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先锋(校对)第3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2/497

  “行啊,是正宗的四川辣酱吗?”林耀反问道。
  许灵均点头道:“肯定是,还是有独家秘方的。”
  二人说说笑笑,游荡在皇宫之内。
  林耀问了许灵均的事,许灵均也问了问他们。
  时间一晃来到中午,林耀提议回燕京饭店吃饭,却不想这个提议被许灵均笑着拒绝了:“燕京饭店的消费水平太高了,昨晚我们三个人吃饭,一共也就五道菜,居然花了八十多块钱。
  放到我们牧场上,就是天天吃饭馆,三个月也吃不了这么多啊。
  一盘水煮鱼就要四十多块,顶得上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我看啊,燕京饭店纯属是宰客,我知道你们不差钱,我父亲也不差钱,可这种挨宰的感觉让我不舒服。”
  许灵均不是个喜欢讲排场的人,在他看来哪怕是西湖鲫鱼,一条也不值一个月的工资呀。
  再说了,西湖鲫鱼比其他地方的鲫鱼好吃吗?
  不见得吧。
  所谓的西湖鲫鱼就是个噱头,用现代话说就是智商税,你喜欢讲排场,你就要多交钱。
  “我们去吃燕京烤鸭怎么样?”
  听到二人说起吃的东西,刀仔忍不住帮腔道:“我在部队的时候有个战友是首府的,他把燕京烤鸭说的可是天上一绝。”
  “烤鸭!”
  林耀点点头,对着许灵均问道:“全聚德的燕京烤鸭,确实是最能代表燕京地方美食的一种了,你应该还没吃过吧?”
  “没有,只是听说过。”
  许灵均昨天才到燕京,下车已经是傍晚了,根本没来得及四处转转。
  听到许灵均也没吃过,林耀当机立断,中午就去全聚德吃了。
  到了全聚德一看,此时的全聚德老店,价格还是很亲民的。
  精品烤鸭8元一只,赠送四个小菜,一盆鸭架汤,一份椒盐鸭架,还额外再送两盘薄饼。
  如果是两三个人吃,一份精品烤鸭足够三个人吃饱,相比燕京饭店实惠多了。
  当然,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花五天工资来全聚德吃一次,还是比较奢侈的事情。
  进了店门一看,里面的顾客以外国人居多,剩下的一些唐国食客,大多数也是有身份的人。
  “炸大虾,三快四。”
  “红烧海参,三块八。”
  “精品辣子鸡,二块二。”
  “东坡肉,一块三!”
  林耀将菜谱看了看,对着刀仔说道:“比港岛的物价低多了。”
  刀仔摸了摸下巴,小声道:“就是不知道做的还不好吃?”
  “这里的主厨,不会比港岛那边的三星,五星级主厨差,说不好吃肯定是假的。”
  林耀将菜单放下,对着服务生吩咐道:“一份精品烤鸭,一份鸭肝,再将你们的特色菜上四道,凉菜上三道,凑一只烤鸭外加八道菜。”
  “这么多吃的完吗?”许灵均忍不住问道。
  “吃不完可以打包,我们带回去晚上吃。”
  林耀说到这里,又道:“中午多吃点,下午我带你去个好地方,这地方还是我上火车时,我朋友特意告诉我的呢。”
  “什么地方?”许灵均不明所以的问道。
  林耀回答:“古玩街!”
第345章
三百倍回报率
  林耀这次来燕京,主要有三件事要办。
  第一件事,挑选一位有身份的经销商,让他成为北方总代理帮他出货。
  第二件事,改革开放的气息越来越浓,大家的生活水平在提升,口袋里的钞票也在增加。
  林耀觉得可以利用下自己的港商身份在老家投资。
  别人不敢做的投资他可以做,不管是弄电器行还是百货商场,甚至只是单纯的将港岛那边的流行服饰拿过来卖,在老家这边都能大赚一笔。
  现阶段,老家这边还是国营的合作社,别说超市与超级商场了,就连商店的概念都没有。
  要是能在燕京,申震,天京,上京,羊城,杭城这些地方弄几座百货商场出来,赚钱的速度不会比印钞机慢。
  第三件事,眼下燕京的房子这么便宜,他准备入手几栋四合院。
  他也不贪心,中型四合院,位置好些的,弄个两三栋就好。
  到了九十年代,燕京开始大规模改造了,价格合适就出售一两栋,不合适就自己留着,等到后世出租用。
  另外,趁着现在价格便宜再收点古董,等到2010年前后了,光是四合院和古董就能值个二三十亿。
  钱不钱的无所谓,一说自己在燕京有四合院,说出去有面子。
  “这个地方叫王府井,是燕京最繁华的地方,明清两代多用来给皇子们建府,所以才有了王府井这个名字。
  在王府井北街这边有一条胡同,胡同内有二十几家古董店,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些古董店都是官方经营的,卖给外国人,专门用来赚外汇用的。
  在这里买东西,什么钱都可以用,就是不能用唐币,而且绝对保真。
  当然,国宝一级的你就不用想了,那些东西是不会拿出来卖的。
  在这卖的,都是些二三档的珍品,比如宋朝的字画,明朝的花瓶,清代时期的瓷器。
  最好的,也只是些准国宝级,用来镇店的镇店之宝。
  我听人说,字画店有一副张大千老先生的青松图,标价八十八万港币并且不能携带出境,我准备把它买下来。”
  一边往王府井走,林耀一边说着自己的打算。
  张大千的画,八十八万港币绝对不贵,如果放在港岛的拍卖行中,两百万都不稀奇。
  之所以一直没有被人买走,是因为这幅画不被允许出境,你买它可以,只能放在国内欣赏,这就让很多外国或者港台的商人觉得难以接受了。
  林耀却没有这种顾虑,他准备在燕京买四合院,这幅画到时候就挂在他家里。
  二三十年后,这幅画少说能翻三百倍,而且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到的。
  把它送给某位喜欢字画的官员手中,上百亿的地皮他都敢批给你。
  单纯的给钱,有些喜好文雅的官员反而不接。
  “到了!”
  来到古董街,林耀指了指两边的店铺,叮嘱道:“看到外面的牌子没有,牌子上挂着什么,里面就经营什么。
  挂盘子的,里面就是盘子类的古董。
  挂罐子的,里面就是罐子类的古董。
  还有些蹲在墙角的,他们手上也可能有好东西,当然,更多的是赝品,没这个眼力最好不要和他们打交道,捡漏更是想也别想。”
  不同于小说中的故事情节,现实中的捡漏少有发生,有也是古董商贩和古董商贩之间的捡漏,外人真心轮不到你。
  你要是抱着这个心思去,你就等着被坑吧。
  说句不好听的话,除非你是真正的大师,玩古董几十年的老行家。
  不然你那点见识,能比得过这些商贩才怪。
  林耀并没有捡漏的心思,他也没有那个眼力。
  他来官方经营的古董街,而不是去琉璃厂那边的黑市,为的就是官方出品,质量保证的标签。
  贵一点不要紧,绝对不能买假货。
  “先生,看点什么?”
  进了一家店铺,工作人员很热情的迎了上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2/4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