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1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419

  更重要的是,这等于直接打击日本!
  既然要打击位于日本的美军基地,为什么不直接对日本进行战略打击呢?
  从政治上讲,用中子弹打击嘉手纳空军基地与用氢弹摧毁东京的意义完全一样,都是针对日本的战略打击。
  因为日本已经参战,与美国承担同样的战争责任,所以有理由对日本进行战略反击。
  问题是,这会引起多么严重的后果?
  日本的科技实力众所周知,没有任何人怀疑,加上近些年来,日本一直以和平利用核能为由从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大量进口核废料,其囤积的核废料经过提纯之后,足以生产一万枚原子弹。
  十多年前,日本右翼分子就叫嚣,能在一个月之内生产出原子弹。
  保守估计,以日本的实力,最多一周就能制造出一颗“脏弹”,二十天之内就能制造出第一颗当量在两万吨左右的原子弹,最多两个月就能制造出第一枚氢弹,并且将原子弹实战化。
  对日本进行核打击,只会产生两种结果。
  一是美国为了确保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地位,按照美日同盟条约,用核武器对中国大陆进行更大规模的战略打击,而且是惩戒性的战略打击,打击目标会又军事目标扩大到重要的战略基础设施。
  二是美国不愿意出手,日本以保卫国家安全为由,名正言顺的研制与生产核武器,由此迈入核国家行列。虽然早已拥有核武器的巴基斯坦没有成为大国,但是日本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只需要加上核武器就能成为世界大国。
  两种结果,都对中国没有任何好处。
  问题是,如果不进行战略反击的话,对中国又有好处吗?
  暂且不说国际社会会怎么看,以及美国会不会扩大打击范围,有一个问题就足以让高层在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三思了。那就是,对美国的战略打击不采取任何回应,肯定会让日本觉得中国好欺负,从而变本加厉。
  因为美国已经答应给日本松绑,加上前些年由钓鱼岛争端引发的民族情绪,所以只要日本政府认为能够在这场战争中捞到更多的好处,就会积极行动,通过舆论、宣传等等方式再次鼓动民族情绪,为扩大战争规模打下基础。
  结果可想而知,即便美国适时收手,中日决战也在所难免,而且是在大陆上决战、而不是在日本列岛上决战。到时候,不管打成什么样子,日本都不会是最后的受害国,真正受到损失的是中国。
  也许有人会说,日本输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不可能再次打败中国。
  问题是,从甲午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整整过了半个世纪,而在这漫长的五十年间,只有不到五年是日本从巅峰走向彻底战败,而在此之前的四十五年,都是日本在亚洲大陆上兴风作浪,受苦受难的绝对不是日本人!
  历史重演的话,也许前期的煎熬会不止四十五年!
  在要不要进行战略反击的问题上,政治家与军人的观点完全一致,即肯定要进行战略反击,只是在反击手段与方式上值得商榷。
  军人的主张很直接,那就是用核弹轰平日本。
  就连刘诚志总参谋长都认为,至少应该用核弹头干掉一座日本的大城市,比如神户、大阪或者名古屋,并且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这么做,实际上是在与美国赌胆量,即美国有没有胆量为了日本打一场全面核战争。虽然中国没有能力干掉美国,但是有能力干掉日本,也有能力用核弹头造成全球性灾难。
  当然,没有哪个政治家同意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即便不考虑个人、小集体或者集团利益,从国家与民族的高度出发,在周边地区随便使用核武器,而且是在台风频发的季节使用核武器,肯定没有任何好处可言。别的不说,任何吹向大陆的放射性云层都能导致一场灾难。
  在政治家看来,要反击,但是不能冒险。
  会议上,就有人提出,应该在海底使用核弹头,在西太平洋制造海啸,用海啸袭击日本本土,从而对日本进行战略反击。
  这个提议确实很有诱惑力。
  因为受到第一岛链遮挡,所以发生在西太平洋上的海峡不会对大陆造成严重威胁,甚至不会对台湾造成多大威胁。只要爆炸点合适,引发足够大的海峡,就能对日本列岛的南部海岸线造成严重冲击,而日本的大城市与人口主要就集中在南部海岸线上。
  问题是,这个提议存在很多现实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携带了足够当量核弹头的潜艇都完蛋了,而没有完蛋的潜艇又很难在美日海上反潜力量的封锁下进入西太平洋。只能使用弹道导弹,向西太平洋海域投掷核弹头。导弹发射升空之后,很容易被发现,也很容易被对方计算出弹道。只要美日发现导弹的落点在西太平洋上,就能做出准确判断,从而发出警报。海啸的速度再快,也不会比无线电波快。只要日本及时进行战略疏散,就能控制住人员损失。
  如果没办法干掉多少日本人,战略反击还有什么意义?
  当然,这么做,也给了美日扩大战略打击规模与战争规模的充足理由。
  直到这个时候,陈必时才提出了他的想法,也是讨论到这个时候,唯一具有可行性的反击方法。
第一卷
时势英雄
第一百九十章
针锋相对
  陈必时提出的反击方法更加现实,即向外层空间投掷核弹头,摧毁交战双方、乃至第三方的所有军事卫星与民用卫星!
  “如何进行反击,不是看能杀死多少敌国人员,而是看能否达到目的。”虽然陈必时在军内很有影响力,但是在高层会议上,他也只是一名普通成员,不管提出什么观点,都得拿出足够的理由。“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击败美国、还是摧毁日本?如果是摧毁日本,我们就应该在战争爆发的时候使用核武器。如果是击败美国,我们就应该等到二十年、也许是五十年之后再来打这场战争。我们的目的是实现国家统一、是捍卫国家的主权与领土、是维护我们的政治制度。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有必要向日本投掷核武器吗?或者说,向日本投掷核武器能够达到这些目的吗?”
  “将军,你好像混淆了两个概念。”因为陈必时在高层会议中的地位很普通,所以肯定有人质疑他的观点。“进行反击的目的与我们打这场战争的目的截然不同,至少在发起这场战争之前,我们没有想到美国会对我们进行战略核打击,也没有想到我们会在转眼之间丧失全部战略反击力量。”
  陈必时朝坐在对面的那个看上去五十来岁,实际快到六十岁的高层看了过去。
  不是别人,正是委员会三个副主席之一的管远山。他是参会人员中最年轻的一个,原本将在年后登上政治生涯的巅峰,只是目前看来,随着这场战争、以及日益恶化的形势,他成功登顶的希望已经变得无限渺茫了。
  没人站出来替陈必时说话,因为这是他提出的方案。
  “这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连战争目的都达不到,战略反击有什么意义?”陈必时早就料到会受到刁难,也早就做好了应对准备。“我并不否认管主席的观点,我们的战争目的要随着战场局势发生转变,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有一个底线,而这个底线就是维护我们的政治制度。”
  大概没有料到陈必时会说得如此直接,管远山明显有点恼火,甚至有点恼怒。
  陈必时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之后,谁也不能、也不敢直接反驳。原因很简单,反驳陈必时的话,就是反对现行的政治制度,也就是质疑中央政府,与那些依附与现行政治制度的利益集团为敌,也就是与国家的暴力机构为敌。
  虽然陈必时不是政治家,但是他在这个时候体现出的能力不亚于任何政治家。
  “将军,按照你的提议,我们就能达到这个目的?”打破沉默的不是别人,正是原本该在年后离任、现在看起来肯定会第三次当选国家元首的狄劭康,而他也是委员会主席、即最高军事统帅。
  “这可能吗?”管远山仍然有点不甘心。
  狄劭康看了眼管元山,让野心勃勃的副手闭上嘴后,才把目光转向陈必时。
  虽然在所有政治家眼里,军人只是工具,但是在某些时候,政治家仍然得听取这些有思想的“工具”的意见。
  “虽然我不敢下定论,但是打到现在,美国敢于打击我们的军事战略目标,主动扩大战争范围,与我军的表现有密切关系。”陈必时说这话的时候,一直在观察刘诚志的神色,毕竟对任何一名军人来说,这些话都很刺耳。“不可否认,美军参战之后,战场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我军将士不畏牺牲、作战勇猛、斗志顽强,但是我们在战场上仍然节节败退,离最初的目的越来越远。我们必须正式现实,而现实就是,美军拥有我们难以超越的技术优势,而且通过这十多年的多场战争,美军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战术体制,在各方面都不亚于我们。”
  “将军,你的话有依据吗?”管远山冷哼了几下,“要知道,早在六十年前,我们还一穷二白的时候就在朝鲜战场上打败了美国人。经过六十年的发展,我们现在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国,又有本土作战的优势,还有人民的无限支持,而美国早已不是刚刚打赢了世界大战的那个美国。”
  陈必时暗自叹了口气,没有跟管远山计较。
  “不管怎么说,事实就是事实,我们确实没有打败美军,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情况下也无法打败美军。”站出来的不是别人,正在一直鼎力支持陈必时的刘诚志。
  “这难道是军队的错?”管远山敲了敲桌子,没有给总参谋长一点面子。“陈将军开始也说了,我们的官兵表现得很勇猛,尽到了军人的职责,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相信,导致惨败的原因不在基层,而是在更高的指挥层面上呢?”
  “我们心里都有一杆称,指挥上有没有犯错,以及是谁犯的错,大家都知道。”
  “是啊,我们都知道,不是有人刚刚辞去攻台作战总司令的职务吗?”
  “够了!”狄劭康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这个问题我们早就讨论过,而且我也保证过,如果有人要为失利负责,绝对不是这个房间里的某个人。”
  这下,管远山才闭上嘴。狄劭康的这句话明显不是针对陈必时。
  “陈将军,你继续。”狄劭康长出口气,接住了秘书递来的特供香烟。
  “早在十年前,我们决定建造航母的时候,打造现代化军事力量的时候,我们就对军事技术的发展做了全面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各种军事系统中,军事卫星系统必须得到优先保证。”陈必时似乎没有受到影响,仍然按照他早就想好的思路说了下去。“美军的强大之处不在于有多少先进的武器装备,毕竟像F-22A与B-2A这样的先进战机,在美军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低,不到百分之五。美军能够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战斗力,关键在其军事体系,即整个系统的战斗力。这也是我们与美军最大的差距,各种武器装备不成系统,或者说没有足以把各种武器装备的性能完全发挥出来的军事系统。不管怎么说,如果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会输掉这场战争,而且输得非常彻底。”
  不管有没有听进去,管远山这次没有开口。
  说到具体问题上,别说管远山,除了刘诚志之外,没有人可以质疑陈必时。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要从头搭建一套军事系统已经来不及了,而且就算能够搭建起来,也不见得比美军的更加优越。”陈必时长出口气,说道,“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破坏美军的军事系统,让其无法协同作战。不管各位是否相信,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摧毁美国的军事卫星系统。非常可惜的是,受各种情况限制,我们没有能力单独对付美国的军事卫星,只能一锅端,而且得连累其他国家,甚至是我们的卫星。”
  “没有更好的办法吗?”
  陈必时摇了摇头,算是回答了狄劭康的问题。
  国家元首叹了口气,把目光转向了刘诚志。
  “我们做过模拟分析,虽然美国有能力迅速发射几颗军事卫星,但是没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如同GPS这样的卫星系统,即便联合其他国家,比如欧洲航天局,甚至联合俄罗斯也没有这个可能。”刘诚志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只要能够摧毁美国的卫星系统,至少能够为我们争取到半年的调整时间。”
  狄劭康微微点了点头,又朝李一帆看了过去。
  “我们已经遭到核打击,如果其他国家对此置若罔闻,我们就有理由进行反击。我们可以把爆炸地点设置在本土上空,爆炸高度在五百公里以上,不会对地面设施造成影响。虽然会受到其他国家的非议,但是只要我们行动迅速,就不会遇到太大的麻烦。”
  “这么说来……”
  “只不过,我们要做好更糟糕的打算。”
  听到陈必时的话,狄劭康朝他看了过去。
  这时,李一帆暗自叹了口气,似乎知道陈必时要说什么。
  “在与俄罗斯签署的军事协议中,美国早就把外层空间军事设施定为本土目标,而且在国际公约中,也明确了这一点。也就是说,我们攻击美国的卫星,等于攻击美国本土。虽然我们是战略反击,而且美国没有直接打击我们的城市,也就不大可能在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情况下扩大打击规模,但是美国当局能够以此为由扩大战争规模,比如打击我们本土的战术类军事目标,甚至是开辟新战线。”
  “将军,到这一步,我们还有希望取胜吗?”管远山觉得抓住了陈必时的把柄,激动得立即就问了出来。
  “以目前的情况,我们肯定打不赢。换一种打法,情况再坏也不会更加糟糕。”
  “你……”
  “远山,你有完没完?”狄劭康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道,“除此之外,谁能提出更有可行性的反击方案?如果没有的话,这就是我们的反击计划。诚志,这件事情由总参谋部全权负责,十五分钟之后来找我,如果没人反对,我将下达反击命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