报表。
  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茶水已经不再冰冷,反倒有些烫嘴。
  抬眼一看,原来是冬儿站在自己身侧,瞪着大眼睛看向自己。
  小丫头经过几日的休养,身体好了很多脸色红润了,脸颊上也有些肉,看着就像年画上的娃娃,非常可爱,抬手揉揉小丫头的头发。
  “冬儿?怎么是你给我添茶?”
  冬儿用嘴巴示意一下门口,压低声音说道:
  “秀儿姐姐似乎有心事,站在窗口看了一早晨了,没背书也没吃饭,就那样看着窗口,我有些担心。”
  周恒朝她笑笑,目光落在冬儿单薄的衣服上,眉头微微蹙起。
  “你身上的衣衫太单薄了,让张婶子带你出去做两身衣袍,还有袄子,眼看着天就冷了。”
  冬儿笑着摇头,两个朝天发髻上的银铃铛,随着摆动发出悦耳的声音。
  “周哥哥不要担心,张婶子带着几个婶婶给我和盛儿都做了新衣,褙子小袄棉裙外袍都做了,全是新棉花,软软的可漂亮了。”
  周恒朝冬儿伸手,小丫头走大周恒近前,周恒翻看了一下小丫头的双手,手上原本的那些口子还有擦伤已经完全好了,这些日子养的已经恢复小孩子的细腻。
  “这些端茶倒水的活,不用你来做,我说过你不是下人,你是我周恒的妹子,盛儿是我的弟弟,在找到家人之前,我们就是一家人,平时如若觉得无事,就跟着秀儿姐姐一起学写字。”
  冬儿点点头,一双大眼盯着周恒的眼睛。
  “周哥哥放心,我已经在跟着秀儿姐姐识字了,不过盛儿不喜好这个,总是跟着阿昌哥哥去看后院的制药,尤其是搓丸子,他说搓丸子的擦板有些费力,如若改成倾斜的或许好用,阿昌哥哥照着试了,说现在极为好用,也不拦着他去跟着看了。”
  周恒一怔,没想到这小子还有这样的天赋,才几岁啊,竟然对制药感兴趣,看来收养他们两个是对的。
  冬儿再度将周恒手中的茶填满,这才微微施礼道:
  “周哥哥不要担忧我们两个,您还是去看看秀儿姐姐吧,冬儿退下了。”
  说着小丫头抱着托盘快步走了,周恒将账册合上,起身从诊室出来,室外有些阴沉,因此显得更加阴冷,街上的人也都行色匆匆。
  上了二楼,就看到刘秀儿没有穿隔离服,披着一个斗篷站在北侧的窗前,目光看向远方却并未聚焦,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其实,不看周恒也知道刘秀儿担忧什么,刘仁礼去济南府已经八天了,按理说即便在济南府耽搁两天,也不至于这么多天不回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6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