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医(校对)第4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8/604

  他朝着马车边上的机械衙役摆手,“都别站着了,去找木板将这里的水渠盖上,让驴车可以直接过来,毕竟堆得多了这边空地也放不下,还是要送到谷场去晾晒。”
  那些人倒是没说啥,知道这个知州就喜欢搞这些实际的东西,总是想要替百姓找到出路。
  如今整个通州地界,这些官员也都习惯了刘仁礼的做派,毕竟这人看着似乎没什么脾气,你要是出了冤假错案,或者对百姓不好,他能将你收拾到家里人都认不出。
  为官就是上行下效,上面的人喜欢这些,他们也乐得省了银子,所以一个个快步跑过来,抱着木板将水渠盖上,一辆驴车先行过去,开始将过秤后的玉米装车。
  那个负责过秤的老先生,没记录一笔,都高声诵读出来。
  “算上这一筐,共计六石,装车的后面绕。”
  张怀远笑着看向刘仁礼,他能感觉到刘仁礼很激动,拿起一根玉米,拨开外衣,看着金灿灿的种子,脸上的笑容挡都挡不住。
  “大人,我们的产量似乎不小!”
  刘仁礼用力点点头,“北山大棚的我们是比不了,不过这个数量比我们预期的要好得多,来福照料的好啊。”
  石头上站着的来福,脸上没有什么轻松的表情。
  他现在比来通州之前黑了很多,就现在的脸色,丢到煤堆里面不呲牙看不见人的标准,手指都弯曲了,皮肤粗糙的如同老树皮,带着大大小小的口子,看着似乎老了十岁。
  “玉米对田地管理的要求不高,只要种下去及时浇一次水,产量还是可以的,我只是担心东庄那片金土豆,这个产量如若能和北山的时候大差不差,那这个就太厉害了,我们毕竟没怎么施肥管理就是浇浇水除除草,比种麦子好弄多了!”
  刘仁礼点点头,“不过这个前期的水渠还是有些麻烦,看来今年入秋前,要早些开始建设水渠,如若全通州都普及了,即便明年再来一次春涝我也不怕了。”
  来福笑了起来,他朝着刘仁礼施礼。
  “大人真的是爱民如子,这个水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通州虽然多河流,但是这水的走向就是由北至南一条大河,缺少支流的灌溉,这些水渠涝可引水排除,旱可注水灌溉,可以说是根治之法。”
  刘仁礼笑了,看了一眼水渠,脸上带着庆幸的神色。
  “当时如若不是你家公子给我指出这个明路,恐怕今年通州将颗粒无收,不知道会饿死多少人,这不知是帮着通州人改良种植品种,这是救活了无数人啊!”
  见刘仁礼如此感慨,来福脸上挂着笑,一呲大白牙,很真心地笑了起来,看向西侧的方向。
  “很久没见过公子了,不知他近来可好,北山还有回春堂的事物就让他忙的脚不沾地,估计现在会更忙吧。”
  刘仁礼眨眨眼,能看出来福是真的想念周恒了,瞥了一眼收获的进度,这才接着说道:
  “这批东西收获后,你就可以回北山看看了,剩下的种植继续不就行了,你带出来的那些人,应该没问题吧!”
  来福摇摇头,“让他们实际操作可以,但是要进行把控,最重要是,这个地不能连续种植,为什么麦子那么低产,就是每年都是种植一样的物种,土地得不到休养生息,所以产量逐年减少,付出再多的努力也见不到成效。”
  刘仁礼点点头,这个理论似乎听周恒说过,不过当时匆忙并没有详细解释。
  他有些不解,毕竟现在已经四月如若这个时候种植小麦岂不是入秋都收不回来?
  “那么按照你的想法,难道是要种植一茬小麦?现在种植时令岂不是过了?”
  来福摆摆手,“还是按照我们分配的地块,原本种玉米的现在改种金土豆,种植金土豆的改种玉米,这样不就解决了种植期的问题?”
  刘仁礼恍悟,瞬间笑了起来。
  “这个可行,如此一来八月十五之后又能收获一季!”
  就在二人笑起来的时候,一个差役快步跑过来,指着远处的官道赶紧说道:
  “大人,那边来了好多车队,看着车马还有侍卫的衣着,看着似乎是京中过来的。”
  刘仁礼一怔,“谁来了?难道是张辅龄大人?”
第四百九十七章:亲临
  刘仁礼朝着张怀远伸手。
  来福赶紧再度爬上那石头,回身拽着刘仁礼也站了上去,毕竟这里还算高,“望远镜给我。”
  张怀远恍悟,赶紧翻出来望远镜踮着脚递给刘仁礼。
  举起这东西,刘仁礼朝着那报信儿人指着的方向看过去,果然一队人马走了过来。
  全部是骑马的侍卫,中间有两辆马车,看着很是华丽,侍卫全部是银盔银甲,并非普通的装扮。
  刘仁礼一顿,张辅龄是非常勤俭的人,如若他过来也就是一驾马车,顶多带着四五个随从,这样的阵仗看着还真不像,不过能是谁?
  尤其是前面并没有鸣锣开道,更没有人事先来通传,难道是路过的京官儿?
  刘仁礼越想越觉得像后一个,随即从石头上下来,将望远镜丢给张怀远,张怀远并未瞧见,赶紧追问道:
  “大人看到了?可是张大人他们?”
  刘仁礼摇摇头,“全都是骑行的侍卫,看着不像张大人,估计是去码头乘船的人。”
  几人恍悟,原本帮着刘仁礼将官服拿来了,张怀远一看也没了用处,接过望远镜还是踮着脚朝官道的方向看去。
  来福挥动手中的旗子,此时高声吆喝道:
  “速度啊,速度快些,趁着这两天天气好,我们要早收割早晾晒,如若过几天赶上雨季来临,这些东西都要糟蹋了。”
  一说这个,原本疲惫的人,动作快了好多。
  不知是谁,站在垄沟里面唱起来,一首不知道是什么曲调的歌,飘荡在玉米地里面。
  周围的人被感染了,都跟着唱起来,刘仁礼笑着拄着那石头,也不管身上是否脏污,就那样看着玉米地。
  “这唱的是真的高兴,这些玉米我瞧着产量低不了,一半留着育种和吃,剩下的一半都拿去北山卖掉,也能换些银钱,这样来年无论是修水渠,还是开垦荒地都能调集不少的人手。”
  刘仁礼这话刚落地,张怀远一把抓住他的手,指着队伍磕巴了半天也没说出来啥!
  “大……大……大人……这是……张护卫!”
  刘仁礼赶紧回身,果然一匹马随着一声嘶吼,已经停在他们面前,那马上身着银甲的正是张万询,他正笑着看向刘仁礼。
  “刘大人是否安好?”
  刘仁礼张着嘴巴点点头,一时间脑子有些不够用。
  “好,好着呢,等等你让我想一下,难道那队伍是你们?张辅龄大人来了?”
  张万询倒是没啥遮掩的,回身指着身后不远处的队伍,故意趴在马背上压低声音说道。
  “何止张大人,还来了一位贵客,这不是过来看看你的成果!”
  刘仁礼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这神秘贵客是谁。
  见刘仁礼有些愣神,张怀远赶紧凑过来,将望远镜丢给来福。
  “别愣着了,赶紧过来帮忙,大人穿的如此随意,一会面见张大人岂不是失礼了?”
  张万询倒是没紧张,抓抓头笑着说道:
  “别急,张大人说了,就是要看看你们寻常的样子,你们就当张大人带着家中长辈一起来的,不要声张就好。”
  刘仁礼点点头,这里的妇人还有农民,都看管了他这样一身小褂的样子,如若穿着官袍跟这里真的是格格不入。
  再者现在穿也来不及了,毕竟身上都是脏污,想到这里抓起张怀远手上的一条帕子,赶紧胡乱抹了一把脸,至少将脸上的脏污清理干净,刚放下那队伍已经走到近前。
  来福倒是动作快,赶紧从石头上跳下来。
  张大人他们都见过,那是清平县出来的好官,打心底佩服的人,所以没有什么惧怕的感觉,扶着刘仁礼快步跳上路边。
  张万询一脸笑容地走到刘仁礼面前,用身子挡住后面的侍卫,一脸坏笑地说道。
  “刘大人,后面车上不单单是张辅龄大人,陛下跟着微服出巡来了,你千万记着,一会儿称呼朱老爷或者老爷就行。”
  刘仁礼吓坏了,脚下一滑张怀远赶紧扶着他站好。
  这玩意干啥了,怎么就将老皇帝招来了?
  这是要干啥?
  关键是,张大人也不来个信儿,搞得措手不及。
  刘仁礼此刻脑子有些死机,眨眨眼看着小褂觉得太扎眼。
  “这……我先去换上官服吧,这样……”
  张万询赶紧拦住他。
  “别慌,刚刚不是说了,该啥样就啥样,跟着我过来吧!”
  刘仁礼赶紧跟着张万询朝着马车走去,后面的张怀远还有来福都垂头站在原地。
  张万询的话,他们听得真真儿的,整个人都傻掉了,皇帝是啥人啊,怎么好好的京城不待着非要来这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8/6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