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1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419

  “那就得好好准备一番。”
  “先等一等。”叶振邦看了眼手表,“还有五分钟,我们就知道美军的选择了。”
  “排长,快看,是红色信号弹。”
  听到郭暧红的话,叶振邦立即翻身爬了起来。
  确实是一颗红色信号弹,在灰暗的夜色中,显得非常艳丽,也非常刺眼。
  “去把战俘组织起来,把重伤员送上来。”叶振邦看了眼诸葛宏彦,说道,“既然要与美军谈判,就得有所表示,礼尚往来嘛。”
  “还能节约不少药品。”诸葛宏彦笑着应了一句。
  这个时候,阵地对面,美军也正在做准备。
  虽然美军指挥官不太相信乔伊斯少尉带回来的话,但是有陆战队在二零九高地与空降兵交换战俘的先例,他也不得不相信,空降兵确实有交换战俘的意图。只是美军第三步兵师的指挥官很清楚,空降兵此举不是为了换回几个战友,而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正在有意拖延时间!
第一卷
时势英雄
第一百六十章
有所准备
  收到九连正在与美军交换战俘的消息,罗耀武先是有点吃惊,接着就没管那么多了。
  他给九连的命令很简单,就是守到天亮。至于用什么方法守到天亮,他没有说明,也没必要说明。如果什么事都得由军长做决定,就算罗耀武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用。再说了,如果什么事都说得太明确,下面的官兵也得不到锻炼。
  军队就是这样,什么都只讲目的,不讲手段。
  作为高级指挥官,只需要明确目的,至于如何达到目的,那是下级军官的问题。
  问题是,罗耀武并不知道,九连的官兵这次承担了很大的风险。
  虽然第三步兵师刚上战场,还没有与空降兵交过手,但是在这几天里,第三步兵师也从陆战队那里了解到了不少信息,比如被称为“血岭之战”的二零九高地争夺战,以及在这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美军指挥官不是不在乎三十多名官兵的性命,而是知道这是空降兵在拖延时间。
  更重要的是,依靠强大的战场监控与战术侦察手段,在叶振邦提出交换战俘的时候美军指挥官已经知道,驻扎在埔心牧场的四十一军残部正在集结动员,很有可能在天亮之前发起反击。
  别说大名鼎鼎的“魔鬼三师”,就算是国民警卫队的指挥官都应该知道,空降兵在这个时候提出交换战俘,就是在为友军发起反击争取时间。只要同意交换战俘,就等于中了空降兵的圈套。
  问题是,会这么简单吗?
  暂且不说空降兵会不会把那三十多名战俘放到表面阵地上当挡箭牌,就算美军指挥官接受前一种解决方案,即让空降兵把战俘押往杨梅镇,也要耽搁两个小时。
  一名指挥部队伏击第三步兵师的指挥官,难道没有想到美军会拒绝交换战俘?
  如果想到了,那就表明,对方只需要两个小时。
  美军指挥官没有退缩,而是决定迎难而上。
  不管怎么说,美军指挥官高估了平镇工业区的战地指挥官。再说了,叶振邦只是个少尉排长,而且认为美军向来重视官兵的个人安全,所以认为美军指挥官会答应交换战俘,也就没有过多提防。
  一定要说什么的话,只能说刚上场的第三步兵师对空降兵的了解还不够多。
  突击队到达之前,UH-60“黑鹰”直升机发出的声响暴露了美军的企图。虽然美军的火力衔接非常紧密,但是出与安全考虑,炮弹肯定会在直升机到达前三十秒落下。也就在这短短半分钟里面,所有老兵与大部分上过场的新兵都找到了掩护,埋伏在外围的侦察小组还用狙击步枪干掉了几名美军军官。
  问题是,全部退回坑道已经来不及了。
  交换回来的八连官兵中,至少有一半是伤员,而且伤势不轻,无法独立行走,其他能够行走的也不熟悉九连的阵地。
  “一排守住阵地、二排救助伤员、三排跟我上。”
  通过闭路电话下达了命令,已经退入第一层坑道的叶振邦率先冲了出去。
  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如果不能缠住美军,让美国佬肆意使用火力打击,九连的官兵都会完蛋。
  经验告诉叶振邦,必须咬住正在退却的美军。
  有同样认识的还有诸葛宏彦、陶安康、甘应明、卢鼎炫、池锐刚、柯良雄等人,以及还在表面阵地上抢救重伤员的甄志明。
  “志明,带上急救包,跟着我。”
  听到叶振邦的招呼,甄志明将抢救工作丢给了二排的军医,抓起那名伤员的突击步枪追了上去。
  空中传来了炮弹落下时发出的声响。
  是一五五榴弹,而不是小口径炮弹。
  已经冲上阵地的三排官兵没有放慢速度,而是加速向美军发起冲锋。因为离得太近,美军的炮击肯定从后向前延伸,所以越靠近美军的地方,反而越安全。
  第一批炮弹从三排战士的头顶上飞了过去,在身后炸响。
  猛烈的爆炸声,成为了战斗开始的信号。
  已经撤到工业区外面的美军停了下来,负责断后的一个班迅速找到掩体,有的干脆爬到了道路上,向正在冲锋的空降兵开火。
  如果他们面对的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也许战斗很快就会结束。
  可惜的是,美军面对的很有可能是十五军最精锐的一批战士。
  冲在最前面的几名老兵都没停下步伐,准确的说,只是在开火射击的瞬间停下步伐,然后又继续前进,因为动作非常流畅,所以给人的感觉是他们一直在冲锋,根本没有停顿,更没有刻意躲避。
  这种短停射击,只有最优秀的战士才做得到。
  更重要的是,即便在突发战斗中,几名空降兵仍然做到交叉突击,相互掩护。
  留下来断后的十来名美军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就陆续被子弹打中。当场被击毙的不必多说,两名没有立即丧命的美军步兵只能看睁睁地看着空降兵从他们旁边冲过去,在他们努力举起步枪之前,就被跟在后面的空降兵干掉了。
  突击行动非常迅速,只是叶振邦仍然低估了美军的战斗力。
  或者说,情急之下,叶振邦根本没有考虑那么多。
  冲出工业区,干掉拦路的美军之后,空降兵立即遭到了直射火力的压制。停在工业区外面的两辆“艾布拉姆斯”与三辆“布雷德利”用密集的炮火让空降兵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火力打击。
  在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实战经验也无法扭转局面。
  冲在最前面的几个老兵反应神速,在炮弹飞来之前找到掩护。跟在后面的新兵绝大部分没能及时规避,几个参加过二零九高地战斗的“准老兵”因为视线被挡住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被二十五毫米机关炮炮弹打得身首异处,还有一名新兵被坦克打出的榴弹命中,被炸得粉身碎骨。
  虽然被美军的直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那些没有找到理想隐蔽点的战士还一个接一个的被美军坦克打出的榴弹炸飞,但是叶振邦他们绝对不是最不幸的,甚至可以说,不顾后果的冲锋反而救了他们。
  听到由远及近的滚雷声,见到从天而降的火雨,叶振邦猛然想到,这是一次早有预谋的伏击。
  美军的准备非常充分,不详突然爆发的战斗。
  “我们得赶紧撤回去。”诸葛宏彦匍匐着爬了过来,“这是部署在岛上的攻击机,等下肯定有更猛烈的空中打击,美军也许会用钻地炸弹与温压弹,如果不能及时撤回坑道,我们都得完蛋。”
  “排长,再不撤,兄弟们全完了。”甘应明在十多米外大声喊了起来。
  其他分散在道路附近的老兵也朝叶振邦看了过来,大家的想法都一样,没人怕死,也没人想白白送死。
  “我跟诸葛留下来断后,一班在前面开路,侠歌与志明跟着一班,大家交替撤退,退回坑道。”
  叶振邦没有迟疑,即便没有诸葛宏彦提醒,他也会下达撤退命令。
  通过反击,已经用十多名战士的性命,为那些交换回来的兄弟、还有滞留在表面阵地上的兄弟争取到了好几分钟的宝贵时间。
  这几分钟,足够让他们撤回坑道了。
  没撤回去的,肯定是撤不回去、或者已经阵亡。
  随着叶振邦与诸葛宏彦将自制的“莫洛托夫鸡尾酒瓶”投出去,三排的空降兵陆续有组织的向后撤退。
  自制燃烧瓶也是诸葛宏彦的主意。
  最初的时候,叶振邦与诸葛宏彦并没想过用自制燃烧瓶对付美军的坦克战车,毕竟斯大林格勒战役不可复制。按照诸葛宏彦所说,燃烧瓶的最大用处是干扰美军红外成像仪,让美军无法瞄准射击。
  可以说,这一招非常管用。
  只要正确使用燃烧瓶,就能让美军在夜间变成瞎子,至少在特定的地点与特定的时间变成瞎子。
  受到干扰的不仅有地面的坦克战车,还有空中的攻击机。
  最先到达的是部署在宜兰的AV-8B,以及台北松山机场的A-10C。这两种以“A”打头的攻击机都配备有先进的红外成像仪。在执行战场支援任务,特别是敌我力量犬齿交错的情况下,飞行员必须目视攻击,而在夜间要么依靠红外夜视仪、要么依靠微光夜视仪,而这两种夜视设备都会受火焰干扰。
  战场上的情况很混乱,连美军指挥官都无法肯定战线的准确位置,所以受到干扰的美军攻击机不敢乱扔炸弹。
  叶振邦与诸葛宏彦没有一口气用光全部燃烧瓶,而是留了几个在撤退的时候使用。
  等到美军明白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三排的十多名战士已经撤了两下,排长与副排长也及时退回工业区,进了坑道。
  这个时候,美军指挥官才派出部队,把阵亡官兵的遗体拖了回去。
  五分钟后,A-10C攻击机再次进入,向平镇工业区投掷了好几吨炸弹。因为这些攻击机在起飞的时候接到的是战场支援任务,携带的全是爆破类弹药,所以对已经撤回坑道的空降兵没有任何威胁。
  等到携带钻地炸弹的F/A-18E到达的时候,已经是夜间十点过了。
  轰炸很猛烈,也威力十足,只是密度不够高,没有对空降兵构成致命威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