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19

  想到这,陈永同立即把住潜望镜。
  遗憾的是,连接到车长潜望镜上的是微光夜视仪,而不是红外成像仪。
  绿色背景光线下,一切事物都散发着一丝阴森恐怖的氛围。
  这只是视觉假象,在陈永同眼里,只有灰度差别的单色视场很难准确分辨出事物的轮廓,也就无法看得很清楚。
  “转动炮塔,看看道路两侧。”
  被排长踢了一下后,炮手按照吩咐,将炮塔左右转动了几下。
  炮手的潜望镜连着红外成像仪,只是不能像车长潜望镜自由旋转,只能通过转动炮塔观察周围的情况。
  “动作慢点,把图像放到战术屏幕上。”
  又被排长踢了一下后,炮手的动作轻了许多。
  通过综合战术信息管理系统,陈永同能够在面前的八英寸屏幕上看到红外成像仪拍下的画面。
  除了前方跳动着的火苗,四周黑压压的一片,没有丝毫异常情况。
  难道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陈永同又让炮手转动炮塔,仔细搜索了一遍。
  仍然没有丝毫发现。
  这时,战车车队已经来到通勤车被炮弹击中的地方,燃烧着的残骸就在几十米外。
  陈永同让驾驶员把车停了下来,犹豫着是否让后面的步兵下车检查通勤车残骸,寻找共军士兵的遗体。
  遗憾的是,早已等得不耐烦的空降兵没给他选择的机会。
  发现八英寸屏幕突然变亮,陈永同的第一反应是红外成像仪出了故障。没等他产生新的想法,一股温度高达两千摄氏度的金属射流像切开豆腐那样,毫不费力的切开了装甲车的正面装甲,穿过驾驶员的躯体,进入战斗舱后雨点般的飞溅开来。
  这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快到让人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
  陈永同能够感受到的,只是一次剧烈的震动,然后就看到炮手被突然冒出的火焰包裹住。
  因为死亡来得太快,所以炮手走得非常安静。
  侦测到炮塔内的火焰后,灭火系统自动开始工作,用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扑灭了火焰,也挤出了炮塔内的空气。
  呛人的烟尘与突然涌上来的窒息感让陈永同猛然清醒了过来。
  手忙脚乱的解开救了他一命、没让他在潜望镜上撞破脑袋的安全带后,陈永同赶在神志模糊之前钻出炮塔。随着一股带着硝烟味的空气涌入肺部,陈永同感觉舒服了许多,精神一下放松了下来。
  这只是短暂的放松。
  看到从载员舱里蹿出来的烈火,陈永同的神经马上就绷紧了。瞬间的震惊之后,中尉排长压住了心里的恐惧,从炮塔里爬了出来。从战车上滚下来后,陈永同顺势向右侧排水沟滚了过去。
  七年的军旅生涯告诉他,战车的灭火抑爆系统存在致命缺陷,大火很快就会引爆车上的炮弹与枪弹,再引燃油箱里的柴油。
  大火所过之处,谁都别想活命。
  陈永同并不知道,一名空降兵战士正在排水沟里等着他。
第一卷
时势英雄
第十八章
以少胜多
  用枪托砸晕从公路上滚下来的台军军官,叶振邦翻身爬上公路,借助第一辆装甲车弹药殉爆后燃起的熊熊大火,迅速逼近第二辆装甲车。
  他猜得没错,第二辆装甲车的车长与炮手是右撇子。
  按照所谓的“左手原则”,日常习惯用右手的人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是向左规避。航母将舰岛设在飞行甲板右侧就与这一理论有关。
  第二辆装甲车的炮塔本来就转到了十点钟方向上,向左旋转的话,要转动四分之三圈才能将炮口对准右前方。即便炮手反应迅速,发现错误后立即改变转动方向,也不如直接向右旋转来得快。
  在这两三秒内,叶振邦已经靠近第二辆装甲车,进入装甲车的观察死角。
  这时候,“云豹”装甲车的一个致命缺陷暴露了出来。
  作为重视公路机动能力的轮式装甲车,“云豹”存在的主要价值不是跟随主战坦克冲锋陷阵,而是将步兵送往前线,在装甲锋线后面用二十五毫米大毒蛇机关炮压制敌阵地上的火力点,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即便在城市作战中,“云豹”也会得到步兵掩护,用机关炮支援步兵。
  与“斯特瑞克”、“皮哈兰”Ⅳ、“拳击手”等众多轮式装甲车一样,“云豹”没有在载员舱侧面设置射击孔。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乘车作战的步兵要么从车体后面的跳板式车门下车作战,要么冒险从车体上方的两个方形舱门爬出去。
  不管从安全、还是效率考虑,车上的台军步兵都会选择前者。
  见到徐徐放下的车门,叶振邦将03式伞兵突击步枪交到右手上,左手从胸口处扒下一枚进攻型手榴弹,用一个漂亮的滑铲动作冲到车尾旁边,在身体即将着地的瞬间把手榴弹投了进去。
  因为第三辆装甲车也被八十毫米火箭弹击中,燃起了熊熊大火,所以第二辆装甲车的尾门放下后,车上的台军步兵没法立即看清四周的情形。
  被掩盖住的,还有手榴弹从地板上滚过时发出的声响。
  进攻型手榴弹爆炸时不会产生多少致命碎片,主要以爆炸冲击波来杀伤人员,在密闭空间的效果比在开阔地里好得多。
  起身后,叶振邦用两个点射解决掉了被爆炸抛到车外的两名台军士兵。
  这不是杀戮,而是在解除没有意义的苦难。
  虽然两名台军士兵没有受外伤,但是相当于数百个大气压的冲击波肯定造成了致命内伤,被抛出好几米远就是最好的证据。哪怕旁边就是医院,两名台军士兵的生还可能性也不会超过五成,何况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苦撑下去,只是在死亡到来前遭受更多的折磨。
  装甲车内,另外四名台军步兵与三名战车乘员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为了保险起见,叶振邦打光了弹匣里的全部子弹,才取出为这辆“云豹”装甲车准备的燃烧手榴弹。
  燃烧手榴弹属于特种手榴弹,由黄磷、铝粉等易燃物质混合而成的燃烧剂能够产生数千摄氏度的高温,可以轻易烧毁一切武器装备。
  这玩意,绝对是“生人勿近”。
  叶振邦不会把自己当成动作电影里怎么也死不了的主角,用一个极为火爆的特写镜头给这场战斗做出完美诠释。抛出燃烧手榴弹的同时,叶振邦就撒开双腿,以追快的速度冲向路边的排水沟。
  一定要用一幅定格画面作为纪念的话,战车爆炸的瞬间,叶振邦正好飞身跃起。
  零点一秒之内,上万块大小不一的金属碎片像割草机一样横扫而过、张牙舞爪的烈焰接踵而至。
  看着一扫而过的火光,躺在排水沟里的叶振邦满脸惊骇。
  这个威力也大得有点意外了点。
  “轰……”
  爆炸声让叶振邦回过神来,最后面那辆“云豹”装甲车也成了一堆昂贵的篝火。
  叶振邦翻身而起,叫上埋伏在西面沼泽地里、用火箭筒干掉两辆“云豹”的甘应明与池锐刚,赶往车队后方。
  他们赶到的时候,诸葛宏彦正从排水沟里爬起来。
  因为人手不够,所以负责诱敌的诸葛宏彦还要参与伏击战斗,他的目标是最后那辆装甲车。与诸葛宏彦一同诱敌的那名空降兵在半路下车,在公路北面参与伏击台军运兵车队的战斗。
  “你以前是玩特技的?”叶振邦在诸葛宏彦身边停了下来。
  想到诸葛宏彦从通勤车上跳下来的那一幕,叶振邦就有种后怕的感觉。
  “我老家在山西,大门外就是一条铁路线,运煤的那种。”诸葛宏彦一边说着,一边为步枪更换弹匣,“家里穷,没办法,读初中的时候就跟着堂兄表兄爬火车扒煤,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不然也不会当兵。”
  “跳伞比跳火车容易得多。”池锐刚笑着应了一句。
  诸葛宏彦笑着摇了摇头,没继续讲他的童年故事。
  “怎么还没开始?”
  听到甘应明的话,几个空降兵都朝北面看了过去。
  夜晚,四辆起火燃烧的装甲车非常醒目,是再好不过的战斗信号。
  随着一点闪光出现,像是引燃了的鞭炮,数十点闪光一下子冒了出来。过了一会,枪声才传了过来。
  “五百米开外,台军车队没有完全进入伏击圈。”
  “那我们更要抓紧时间。”叶振邦扫了眼三个战友,“老虎、小刚,你俩在右边,我跟诸葛在左边,交替掩护前进。”
  虽然台军车队没有完全进入伏击圈,但是情况没有想像的那么糟糕。
  装甲车队遭到伏击后,跟在后面五百米开外的运兵车队立即停了下来。见到四辆“云豹”装甲车依次被摧毁,陈永同的上司、台军上尉连长才相信装甲车队遭到伏击,而不是压上了地雷。
  连长下达命令后,吉普车与卡车上的台军立即下车部署防线。
  也就在这个时候,郑从文上士指挥的伏击战打响了。
  为了最大限度的削弱台军抵抗力、制造混乱场面、让台军无法组织起有效防御,战斗开始的时候,突击手先用三十五毫米榴弹攻击车辆。虽然大部分台军士兵已经下车,但是车辆爆炸产生的大火为埋伏在公路两旁的机枪手照亮了目标,也将分散在公路上的台军分割开来。
  不管怎么说,十来个空降兵不可能一口气干掉两个排的七十多名台军步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