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医(校对)第4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4/604

  这三个字一出口,朱筠墨愣住了,身侧的卫国公夫人更是有些诧异,准备好的说辞一下子全都用不上了。
  “老爷可是同意了?”
  卫国公蹙眉,瓮声瓮气地嘟囔道:
  “要不然此事就作罢!”
  朱筠墨赶紧起身,抱拳道谢:
  “多谢外祖父成全,此事自然不会亏待外祖父,记得舅舅在川南镇守,之后第一批的培训,还有物资调配,自然是先紧着舅舅和大同的父亲。”
  听到这里卫国公脸上才舒展一些,卫国公夫人笑了,从衣袖里面掏出来一张纸,递给朱筠墨。
  卫国公一看就明白,今天自己同意不同意,这地契算是都要给朱筠墨的。
  能明着说,还算他识相,不过是一块盐碱地,种也不能种,卖也卖不出去,着实有些难受。
  “你说话要算话,这川南地理偏僻,常年暑热,还遍布瘴气,军中大夫倒是不少,但每年就因为这毒瘴和暑热就减员巨大,受伤也不容易治愈。”
  朱筠墨叹息一声,他去过大同见到过真正的伤病是什么样,那些人的生活即便是父王那样体恤,还是兵卒的最底层。
  “正月十五之后,我去过大同,带着一队回春堂的人,给父王军中的伤病老兵进行了统一的诊治,我见过他们的生活,他们不希望得到过多的照应,他们需要的是正常的生活,能成为不是累赘的正常人。”
  卫国公点点头,这话说到他心里去了,端起杯盏主动和朱筠墨碰了杯,仰头喝了杯中酒,呵着气看向朱筠墨。
  从朱筠墨刚刚这番话里面他知道,朱筠墨是真正用心去做事,大同之行也让他成长了很多,看着这个自小被自己忽视的孩子,心中多了一丝愧疚。
  “要投资这么大的作坊,还要给军需供应,你们银钱上充足吗?如若不够可以跟我说。”
  朱筠墨摇摇头,不过还是很感谢的,他很清楚,卫国公压根没什么银子,之前有些也都浪费在那些猛兽身上,不然也不会将田产什么的变卖那么多,而这块盐碱地,就因为过于贫瘠,所以迟迟未曾出手。
  想到这里,从怀中掏出来一张银票,放到卫国公面前。
  “银子我不缺,之前回京的时候,到处需要建设确实有些银钱紧张,不过现在回春堂、制酒作坊、北山的剧院、珍禽猛兽园、垂钓馆等等产业,都收益不俗。
  再说,当初跟您要那些猛兽的时候,也没有给您填补亏空,现如今一并给您补上,也算是我的一番心意。”
  卫国公还想要推辞,卫国公夫人拍了他一下,手上的力量还不轻。
  “你个老家伙,孩子都这么说了,你就先收着吧,之后他缺银子再给他,怎么这么执拗,这是孩子想要孝敬你的心意。”
  卫国公想了想这才点点头,将银票准备递给夫人,就在举起来的瞬间,银票随着挥动张开,看到那数额,卫国公一阵呛咳。
  朱筠墨一怔,赶紧起身帮着他拍后背,以为卫国公呛到了,脑子里面还在想着当时周恒抢救五皇子儿子的动作。
  只见卫国公赶紧抬手,示意朱筠墨停下,朱筠墨这才递过来一盏茶。
  “外祖父可是呛到了,喝盏茶缓一缓。”
  卫国公拨开茶盏,瞪圆了眼睛看向朱筠墨,一把将银票塞给他。
  “这银子我不能要!”
  卫国公夫人一怔,看着老头有些不明所以,瞧着刚刚的意思不是都同意了,怎么现在又这个表现,难道银票有什么不对?
  “为什么不能要?”
  朱筠墨现在糊涂了,刚刚都说好了怎么片刻就变卦了,难道是觉得受之有愧,不应该啊他们的亏空不小,这次原本就是跟周恒商议好的。
  卫国公夫人一把接过去银票,看到数额也是吸了一口气,赶紧推动轮椅,看向朱筠墨。
  “墨儿,外祖母知晓你的意思,不过这银票上的数额真的太多了,这样我们确实不能要,那盐碱地就是一块废弃的地方,你们能拿去用用了就是,无需想这么多。”
  朱筠墨摆摆手,“不过是两千两银子,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天的流水,不算什么钱,收着就行。
  那些猛兽饲养多年,你们花费的不少,算是帮着外祖家填补亏空,总不能一直白嫖您的产业不是,薅羊毛也不能总可着您一人身上薅。”
  听朱筠墨如此说,卫国公夫人这才拿着银票看向卫国公,顿了顿卫国公摆摆手。
  “既然是孩子的想法,那你先收着,不过即便有了银子也不能这样大手大脚的花销。”
  朱筠墨噗嗤一下笑了出来,凑近卫国公夫人。
  “周恒是个铁公鸡,一毛不拔管了,即便是传旨的公公都没有得过他的茶水钱,所以您放心,我们非常节俭。”
  卫国公夫人一脸的哭笑不得,不过这孩子是真的讨人欢心。
  “那就好,这差事揽下来,就要用心做,如若遇到难处就来找你外祖父。”
  卫国公抬眼一脸的不满,哼哼了两声,白了朱筠墨一眼,随即看向自家夫人说道:
  “这个不用教,他们会着呢,现在宁远候还有那一群老将军,都在说着他们的好,这回倒是一边倒,没什么不满的声音。
  还对陛下称赞有加,他儿子兵部尚书卢平北不是接了这个差事,放心吧推广的事儿不愁,只是户部拨款,这个要盯紧了,原本兵部和户部就不算和睦,这事儿又是个烧钱的营生。”
  朱筠墨点点头,别说这一点他倒是不担心,毕竟拉着皇帝入股就是为了这个打算的,拿不到钱,大家都没银子赚,皇帝自然是催的紧,不过这事儿自然是不能拿到桌面上说的。
  朱筠墨一脸的神秘,盯着卫国公郑重其事地说道:
  “我们自然是有底气,是否需要户部配合,这事儿不用操心,陛下自然会盯紧的,这里面涉及很多事儿,不便和外祖父逐一讲明。”
第四百九十二章:秘密武器
  卫国公看着一脸神秘兮兮的朱筠墨默然了,显然这小子还有那个周恒都是有心计的小子,看来自己老了,是时候放手让孩子们去闯一闯了。
  卫国公沉默了片刻,随即点点头。
  “也好那你们就放手去做,如若有人敢阻碍或者挑事儿,老夫帮你们清场,我倒要看看谁能阻碍此事,这是为了大梁发展的大事,必须全力支持。”
  朱筠墨笑了,今天的一切都在周恒的意料之中,不过还有最后一件事儿,这个不知道该怎么提。
  满京城扒拉扒拉,还真没有什么可以信任的人,也就是杨俊伟算是和自己沾亲带故,不过这事儿是真的算是功绩,能入了老皇帝的眼,可算下来辛苦是真辛苦,而且还很危险。
  就在这时,卫国公看着有些愣神儿的朱筠墨问道:
  “按照你们的计划,这福建建厂,既要保证守卫又要负责押运工作,可不是个容易的事儿,毕竟福建与京城远隔千山万水,如若一个不小心可就容易出现祸端。”
  朱筠墨心里一喜,不过脸上还是带着愁容,叹息一声说道:
  “守卫倒是好办,皇伯伯的意思是让福建派驻军来进行守卫,可押运的事宜,自然是要京中派人去做,实在是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皇伯伯的意思是派五军营中的一部负责此事,可谁牵头却没有定下来,我也正在担心。”
  卫国公一听瞬间顿住,看了一眼卫国公夫人,随即端起酒壶,给自己和朱筠墨各斟满一盏酒。
  “这自然是要派信得过的人来负责,五军营之中关系也极为复杂,我倒是有一部手下就在五军营中,不过这个押运官既不能职位太高,职位太高太过惹眼,也不能没有威信,我觉得伟俊最为合适。”
  卫国公夫人一怔,一巴掌拍在轮椅扶手上,顿时不淡定了。
  “不成,五军营关系复杂,伟俊之前就在那里受伤的,如若让他带队出去,这途中如若出了事儿,你能心安吗?”
  卫国公赶紧按住夫人,她的心情卫国公理解。
  “伟俊是老夫唯一的孙子,怎么能不心疼,不过他在羽翼下长大,必须要历练,这事儿和带兵打仗相比,还是安全许多,途中即便遇到匪人也不是什么厉害的主儿,我相信他能应对。
  再者他和筠墨年纪相仿,筠墨已经独当一面,难道你还要让他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一世?
  我们都有老的一天,这卫国公府自然是要传到他的身上,没有军功战绩想要立足岂不是笑话。”
  卫国公夫人欲言又止,不过见卫国公心意已决,叹息一声也没再说话。
  朱筠墨忍着笑,起身朝着卫国公施礼。
  “外祖父深明大义,此事如若交给伟俊我也是放心的,至于队伍不用太多人,二百足矣,他们配备的铠甲武器还有战马,皇伯伯说都从禁军的库房里面重新划拨。
  至于俸禄,我和周恒已经商量过,这些人要在外奔波,着实辛苦,除了正常的俸禄之外,我们还设置了两项补助。
  一是餐食差旅补助,每人每日二百钱只有押运的日子有;二就是伤亡抚恤,凡是受伤的人,都可以得到回春堂的免费救治,致残或者亡故的按照军中抚恤标准十倍支付。”
  听到这里换做卫国公愣神了,他是带过兵的人,这些人每年因为粮饷的事儿,和兵部和户部要讨价还价多久,自然是明白,个中难处,即便能拿到手也不可能是全额,到手六成就算好的。
  如若按照朱筠墨这个说法,什么都按照银钱计算,自然少了其中的损耗,一天二百钱二百个人,这一天押运就需要四十两银子。
  从福建到京城,即便快马行走也要十几天,这一个单程就是六百两,这简直高的离谱啊!
  至于抚恤一块,伤者手脚无法劳作之人,军中只是给予五两银子安置,亡故的也就十两,这十倍更是天价。
  虽然对兵将来说是极为好的事儿,可这费用着实太高了。
  “事儿是好事儿,这样挑选人员也能得心应手,不过如此高的费用,你们能够承担的了?”
  朱筠墨摆摆手,压低声音说道:
  “这东西不说是一本万利也差不多,那橡胶园的树木本就是自然生长的,在福建漫山遍野都是,我们只是找工人割胶收集,随后是进行加工,除了人工和运输压根就没有什么成本。”
  卫国公将信将疑地点点头,“那就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4/6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