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英雄(校对)第2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3/419

  熬到这场战争结束再说吧!
  当然,叶振邦并不知道这些,他只知道,霍弘光是个很有能耐的人,也是一个很值得信任的长官。
  “……这次一营打头阵,到了旧龙里后马上部署防御阵地,准备迎接大部队。”
  听到这句话,叶振邦朝霍弘光看了过去,发现上校也朝他看了过来。
  “本来应该让三营上,只是大家都知道,三营的伤亡非常大。”霍弘光长出口气,目光转向了一营营长,“本来,我们应该在明天天亮的时候坐上回国的火车,并且在回到国内之后进行补充修正,所以各营暂时难以获得补充兵力。只是有一点,到达旧龙里之后,如果遇到撤下来的部队,我们可以征用他们的弹药物资,有愿意留下来的,也可以临时编入我们的战斗序列。”
  “挖墙角?”一营营长问了一句。
  霍弘光点了点头,说道:“这是军长……罗军长下达的命令,四十军已经撤走了,剩下的是三十九军与十六军。如果不出所料,十六军会在前面扛一阵子,为我们争取时间,至于能够扛多久,那就说不准了。主要是三十九军,罗军长已经打了招呼,我们可以征用他们的人员。”
  “这么说,我们至少不是孤军奋战了。”
  几个营长都笑了起来,只是叶振邦一点都笑不起来。
  三十九军是什么货色?
  那可是陆军三大王牌军之一,虽然排名在三十八军与五十四军之后,但是五十四军改编成战略反应部队之后,三十九军的排名仅次于三十八军。论编制规模的话,三十九军还超过了三十八军。
  “东北虎王”,这个绰号可不是吹出来的。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就算罗耀武的面子再大,也挖不了三十九军的墙角。
  说得直接一点,要是三十九军还是一支部队,就不需要让十五军去堵漏了。
  也就是说,三十九军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即便撤了下来,也溃不成军,无法再战。
  部队无法再战,不等于军人无法作战。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还有什么问题吗?”
  “我们要坚持多久?”叶振邦想都没想就问了出来。
  “这个问题问得好。”霍弘光朝叶振邦笑了笑,只是谁都看得出来,上校并不是在表扬叶振邦,毕竟少校营长问得太直接、太露骨了。“到底要守多久,我也问过军长,两个军长都问过,得到的答复是:能守多久就多久。”
  叶振邦立即锁进了眉头,其他几个营长也笑不出声来了。
  “虽然命令中,让我们坚持到三十九军撤下去为止,具体就是三十九军的主力部队全部到达江界。”霍弘光长出口气,说道,“但是情况明摆着,美军加速北上,肯定会咬着三十九军不放,而十六军又没有能够及时展开。还要两天,我们才能到达旧龙里,兄弟旅能不能及时到达林产里都是个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三十九军会被击溃?”听出苗头后,一营营长抢着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霍弘光点了点头,说道:“罗军长在电话里提到过这个担忧,这是最糟糕的情况,到时候我们肯定得顶住美军的疯狂进攻,直到增援部队到达,或者是上面做出新的决定,比如让我们撤出朝鲜。”
  虽然霍弘光没有把话点明,但是房间里一下就安静了下来。
  大家都听了出来,局势非常不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全线战败。
  如果计划没变,这还算不了什么,至少轮不到几个校官操心,到时候一三三旅早就撤回国内了。可是现在计划有变,照霍弘光的话,不但一三三旅留下来断后,十五军都被留在了最后面。
  这一点,让那些老兵想到了台海战争。
  拼到最后,留下来断后的就是十五军。要知道,当时最先登台的也是十五军!
  不管怎么说,这让几个老资格军官的心里都不是个滋味。
  就算十五军是后娘养的,那也是王牌部队,总不能吃苦的时候冲到前面,最后还要给别人当垫背的吧。
  “大家别多想,军长信得过我们,才让我们上。”霍弘光很清楚这帮营长在想什么,因为他也有同样的想法。“不管怎么说,十五军从来没有失败过,不管有多么艰难,都能完成上面部署的任务。我把警卫营拆散了编入各个营,旅部只留参谋人员与医务人员,其他的全部编入战斗部队。如果能够活着回去,我会最后一个离开。”
  霍弘光这话说得很平淡,但是没人怀疑。
  部队从台岛撤退的时候,他就是一三三团最后一个登上快艇。
  旅长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连旅部直属部队都拆散了编入战斗部队,各个营长也没什么好说的。
  叶振邦这样的老兵也想得开,实际上只要是从台岛回来的老兵都想得开。
  能够撤回来,就算是拣回了一条性命,就算再丢到了战场上,也不会亏本。再说了,几个月前,他们当中大多还是低级军官,有的甚至一辈子都不可能成为高级军官。没有这场战争,他们就什么都不是。
  军人,活着就是为了战争!
第二卷
青山黑水
第三十六章
巨大漏洞
  实际情况比罗耀武估计的还要糟糕。
  第三十九集团军撤退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美军会以如此快的速度投入战斗,更没想到美军会在准备没到位的情况下发起追击,所以很多之前不存在的问题、或者说潜藏起来的问题都暴露了出来。
  最大的问题,就是第十五集团军与第十六集团军之间的空隙。
  前面提到过,按照基本情况,要想守住“红线”,至少需要三个集团军,因为第四十集团军没能按计划入朝,所以罗耀武只能在这条防线上部署两个集团军,用朝鲜人民军来弥补防线上的漏洞。
  做这一部署的时候,罗耀武想得有点简单。
  在他看来,只要反击成功,干掉了韩军主力,就能让第四十集团军、甚至是第三十九集团军退守,堵上防线上的漏洞。
  实际情况显然比他预料的糟糕得多。
  虽然反击行动取得胜利,歼灭了韩军B集团军与C集团军,还在安州防御战中重创了第三十一独立装甲旅、拖住了第九机械化步兵师,从战果来看,甚至算得上是超额完成了作战任务,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因为林伟臻的怯战行为,第四十集团军伤忘惨重,第三十九集团军也没能吃掉韩军第二集团军群。
  结果就是,退守的时候,不管是第四十集团军还是第三十九集团军,都没有能力堵上防线上的漏洞。
  在第十五集团军与第十六集团军之前,有一处宽度超过两百千米的防御空隙。
  虽然这个漏洞在盖马高原南面,地形崎岖复杂,道路交通不便,但是漏洞就是漏洞,在堵上之前,都是漏洞。
  更要命的是,为了支持第四十集团军与第三十九集团军发起反击,第十六集团军的防御部署做了很大调整,在退守的时候,不得不把重点放在咸兴北面,导致该集团军的防区范围缩小了一半以上。
  这就意味着,漏洞的宽度又扩大了近百公里。
  别说在信息化时代,就算在六十年前,美军也有能力抓住这个机会。
  明白这一点,也就不难明白,帕特里奇为什么要第二机步师不惜代价的北上了。
  罗耀武在想办法堵上这个漏洞,那就得在此之前取得突破,才能迫使中国军队在取胜无望的情况下主动退却。
  所谓兵败如山倒,只要防线一松,后果将难以设想。
  罗耀武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给黎卫东下了一道死命令,甚至亲自给第十五集团军各个旅的旅长打了电话。
  这等于是越级下达命令。
  只不过,罗耀武原本就是十五军军长,那些旅长大多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兵,所以他这么做,也没人说闲话。
  如果罗耀武面对的是黄真尹,或者是汉密尔顿,恐怕还真让他把这个漏洞堵上了。
  可惜的是,他面对的是帕特里奇。
  这个在七八年以第一名的成绩从西点军校毕业的将军,绝对不是个简单对手,比六十多年前的那个校友强多了。
  收到战术情报之前,帕特里奇就猜到中国军队的防线有漏洞,只是不知道在哪。
  发现第三十九集团军以常人难以想像的速度从咸兴退却之后,帕特里奇立即想到,漏洞就在咸兴北面。
  当时,他没有任何凭据,完全凭直觉做出了这个判断。
  作为一名在第八集团军服役了十多年的将军,帕特里奇当然不会凭直觉指挥战斗,在给汉密尔顿下达进攻命令之前,他就让驻韩与驻日的侦察机全部起飞,甚至让集团军的侦察部队派出了好几架大型无人侦察机,对中国军队的防线,也就是“红线”进行反复侦察,密切关注中国军队的一举一动。
  这一决定,很快就会帕特里奇提供了做出战术决策的依据。
  有意思的是,在此之前,帕特里奇就已经做出了追击决定。
  也就是说,帕特里奇仍然是凭直觉指挥战斗,只不过他坚信自己的直觉,并且用随后获得的情报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帕特里奇的直觉并不完全准确。
  漏洞的中央不是在咸兴北面,而是稍微偏西一点,在咸境南道与慈江道交界处,即狼林山南北。
  如此一来,美军要想取得突破,就得在这边下手。
  首攻林产里,再攻旧龙里,打到秃鲁川的仓平里就算胜利,因为从熙川到江界的铁路线就得从此通过,而这里也正是龟城与安州的大后方。
  十六日夜间,帕特里奇根据这一发现调整了部署。
  第二机步师直接攻打林产里,再向旧龙里前进,按照这条路线进军,争取在一周之内打到江界,在月底攻下整个慈江道,把战线推进到鸭绿江。第七步兵师跟在后面当预备队,并不参与正面战斗。
  帕特里奇没有犯麦克阿瑟犯下的错误,即分兵前进。
  虽然中国大陆输掉了台海战争,中国军队也在反击了韩军之后主动退却,但是帕特里奇非常清楚,那是主动退却,而不是溃退,中国军队仍然有着强大的战斗力,只是没有合适的战斗机会。
  美军轻敌冒进,肯定会重演六十多年前的那一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3/4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