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1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9/419

  “我从来没有低估过中国军人,说实话,我到现在都不能理解,那些只能用野菜充饥的军人凭什么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靠一件单薄的棉衣坚持下去,一天行军七十英里,再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击溃我们的装甲部队。”加布里埃尔苦笑了一下,说道,“我当时搞不明白,总觉得他们不是普通人,即便到现在,我也搞不明白。一定要说什么的话,我只能说我们非常幸运,因为我们遇到的不是那样的对手。”
  “将军,难道你低估敌人的战斗力?”
  “不是低估,而是拿事实说话。知道我们在朝鲜战争中俘虏了多少志愿军吗,又知道我们到现在已经俘虏了多少大陆军人吗?一个月不到,我们在台岛战场上俘虏的大陆军人就超过了六十年前,我们在三年苦战中俘虏的志愿军。要知道,当时我们很少抓到没有受伤的志愿军,而现在我们手里已经有一万多名没有受伤的战俘了!”
  “这应该是文明的进步。”奥康纳笑着补充了一句。
  拜伦的眉头跳了几下,听出了总统的意思。
  “从难度来说,现在的台湾海峡与六十年前的鸭绿江几乎一样。六十年前,我们拥有制空权与制海权、我们也拥有火力优势、我们还有足够强大的装甲力量,可是我们没有能够在朝鲜战场上取胜。现在,我们同样拥有这些优势,如果我们遇到的仍然是六十年前的那支军队,我相信,我们仍然无法取胜。”
  “可是……”拜伦长出口气,没有把已经到了嘴边的话说出来。
  奥康纳看了眼副总统,把目光转向了加布里埃尔,说道:“将军,我们不能回避最关键的问题。如果演变成全面战争、哪怕只有百万分之一的机会,我们拿什么去抵抗大陆的全面还击呢?”
  听到总统的问题,拜伦才松了口气,至少总统还算理智。
  加布里埃尔苦笑了一下,这也是问题的结症,即中国是核大国,就算没有足够的核武器摧毁整个美国,要炸掉如同西雅图、旧金山与洛杉矶这样的美国大城市,让几百万美国人灰飞烟灭还不是大问题。
  这个时候,一直没开口的阿奇博尔德用拳头捂住嘴巴咳了几下,引起众人注意。
第一卷
时势英雄
第一百七十四章
积极进攻
  似乎料到会有人打破僵局,奥康纳气定神闲的从橡木匣子里拿出了一根雪茄。
  虽然标牌上写的产地是佛罗里达,但是谁都知道,总统会偶尔抽一根雪茄,而且只抽产自哈瓦那的正宗古巴雪茄。
  当然,总统只在需要庆祝的时候才会抽雪茄。
  注意到总统这个动作,拜伦就知道,他与加布里埃尔辩论之前,总统就做了决定,只是需要有人把这个决定引出来。从加布里埃尔的神色中,拜伦还能相信,参联会主席与他完全一样,根本不知道总统在想什么。
  要说什么的话,只能说真正的局内人是CIA局长阿奇博尔德。
  “副总统与将军的观点都没有错,即便现在的大陆已经不是六十年前那个充满了斗志的国家,但是他们有能力让我们流血,从而让我们成为输家。”阿奇博尔德的话很有分寸,而且目光非常坚定。“关键是,我们能够对破坏‘对等原则’的敌人做出让步吗?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说什么都没有用。”
  奥康纳笑了笑,那意思是,这才是主要问题。
  “我们不看历史,毕竟与中国这样的国家相比,我们的历史不值一提。”阿奇博尔德一边说着,一边从那只随时都带在身边的公文包里拿出了几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让白宫秘书分发给了其他人。“这是我们对朝鲜战争之后六十年来搜集到的数据做的一组对比分析,分为两个阶段,及七八年之前与之后。最终得出的结论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下一个对手出现之前,中国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拜伦随便翻看了一下,就将文件丢在了桌子上。
  “中国威胁论”鼓吹了几十年,也确实吹出了一些名堂。用中国的成语来说,就叫“无风不起浪”。中国确实有威胁,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威胁,不然不会存在“中国威胁论”。关键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仅仅是“威胁”,并没有对美国的实质利益构成损害,也没有与美国为敌。
  这就好比没人鼓吹“美国威胁论”,因为美国拥有的不仅仅是“威胁”。
  当然,关键不在这里,而是在中国什么时候具备“威胁”之外的能力,比如让美国的国家利益受到损害。
  按照绝大部分人的观点,这个转折将出现在台海,也就是中国实现统一。
  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与论据非常多,最值得考量的是历史,而且是美国的历史。
  也许有人觉得奇怪,但是必须承认,中国与美国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具备成为世界霸主的国家都有相似之处。
  在正确认识美国的民主制度与自由文化之前,必须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美国的民主与自由也是在不到三百年的短暂历史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即便在独立之后,美国也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自由的国度。
  在历史上,美国曾经将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赶出家园、赶入荒凉的保留区,并且因此导致九成以上的印第安人死在迁徙的路上。最极端的时候,美国政府甚至用钱悬赏印第安人的头皮,鼓励屠杀!
  除了印第安人,美国还曾经因为黑奴存废的问题爆发过内战,而且直到内战结束后一百年才真正给予黑人平等的人权。为了修建贯通本土的铁路,美国还奴役过上万名华工,而且八成死在了工地上。要举例的话,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美国在亚洲的殖民地、在后来的波多黎各与关岛。
  这些事实都无可辩驳的证明,民主制度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也不是一份宣言就能确定下来的事情。
  如果要回顾更多的历史,还能发现,英国、荷兰、西班牙、俄罗斯、德国、法国、乃至中国历史上那些伟大的王朝,都有着类似的经历。
  这些经历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点,即认为一个伟大的帝国都在解决了内部矛盾之后才变得伟大。
  如果要举反例的话,还能发现,任何崩溃的帝国都源自内部矛盾。
  这就是美国精英阶层形成的共识:中国只要能够成功解决内部矛盾,迟早有一天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虽然在不同人的眼里,中国的内部矛盾并不完全一样,有的人认为是国家统一、有的人则认为是别的问题,但是几乎所有美国精英、也就是那些有能力对美国的国家政策产生影响的人,不管是政治家、将军、联邦政府官员、民间组织领袖、政党要员、还是企业家、科学家、社会学者等等,都坚定不移的相信这个观点。
  拜伦也不例外。
  有共同的观点,也就有了共同的认识,即压制中国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中国在倒下之前永远不能解决内部矛盾。
  不管是国家统一,还是其他什么。
  事实上,这也是被福特总统称赞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的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之后,美国的基本对华政策。
  这种基本政策,深入到了美国的所有对华行动上。
  阿奇博尔德提供的文件,实际上是对基本政策的着重阐述。
  “如同将军所说,大陆当局正在试探我们的底气,如果我们不做出适当反应,结果肯定会比想像的还要糟糕,甚至会比引发一场全面战争还要糟糕。”
  拜伦的眉头跳了几下,不得不对CIA局长的话有多担忧。
  “不管怎么说,问题还是摆在这里。”奥康纳没有浪费阿奇博尔德为他搭设的台阶,接着CIA局长的话,说道,“如同副总统所担心的那样,如果我们按照既定计划,也就是加布里埃尔将军提出的计划,为了表明我们的立场,轰炸大陆本土的目标,哪怕只是对台海战争有帮助的军事目标,也很有可能使战争失去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最先受到考验的不是我们的军队、也不是我们的城市,而是大陆政府的合法性。不管怎么说,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连自己的国土都不能保护,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阿奇博尔德耸了下肩膀,说道:“东方文化与我们有很大的区别,也许不会像我们这样爆发内乱,但是肯定会产生影响。”
  “问题正是如此,肯定会有影响,而且是长达数十年的影响。至少中国的上一个朝代就在受到入侵之后还存在了七十年之久。”奥康纳竖起了一根手指头,说道,“但是不可辩驳的是,一百七十年前,世界上还没有核武器,甚至没有轰炸机。我们可以低估大陆军队的战斗力与大陆民众的战斗决心,但是绝对不能低估一个统治集团维护政权的决心,因此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即便早就看出奥康纳与阿奇博尔德一唱一和,拜伦都不得不暗自佩服总统。
  不管别人怎么说,奥康纳始终抓着主要问题,即中国的战略威胁。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限制美国战争行动的唯一因素。设想一下,如果中国没有足够多的核武器,不是五个核大国之一,恐怕早就与美国开战了。
  阿奇博尔德长出口气,说道:“这确实是个问题,按照计划,NMD至少要到十年之后才有可能抵抗如同中国大陆这样的中等核国家的战略打击。因为中国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强核武库,或者开发更先进的投射装备,所以即便等到十年之后,我们也不一定具备抵抗战略打击的能力。”
  奥康纳苦笑了一下,似乎他要说的就是这个问题。
  “问题是,从一开始,我们就没有把希望寄托在防御上。”
  这下,论到拜伦感到震惊了。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就用类似的办法让苏联走上错误的发展道路。虽然现在的中国与当初的苏联有很大的区别,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单纯的防御解决不了问题,而且我们也不是一个靠防御起家的国家。”
  “局长,你能把话说明白点吗?”拜伦追着问了一句。
  奥康纳朝阿奇博尔德点了点头,示意向副总统解释一下。
  “启动NMD的时候,我们就做过评估,得出的结论非常悲观,即敌人在进攻上每投入一美元,我们在防御上就得花一百美元。也就是说,以我们现在的国力,根本不可能以防御的方式支撑起一场全新的星球大战计划。更重要的是,这个结论不但我们知道,我们的所有竞争对手也知道。”
  “也就是说,NMD只是个骗人的幌子?”
  “基本上可以这么说。”
  “如果连NMD都没有,我们拿什么来抵抗战略打击呢?”
  “这就是关键所在。”
  见到阿奇博尔德自信的样子,拜伦不得不承认,他一直被蒙在鼓里。
  “防御解决不了问题,就只能依靠进攻,实际上最有效的防御就是进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场战争是由防御取胜的,而我们打的唯一一场防御战,结果以惨败告终。”不需要特别解释,在座的人都知道阿奇博尔德说的是越南战争。“当然,如果有足够先进的技术,我们就能取得绝对的战略优势。在没有绝对技术优势的情况下,就只能依靠准确的情报与积极主动的战术。万幸的是,我们有足够的信心打赢情报战,也就有足够的信心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
  阿奇博尔德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拜伦不得不相信,这一切是早就计划好了的。
  甚至包括这场战争!
第一卷
时势英雄
第一百七十五章
吹毛求疵
  会议进入核心阶段,在白宫秘书的暗示下,无关人员都主动离开了。
  除了总统与副总统,只有参联会主席加布里埃尔与CIA局长阿奇博尔德留了下来。虽然奥康纳没做解释,但是拜伦一下就猜了出来,总统与他一样,只是稍微早一点了解到事件真相。
  想到第二次出访日韩之前与总统私下谈的事情,拜伦更加相信,不管是住在白宫、还是住在海军天文台一号楼(副总统官邸),政客的本质没有任何区别,都是某些利益集团手里的工具。
  问题是,总统与副总统的任期最多只有八年,而策划与实施任何一项重大国家战略都需要更多时间,也许是十年、也许是二十年、甚至半个世纪。
  为了保证政策的延续性,除了制订更加完善的制度之外,还需要设立一些特殊岗位。
  比如CIA局长。
  “中央情报局”是直接向总统负责的最高级情报机构,虽然没有“国家安全局”那么神秘,但是拥有的资源与权力却大得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冷战最激烈的时期,CIA的员工超过十万人,拥有数百架间谍飞机与上百艘间谍船,在全世界拥有数百个情报站,甚至拥有自己的间谍卫星网络。
  即便在冷战结束后,CIA也有数万名员工,控制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情报网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9/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