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419

  天亮后,美军的前两次进攻都被九连挡了回去。大概是在南势村吃足了苦头,美军的这两次进攻都很小心谨慎,遇到抵抗之后就抱成一团,在炮火掩护与空中打击的协助下,稳步撤出工业区,撤回进攻阵地。
  这种试探性的打法也给了空降兵很大的帮助,即空降兵的伤亡也不是很大。
  对防御者来说,时间是最有利的武器。
  对进攻者来说,时间则是最大的敌人。
  太阳快要升到天顶的时候,美军发动了第三次进攻。与前两次进攻一样,美军的地面部队在轰炸过去后不到五分钟就进入了工业区,结果仍然遭到了空降兵的顽强抵抗,而且那些空降兵就在刚刚轰炸过的区域,离美军推进路线不到五十米!
  这么近的距离,任何装甲力量都没有意义。
  别说战车,就连“艾布拉姆斯”也承受不住火箭弹的直接攻击。
  与前两次进攻不同的是,美军这次要坚决得多,不但投入的兵力更多,在遇到抵抗之后也打得更加坚决。
  对于叶振邦来说,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打开PF89火箭筒的保险,叶振邦又检查了一下瞄准装置,才朝蹲在身后的陶安康点了点头。等到陶安康将具有防火隔热能力的石棉外套披在他的身上,并且退回坑道,叶振邦才扛起火箭筒,从墙壁缺口瞄准了街道上那辆LAV-25轮式步兵战车。
  LAV-25是瑞士莫瓦格公司研制的“皮哈兰”二代,该公司被通用动力公司收购,因此获得了陆战队的巨额订单。因为陆战队是美军的远征部队,更注重部队的战略机动性,所以没有像陆军那样,大批量采购M2/M3“布雷德利”履带式步兵战车/骑兵战车,而是采购了更多的轮式装甲车。
  虽然与同宗同祖的“斯特瑞克”比起来,LAV-25的名气还不够响亮,但是在美军陆战队,绝对是主力战车。可以说,除了EFV两栖远征战车之外,LAV-25就是美军陆战队的主要座驾。
  依靠二十五毫米“大毒蛇”机关炮,LAV-25在近距离战斗中拥有不输给“布雷德利”的强大火力。
  那辆LAV-25正在用机关炮轰击街道右侧一栋倒塌了的民房。从残留在空中的白色烟迹来看,开始有一枚火箭弹从那栋民房里飞出来,击中了前方那辆正在燃烧的装甲车,把美军的注意力与火力都吸引了过去。
  叶振邦心里很有数,几秒钟之后,他所在的地方就将成为新的“火力焦点”。
  当然,那是几秒钟后的事情。
  看到火箭弹从墙壁的缺口处飞出去,击中了那辆LAV-25载员舱的右侧,叶振邦才感到身上某个地方被点着了。
  石棉外套只能裹住身子,保护不了胳膊。
  火箭弹留下的烟迹,暴露了反坦克手的位置,也引起了美军注意。
  叶振邦想当英雄,却不想成为只能出现在教科书里的英雄。扑打胳膊上的火苗时,他已经滚入了坑道,守在坑道里面的陶安康赶紧关上了门,与守在更里面的任侠歌一道拽着叶振邦钻入了下一层坑道。
  刚进入第二层坑道,地面就震动起来。
  比较轻微,应该是“艾布拉姆斯”用一二零滑打出的榴弹,如果是“帕拉丁”打来的一五五榴弹的话,震动会更加猛烈一些,坑道里的电灯也会熄灭。
  因为“轰炸警报器”没发出响声,所以三人留在了第二层坑道里面。
  即便是一五五榴弹,也最多炸毁第一层坑道,威胁不到第二层坑道里的空降兵,更别说坦克炮打出的榴弹了。
  “怎么样?”任侠歌显得很激动,主要是他被陶安康挡在后面,不知道外面的情况。
  “打中了,诸葛那边也得手了,至少干掉了两辆‘剪刀鱼’。”叶振邦一边说着,一边掏出了香烟。虽然早就有规定,不能在坑道里吸烟,但是那些涌入坑道的硝烟强烈得多,再说了,能活着抽口烟,恐怕是空降兵在战场上最大的享受了。
  “看来,美国佬又要撤下去了。”
  “没这么简单,听见了吗?”叶振邦朝头顶上指了一下,把抽了两口的香烟递给了蹲在旁边的陶安康。因为等下还得上去,肯定没时间抽完一根烟,所以三个人和着抽一根,免得浪费。
  像是隔着几堵墙,炮声与爆炸声很低沉,也很模糊。
  事实上,也确实隔着几堵墙,而且是厚达好几米的泥墙。
  陶安康用力抽了两口就把香烟递给了任侠歌,开始为第二具火箭筒装上瞄准器与击发装置。
  任侠歌也没闲着,把烟头还给叶振邦之后,找到了铺设在坑道里的信号线,接上单兵计算机,用布设在表面阵地上的监视器观察战场上的情况。
  虽然与叶振邦、陶安康等人比起来,任侠歌还严重欠缺实战经验,但是与前段时间增补的新兵相比,他已经是个货真价实的老兵了。能够活着从二零九高地走出来,还能拿起武器战斗的,都是真正的老兵。
  与叶振邦说的一样,美军打得非常坚决,没有撤退。
  “排长……”
  听到任侠歌的话,叶振邦丢掉烟头,弯着腰凑了过去。
  “你看。”任侠歌把单兵计算机递给了叶振邦,“敌人正在向两翼扩散,看来想占领整个工业区。”
  地表阵地上,美军已经打退了埋伏在道路两旁建筑物里的空降兵。
  与前两次进攻不同,美军没有继续沿着道路挺进,而是向两侧扩散,开始逐栋清扫建筑物,甚至对一些可疑目标进行了爆破处理。
  万幸的是,空降兵早就料到在一点。
  在部署表面阵地的时候,空降兵挖掘了大量“假坑道”,即向下挖掘两到三米,再转两个弯,让美军认为那是连接到地下坑道体系的出入口。每个“假坑道”里面都有一个炸弹陷阱,只要美军钻进去就得完蛋。
  大概在八连的阵地上吃够了苦头,美军没打算进入坑道,而是直接炸掉出入口。
  当然,美军并不知道,在他们发现的坑道出入口中,每五个中只有一个是真的,其余四个都是假的。虽然埋设在“假坑道”里的炸弹陷阱失去了作用,但是美军要挨着爆破上千个假目标,肯定是件麻烦事。
  延迟美军的推进速度,等于为空降兵争取到了更多的防御时间。
  “能看到北面的情况吗?”
  任侠歌点了点头,在单兵计算机上操作了一番,调出了几幅图像。
  摄像机都埋设在建筑物废墟中,而且都是针孔摄像机,再接上闭路电话线。虽然针孔摄像机的分辨率不是很高,但是足以看清战场上的情况。最重要的是,这些摄像机很难被美军发现,更难被摧毁。
  看到工业区北面,也就是美军集结方向上的情况,叶振邦长出了口气。
  美军肯定不打算放弃第三轮进攻,因为就在工业区外面,至少有两个营的美军正在为进攻做准备,加上已经攻过来的,美军足足投入了三个营的兵力。
  在一块面积仅有三平方公里的战场上投入三个营的兵力。
  只能说,美军志在必得。
  “老叶……”
  “发信号,让兄弟们按照甲方案,有计划的撤退。”叶振邦咬了咬牙,“妈的,不给狗日的一点颜色看看,他们就要忘记二零九高地上的伤痛了。”
  陶安康愣了一下,随即就笑了起来。
  任侠歌没有迟疑,赶紧通过闭路电话线把消息发了出去。按照叶振邦制订的战术,每个三人战斗小组平均每十五分钟就得通过闭路电话线了解一下战场情况,接受新的命令,所以只需要持续发射十五分钟的信号,就能把命令传达给各个战斗小组。
  也就是说,再过十五分钟,守在平镇工业区的九连就会有大动作了!
第一卷
时势英雄
第一百五十六章
知难而退
  试探两次之后,美军大举进攻的原因很简单:快到中午了。
  按照服部留名的部署,美军第一陆战师务必在九日十二点之前打到埔心牧场,围歼在那边聚集的四十一军残部。
  虽然美军指挥官为此提出抗议,还拿出一些理由,比如第一陆战师没完成休整、战斗力相对有限,加上日军第七师在大溪镇方向上的战斗也不顺利,服部留名改变了命令,将攻占埔心牧场的时间推迟到十八点,但是美军必须在十二点之前打下平镇工业区,才有可能在傍晚击溃四十一军残部。
  美军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发起强攻。
  打到这个时候,十五军也是全线告急。
  对罗耀武来说,主要战场不在平镇工业区,而是四十三师所在的龙潭乡。
  因为二十军的战斗力远不如四十一军,加上龙潭乡的防御部队更加困难,所以在六日夜间、二十军向大溪镇进军的时候,罗耀武就命令薛华毅恰准时机,把战线往外推一推,改善防御状况。
  薛华毅更清楚四十三师的处境,即便没有罗耀武的命令,他也会这么做。
  从石门水库南面的复兴乡撤下来的时候,四十三师的状况比四十五师好得多,毕竟在之前的战斗中,四十三师的主要敌人就是上野龙一指挥的日军部队,而且始终用空降兵比较擅长的战术作战。
  问题是,撤下来之后,四十三师的处境就不那么理想了。
  恼羞成怒也好、想要表现也好、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日军没有像美军那样,在桃园争夺战结束之后偃旗息鼓,而是死皮赖脸的缠着四十三师。结果就是,四十五师补充兵力、全力构筑社子溪防线的时候,四十三师必须集中力量应付日军挑衅,不但没法让部队休整,还没时间构筑防线。
  如果不是龙潭乡已经是突出部,十五军守卫的防线又宽到让罗耀武胆战心惊,恐怕薛华毅早就让四十三师打过去,与日军第七师决一死战了。
  到九月八日,四十五师可以依托坚固的防御阵地,四十三师则只能依靠积极反击。
  如果像四十五师那样防御,四十三师恐怕连一天都坚持不了。
  可以说,薛华毅别无选择,必须利用二十军发起进攻把战线推上去,争取到更大的防御纵深,然后用运动战对付即将到达的日军第十师。
  如此一来,到九月八日夜间,薛华毅将一二七团派到了观音到大溪快速路的东端,即大溪西北面,协助二十军包抄日军后路。
  因为四十三师只是空降师,即便是十五军中装甲力量最健全的部队,仍然比二十军差了许多,所以冲在前面的仍然是二十军的装甲部队,一二七团只是跟在后面提供支持,顺带构筑防御阵地。
  关键不在这边,而是先沿着三号公路向西南前进,在深窝子转上三号公路乙线,向西前进到四号公路,最终到达石门水库北面葫芦坑的一二八团。
  按照薛华毅的指示,得到一个重迫营加强的一二八团的任务就是死死的钉在这个大汉溪东岸的村庄里面。依靠射程接近十公里的一二零迫,一二八团不但能够切断从复兴乡到大溪镇的七号公路,还能对石门水库南岸的县级公路构成威胁。更重要的是,葫芦坑南面是石门水库,除非日军打算像美军陆战队那样打一场两栖登陆战,不然就得从地势低得多的北面发起进攻。
  暂且不说团与连的差别,仅仅从地势来看,葫芦坑就是“超级二零九高地”。
  薛华毅的想法非常简单,只要一二八团钉在这里,日军就无法展开进攻,必须拼死拿下葫芦坑。不管薛华毅有没有想到这一部署会对整个战局产生多大的影响,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打下葫芦坑之前,美日联军齐头并进的进攻方案将无法实现,服部留名必须另寻他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