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1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419

  虽然在攻台部队的几个军长中,方博辉与吴兴凡是一路货色,但是作为一个在军人家庭出生长大的少将军长,方博辉多少还是有点本事。更重要的是,五十四军是王牌军,有着悠久的传统,也有一批很有才华的参谋。
  让方博辉没想到的是,之前连电话都没来一个的父亲竟然赶了过来。
  支走参谋与秘书后,方博辉亲手给父亲泡了杯绿茶。与大多军人子女一样,不管在外面有多么蛮横,方博辉最怕的就是他的父亲。
  “我叫参谋安排一下,中午……”
  “吃饭的事情以后再说,你去告诉参谋,找一个向导,我要去前线视察情况。”
  “前线?”方博辉愣了一下,似乎没有明白过来。
  “还记得两年前我跟你说过的事情吗?”方士谦拿起了茶几上的香烟。
  方博辉猛的一惊,不由得哆嗦了一下。见到父亲抽出香烟,他赶紧掏出打火机,替父亲点上烟。
  “爸,你说的是二姐……”
  “那已经是往事了,你二姐在那边过得很不错,听说与一个新加坡华商的儿子走得非常近,几个月前还打电话回来,让我有时间过去看看,不然就等到过年回来看我。”方士谦抽了两口烟,说道,“现在看来,用不着等到过年了。”
  “可是,现在是……”
  “知道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吗?”
  方博辉坐到了对面的沙发上,有点不知所措。
  “两年前我就说过,这一天迟早回到来,只是没有想到,竟然会来得这么快。”
  “爸,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方士谦非常冷漠地摇了摇头,算是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方博辉知道,父亲说的就是两年前二姐夫钟如盛的那件事情。
  虽然方士谦从来没有提起过,但是方博辉知道,在那件惊动了高层的大案中,钟如盛只是个可怜的替死鬼。事实上,当时在沈阳军区负责军事运输工作的方博辉也只是一颗任人摆布的棋子。
  问题没有出在国内,而是出在国外。
  最先发现问题的是军事情报局,即朝鲜获得了大批来历不明的战略物资。最初,军事情报局把矛头对准了北方的邻居,认为是俄罗斯远东军区的一些军官在贩卖物资。调查深入之后,军事情报局才发现,那些物资不是“俄国制造”,而是“中国制造”,随即调查方向就转向了沈阳军区。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很好理解了。
  在军事情报局准备调查方博辉的时候,钟如盛乘坐的运输机突然坠毁,调查工作被迫从台下搬到台上,而且调查对象也转向了钟如盛。在此期间,方博辉被调离沈阳军区,调查工作也因为调查对象身亡而不得不半路终止。
  虽然方博辉不是直接参与者,但是他知道这件事情与父亲有直接关系。
  当时,方士谦就对方博辉说过,局势很快就会出现重大转变。
  只不过,方博辉一直不相信,这是父亲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不管怎么说,一个小小的上将没有可能引发这样的大规模战争。
  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方博辉给秘书打了电话,让军部参谋去做安排。
  “博辉,我知道,你一直很怕我,而且认为我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方士谦两下灭掉烟头,“这几十年来,我也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记得你还小的时候,我就很少在家,也很少辅导你的功课。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想,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会补偿,用我一生的时间来补偿。”
  “爸……”
  “也许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所以我们要把握好未来。”
  方博辉控制住了有点激动的情绪,因为在他的印象中,父亲是个非常冷漠的军人,从没像现在这么动过感情。
  “接下来的话,你要全部记住。如果搞不明白的话,你可以问我,我会把我知道的全都告诉你。只是,你必须按照我说的去做。”
  “爸,你……”
  方士谦压了压手,说道:“开始我说到,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说得更直接一点,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我知道,你很聪明,所以你早就看出了问题,知道这是一场怎么也打不赢的战争,那我们为什么要打呢?”
  方博辉露出了非常惊讶的神色,这确实是他想要问的问题。
  “知道什么比输掉战争更加可怕吗?”方士谦点上了第二根香烟,“还记得在你二十一岁那年发生的事情吗?”
  方博辉微微愣了一下,立即明白了过来,因为他现年四十四岁。
  “很多人都认为,祸根在那个时候就埋下了,事实上在此之前,我们就被算计了。”方士谦抽了两口烟,说道,“虽然在那之前,我们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谁都知道,只靠一只脚走路,迟早都会跌倒,而且永远也爬不起来。在那之后,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冷战宣告结束、世界局势发生重大转变,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急转直下,我们成为了美国的头号敌人。”
  “问题是,美国……”
  “先别下任何定论,我们现在谈的,根本是你想像不到的。”方士谦压了压手,“这个时候,内部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走自己的道路,另外一种则是全面妥协。毫无疑问,你肯定认为前一种声音占了上风,事实却截然相反。虽然在随后二十多年里,我们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方针,但是除了这些摆上台面的大道理,哪一项落到实处的政策不是在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妥协呢?说得不好听一点,现在到国内任何一家卖场去,你能在货架上找到几种真正国产的牙膏?连一个小小的牙膏都是如此,其他的能够好到哪里去。即便很多打着国产头衔,除了壳子之外,有多少核心设备是真正国产的。不管你相信还是不相信,这么多年来,我们连一台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发动机都没有!”
  一口气说完,方士谦显得有点激动,看上去不像六十多岁的老头,而是十足的愤青。
  方博辉没有开口,因为他知道父亲说的都是实话。
  “类似的情况举不胜举,我就不多说了。直到最近几年,高层才认识到,这种错误的发展方式很有可能导致灭顶之灾。”方士谦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知道这么多年来,我们为什么要将美国当成头号敌人,而对近在咫尺的威胁视而不见吗?”
  “日本?”
  方士谦点了点头,大概知道儿子不会发表高论,接着说道:“原因很简单,美国针对的是我们的制度,而日本想要的只是我们的土地与资源。虽然看上去,日本的野心更大,对我们的威胁也更大,但是这只是暂时的、或者说是当前的威胁。你想想看,历史上,像日本这种对我们垂涎三尺的民族,哪一个成功过呢?到最终,不是被赶走,就是被彻底融入我们这个大家庭。”
  对另外一点,方士谦没有做解释,也不需要做解释。
  “可惜的是,到这个时候才认识到问题,已经太晚了。”方士谦叹了口气,说道,“早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就认识到了危险,可是当时再搞转型,已经来不及了。不管怎么说,我们的敌人不是笨蛋。十年前的那场高科技危机,实际上就是在对付我们,让我们的高科技企业不得不到海外上市。到现在为止,当年那些如雷贯耳的高科技企业、以及后来诞生的高科技企业,又有几个是我们的呢?控制着这些企业的,全是华尔街的风险投资家,特别是那些专做风险投资的大银行。”
  方博辉微微点了点头,作为“年轻人”,他对十年前的那场危机深有感触。
  “到这个时候,美国围剿我们的行动进入了快车道。”方士谦两口抽完剩下的烟头,又点上了第三根香烟。“虽然在随后几年中,我们的外汇储备与经济总量一再攀升,看上去一派欣欣向荣的样子,但是我们已经病入膏肓,而且很快就要发作了。我们不是搞经济的,不需要了解得太多,也没有必要了解得太多,只需要知道,那些花花绿绿的外汇,实际上就是我们脖子上的枷锁,每一张美钞的背后都是流失的资源、污染的环境与贫困的工人,而这些都是我们的资源,是我们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
  “难道没有机会改变吗?不管怎么说,还有好几年。”
  “你认为这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甚至说一个政府能够改变的吗?”
  方博辉愣了一下,明白父亲这句话的意思之后,立即露出了万分惊讶的神色。
  “想改变,谁都想改变,毕竟作为一个王朝,这还太短暂了,可是谁能改变?你的历史成绩一向不错,应该知道,书写历史的绝对不是人民,而是利益,以及那些掌握与获取利益的集团!”
  到这个时候,方博辉也冷静了下来,知道父亲带入了正题。
第一卷
时势英雄
第一百八十四章
信仰危机
  虽然在方士谦面前,方博辉只算得上是个涉世未深的乳臭小子,但是他也知道,父亲说的都是最基本层面上的事情。
  当所有人只顾自己的利益时,灾难也就不远了。
  对于有权有势的人来说,关心的只是如何将权力变成利益,并且赶在爆发之前逃出灾难之地。对于无权无势、甚至没有反抗能力的人来说,关心的只是如何保护好自己,渡过即将到来的灾难。
  一个没有信仰的社会,是一个极为脆弱的社会。
  沉默了好一阵,方博辉才抬起头来,朝父亲看了过去。
  “我开始说过,什么比战争更可怕?”方士谦似乎知道儿子想问什么,“很简单,那就是输掉一切。”
  方博辉苦笑了起来,表示他听出了父亲的意思。
  推动战争的不是某个人、不是某个小集团、更不是几个决策者,而是害怕输掉一切的所有人!
  像方士谦这种有能力进入决策层的将领,肯定知道这是一场打不赢的战争。在战略决策阶段,再厉害的政治家也不会把军人的建议与警告当成耳边风。在明知会输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发动战争,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即不打这场战争的话,那些有能力决定引发战争的人就会输掉一切。
  “还有什么问题吗?”
  “为什么会是现在?”方博辉问得非常直接。
  方士谦微微点了点头,似乎料道儿子会问这个问题。稍微思索了一下,他才说道:“你觉得,在这场斗争中,主动权在谁的手上?”
  方博辉愣了一下。“当然不是我们。”
  “看来,你并不是一无所知。”方士谦呵呵一笑,说道,“确实如此,主动权一直掌握在美国手中,我们只能被动接受美国的挑战。比如两年前的朝鲜半岛危机,虽然最终没有发展成我们担心的那种局面,但是我们的影响力始终不如美国。为什么会是现在?在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想你应该对苏联解体的原因有所了解吧?”
  方博辉没有吭声,而是打算让父亲来解释这个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没搞清楚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方士谦苦笑了一下,说道,“虽然按照比较客观的说法,苏联解体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是多种因素的集中表现,但是我比较赞同一种说法,即摧毁苏联的不是戈尔巴乔夫,而是赫鲁晓夫,或者说是由赫鲁晓夫埋下了苏联解体的祸种。”
  “批判斯大林?”
  方士谦点了点头,说道:“从俄罗斯这些年公布的解密资料来看,为了抹黑斯大林,赫鲁晓夫故意篡改历史,比如在所谓的导致千万人丧生、并且使苏联在卫国战争初期全面被动的大清洗实际上只夺走了几万人的性命,其中不少还是真正的罪犯,并不是受到迫害的政治犯。更重要的是,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导致苏联军民信仰危机,即那些曾经宣誓效忠苏共与斯大林的苏联人突然发现,他们必须在誓言与现实中做出选择。这让他们在教育子女的时候无所适从。结果就是,四十年后,那些在批判斯大林的运动中诞生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成为国家中流砥柱的时候,再也没人相信苏共宣传的那一套,也就不再相信祖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
  “这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你不觉得,历史惊人的相似吗?”
  方博辉皱起了眉头,显得有点不太明白。
  “虽然在很多方面,我们做得更好,而且打了预防针,但是三十多年过去了,那些在白猫黑猫理论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已经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方士谦稍微停顿了一下,“你觉得像这样的一代人,也就是比你小大约十来岁的这代人会相信祖辈的信仰,并且像祖辈那样为之奋斗吗?”
  方博辉苦笑了起来,显然明白了父亲的意思。
  “更重要的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不仅是我们,还有我们的敌人。”方士谦叹了口气,说道,“苏联解体,算得上是美国的杰作。虽然美国从不承认与苏联解体有直接关系,俄罗斯也没有类似的说法,但是有理由相信,如果没有美国在一旁推波助澜,苏联不会解体,至少不会在那个时候解体。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第四次中东战争导致的石油危机结束后,美国的各大财团就在努力打压国际油价,而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不是沙特,而是苏联。仅此一项就让苏联每年损失数百亿美元的外汇收入,而这些外汇足够为每个苏联人购买一卡车的面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