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医(校对)第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604

  “那人是一位老夫人,一场重病之后,口不能言,行动不便,手臂弯曲,腿上无力,如若勉强走动倒是可以,不过步态非常的怪异,老人家就几乎不出门。”
  周恒瞬间明了,这是中风后遗症,手挎篮脚画圈,口不能言,或者说是吐字不清,没有口眼歪斜已经算是好的。
  听张辅龄的口吻,此人是他极为重要之人,如若……如若缓解老夫人的症状,是不是更为感动?
  “从大人描述的症状辨别,老夫人应该有过中风史,看来救治的还算及时,保了性命……”
第一百四十六章:万民书
  张辅龄再度惊讶,此刻转身正对着周恒,打断他的话。
  “你竟然能从这一句话中辨别病症,真的厉害。”
  刘仁礼在一旁笑着说道:“大人对周大夫有所不知,之前杏林医馆的黄掌柜,当时就是如此病症,不过情况更为危机,呼吸心跳都没了,他在旁边进行救治的,生生给救活了,前些日子传来信儿,已经能独自散步,说话也十分清晰,只是那手还不算灵活,用筷子差点儿,用羹匙还是蛮灵光的。”
  周恒赶紧抱拳,“谬赞了,这个主要是救治及时,如若不在周恒身侧,我也是无奈,况且此病救治越早痊愈的可能性越大,如若超过三个时辰,我也回天乏术。”
  周恒看向张辅龄,今天说得已经够明白了,不过再说已经无益,还不如留下再度联络的机会,见识到了轮椅,自然对自己的医术增加信心。
  “大人,您所说的症状,周恒已经记下,不知老夫人的身高几何?是胖是瘦?左臂还是右臂不灵活?”
  此刻张辅龄没有停顿,看向周恒身后不远处的刘秀儿,似乎比较了一番,直接答道:
  “老夫人非常瘦小,比刘县令的小妹矮了半头,身形上所差无几,左腿尤为不灵光。”
  周恒看了刘秀儿一眼,此刻刘秀儿一脸的蒙,不知道这些人谈话,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看她,抓着苏晓晓的袖子,往她身后挪了挪。
  周恒朝张辅龄施礼道:“周恒知晓了,这边会加紧督造的,一旦做好会第一时间派人送去京城。”
  此刻苏晓晓拗不过刘秀儿,已经缓缓凑上来。
  张辅龄上下看看周恒,这工艺他不担心,只是送去京城,费用会很高吧?
  “送去京城,你可知我在何处……”
  没等周恒回答,苏晓晓已经凑过来,挥袖说道:
  “知道,我已经和张夫人聊过,我家与张府相隔不远,也不用什么刻意送去,我过些日子要回京一趟,顺路带回去就好。”
  张辅龄看向苏晓晓,稍微一分辨就发现,这并非一个少年郎。
  “不知这位小姐是……”
  刘仁礼在张辅龄身侧低语了一句,张辅龄恍悟,朝着苏晓晓笑了笑。
  “原来是苏将军家的五小姐,那就有劳了。时辰不早,刘县令本官即刻就要启程,赈灾款一事你不要担心,我的人已经去往济南府,想来这赈灾款三五日内就能到位,如若到位还是用赈灾款来还上钱庄的欠款,不能让清平县的百姓再过承担,此义举已经够让他人汗颜了。”
  话音刚落,围观的百姓让开了一条路,一群带着口罩的人走了过来,前面的三个人,手中抱着一个一人长的包袱,见到刘仁礼和张辅龄他们在眼前,赶紧躬身拜倒。
  “大人,您是京官儿吧,这是我们连夜写的万民书,还有手印,希望能证明刘大人的清白。”
  说着一众灾民代表全都跪在地上,张辅龄看向为首那人,身侧的一个护卫挡在他面前,毕竟这是灾民,完全不知道他们有什么企图。
  张辅龄瞪了那人一眼,看向为首的那个灾民。
  “老乡,我也是清平县人,将这包袱打开,给我看看如何?”
  那人跪着赶紧爬行两步,和身侧的几个人合力将包袱打开,里面是一卷儿布,这布不是什么白娟或者绫罗绸缎,就是粗布,什么颜色都有,被一块一块拼接上。
  那几个人将布卷推开一些,几块不同颜色拼接的长条布匹被展开。
  一块布上有着十几个人名,左上角用毛笔写着这家人的情况,字迹还算工整。
  家中有多少人,都姓甚名谁,家住何处,何时遭遇水患,逃离原籍,赶到清平县的,被分配在安置区的几行几栋几户,小组长是谁,计划什么时间离开。
  张辅龄一看就挪不动腿了,下方有几行歪歪扭扭的字迹,一看就知道是家中孩童写的。
  只不过瞥了一眼,开头的称呼,让张辅龄就非常的吃惊。
  黄(皇)帝爷爷:
  我也不知你是男是女,多大年纪,不过听我们安之(置)区的组长说,你是个神仙一样的人,我就想和你说一句谢谢。
  跟着爹娘从家出来,一路都没有吃喝,我也不知道饿了多少天,反正我到了此地就发热了,一个哥哥给我扎针医治的,过了七八天,我回到父母身边。
  我要告诉你,这里吃的是白米粥,没有沙子和稻壳的白米粥,我从小就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东西,我爹说这哪是逃难啊,简直是过来享福了,他说都是黄(皇)帝好,清平县的老爷,就是听了黄(皇)帝的话,所以才对我们百姓好。
  谢谢你,希望你以后天天有白粥喝!我叫张小闹,是河西村的人。
  随后一篇,说得更加让人琢磨不透。
  皇帝好:
  我叫狗剩,爹说了贝(贱)名好养活,这次能来清平县逃难,比之六年前,简直是天天(壤)之别,六年前我的姑姑、舅舅和一个哥哥都死了,不是饿死,是在城外病死的,不过那时候我还在娘亲的肚子里。
  爹爹说,整个城门前都是尸体,到处都是,爹爹将大肚子的娘亲,藏在一个地洞里面,一家人就吃着一点儿蒸饼,还有竹鼠活过来的。
  我想替爹爹说,你选的官也是好官,谢谢你,你是好人!
  对了邻村的张凡一家得了鼠疫,路上爹让我离他远点,他们一家差点儿死了,不过到了清平县被一个哥哥救了,人没死昨天还跟我打仗来着,我想让皇帝把他关起来,他总是欺负我。
  ……
  随着张辅龄接着看下去,每一篇手书都让他眼眶发酸,这文章……不对这几句话算不上什么文章,可是句句戳中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看了近半个时辰,张辅龄再度抬头,一贯冰冷的表情已经松动。
  “这万民书中,孩童的话是他们自己写的?”
  那为首之人赶紧叩头,“回大人话,城外为了安置这些灾民,有很多城中的读书人出去教化,这些都是他们这半月所学。”
  “好,教化有功啊。”
  张辅龄点点头,能看出,这些孩子似乎只是刚刚开蒙,示意侍卫,将这万民书收好。
  转身看向这些灾民,张辅龄抱拳行了一个大礼。
  “我张辅龄祖籍就是清平县,今日所见所闻,让张某汗颜,这些万民书,还有你们的心意,张某会上达天听,禀报给皇上,各位早些准备回乡,保住性命,重建家园,有人才有一切。”
  此言一出,那些灾民全都跪下了,这个张大人完全抛开自己的身份,只是当自己是清平县的一个旧人,这是何等胸怀?
  众人纷纷起身,朝着路边围观的乡绅和百姓不断作揖,这才缓缓退出去。
  刘仁礼紧抿双唇,刚刚他差点儿落泪。
  没想到这些灾民能如此做,一个两个人有这样的举动不奇怪,可是所有人写出那样一大卷,真的太震惊了,一瞬间觉得自己去济南府所遭遇的一切,都非常值得。
  刘仁礼收拾一下心绪,这才抱拳看向张辅龄大人。
  “张大人,一路多保重,那二人的尸身怕路上腐败,这里是验尸的记录和图册,以及那两枚毒镖。”
  说着,赶紧示意身侧的魏县丞,将东西奉上。
  张辅龄点点头,接过盒子。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你们回吧,我们这就启程。”
  刘仁礼点点头,他行动不便,并未行大礼,张辅龄也不是拘小节的人,迈步上车,随行的侍卫甩动马鞭,一行人出发。
第一百四十七章:针,你找到了?
  众人施礼送别,前面的侍卫鸣锣开道,一队人马后,是张辅龄的车,后面是一辆不起眼的马车。
  周恒认得这是张夫人的车,人没下来估计也不想太过招摇,不过走到周恒身侧的时候,车窗上的帘子被掀开,两个女子探头,谨慎地朝着周恒他们道别。
  苏晓晓难得噗呲一下笑了,追上前朝着车窗内,不知塞了什么东西,吓得二人赶紧将帘子放下。
  随后,是被队伍包围的几个大型马车,车厢粗陋一些,不过封闭的极为严苛,显然徐百户那些人都被关押在车内,最后是一辆平板马车,上面是两个巨大的箱子。
  看看长度,周恒顿了顿,难不成这是要将尸首也带回京城?
  这个太狠了,你们有不信的,可以过来跟着验尸,看看我们是否胡说了,这个天气如若保存得当,十天半月都没啥问题。
  眼见着车队没了踪迹,张主簿和何捕头他们代替刘仁礼去城门相送,周易安推着刘仁礼,刚要问他是去回春堂休息,还是要会县衙休息。
  就在这时,周围原本看热闹的一群百姓围了上来,周恒眼睛不断在这些人身上来回审视,一时间有些不明就里,赶紧朝刘仁礼身后挪了挪。
  靠,人走了,你们这是啥意思?
  造反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6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