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医(校对)第2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1/604

  “别的什么都不要下,先将鱼分到两个锅里面,这鱼要掐算时间,多一分不熟,少一分就老了。”
  薛老大端起鱼盘子,左右分开,将鱼片分别倒入两个锅中,片刻鱼片浮了起来,均匀的小气泡全都布满锅中,周恒举着一个漏勺赶紧开始挥动。
  “别愣着了,赶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没有什么外人,想吃自己捞。”
  苏晓晓早就站起来,朝着锅里面的鱼片开始下手,速度极为的快,这边薛老大更是已经上阵,一个个的架势十足,张怀远原本还有些拘谨,一看这些人的架势,赶紧朝着锅里面杀去。
  片刻,一盘鱼全都被消灭了,周恒碟子里面存了一些,赶紧指向那两盘深紫色的肉,朝着薛老大眨眼间。
  “赶紧下肉。”
  趁着肉丢入锅中,周恒也吃了一口鱼肉,这就是水潭里面的捕捉的鱼,虽然叫不出品种,肉质是绝对的鲜美,外形上有些像花鲢不过没有什么刺,还极为的肥硕。
  几口鱼肉下口,刘仁礼不断呵着气。
  “这鱼肉真的不错,不比海鱼差,也没有什么土腥气。”
  周恒指了指北山,“这里是个好地方,山腰有个水潭,这鱼就是水潭里面捕的,口感非常不错,就是不知道是什么鱼。”
  刘仁礼也摇头,“没见过,庄子上的人没见过吗?”
  周恒摇摇头,“据说我们来之前,这水潭就没有鱼,接连的修路,还有在这里制药取水后,水潭里面也开始每隔几天就大量的冒出来鱼群,至于品种似乎都没见过。”
  刘仁礼笑了,“既然如此,何必纠结,你就自己想一个。”
  周恒点点头,有文化的就是不一样,想了想鱼的颜色,突然笑了起来。
  “我看就叫银龙鱼吧,这鱼全身银白,至于脊背有一道黑线,看着非常威风凛凛,这名字配它。”
  苏晓晓终于将嘴巴腾空,撇了撇说道:
  “这个名字不错,我觉得你是认为这个名字今后容易卖掉吧。”
  周恒忍着笑,其实苏晓晓真的说对了,无论是串串香还是今后想要开农家乐,这鱼都将是主打,现在还真要保护起来,看看能否养殖,如若能养殖,就不受这个时间的影响了。
  “这鱼很肥美,我想能否挖一个鱼塘养殖,如若可行就不用担心这鱼的捕获量是否能供应及时了。”
  刘仁礼看向周恒,这想法非常的新奇,鱼还能自己养殖。
  “你说自己养殖?”
  周恒点点头,“抓一些鱼,放在固定的池塘里面,不过这池塘最好自己挖掘底部和边上都用石头垒起来,可以引水可以放水,比较通透,如此每日定时撒些鱼食,它们就能快速繁殖。
  你看在水潭中水流湍急,这些鱼需要长时间大运动,如此肉质不容易长上来,它们都能这样肥美,如若养殖岂不是要更加快速长大,我估算着一年能从鱼苗长到两三斤。”
  薛老大坐不住了,眨么眨么眼。
  “这还用啥想啊,我们自己挖鱼塘就行了,水潭里面的水引下来,之前修路剩下的石头还有很多,想要什么样做成什么样,至于那鱼,也能直接引下来,只是鱼食需要琢磨一下。”
  周恒笑了,自己都没想到,薛老大显然是对这里非常了解。
  “我觉得可以,那就弄完暖房,赶紧让人直接挖几个鱼塘,我到时候给你尺寸。”
  刘仁礼伸手拽住周恒的手臂,“等等,你直接说一下尺寸,我觉得可以让河边的人来尝试一下,这些人都是靠河吃河,捕鱼都是好手,至于这养鱼,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儿,我可以跟你弄点儿活鱼回去试着养一下。”
  周恒想了想,刘仁礼的想法是不错。
  “其实如若在河边,倒是可以引河水养殖,做好拦截就行,只是这鱼,你有销路吗?”
  刘仁礼朝着薛老大扬扬下巴,“火锅可以吃,你们不是还有串串香,这样的用量都不少,即便你们不收,我想这样的肥鱼拿到市场,也不会贱卖。”
  周恒噗嗤一下笑了起来,别说这个刘仁礼真的是想的很多,明显能感知,他想要让通州的人富起来,这些想法都不错。
  周恒看看几个闷头吃东西的姑娘,这回认真地看向刘仁礼。
  “大哥的想法都不错,只有百姓富足,才能少生事端,并且抗击风险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无论是你种植金土豆和玉米,或者是养鱼,只要销路不好,都可以给我,我来收购。”
  刘仁礼一拍大腿,如此突然的动作让刘秀儿她们吓了一跳,刘仁礼有些不好意思,赶紧朝下压压手。
  “抱歉,兄长只是想到一个问题,不是说将金土豆和玉米带过来了,我怎么没瞧见?”
第三百一十七章:烫手的礼物
  刘秀儿起身,将土豆片的盘子挪到刘仁礼面前。
  “大哥这就是土豆片,至于玉米我倒是没瞧见。”
  薛老大将口中的肉吞下去,这才抹了抹嘴唇说道:“玉米让人放在锅里蒸着,那东西蒸着、烤着、涮着,无论怎么吃都好吃,大人稍等,我去看看熟了没有?”
  说着,薛老大起身,临走前将土豆片和豆腐丢入锅里,这才跑开。
  刘仁礼死死盯着锅里面翻滚的土豆片,这金黄色的大片,随着汤锅里面的气泡不断浮沉。
  那边出去的薛老大已经回来了,手中捧着一个托盘,上面是几个带着皮的玉米棒。
  送到近前,薛老大快速将皮拨开,掰掉尾部,用一根筷子插在下面,这才递给刘仁礼和张怀远。
  随后环顾了一周,“你们谁还吃?”
  秀儿她们几个纷纷摇头,看架势是想等着别的食物,刘仁礼上下端详了一番,用力嗅了嗅。
  别说味道带着一丝甘甜,闻起来似乎不错。
  张开口咬了下去,瞬间刘仁礼顿住了,这个动作,让张怀远都不知道是否该下口了。
  刘仁礼随后快速咀嚼起来,不断瞪大了眼睛点着头。
  “这味道真的不错,好吃。”
  见刘仁礼还要啃芯儿,薛老大赶紧给他指出,哪儿能吃哪儿不能吃。
  周恒说道:“这玉米吃法很多,除了刚才薛大哥说的,还可以将玉米的颗粒掰下来,然后将它们用石磨磨成粉,和白面掺着吃,或者单独做窝窝头吃,口感虽然不如白面,不过抗饿是没问题,还能煮粥,反正怎么吃需要靠大家去研究。”
  说话间,刘仁礼已经啃了一根玉米,放下中间的芯儿,擦拭了一下手,似乎感受到腹中的饱胀感。
  “别说,这东西,还挺抗饿,我吃了一根,有些觉得饱了。”
  周恒看向刘仁礼,给他捞了几块土豆片。
  “如若储存得当,玉米可以放三四年,不腐烂不变质,还能继续种植,所以它比麦子更容易储存,再者最为优异的一个特性就是,玉米不怕严寒干燥,即便是辽北苦寒之地也能种植一季。”
  此言一出,刘仁礼怔住了。
  “如若此事可行,你这将是大功一件,要知道辽北地区每年拨发的粮草,都是朝廷最为头疼的事儿,我们大梁国五分之一的粮产收成都要用在辽北和赈灾的事宜上。”
  周恒抬手阻止了刘仁礼的话,这些不用他来算,周恒心里明镜一样。
  不过这事儿现在说了没有意义,毕竟没有真正收过一季,谁也不知道最重的数额是多少。
  “大哥不要急,其实我希望你来种植也有这个考量,我这里作为试验田,可以进行育种和初步的种植实验,拿到第一手的数据。
  你在田地上进行种植也有所依据,之后让来福带人帮着你选出的试验田,随时监控数据,我想收成自然少不了,至于是否上报,如何上报,这个我希望由大哥来做。”
  刘仁礼顿住了,周恒这简直是给自己送政绩。
  即便管理一个州府政绩优异,也需要苦熬个几年,不过真若是将这样的粮种献出去,那岂不是将通州做成了一个典范。
  周恒看着刘仁礼脸上都是笑容,从刘仁礼的神色中能感知到,他已经想明白了。
  这事儿不能由他或者世子上报,毕竟太招摇了,可如若由刘仁礼提出了这就不一样。
  刘仁礼看向张怀远,见他朝着自己用力点头,显然是希望自己应允此事,刘仁礼想了一下,这才点点头。
  “好,那吃过饭,我们就不多留了,春涝的引水渠之事迫在眉睫,如若想要选择种植的地块,还要尽早丈量选择,都是需要时间的。”
  周恒点点头,“大哥治理通州,我们自当鼎力相助,还是那句话,我希望大哥能走的更快更远些,如此一来才能让更多的百姓受益。”
  刘仁礼抓住周恒的衣袖,激动的不行,赶紧端起酒盏。
  “新年伊始,我等要尽心竭力,不说造福一方,也要尽绵薄之力,让百姓吃饱穿暖。”
  周恒端起酒盏,刘仁礼说的话不是什么豪言壮举,不过即便如此简单的问题都极难实现,毕竟大多数的土地都掌控在地主乡绅的手中,能让百姓不挨饿,眼前能做的就是提高产量。
  几个姑娘都看向二人,秀儿能理解刘仁礼的想法,卿云更是感动的不行,她是真正挨过饿受过冻的人,知道生活的艰辛,这二人都端起杯盏,虽然是果酒也能感受他们的激动。
  “百姓不易,卿云钦佩刘大人和周大夫的言行。”
  “大哥和二哥一定心愿成真!”
  苏晓晓站起身,赶紧也端起杯。
  “此事如若真的可行,不要忘记大同,那里的官兵很多都吃不饱,身体瘦弱,如此跟鞑靼作战真的不占优势。”
  周恒环顾几人,笑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1/6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