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419

  可惜的是,就在这个关键点上出了意外情况。
  前面提到,因为攻击“华盛顿”号的无人靶机与攻击机群绕过了与那国岛,导致飞行距离稍微远了一点,比攻击“里根”号的时间晚了五分钟,所以“华盛顿”号上的航空人员有时间让四架“超级大黄蜂”挂上空对空导弹起飞。
  按照作战守则,从“超级大黄蜂”号上卸下来的对地攻击弹药必须直接丢入大海。
  七十年前的中途岛海战中,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四艘航母全军覆没,遭受了日本海军史上最惨烈的失败,就与一堆没有丢到海里去的炸弹有关。
  再说了,美国人从来就没有勤俭节约的习惯。
  “华盛顿”号上的航空勤务人员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为“超级大黄蜂”挂上暧M-120的时候就将卸下来的几枚JADM装上了弹药车,准备从专门的弃弹通道丢入大海,而不是费力费时的送回弹药库。
  不管怎么说,JADM是两三万美元一枚的廉价弹药,丢了都不可惜。
  一些海军战斗机在执行了任务返回航母的时候,往往会将没有投到的JADM丢掉,避免带弹降落的风险。
  问题是,谁也没有想到,导弹来得如此之快。
  更让人没能想到的是,打中“华盛顿”号的第一枚C-803就正好落到了位于舰岛前方的弃弹通道处,爆炸后将几枚JADM卡在了通道里面。因为这枚C-803没有走弯路,所以二级火箭发动机里的固体燃料还没烧完,加上战斗部迅即爆炸,立即引然了附近的所有易燃物质,造成大火。
  因为美军航空勤务人员按程序操作,在卸下炸弹之前就取下了引信,所以JADM没有立即爆炸。
  事实上,这不见得是好事!
  随着越来越多的导弹落下,“华盛顿”号的情况与“里根”号非常相似,即损管人员大量伤亡,导致火势失控。
  因为那名负责抛弃炸弹的勤务人员被导弹炸死,所以当时没人知道还有几枚JADM在烈火中煎熬。
  直到导弹攻击结束后大约十五分钟,第一枚JADM才猛烈爆炸。
  谁都知道,火苗是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的温度最低。
  “华盛顿”号燃起的大火也一样,因为缺氧燃烧不充分,也是最外层的温度最高,里面的温度反而低一些。
  也就是说,最先爆炸的是最上面的那枚JADM。
  因为弃弹通道严重变形,剩下的三枚JADM没有顺着滚入大海,而是直接滚进了已经被烈火吞噬的机库。
  美军航母采用的是半封闭机库,两侧有四台升降机。
  可以说,航母本身就是个大火炉,空气升降机的开口进入,在巨大的机库内燃烧之后从上方排出,简直是畅通无阻,烧起来也就异常畅快了。
  三枚一千磅级的JADM陆续在机库内爆炸,结果可想而知!
  干掉“华盛顿”号的就是这四枚一千磅级炸弹!
  四次爆炸产生的巨大火光甚至盖过了航母上的大火,猛烈的爆炸声连当时还在三十多公里外的“尼米兹”号上的官兵都听得到。
  这四次爆炸直接破坏了航母的整体结构,让下面的弹药库与燃料库失去庇护。
  八月十七日四点二十七分,“华盛顿”号航母舰长下达了弃舰令,命令全体官兵登上救生艇,前往前来协助的驱逐舰与护卫舰。
  数个小时后,“华盛顿”号再次发生猛烈爆炸,断掉的舰艏迅速沉没。
  大概是过于庞大,“华盛顿”号的剩余部分并没沉没。
  直到八月十八日九点四十五分,因为担心造成更大的破坏,比如在洋流的推动下漂入日本领海,造成放射性污染等等,美军指挥官命令一艘“洛杉矶”级攻击潜艇用两条MK48鱼雷攻击了“华盛顿”号。
  十点零七分,随着最后一具螺旋桨没入水中,“华盛顿”号完全沉没。
第一卷
时势英雄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石三鸟
  虽然直到十七日凌晨,舰长下达弃舰令之后“华盛顿”号才行将就木,但是对美国的政客来说,“华盛顿”号沉不沉的影响并不大。
  十六日夜间,除了两艘掩护“华盛顿”号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之外,还有一艘护卫“里根”号的“伯克”级驱逐舰被重型反舰导弹击沉,而且三艘战舰都在导弹袭击之后不久沉没,另外有四艘战舰遭到重创。
  美国已经流血!
  即便“华盛顿”号没有沉没,美国海军也遭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惨重的损失。
  “华盛顿”号的舰长下令弃舰时,正好是美国东部时间十六日下午三点半左右。在此之前大约四十五分钟,白宫新闻发言人对外宣布,总统将在一个小时后发表声明。
  虽然早就有所准备,但是航母战斗群遭到突然打击,仍然让奥康纳措手不及。
  调整作战行动与总统没什么关系,那是参联会主席的工作。
  按照加布里埃尔在收到“里根”号与“华盛顿”号遭到导弹重创后提交的报告,“林肯”号与“斯坦尼斯”号提前结束休整,与向东撤退的“尼米兹”号会合后返回巡逻海域;大西洋舰队的“艾森豪威尔”号与“杜鲁门”号加速赶往南海,与提前部署到该海域的“罗斯福”号会合,组成第二支三航母战斗群,而“布什”号与“文森”号将赶往印度洋的阿拉伯海海域。
  打到这一步,仅仅投入海上力量肯定不够。
  即便“艾森豪威尔”号、“杜鲁门”号与“罗斯福”号能在数天之内到达西太平洋,将参战的航母数量增加到六艘,因为“林肯”号与“斯坦尼斯”号的休整没有到位,所以短期内能够在一线行动的仍然只有三艘航母。
  从长远考虑,只要高强度的作战行动持续三个月以上,美国海军甚至得考虑将部署的六艘航母拆成三支双航母战斗群,降低航母与舰载航空兵联队的作战强度,避免因高强度出击削弱持续作战能力。
  海上力量支撑不起整个作战行动,美军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陆地上。
  这也正是美军最大的问题!
  美军在台海方向上,最缺的就是军事基地。
  方圆一千公里之内,美军能用的只有冲绳岛上的嘉手纳空军基地、以及属于那霸军港的普天间机场!
  在此范围内,不是没有军事基地,而是美军用不上或者不能用。比如南面数百公里外就有一座能与金兰湾媲美的综合性海军基地——菲律宾的苏比克海军基地,只是菲律宾当局担心遭到中国报复,所以没有向美军开放。
  如果将范围稍微扩大一点,比如一千五百公里,还有韩国济州岛上的西浦海军基地、以釜山为中心的军事基地群,以及日本本土的众多军事基地。再扩大一些,达到二千五百公里的话,则有关岛军事基地群。
  问题是,日本只答应提供冲绳岛上的军事基地,而韩国则干脆拒绝了美国的要求。
  虽然关岛属于美国的治外领地,不存在使用权的问题,但是这座距离台湾差不多二千五百公里的岛屿并不适合部署战术飞机。
  解决不了军事基地上的问题,美国空军就很难发力。
  加布里埃尔提出了一近一远两种解决办法。
  前者是出动B-52、B-1B与B-2A等战略轰炸机,用射程超过两百公里的防区外弹药攻击地面目标,弥补战术打击力量上的欠缺。因为战略轰炸机属于战略武器,大规模使用很有可能导致战争升级,所以美国当局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即让中国大陆相信,美军无意扩大战争规模。
  后者就是尽快完善日本在与那国岛、西表岛与宫古岛上的军事设施,让与那国岛上的临时机场、西表岛上的航空站与宫古岛上的民用机场转为军用,以次在最靠近台岛的地方部署数百架战术飞机。
  要说影响,后者肯定远远超过了前者。
  动用战略轰炸机确实有着重大意义,但主要是政治上意义,而非军事上意义。
  早在十多年前,美军就用B-2A投下的JADM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因为大使馆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所以这已经是不折不扣的战争行为了。美军再次动用战略轰炸机执行常规轰炸任务,也就算不了什么。
  美国真要动用战略核武器,也应该首选“民兵”与“三叉戟”等突击能力更强的战略弹道导弹,而不是慢腾腾的、单程飞行就得花上十多个小时的轰炸机。
  关键在宫古列岛上的军事设施。
  宫古列岛位于冲绳群岛的西南端,其中的与那国岛是距离台湾最近的岛屿,到宜兰县的乌石鼻不过一百二十公里。
  这个距离有多近呢?台湾海峡最窄处,即台湾白沙岬到福建海坛岛也有一百三十公里!
  二十一世纪初,美国借日本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机会,拿冲绳岛上的普天间机场做文章,鼓动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提出了在宫古列岛修建军事基地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与那国岛航空站、西表岛空军基地与宫古岛海军港口!
  此举得逞,等于再次收紧了中国脖子上的枷锁。
  可惜的是,“911事件”与接踵而至的反恐战争毁灭了美国的黄粱美梦。虽然有足够多的证据证明,世贸大厦与萨达姆没有半点关系,甚至与龟缩在兴都库什山脉里的回教徒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不可否认,用两栋大楼改变世界格局,绝对是惊人之作,而且效益高得出奇。
  与那国岛航空站修到一半就被改成日本海上保安厅部署巡逻机的临时机场,西表岛空军基地也被改成民用机场,宫古岛海军港口根本就没动工。
  加布里埃尔在这个时候以参联会主席身份提出进军宫古列岛,意义非同凡响!
  两艘航母挨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主要就是美军投入的空中力量不足。从战术层面上分析,关键不在空中力量上,而是在地面战斗上。如果美军从一开始就参与地面战斗,战局早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冲绳岛上的嘉手纳空军基地是西太平洋地区规模最大的空军基地,完善程度甚至超过了关岛上的安德森空军基地,最多时曾容纳了六百多架作战飞机。普天间机场也不小,最多能容纳近四百架飞机。
  因为任何一支航空部队都不可能一直在前线作战,必须得轮换休整,而在高强度作战行动中,打一周休整一周是很正常的事情。轮换休整的部队不需要留在前线,完全可以转移到日本本土或者关岛的空军基地去。
  同样的道理,那些航程足够大的支援飞机,比如E-3E、E-8、EC-135、EP-3B等可以部署在后方,而且在和平时期也确实部署在大后方。
  加上轮番到后面休整的战术航空兵,海军的舰载航空兵与陆战队航空兵,即便不把部署在国内的战略轰炸机算上,美军投入的空中力量都超过了三千架。
  大陆空军才多少兵力?除掉少部分二代与二代半,也就一千来架而已。
  美军的空中优势极为明显,不然也不可能在参战二十四小时之内夺得制空权。
  加布里埃尔在这个时候提出进军宫古列岛,让众人认为美军投入的空中力量不够,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向国会施压,让那些守财奴同意购买更多的F-22A,加快F-35的生产速度。
  不管怎么说,F-22A在制空作战中的优势极为明显,而海军挑大梁的F/A-18F在战场上的表现并不理想,被对手揍了不少下来,只是对地打击能力可圈可点,所以有必要用增强制空作战能力的F-35C来取代F/A-18F。
  二是为卷入地面战争做准备,帮白宫找了一个打地面战争的理由。
  虽然暂时没有人把美国海军挨揍与地面战争联系起来,但是只要消息传开,得到民众高度重视,加上点舆论宣传,再拿增购F-22A与为F-35战斗机增加拨款在国会做点文章,肯定能让很多人认识到,美国必须打一场地面战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