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419

  “我们要在这个鬼地方呆多久?”升任七连连长的丁浩洋率先开口。
  “不知道,按照三十个小时前收到的最新命令,显然是越久越好。”叶振邦笑了笑,说道,“虽然上面没有下达确切命令,我个人认为,上面到现在为止恐怕都没想清楚要让我们在这里呆多久,但是以我个人判断,短的话不会少于一周,长的话不会超过半个月,肯定不会让我们成了朝鲜女婿才下撤退命令。”
  叶振邦的这个玩笑有点冷,只有几个关系不错的老兵笑了笑,算是应景。
  “营长,你怎么知道不会让我们在这里呆到天长地久呢?”新上任的八连指导员冯建业追着问了一句。
  能提出这样问题的,也只有冯建业这样的“新手”。
  不是说冯建业是刚刚从军事学院毕业的军官。与叶振邦一样,他也去过台岛,参加过好几场战斗。与丁浩洋等人不一样的是,冯建业这样的连排军官没有与叶振邦合作过,只是听说过那些与叶振邦有关的传闻,所以对叶振邦的指挥才能,特别是对战局的判断能力没有直接清楚的认识。
  “看来,我们得先聊聊目前的战场情况。”
  不用叶振邦吩咐,诸葛宏彦就将地图铺到了桌子上。
  “我不是参谋,也没当过参谋,而且知道的信息非常有限,说得不对的地方,还望各位高抬贵手。”叶振邦先是客气了一番,才指着地图说道,“韩军已经占领平壤,从最近收到的消息、以及广播宣传来看,韩军先头部队应该到了平城,离顺川不到三十公里。韩军为什么没有攻打顺川?我个人认为,不是韩军兵力不够,也不是进攻部队过于疲惫,而是后勤保障出了问题。”
  “平壤有一百多万人,就算得到优先照顾,比朝鲜其他地区好得多,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也是件麻烦事。”
  听到诸葛宏彦的解释,围过来的军官都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这一观点。
  见到大家都给面子,诸葛宏彦也非常大方,掏出香烟,给每个人散了一根。
  “除此之外,还与韩军、或者说美韩联军的战略部署有直接关系。”叶振邦接住副手递来的香烟,说道,“受朝鲜半岛地理环境限制,韩军一直把主力放在地势较为平坦的西海岸地区,没有在东部投入太多力量。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六十多年前,麦克阿瑟宁愿把赌注押在情况更加复杂的仁川,也没有去元山与咸兴。问题是,随着我军参战,战局必然发生重大转变。十五军改编成第十五集团军,就算美军得了健忘症,也应该知道,我们绝对不是一支可以轻易战胜的部队。”
  “打韩军,肯定不在话下。”
  “关键不在我们一个集团军,还有第十六集团军、第四十集团军,以及留在后面当预备队的第三十九集团军。”叶振邦在地图上敲了敲,没有答理陶安康,说道,“很明显,朝鲜半岛的地理环境对我军部署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不然不会在白山转向,沿着狼林山脉向盖马高原延伸,而不是继续向东延伸。可以说,这一部署很有深意。”
  “把富饶的平原留给敌人,也算有深意?”冯建业代表那几个不久前才加入这个大家庭的军官提出了问题。
  “就算不留给敌人,我们守得住吗?”叶振邦笑了笑,说道,“过来的时候,我们差点挨了炸弹。不说别的,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把部队与物资送到咸兴都是个问题。现在可不是六十年前,至少那个时候,美军还没有激光制导炸弹,轰炸机在万米高空投弹炸中一辆火车的机会不会超过千分之一,而现在几乎是百分之百。台岛上的战斗证明,在平原地区作战,就算我们能够构筑起地下防御工事,也很难守住阵地,更别说击败美军了。只有在易守难攻的山区作战,我们才有胜算。”
  冯建业叹了口气,没再纠缠这个问题。
  “这一部署的最大深意还不在这里,而是诱敌深入。”叶振邦淡淡一笑,说道,“知道军长为什么不把四十军与三十九军派上来吗?划出这条军事分界线后,就算美军不眼馋,韩军都会眼馋。到目前为止,韩军的主力全部在西面,而东面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所以韩军肯定会向东运动,比如集中兵力攻打元山,进军咸兴,再一路北上,直到清津,控制我军防线以南的所有地区。”
  “这可是个大动作。”
  叶振邦在地图上指了一下,说道,“到这个时候,韩军右翼将完全暴露在我们面前,而我们掌握着居高临下的优势。所以说,只要我们与十六军能够守住这条战线,四十军与三十九军就能在东面某个地方打一场战略反击战。”
  “说不定还能光复平壤。”
  “不可能,光复平壤基本上是痴人说梦,因为这只是针对韩军的反击行动,美军不会袖手旁观,肯定会在韩军落败之前参战。再说了,西面战场上,韩军的兵力密度非常大,我们又没有空中优势,反击没有任何胜算。”
  听到叶振邦的分析,陶安康闭上了嘴。
  “恐怕情况不止这么简单。”诸葛宏彦掏出第二包香烟,再次散烟。
  “没错,我们不但不大可能打回平壤,还会受到韩军猛攻。”叶振邦点上第二根烟,抽了两口才说道,“美军第八集团军的实力不可小觑,一个第二步兵师就够我们受的了。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要韩军露出败像,美军就会参战,帮助韩军稳住战线。到时候,美军有两种选择,即把重点分别放在东面与西面。不管美军怎么选,我们都会受到猛攻,因为只有在更易于进攻的西面发起战略性进攻,才能迫使我军在东面松手。如果美军再大方一点,比如以两栖登陆的方式包抄我军后方,情况将更加糟糕。”
  “这肯定是场恶战!”冯建业长出了口气,神色比开始严峻了许多。
  叶振邦点了点头,说道:“如果美军立即出手,战斗打响后一周之内就会有结果,到时候就算我们还守在这里,恐怕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如果美军不急着出手,以韩军的实力,拖上半个月并不稀奇,到时候我军达到目的,也就没有必要检修守在这里了。只是我认为,美军积极出手的可能性大得多。”
  “也就是说,我们得承受持续一周的猛攻。”冯建业朝叶振邦看了过去。
  “没错,至少守住一周。如果上面大发慈悲,也许会让我们提前一两天撤下去。”叶振邦苦笑了一下,“凭我们一个营,加一个老弱病残的朝军步兵师,我觉得希望不大,所以我们得充分调动群众的力量。”
  “怎么调动?”这次连诸葛宏彦都有点想不明白了。
  “听说过‘有奶就是娘’吗?”叶振邦将烟头丢到地上,踩了一脚还蹭了两下,“朝鲜军民缺什么,就给他们什么,把他们发动起来,能上战场的上战场,不能上战场的在后面服务,都得做出贡献。”
  “这个办法不错,问题是,用来收买人心的物资呢?”
  叶振邦呵呵一笑,说道:“这个我来想办法,你们去做其他准备工作。”
  虽然大伙都有点不大相信,但是见到营长那自信的样子,也没人多问。
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十四章
只要结果
  朝鲜半岛就那么大个地方,就算叶振邦的判断并不完全准确,也不会差到哪去。
  第十五集团军入朝布防的时候,韩军统帅部就做出了继续进军的决定,命令进攻部队尽快到达顺川。只是受平壤安置工作影响,特别是整顿十多万平壤守军,所以韩军先头部队才没能及时到达顺川。
  不用怀疑,韩军肯定会占领顺川。
  原因很简单,韩军要想尽快攻占元山,除了在南面的迂回部队身上做文章之外,还得开辟第二条进军线路,而从平壤前往元山的铁路就要经过顺川,并且在这里向东,经殷山、新成川、长林、平原里、阳德、天乙里、泉城里、高原、川内、玉坪与文川,渡过大同江、沸流江与南江,绕过北大峰山脉,最终到达元山。
  两路包抄,韩军能够兵不刃血的占领元山。
  从长远来看,占领顺川,还能为韩军沿着东部海岸线向北推进,攻占咸兴、扫荡咸镜南道打下基础。
  顺川往北,就是安州东面的介川。
  因为还有一条滨海铁路线从平壤通往新安州,所以韩军要想打通北上的线路,就得集中兵力攻打安州。
  换句话说,打下安州,就能控制新安州与介川两地。
  物资需要由铁路运送,但是部队不需要沿着铁路线前进,特别是在较为平坦的沿海平原地区,机械化部队完全可以在野外行军。
  再说了,从顺川到安州也就五十公里而已。
  韩军的K1与K2再不行,也不至于连这点野外行军都办不到吧。
  正是如此,做部署的时候,罗耀武让黎卫东把他最信任的一三三旅放到防线西端,并且让三营守安州。
  问题是,三营就一个营,即便算上非战斗人员,也就四百多人。
  一个营守卫一座战前有近十万人的城镇,显然小材大用。
  因为第十五集团军的防区过于巨大,而且防区内的道路交通情况非常复杂,需要守卫的地点比防区面积更大的第十六集团军多得多,所以没法向安州派遣更多的部队,只能尽量满足三营的要求。
  这是罗耀武亲自给叶振邦做的保证,也是叶振邦的底气来源。
  黎卫东不是不知轻重的人,即便没有罗耀武吩咐,他也会尽量满足三营的合理要求。问题是,当叶振邦提出要几车皮足够三营官兵吃好几年的粮食、以及大批早就被中国军队淘汰掉的五六式步枪弹药的时候,连他也拿不定主意了。
  叶振邦到底想干嘛?
  粮食不成问题,虽然征收有点困难,但是足以满足三营的要求。黎卫东也猜到了叶振邦的目的,即利用粮食去动员早已对胜利失去信心的朝鲜军民,让那些随时打算逃跑的朝鲜人留下来,协助中国军队守住安州。
  问题是,要那些子弹干什么?
  难道打算武装平民?
  显然,这超出了黎卫东的决策范围。
  武装朝鲜平民,不是简单的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虽然黎卫东并不认为这会引来多少麻烦,毕竟五六式步枪子弹、也就是AK47用的子弹是全球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子弹,朝鲜军队的制式步枪也用这种弹药,但是在让后勤军官把物资装车,及时发往安州的时候,黎卫东还是给罗耀武打了报告,而且是正式报告,这样就算有人查下来,也没有黎卫东的责任。
  收到黎卫东发来的报告时,罗耀武正在与几个军长商讨作战问题。
  第十五集团军与第十六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及时部署到位,让罗耀武吃了颗定心丸。虽然冲在最前面的几个营,比如叶振邦的三营,根本不可能挡住韩军的前进步伐,但是只要部队部署到位,正在挺进的韩军就得三思而后行,韩国当局也会有所顾虑。等到韩国总统想清楚了,两个集团军的主力部队也就部署到位了。
  问题是,并非所有事情都顺心如意,比如第四十集团军就没有按计划入朝。
  同样不顺心的,还有迟迟没有形成战斗力的第三十九集团军。
  面的第四十集团军司令林伟臻中将、以及第三十九集团军司令姚万平中将,罗耀武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三个人都是陆军中将,罗耀武是二级中将,其他两人是三级中将。
  更重要的是,论资历,罗耀武与其他两人相差无几,甚至比姚万平差一点,比如罗耀武是八一年入伍的,而姚万平在此之前两年就拿到了军官证。论影响力,罗耀武也比不上姚万平,毕竟三十九军是陆军王牌部队,而十五军是空军部队,即便改编成了集团军,也只算得上是上门女婿。
  事实上,问题不在姚万平身上。
  三十九军去过福建前线,姚万平也亲眼见到方士谦叛国。因为在参战问题上,姚万平做了错误选择,即投靠了方士谦,没有站在陈必时这边,所以他也受到牵连,就算没有因此丢掉乌纱帽,也基本上被架空。在返回辽宁,接受改编的时候,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大权就落到了参谋长的手上,姚万平只是个象征性的司令了。
  陈必时如日中天,罗耀武又是“陈氏”的头号门徒,所以在罗耀武面前,姚万平没有一点傲气,反而非常配合,从不与罗耀武对着干。
  真正的问题,来自林伟臻。
  万幸的是,第四十集团军在陆军中的地位并不高,即便在沈阳军区也排在末席,不但比不上第三十九集团军,连第十六集团军都比不上。更重要的是,陈必时早有所料,在罗耀武去沈阳之前,就提出将第四十集团军调往福建,甚至答应用第十二集团军交换,虽然最终没有得逞,但是给林伟臻来了个下马伟,让这个一直想出头的年轻军长知道,谁才是沈阳军区的老大。
  “四十军的情况我不想多说。”罗耀武的脾气比陈必时大得多,在他用力敲打桌面的时候,在场的人都相信,正在挨打的不是桌面,而是某人的脸。“现在不是六十多年前,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就在我们这个时候,韩军先头部队已经离开了平城,正在向顺川进发,向东前进的部队也即将到达元山。不要认为,敌人会等我们做好准备再与我们决战,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韩军,还有美军的第八集团军。只要看到机会,美军就会参战,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谁能肯定呢?”
  “林司令,你是怀疑我的判断,还是怀疑总参谋部的判断?”
  林伟臻咬了咬牙,闭上了嘴。
  “消息是总参谋部发来的,得到了军事情报局证实,就连元首都发来命令,要我们抓住机会,打一个翻身仗。看样子,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我们必定会取得最终胜利,林司令,你说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