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1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0/419

  帕特里奇犹豫了一下,拿起了奥康纳指给他看的那份文件。
  奥康纳只是点了点头,并没阻止帕特里奇。
  总统说得没错,在这份目录性的文件中,把对日军事援助说得非常透彻,除了总统提到的YF-23项目之外,还有数十个军事项目,涵盖了陆海空三军,其中甚至包括一些战略性的援助计划。
  空军方面除了YF-23项目之外,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日本在两年前就决定采购F-35战斗机,而且是该型战斗机的第一批采购国。
  一直以来,日本就希望购买像F-22A这样的重型战斗机来替换F-15J(采购F-35是为了替换服役四十多年的F-4EJ),对抗中国空军日益庞大的重型战斗机机群,但是受美国国会通过的法案限制,日本的这一请求并没得到准许。
  在这个时候,美国向日本提供YF-23的技术,可谓意味深长。
  从表面上看,要想在短期内废除国会立法,肯定是不太现实的问题,因此将F-22A出售给日本仍然困难重重。
  为了保证日本在西太平洋地区拥有绝对制空优势,不但能与中国空军的J-11与J-13系列战斗机抗衡,还能与周边其他国家任何一种战斗机抗衡、比如俄罗斯的T-50抗衡的先进战斗机,美国就得为日本提供与F-22A类似的重型战斗机,而唯一的选择就是在ATF计划中落败的YF-23。
  实际上,美国此举更有深意。
  当初,YF-23败给YF-22,不是不够先进,而是过于先进,造成研制与生产都变得不太确切。F-22A的造价都高达两亿美元,而更加复杂的F-23的造价肯定高得多,那么采购数量就少得多。在F-22A都已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情况下,美国空军有必要花更高的价格采购另外一种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重型战斗机吗?
  问题是,过了十多年,随着T-50从试飞走向试生产,F-22A的地位受到了挑战。
  虽然在台海战争中,F-22A在制空作战中的优势仍然非常突出,但是实战证明,与当年的F-15A一样,F-22A是一种较为单纯的制空战斗机,即便拥有不错的对地打击能力,在执行打击任务时,也很容易被击落。
  美国空军承认战损的几架F-22A都是在执行轰炸任务时被击落的!
  正是如此,美国空军启动了FB-22A的研制与生产计划。这是一种在F-22A的基础上开发而来的战斗轰炸机,其基本结构与F-22A非常相似,只是取消了尾翼,机身放大了百分之二十,以牺牲空战能力来提高轰炸能力。
  问题是,美国空军肯定需要一种更先进的重型战斗机。
  受战争影响,美国空军不大可能立即着手开发一种更先进的战斗机,毕竟在空中战场上还没有一种战斗机能够对F-22A构成威胁。
  结症就在这里,如果等到威胁出现再来开发新式战斗机,那就来不及了。
  向日本提供YF-23的技术,再由诺思罗普公司出面,帮助日本开发一种不亚于F-22A的先进战斗机,就是在为美国空军的长远发展考虑。在这种新式战斗机上,肯定会采用很多连美国空军都没有用上的先进技术,等于让日本掏钱做实验。等到这些先进技术成熟,并且通过实战证明是可行的,美国就能凭借更加强大的航空技术实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开发出更加先进的第六代战斗机,或者用其改进F-22A。
  总而言之,美国不但没有吃亏,还占了天大的便宜,让日本为天价开发费用买单。
  海军方面,美国没有做出原则性的让步,没有向日本提供包括核动力、电磁弹射器等等能够用于进攻性舰艇的基础技术。也就是说,日本海军仍然是一支以防御为主、兼顾远洋反潜与舰队防空作战的区域性海军。
  虽然“珍珠港事件”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但是美国不会忘记这个除了“911事件”之外最惨痛的教训。
  当然,在防御性技术上,美国还是非常大方的,向日本提供了最新版本的“宙斯盾”系统与最新型号的“标准”系列防空导弹,还帮助日本改进了SH-60J与MH-60J直升机,甚至答应在日本的大型反潜驱逐舰服役之后,出售MV-22“鱼鹰”倾斜旋转翼飞机,以及更先进的综合反潜系统。
  要说亮点的话,那就是陆战装备了。
  虽然日本拥有非常先进的地面武器平台,也有能力研制出像90式主战坦克、89式步兵战车与99式自行榴弹炮这样的先进武器,三菱重工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火商之一,但是在某些领域,日本仍然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比如在台岛战场上,90式主战坦克就被证明防护太薄弱,连大陆的96式都比不上!
  更重要的是,日本缺乏大批量生产陆战装备的能力。
  在这方面,美国提供的帮助就是让日本获得大规模生产能力,从而在更短的时间内组建足够多的地面部队,代替美军冲锋陷阵。
  文件中说得非常明白,短期内,美国的军火企业将为日本“代工”。
  这也很好理解,如果不这么做,美国就得出动更多的地面部队,承受更大的伤亡。
  为了减少伤亡,肯定得付出一些代价。
  虽然帕特里奇对日军的战斗力很是怀疑,但是想到伤亡数字已经严重超标,他也不好多说什么。真要埋葬几万面国旗的话,谁能保证不会像上个世纪六零与七零年代、也就是帕特里奇的父亲在越南的丛林里摸爬滚打的时候那样,爆发全国性的反战浪潮,让美国不得不接受在军事上战败的事实?
  翻到最后,帕特里奇露出了非常震惊的神色,目光也转向了奥康纳。
  原因无二,在文件的最后一页明确提到,这种为盟国量身定做的军事援助计划的受益者不仅仅是日本,还有在东北亚地区的另外一个盟友。
  东北亚地区有几个国家,又有几个是美国的盟友?
  别说帕特里奇,谁都知道这个盟国是谁!
第一卷
时势英雄
第二百零二章
赤裸政客
  “这是防范性措施?”因为总统没有开口的意思,所以帕特里奇主动问了出来。
  奥康纳不可能不明白帕特里奇的意思,因此神色显得有点尴尬。
  众所周知,除了日本之外,韩国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盟国之一。因为韩国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所以与美国的政治关系还要比日本高半级。长期以来,韩国有两大威胁,一是北面的朝鲜、二是南面的日本。
  从民族感情上讲,韩国更担心来自南面的威胁。不管怎么说,历史上,日本曾经统治韩国数十年,现实中,两国还存在独岛与对马岛等领土领海纠纷。任何有助于日本增长军事实力的举措,都有可能被韩国视为威胁。
  不难理解,美国为什么要在为日本松绑的问题上如此小心谨慎了。
  利用日韩矛盾控制东北亚地区,达到约束两个盟国的目的,既是美国的政治手腕,也是美国的基本政策。
  这种走钢丝的政策,稍有偏差就会酿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正是如此,发现援助对象中有韩国的时候,帕特里奇首先想到的就是为了维护日韩之间脆弱的军事平衡,而不是拉韩国下水。
  可惜的是,总统的尴尬神情分明在说,他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
  “听说,你认为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的开辟几条新战线。”奥康纳说这句话的时候,朝加布里埃尔看了一眼,把目光转向帕特里奇后才接着说道,“之前,我们讨论过这个问题,并且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即要想打赢这场战争,击败中国,我们需要开辟更多的战线,分散中国的军事力量。”
  帕特里奇也朝加布里埃尔看了一眼,因为参联会主席没有告诉他这件事情。
  “这与托马斯没有关系,只是政治层面上的讨论,还没有扩大到军事层面上。”奥康纳看出了帕特里奇的想法,说道,“打到这个时候,除了日本之外,我们没有一个盟友,不是别的国家惧怕中国的战略报复不敢参战,而是看不到好处。就拿韩国来说,最愚蠢的人都看得出来,现在是实现半岛统一,甚至是扩大生存空间的绝佳机会。韩国不是一直在说长白山地区属于他们,并且叫嚷着要打回去吗?即便有我们的支持,没有这么好的机会,韩国也只能叫嚷,不可能使其变成现实。就算不进攻中国本土,仅仅是实现民族统一,韩国也应该采取行动。”
  “问题是,并不是所有韩国人都认为应该与朝鲜统一。”
  奥康纳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我还差点忘了,你是第八集团军司令,应该比我清楚韩国的情况。”
  帕特里奇也愣了一下,听出了总统的言外之意。
  “这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加布里埃尔及时开口,“虽然在不久的过去,韩国也是一个非常封闭落后的国家,甚至是一个由军阀独裁统治的国家,但是经过最近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韩国不但成为了民主典范,还成了经济强国。与之相比,北方的朝鲜不但贫穷,还非常封闭落后。即便所有韩国人都承认,他们与朝鲜人是同族兄弟,可是在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并非所有韩国人都支持统一。前总统卢武铉的结局,算得上是反对统一的极端势力的直接表现。”
  奥康纳点了点头,朝帕特里奇看了过去。
  “除了这种民间的观点之外,韩国高层也会有所顾虑,毕竟朝鲜是一个拥有两千多万人口的国家,即便韩国的人口比朝鲜多得多,几乎是朝鲜的两倍半,可是一下并入这么多具有选举权的公民,肯定会对韩国的政局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影响到韩国的社会稳定,造成无法估计的结果。”
  “主要还是朝鲜太穷了。解决两千多万人的生活问题,肯定不容易。”
  帕特里奇笑了笑,表示赞同加布里埃尔的观点。
  “这么说来,你们都认为,韩国不会参战?”
  这下,加布里埃尔闭上了嘴,没再发表意见。
  “照目前的情况,我们有理由相信……”把话说出口后,帕特里奇才注意到加布里埃尔的神情举止,并且明白了其中的原由,所以他放慢了语速,调整好思路后,改口说道,“不管怎么说,如果能够让韩国参战,并且肩负起重任,而不是像日本那样,给我们制造新的麻烦,就是件好事。”
  “那么,你认为韩国有那样的能力吗?”
  帕特里奇愣了一下,说道:“开辟新战线?”
  奥康纳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帕特里奇苦笑着耸了下肩膀,“就算我是第八集团军司令,在掌握的情报如此有限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做出准确评判。”
  “这么说吧,拜伦的首尔之行并没有白跑。”奥康纳没再藏着掖着,帕特里奇的态度很明确,在了解真相之前,他不会提出任何建设性意见。“你提到的问题确实存在,只是没有那么严重。拜伦第一次去首尔,韩国总统就在出兵参战问题上表明了态度,即在实现国家统一之前,韩国不会参与周边地区的战争。拜伦第二次访问首尔的时候,与韩国总统商讨了进攻朝鲜的事情,在我们做出承诺之后,韩国方面答应积极配合。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肯出兵参战,韩国就会积极行动。”
  帕特里奇立即锁紧了眉头。
  “我想知道的是,要想迅速扫荡朝鲜半岛,比如像当年的麦克阿瑟,在数个月内推进到鸭绿江,但是不能被中国军队赶回来,必须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甚至得做好攻入中国本土的准备,需要投入多少兵力、多少物资、以及花多少时间做准备?”
  “这个……”
  “将军,只要说说你的想法就行了,不会让你承担任何责任。”
  帕特里奇点了点头,说道:“第八集团军肯定办不到,毕竟真正具有战斗力的只有第二步兵师,而该师实际上是原来的第三步兵师,还缺乏重装备。光是补充第二步兵师的重装备就要花费好几个月,加上其他准备工作,至少需要半年时间,物资运送量在一千五百万吨到两千万吨之间。”
  “半年?”
  “对,至少半年,能有一年就再好不过了。”
  “如果只有三个月呢?”
  “三个月!?”
  奥康纳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按照我们的评估,如果由韩军单独发动进攻,最多能够支撑三个月,到时候我们就得投入地面部队。当然,前提条件是,在此之前,我们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登陆,让中国无法出兵朝鲜、至少无法在我们之前动手。如果有必要,我们还会努力开辟第三条战线。”
  “即便如此,也得将第八集团军的兵力扩大一倍,并且在此期间运送三千万吨物资。”
  “这些都不是问题。”
  帕特里奇稍微思索了一下,说道:“总统先生,你开始说到开辟第三条战线……”
  “南海地区,我们会以承认主权的方式,鼓动越南、菲律宾攻占南沙群岛,将中国的势力赶出南海海域。”
  “越南会进攻中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0/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