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419

  这个拉姆斯菲尔德与十年前那个抛起军事改革,让数十万美国大兵乘坐比易拉罐还脆弱的吉普车踏上阿富汗与伊拉克战场的前任国防部长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同一个姓,或许几百年前是一家。
  在防空火力较弱的战场上,AV-8B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攻击机。
  与同样装备陆战队航空兵的F/A-18C/D相比,AV-8B的最大优势是能靠前部署,不管是部署到野战机场上,还是两栖攻击舰上,F/A-18C/D只能部署在地面机场上,或者随同海军航母出征。
  一定要说什么的话,AV-8B的最大缺陷就是过于脆弱,不如空军的A-10牢固。
  最初几天,AV-8B主要攻击台北市的五十四军,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损失也非常巨大。日军上台之前损失了十多架,绝大部分是在执行近距离对地支援任务的时候被小口径高射炮打下来的。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台湾空军早已全军覆没,陆军只剩下几架运输直升机,炮兵更是早就拼光了,如果美军不调动一切力量支援台军、压制五十四军,恐怕运载第七师的船队还没进入西太平洋海域,台北市就沦陷了。
  第七师参战后,美军悄然调整了战术部署,让AV-8B去对付十五军,把五十四军留给了海军的舰载航空兵,并且降低了近距离支援的比重。说直接点,就是让日军用装甲兵与炮兵去对付五十四军,不要光想着空中支援。
  因为十五军比五十四军还要“轻”,且部署范围是五十四军的六倍,兵力密度只有五十四军的八分之一,又缺乏对空火力,所以美军的这一战术变化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陆战队航空兵的战损率立即降低好几成。
  问题是,这只是避免了问题,并不是解决了问题。
  AV-8B仍然是一种脆弱的攻击机,不管是在小口径高射炮面前、还是在单兵防空导弹面前,生存能力都不太理想。
  作为一名有着近五千个小时的飞行经验、十年前就上过战场、即将获得晋升的上尉飞行员来说,只需要零点二秒钟就能对导弹告警机发出的警报做出反应:按下投射红外干扰弹的开关,并且操作战斗机急剧滚转。
  转过半圈,拉姆斯菲尔德就看到了从日军阵地方向上飞来的防空导弹。
  确实是一枚防空导弹,而且肯定是单兵防空导弹,不是那种部署在履带式导弹发射车上的近程防空导弹!
  特级飞行员就是特级飞行员,转眼间就判断出了情况,而且选择了正确的规避战术。
  向上拉起来,而不是向下俯冲!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动作,如果换成那些菜鸟,很有可能像教官教的那样,选择向下俯冲。
  真要向下俯冲,拉姆斯菲尔德上尉连跳伞逃生的机会都没有。
  原因很简单,当时AV-8B已经进入最后攻击阶段,上尉已经拉下头盔上的夜视镜,不然不可能知道已经飞过了日军阵地,正在向二零九高地逼近。也就是说,AV-8B的飞行高度不会超过五百米,不然根本看不清目标。
  为了避免受到小口径武器攻击,飞过日军阵地之前,上尉将速度提高到五百五十节,相当于每小时一千零二十公里。这也是AV-8B在携带数枚炸弹与导弹,在这个高度上能够飞出来的最快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俯冲,根本不用那枚防空导弹,AV-8B将一头撞上前面的山头。
  问题是,正规规避战术就是向下俯冲,而不是向上拉起来。原因更简单,干扰弹肯定向下投射,而且下落的速度不算太慢;绝大部分防空导弹会在爬高之后再转向目标,特别是射程比较近的单兵防空导弹;要让干扰弹发挥作用,就得驾驶战斗机俯冲,尽量呆在干扰弹的投影之内。
  因为无法俯冲,所以拉姆斯菲尔德必须赌上一把。
  上尉飞行员的想法非常简单,做一个殷麦曼筋斗,在越过顶点的刹那间再次投射诱饵干扰弹,跟着爬升的防空导弹就会盯上干扰弹,由爬升转为俯冲的战斗机则能沿着与导弹弹道相切的线路以最快的速度离开导弹导引头的探测范围。
  几天前攻击台北市的一个目标时,拉姆斯菲尔德上尉用这个办法救了自己一命。
  想法没有错,可是拉姆斯菲尔德忘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遭到导弹攻击时,他驾驶的战斗机已经进入了投弹攻击航线。因为超低空轰炸,即便使用GPS/INS制导炸弹,也要尽量把炸弹投向目标,所以AV-8B的前方就是二零九高地。
  拉姆斯菲尔德上尉做出这个规避动作,等于把小命交到了另外一个人手上。
  他就是九连二排排长卜小勇少尉。
  按照叶振邦的分工,一排守右翼、三排在中间、二排守左翼,所以卜小勇的二排正好面向美军战斗机飞来的方向。
  第一批AV-8B在轰炸了日军集结地、从二零九高地上空飞过的时候,卜小勇就抓着一具“前卫”单兵防空导弹冲到坑道外,可是在他展开防空导弹、做好发射准备之前,美军战斗机就飞出了导弹的攻击范围。
  对卜小勇来说,这确实是一件很令人沮丧的事情。
  虽然作为来自一三二团的老兵,能够破格晋升为少尉排长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了,而且卜小勇也知道他不可能成为叶振邦那样的领导,但是想到两天前,叶振邦带着一批一三三团的老兵,在大湖村干掉了十几辆鬼子坦克,还击毙了百八十名鬼子,卜小勇就觉得有必要捞点功劳。
  打不打坦克不重要,反正鬼子剩下的坦克还没有叶振邦打掉的多。
  要是能够揍下一架敌机,肯定能让人刮目相看。不管怎么说,叶振邦干的只是鬼子的坦克,还没有干过美国佬的战机。
  为了这个目标,卜小勇一直守在高地上层。
  两天两夜,少尉排长连拉屎的时候都把那具“前卫”带在身边,生怕错过立功机会。
  黄天不负有心人,东风终于等来了,结果却擦肩而过。
  想想也是,熟透了、而且送到嘴边的鸭子就这么飞走了,谁的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要是还得等上两天,卜小勇说不定会发疯。
  万幸的是,这次不用等两天,甚至没有等到二十分钟。
  透过微光夜视仪看到那几架从东南方向飞来的AV-8B,卜小勇就让协助他的战士盯着目标,自己动手展开了导弹。
  四架AV-8B确实多了一点,卜小勇一个人也扛不起四枚“前卫”,而排里其他战士都在下面挖地洞呢。
  只能攻击一架敌机,那就最前面那架吧。
  卜小勇没想太多,他只想击落一架敌机,让全连的兄弟知道,三排长是战斗英雄,二排长也不是孬种。
  据这个撞了大运的少尉排长事后回忆,他根本没看到另外一枚导弹。
  见到飞在最前面那架AV-8B突然拉起,在跃升顶点再次投出诱饵干扰弹,随即以超过五个G的过载完成殷麦曼转弯,以几乎与山头等齐的高度向二零九高地冲了过来,卜小勇没再让煮熟的鸭子飞走。
  “前卫”导弹发射时,火箭起飞发动机发出的火焰非常明亮。
  在漆黑大地背景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耀眼。
  想都不用想,拉姆斯菲尔德上尉就知道那是另外一枚导弹,而且是从不到一公里外的二零九高地的山顶飞出来的导弹。
  在几乎等高的情况下,战斗机肯定飞不过导弹。
  更重要的是,AV-8B刚刚完成一个高难度的、意味着会损失很多能量的规避动作,根本没有多余的速度与高度做出第二个相同的动作,甚至连滚转都很艰难。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拉姆斯菲尔德上尉不需要通过滚转来发现导弹。
  此时,上尉能做的、也是该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最正确的时候拉起两条大腿中间的弹射握把,把自己弹出去,而不是跟着战斗机一同完蛋。
  毫无疑问,绝对不能操之过急。
  就在前几天,拉姆斯菲尔德亲眼看到一名飞行员在导弹击中战斗机之前弹射逃生,结果迎面而来的单兵防空导弹被火箭弹射座椅发出的热源吸引,在最后关头猛的转向,将弹射座椅连同上面的飞行员炸得粉身碎骨。
  这是中国军队的新式防空导弹?
  拉姆斯菲尔德并不这么认为,也许只是误打误撞,毕竟战斗机机身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量要比火箭推进器发出的热量低得多。对热寻的导弹来说,如同一个热情似火的美女与一个老态龙钟的老妪,简直是天壤之别。
  在经验的指示下,拉姆斯菲尔德再次拉起战斗机。
  因为战斗机的高度已经低于两百米,而且速度并不快,所以再次拉起来,肯定无法完成筋斗动作,也就无法避开追上来的导弹。
  再说了,AV-8B的诱饵干扰弹只够使用两次。
  拉姆斯菲尔德没有想过要避开导弹,只是要用战斗机的腹部对准导弹。只有这样,在他屁股下面的、用钛合金制成的澡盆式防弹装甲才能发挥作用。
  这是上尉在战斗机上做的倒数第二个动作,而他做的最后一个动作是拉起弹射握把。
  地面上,卜小勇少尉见到变成火球掉下来的美军战斗机,不但兴奋得大叫了起来,还差点跳了起来。
  肯定是兴奋过头了,少尉竟然忘记在那架AV-8B的后面还有三架美军战斗机!
第一卷
时势英雄
第一百二十六章
护身宝贝
  见到带队长机撞上二零九高地,紧随其后的三架AV-8B立即放弃投弹。绕了半圈,飞回来确认拉姆斯菲尔德上尉落在轰炸区域内,顶替他的美军飞行员立即发出“撤销轰炸”的信号。
  此时,美国空军的F-15E正好从与那国岛北面飞过。
  接到E-8发来的指令,因为担心遭遇之前攻击航母战斗群的大陆战斗机,所以四架携带了十多吨炸弹的F-15E立即调头返航,回到冲绳岛之前,将携带的炸弹投进了深达数千米的冲绳海槽。
  这算不上浪费,六十多枚GBU-38也就一百多万美元,而一架F-15E就值数千万美元。
  虽然F-15E是由F-22A问世之前美国空军主力战斗机F-15A改进而来,保留了全部空战能力,但是F-15的时代早已过去,“攻击鹰”的空战能力不但不如“猛”,甚至比不上“超级大黄蜂”,在大陆空军的J-11面前没有多大优势。
  本来报复打击就是找个地方泻火,火气消下去了,也就没有必要为此冒险。
  F-15E把炸弹投到了海里,那三架AV-8B则没有浪费弹药,返航的时候接到命令,去了淡水河河口,将炸弹投向了正在渡河的五十四军。
  “鹞”飞走的时候,拉姆斯菲尔德上尉刚刚从降落伞的绳索着挣脱出来。
  等着他的肯定不是冒着热气的咖啡,而是冷冰冰的枪口。
  只能说,上尉的运气太不好了。虽然战斗机被导弹击中时已经飞过了二零九高地,而拉姆斯菲尔德在此之后弹射逃生,但是夜间吹的东北风把他送回了二零九高地,而且恰巧落在了叶振邦呆的地方。
  卜小勇带着那名替他扛导弹的新兵赶到时,拉姆斯菲尔德已经缴械投降。
  想到那三架AV-8B飞回来的时候没有投下炸弹,叶振邦猜到美军投鼠忌器,害怕误炸了跳伞飞行员,所以他让余鸿飞取下了弹射座椅上的求救信号发射器,决定好好保管这个可以持续工作好几天的无线电设备。
  “每半个小时转移一次地点,每次拿出来一分钟就行了。”余鸿飞把用锡箔纸裹起来的信号发射器交给了叶振邦。“电池是满的,至少能用一周。这就是你们的护身法宝,除非美国佬不打算救回这名上尉飞行员。”
  “这可说不准,说不定是阎王爷的催命符。”叶振邦掂量了两下。美军的电子设备就是精巧,可以工作一周的电台带上电池才几公斤,空降兵特种侦察兵的那种电台,也就只能工作几个小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