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医(校对)第1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4/604

  张辅龄一怔,赶紧起身。
  “哦,卫国公来了大理寺?”
  那人点头,“此刻估计已经进来了。”
  张辅龄没敢耽搁,赶紧朝外走,一般有事儿,都是卫国公差人过来,知会一声,张辅龄再去国公府。
  如此急匆匆的来大理寺找人,还是第一次,难道出什么事儿了。
  一股不祥的预感,让张辅龄有些担忧。
  刚走到门前,打开门帘,就见到杨广琛已经急匆匆走到面前。
  杨广琛朝身后一摆手,张辅龄那个同僚也赶紧出去,二人一前一后进了张辅龄办公的房内。
  张辅龄赶紧给杨广琛见礼,这位老人,虽然偶尔有莽撞和不讲理的时候,不过绝对的一身正气,不然当年也不会力保他。
  “下官见过卫国公。”
  杨广琛一挥袖子,大喇喇坐下,示意张辅龄也赶紧过去。
  张辅龄也没有客气,赶紧走到近前,刚落座杨广琛就一脸疑惑地问道:
  “老夫向你打听个人,回春堂的周姓大夫你可知晓?”
  张辅龄一怔,没想到杨广琛急匆匆来就是为了问这个,微微眯眼,难道他家中有人患了急症?
  想到这张辅龄赶紧说道:
  “不只是认得,还对这个周恒颇为了解,上次去清平县回乡祭祖,遇到他们赈灾,当时他被百姓称为神医,之后回京途中,张万询被砍伤三十二刀,尤其是胸口的一剑,剑尖断在里面,数名御医尝试都无法取出。
  苏将军建议我将人送至清平县,这才活了性命,此刻张万询就在外面当值,如若卫国公感兴趣,下官可以叫人进来一观。”
  杨广琛想了想,微微点头,张辅龄没有说啥,起身让人去叫张万询。
  还未坐定,杨广琛又凑近,脸上带着一丝疑惑。
  “你的意思是,这个周大夫比御医的手段还要高明?”
  张辅龄神色瞬间严肃了几分,想了想认真说道:
  “下官不知道卫国公遇到何事,不过单外伤一科,在京城或者说整个大梁国,我所知晓的大夫里面,他是无人能及的。至于御医,我这里正有一道折子要上奏,只是还未找到合适的时机。”
  说着张辅龄起身,拿来一道折子递给杨广琛,老头没有客气,打开看了一遍,看到最后,杨广琛的眼睛瞪大了许多。
  那份震惊,让他久久无法平复。
  张辅龄的话他信,这奏折中提到的那位辽北的霍将军,曾经也是他的好友,当年重伤而归的事儿,自是知晓,此刻结合这份奏疏,细细品味似乎果真如此。
  杨广琛缓了好久,这才将折子合上递给张辅龄,脸上尽是挫败的神色,就在此时门口传来通禀声。
  “张少卿,张护卫长到了。”
  张辅龄抬眼看看杨广琛,杨广琛赶紧招手。
  “叫进来。”
  张万询快步进来,见到张辅龄身侧的杨广琛,这货赶紧跪倒,中规中矩地见礼。
  “属下拜见卫国公,拜见张大人。”
  杨广琛好奇地看向张万询,赶紧叫了起。
  “你是张万询,伤在何处,是否可以给老夫看看?”
  张万询起身,听了杨广琛的话,一脸懵,随即看向张辅龄。
  见张辅龄点头,也没了芥蒂,回话道:
  “身上的三十二道伤口大多在上身,不过最严重的在胸口就是心上。”
  说着也没啥顾及,扯开腰带,将衣袍除去,不过不得不说他脱衣的速度极快,片刻就将自己上身剥光,一身腱子肉,还有那一身的伤疤,显露无遗。
  杨广琛凑到近前,手臂和后背的刀伤倒还好说,这样的伤痕他身上只多不少,杨广琛最为惊讶的是张万询胸口的伤疤,一道月牙形的伤痕,按照长度来说是最长的一道,不过此处的疤痕愈合的也最好。
  这道疤痕正好在心上掠过,如若按照张辅龄所说,这里插着一节剑尖,这人还能活?
  见杨广琛脸上带着疑惑,张辅龄早已起身,找到一个透明的琉璃罐子,将其递给杨广琛。
  “卫国公请看,这就是在张万询胸口取出的剑尖。”
  杨广琛接过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啊,这么长的一节,不是说剑尖,这岂不是插在心中?”
  张辅龄点点头,“就是因为如此深,太医院来了十多个御医,最后无法取出,这才将张护卫长送往清平县,只是没想到这御药房的药物竟然出了差错,张护卫长抵达时,已经高烧昏迷,伤口脓血不止。”
  张万询是个老实人,叹息一声说道:
  “一路上属下都是昏昏沉沉,就听随行的御医一直叨念,怎么又烧起来了,周大夫说如若不是我胃口好,这小命怕是早就丢路上了。
  给属下取剑尖的时候,那周大夫见我失血过多,竟然抽了自己的血过给我,才让我续命的,手术进行了几个时辰,之后他累得直接晕倒。
  如此拼力救治,只是因为兑现与张大人的承诺,这个周大夫着实让属下钦佩。”
  见到折子上的描述,和一个活生生的人相比,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感觉。
  抬手触及张万询胸前的伤疤,一道纤细的印记,并不狰狞,和其他伤口比,这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看来这个周大夫的医术,确实非比寻常。
  “这伤口,现在可还疼?”
  张万询呲着一口白牙笑了起来。
  “不疼,做了手术第二日我就吃了一头鹿,现在无论跑跳还是干啥,都没有感觉。”
  张辅龄示意张万询将衣衫穿上,如此样子真的有些不雅。
  张万询穿好衣衫,施礼退下,张辅龄看向还沉浸在震惊中的杨广琛。
  “不知卫国公怎么提到周恒了,难道有人需要诊治?”
  卫国公叹息一声,“不瞒你说,老夫的孙子俊儿今日受了重伤,在校场比斗的时候,被人用刀刺入腹部,命悬一线,俊儿的总旗官将他送到回春堂,还私自签署了一份手术告知书,直接给俊儿做了手术。
  老夫赶到的时候,他们正从手术室出来,当时心中急切,将回春堂的人伤了两个,没想到这周恒竟然和朱筠墨交好,争执之时,他回来了……”
  卫国公没再说下去,张辅龄恍悟。
  这里面的渊源他知晓一些,卫国公虽是朱筠墨外祖,却并不亲近,卫国公当初一直支持朱孝昶封为世子,为此和皇帝还争执一番,看来今日之事,让二人之间隔阂更甚。
  “卫国公勿要担忧,令孙既然是周大夫医治,自是性命无忧,只是与世子之间的隔阂,是否需要下官从中调解一番?”
  卫国公摇摇头,瞥了一眼桌子上的折子。
  “看来老夫真的老了,近来京中的各种变化,真的看不懂,也想不明白,尤其陛下的意图,更是让人难以揣测,此时让朱筠墨回来,这是要搅混水吗?”
第二百一十七章:水至清则无鱼
  张辅龄吓了一跳,赶紧起身朝着卫国公施礼。
  “卫国公此事要慎言,陛下的抉择自有其道理,世子毕竟是世子,被人下药十数年,如若不是碰上周恒,此刻恐怕性命堪忧,回京不见得是坏事。”
  卫国公再度叹息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忍。
  “老夫不是想管此事,即便想管也管不了,只是觉得无论是朱筠墨也好,还是朱孝昶都是老夫的至亲,都不想他们卷入朝廷的各种争端,苟活也好无为也罢,只要平安就好。”
  张辅龄没说话,这不是他能妄议的,在和朱筠墨的几次接触中发现。
  这个宁王世子能匿名捐助,不求名利,还能为刘仁礼和周恒仗义执言,绝非他人口中的庸才。
  反观朱孝昶,可以说是在众多光环中长大的孩子,在太学文章时常被人提及,被人谈论到他,所有人溢美之词都恨不得全都放在他的身上,小小年纪也是谦谦有礼。
  不过越是如此越是让人觉得太过刻意,不如放养的朱筠墨让人看着舒服与真实,卫国公虽未明说,却与这个外孙隔阂甚深。
  没等张辅龄多说,卫国公起身便走,没有多做停留直接离开。
  张辅龄送到门口,看着卫国公佝偻的背影,久久没有说话,张万询凑了过来。
  “大人,这卫国公怎么了,可是要看病?”
  张辅龄摇摇头,“明日你随我入宫一趟,有些事儿不能拖了。”
  张万询自然没话说,点点头站在张辅龄后面,看看卫国公的背影,不断摇头,这些人太复杂,看不懂。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4/6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