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御诸天时空(校对)第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367

不过杨过在看到郭靖要发怒时,心中一惊,赶紧听话的磕头跪拜,口喊师父,唐汉淡然说道:“入我门下,需得好生练武,遵守全真戒律,不得欺师灭祖,否则便是逃到天涯海角,道士也会取你性命,你可知晓。”
“弟子不敢!”杨过连忙应道。
“按照我全真教规矩,只有练出内力方才能成为内门弟子,你虽然拜我为师,却也遵守规矩,从今日起,你就住在外门,什么时候练出内力,什么时候进入重阳宫。”唐汉平淡地说道:“师父我也不会传授你什么高深功夫,外门弟子练什么武学,你也练什么武学。”
杨过乖巧地点头应是。
没多久,天就蒙蒙放亮,唐汉叫来一个道士,带着杨过去外门。
而这时候,赵志敬就进殿禀报道:“拜见掌教,拜见诸位师伯、师叔!此次我全真教共擒下一千七百余名贼子,有三百余名贼子死了,其余贼子都逃脱下山,不知道这些贼子该怎么处理!”
唐汉淡漠地道:“既然敢来犯我全真教,便是死有余辜。不过就这么打死也是可惜,就废去他们武功,驱逐下山,至于下山后是死是活,全凭他们造化。”
众人闻言,心中暗暗一凛,江湖恩怨纷纷,行走江湖谁没有个仇人呢,这些人被废去武功,一旦被仇家得到消息,那么下场可想而知,十有八九会很凄惨的。
马钰虽然有心劝谏,但是又想到这些人敢上终南山,就得有死的准备,也怨不得人。
赵志敬领命下去,而郭靖来到终南山,在杨过拜师后也没有离去,在终南山盘桓了十数日,和马钰等人谈天说地,纵论武功。想到马钰等人如今年过古稀,说不得以后也见不得几面,更是心中伤感。他生怕杨过不好好学武,对他谆谆告诫叮嘱,又跟他详细说明全真派武功乃武学正宗,当年王重阳武功天下第一,各家各派的高手无一能敌,自己能有如今武功,也多得全真内功之助云云。又说起唐汉乃是天下第一人,武功天下无敌等等。
那杨过到了外门,虽然也得扫地、打柴、打水,但是在不断听说唐汉的厉害,心中也是隐隐有些期待,倒也是勤勤勉勉。而赵志敬等人知晓杨过拜在唐汉门下,虽然心中羡慕得紧,但是杨过不过是个孩子,他们也只会多加照顾。
“如果我那师父真的有那么厉害,我以后就可以胜过郭芙和武家兄弟。”杨过暗道。
唐汉倒是不知晓杨过会这么想,这些日子他和郭靖论武,见郭靖一身内力已经十分深厚,内力精纯无比,一只脚已经踏入先天境界,恐怕用不了几年就可以踏入先天境界。
“道长,蒙古势大,宋军孱弱,恐怕有南方水网之利,怕是也守不了多久。道长武功深不可测,何不出面止戈,令蒙古人不得南下。”郭靖和唐汉坐在一棵榕树下,喝着清茶,郭靖想到这些年宋军不断丢失城池疆土,心中满不是滋味,就说道。
唐汉是天下第一强者,先天武者中无人是他的对手,第二次华山论剑时连败各大先天武者,只要唐汉出面,恐怕蒙古人也不敢轻易南下。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乃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扭转。”唐汉淡笑说道:“蒙古人不过是大漠部落,为何能席卷天下?反观宋朝,有兵器之利,却是百战百败,为何?”
“便是我保得宋人安平,可是要知道先天武者也有寿命之限,我死后蒙古人依旧可以灭宋!”唐汉很淡漠地说道:“要扭转局势,不在于个人,不在于我。而是在宋人如何革除朝政弊端,增强国力。若是宋廷吏治清明,宋军兵强马壮,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便是蒙古势大,又如何?”
郭靖苦笑不已。
如今朝廷奸臣当道,排除异己,弄得百姓怨声载道,而宋军虽然多,但是却贪生怕死,武将畏惧蒙古人如同畏惧老虎一般,要不然也不会出现蒙古人还未到,就有宋军丢城而逃的事。
“当年我曾经告诉过你,要想汉土不被蒙古人所攻灭,你可以起兵推翻宋廷,建立新的王朝,可惜你不听。”唐汉说道:“在我看来,蒙古灭宋又如何,都说胡人没有百年国运,到时候自然还是汉家天下。”
“当年师父教导我,侠之大义者为国为民,郭靖虽然渺小,却也不愿意看宋人沦为蒙古人猪羊,只要我在一日,定然会保襄阳不失!”郭靖坚定地说道。
唐汉也不劝说,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郭靖能成为人人敬重的大侠,便是因为郭靖这份为国为民的情怀。
郭靖与唐汉讨论武学,也是收获甚大。这些年郭靖隐居桃花岛精修《九阴真经》,武功进展自然极大,但他除了和黄蓉拆解外,却又难以找到对手。如今在终南山遇到唐汉这个武功卓绝而又新意颇多之人。也是极感兴趣,心喜之下。便多徘徊了几日,和唐汉探讨武功。他身兼江南七怪全真北丐东邪《九阴真经》等数家武功,见识也是极高,特别是《九阴真经》,可以说是包罗了天下武学精义,不论内家外家拳法剑术,诸般最根基的法门诀窍,尽皆包含其中,其中博大精深之处,常人数十年也难以尽数悟通。郭靖虽然这些年不断思索,但要说将真经武功融会贯通,却还差了一些,此时和唐汉探讨,每每有恍然大悟之感,当真是大有启发。
那《九阴真经》号称武学总纲,包容万千,确实是不凡。唐汉以前只得到过下卷,如今又从郭靖这里得到上卷,只觉得这《九阴真经》确实称得上道家至宝,可惜那黄裳终究不是道门中人,也不是江湖之人,所以这《九阴真经》桎梏还是很明显的,郭靖再怎么修炼《九阴真经》,最后也是难达武者金丹境界。
只是唐汉也明白,如今天地灵气比起以往更是稀薄了一些,随着天地灵气越来越稀薄,踏入先天境界的难度就愈来愈大,恐怕不需要百年,天下将再不会有先天武者出现了。
“我如今只差半步,就可以凝练出武道金丹,可惜这半步,也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唐汉心中也是感慨武道的艰难,自从第二次华山论剑后,唐汉就苦修武学,遍览道藏群书,这次闭关更是凝丹,可惜也未能毕其功于一役,凝练武道金丹。他也不过是初步将元精、元气、元神三者合一,凝练出一颗虚丹来。
“道长,过儿留在全真教,就要多劳烦你了!”郭靖在终南山呆了二十余日,便告辞而去。
“放心,过儿由我教导,先天境界不敢说一定成,但是江湖一流境界,却是肯定的。”唐汉淡笑说道,杨过天资聪颖,这般弟子教导得好,是有很大希望成就先天境界的。
郭靖听到这话,当下微微一愕,道:“我只希望过儿这一生平安快乐,知晓为人道理,不去为恶,也就心满意足。”说着他却是想到了杨康,当年两人初见时,杨康的武功是要胜过郭靖,但后来因为机缘机遇等原因,杨康最终还是没有入正途,身死他乡。
郭靖告别众人,便下了终南山,唐汉看着郭靖下山的背影,心里知道,也许不用五年,郭靖就能一举踏入先天境界,成为天地间有数的先天强者。
第二次华山论剑后,天龙寺的本荣大师大限一到圆寂,葵花老祖也终究抵挡不住大限,化作了尘土。活佛、祭祀二人因道统相争,祭祀重伤而亡,活佛也不得不转世而去。
天地间的先天武者,数量已经不足十人了。随着老一辈先天武者凋零,天下间先天武者会越来越稀少。
第61章
开枝散叶
马钰丘处机等人送走了郭靖,便和唐汉在宫殿中讨论起道佛之争的事,随着道佛之争愈演愈烈,全真教也逐渐地感受到压力,因为就在不久前,少林寺也被卷入了道佛之争,使得佛门的势力大增,而又恰逢唐汉闭关不出,使得全真教都有些不支。
“师弟,传闻那金轮法王已臻至先天境界,受封蒙古国师,实力深不可测。”丘处机道。
“若是我预料不错的话,那金轮法王定然还未踏入先天境界,这当是蒙古人传出的流言。”唐汉淡淡一笑,道:“金轮法王武功如何,我虽然从未见过,却也有所耳闻。此人出身密教金刚宗,修炼的是宗内至高无上的护法神功,名为龙象般若功,共分十三层。此功内外兼修,又注重循序渐进,绝无不能练成之理,只是极为耗费时间。第一层一二年即能练成功,但之后却成倍递增,越往后越难进展,待到第五层后,欲再练深一层,往往便须三十年以上苦功。金刚宗中的高僧修士,一般在天年终了之前,最多也就练到第七层第八层而已,是以名声也并不太高。不过这金轮法王实是金刚宗不世出的奇才,劲力之雄,可谓天下罕有,若是郭靖不用出降龙十八掌,也有可能略逊一些。”
“不过要说他如今踏入先天境界,却还是有些不可能。只是他估计和郭靖一般已经一只脚踏入先天境界,也许用不了几年就会成为先天武者。”唐汉道,他本来也修炼了龙象般诺功,对于此功法自然非常了解。
他已经将龙象般诺功修炼到第十三层,但是却未能练成,因为他发现这龙象般诺功怪异得很,竟是有些让人难以理解,唐汉觉得练武断然没有自破人体三脉七轮的道理,所以也就止步于此。
金轮法王他当年见过,纵是再奇才,估摸也不可能如今就到了先天武者,除非是有什么奇遇。
“道佛之争非一朝一夕能够结束,我们全真教只要稳扎稳打,不给佛门可乘之机,就不会有什么事。”唐汉道。
喇嘛教背后是蒙古人在大力支持,试图以此抗衡道门,对付中原武林。只是汉人有不少先天武者,蒙古人再怎么想打压,也不敢太明显,否则蒙古的贵族、黄金家族都得有生命之威。
马钰等人一听金轮法王还未踏入先天境界,心中都松了口气,毕竟是不是先天完全是两个概念。龙象般诺功虽然算是绝学,但哪一派没有神功绝艺。威力如何,又能练到何等地步,那就不好说了。就拿全真教来说,拥有《先天功》、《太极神剑》等十门绝世神功,可是又有谁能借此踏入先天境界?少林寺号称有七十二绝艺,但每一代武功能达到绝顶的,却终究极为有数,甚至可能一个没有,不然也不会这时封山了。密教金刚宗拥有如此护法神功,也是应有之意。能修到何等地步,就要本事了。
不过又听到金轮法王武功不逊于郭靖,众人心中又一紧,郭靖的武功他们都见识过,比寻常江湖一流高手强许多,估计便是与先天武者也可以交手数百招,这般人物,全真教除了唐汉和周伯通,无人能敌。
唐汉希望全真教对金轮法王足够重视,不要掉以轻心,便道:“金轮法王确实可以说密宗不世出的奇才,此人以金轮为名,武器也用的是一个金轮,正可发挥劲力优势。据说他以前是用的五个轮子,后来却只用金轮便已打败劲敌,因此上才得了金轮法王的名号。剩余的银铜铁铅四轮,则几乎从未用过。而且听说他五轮同使。还有一套五轮大转的奇功,可谓是天下绝艺罕有人比。”
全真七子均是微微色变,没有想到唐汉对金轮法王的评价竟然有这么高。
“至于诸位师兄担心少林寺,却也不必太过担心。”唐汉说道:“少林寺虽然底蕴不俗,势力强大,但是终究与蒙古人有差别,最终肯定无法和蒙古人一心一意。”
少林寺自从斗酒僧去世后,就没有先天武者,哪怕少林寺有十八罗汉阵,可是面对先天武者的话,终究还是不够。
而且少林寺与金刚门是死敌,而那金刚门可是早早投入蒙古人怀抱,少林寺怎么可能真的全力为蒙古人投效呢。
原轨迹中,中原六大门派,不就是以少林寺、武当派为首么,当时可是被蒙古人视为眼中钉。
“诸位师兄,我有个想法,不知道该说不该说。”唐汉看向全真七子,说道。
“唐师弟这过谦了,你的能力能够我等几人不知凡几,全真教在你手中发展愈发兴旺,有什么不该说的。”马钰没好气的说道。
唐汉淡笑道:“我想天下名山不知凡几,我全真教如今人丁众多,不如分散到各地,发展力量,以终南山为祖庭,其他为支脉,互相支援,这般不但能快速发展,也能以防万一。”
却是唐汉想到五岳剑派同气连枝的是,若是全真教能散播开来,占山立下根基,那么此举无疑能大大增强全真教,也能为今后打下万世根基。
全真七子脸色都动容了,他们想到全真教乃是王重阳所立,岂能散开,要是散开了全真教还是全真教么。而且散播开来,各立基业,若是有支脉强大了,不听祖庭命令,那不是会凭白割裂全真教么。
只是又想到如今全真教上上下下五六千人,人口众多,每天消耗不知凡几,若非有足够收入,恐怕也支撑不起这么多人的消耗。如果什么时候蒙古人翻脸,那么就足以断去了全真教的粮食。
“天下名山,华山、衡山、恒山、泰山、黄山等都未曾有门派建立,这些名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建立门派,便可以与终南山遥相呼应,便是天地大变,也可自保无疑。”唐汉道。
全真七子讨论一番,最后还是觉得唐汉说的有道理,便定下了章程,不过一年左右,赵志敬、尹志平等修为达到江湖一流境界的三代弟子各自领了数百人下山而去,分别在华山、衡山、恒山、黄山、泰山、嵩山、昆仑山建立了门派,建立了华山派、衡山派、黄山派、泰山派、嵩山派、昆仑派,赵志敬、尹志平等成了一派掌门。
而全真教如此大变,引得天下瞩目,不知多少方势力猜测全真教发生了什么事。只是三千歪魔邪道攻击终南山却损失惨重的事传遍江湖,所以也没有哪个不长眼的敢再上终南山。
重阳宫一下子变得人数稀少起来,上上下下加起来不足一千人,便是内门弟子也只剩下数十人,倒也是让全真七子松了口气。
而杨过经过一年修炼,性子沉稳了许多,练出了内力,进入了内门,成为内门弟子,唐汉暗暗点点头,这杨过练武天赋却是了得,值得培养,唐汉将杨过叫到后山。
“师父,师父,您老人家是不是要传给我厉害的功夫。”杨过笑嘻嘻地说道,眼中充满着期待。
在终南山呆了一年,杨过早已从其他弟子口中得知唐汉的厉害,新知唐汉武功比郭靖还要厉害得多。
“过儿,为师知道你练了蛤蟆功。”唐汉看向杨过,淡然说道。
杨过脸色微变,这蛤蟆功他练了一年多,便是在桃花岛,也没有被其他人看出来,没想到现在竟是被唐汉看出来。他心中不由有些惊慌。
“为师不知道欧阳锋为何传你蛤蟆功,不过这蛤蟆功虽然是天下一等一武功,不逊色于你郭伯伯的降龙十八掌,但却是有些不适合你,你若是以蛤蟆功为根基,这一生估计都难以探究先天境界。”唐汉淡淡说道。
杨过心中一动,在终南山一年,杨过又怎么可能不知道江湖境界的划分,知晓先天境界是武者追求的至高境界。同时他也没有想到,传授自己武学的那位疯疯癫癫的老人家,竟然是欧阳锋。
欧阳锋,那可是天下五绝中的‘西毒’,同样是先天武者。
唐汉也不清楚,欧阳锋怎么会认识杨过,还传授杨过‘蛤蟆功’。因为他的缘故,欧阳锋与郭靖、黄蓉间可没有那般恩恩怨怨,自然欧阳锋也没有错练《九阴真经》发疯。
“师父,为何我以蛤蟆功为根基,却无缘先天境界?”杨过不解地问道,在他见识中,自然武学越厉害越好。
唐汉淡笑道:“人有性格,武学自然也有性格,若是人与武学性格不合,那么便是天赋再好,也难以练到大成。蛤蟆功乃是一门刚猛无比的功夫,又含有毒,你这小子瘦小的身子板,如何能将蛤蟆功练成?”
唐汉这话,杨过倒是明白了,连忙问道:“那师父,徒儿该练什么功夫好?”
杨过在外门中听闻了不知道多少江湖传说,心中自然和其他人一般想要练到武学至高境界,名扬江湖。
第62章
独孤九剑
唐汉略微沉吟了一下。
他所会武学着实不少,《紫霞神功》、《先天功》、《太极神剑》、《九阴真经》、《一阳指》。。。。。。等等,均是世间一等一的上等武学,所学之杂比郭靖还过。
只是《一阳指》是一灯大师传授与他,是属于大理段氏绝学,传与杨过并不合适。《紫霞神功》也颇为神异,不过终究难以达到先天境界,自然也不适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3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